![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8)(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8512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8)(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8512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0.1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的第1节内容。本节内容通过实验比较食物在体外、体内释放能量两个过程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归纳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了解检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的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人体需要的能量来自食物中有机物。
2、关注自身健康,养成合理饮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解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难点】
阐述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讨论、讲述、练习等。
【课前准备】
1、准备演示实验“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器材:4个无色透明的集气瓶(贴上标签)、水槽、塑料吸管、2根小蜡烛、火柴、澄清的石灰水。
2、搜集有关测定食物能量的视频等材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
1、课件展示《汉书·郦食其传》“国以民为本,民以( )为天”。 2、课件展示:核桃、甜点蛋糕、糖醋排骨、水果酸奶等各种各样的美食。 3、设疑:我们每天都要吃许多食物,我们能从食物中获取什么? | 1、学生填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2、学生观察。
3、尝试解答。 | 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引出课题 | ||
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
(一)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1、设疑:食物中究竟贮存着多少能量?食物中的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的?
2、课件播放实验视频。
3、教师:学习探究方法,下节实验课我们再来动手探究。
4、小结: 实验表明,食物中贮存的能量通过燃烧可以释放出来,燃烧过程需要氧气。
5、设疑:人体细胞内营养物质释放能量是否也需要氧气呢?
6、演示: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1)教师展示并介绍实验器材 (2)指导学生用正确方法取空气 (3)教师协助2位学生用排水集气法收集2瓶肺部呼出的气体。
7、分析: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入肺内的空气中的氧气会通过血液运输到每个组织细胞。 设想:如果组织细胞需要氧气,那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将会( ? ) 8、问:用什么方法能检验两个集气瓶中氧气含量的不同? 9、教师演示:将燃烧的蜡烛同时分别放入A瓶和C瓶中。 10、讨论交流: 现象: 蜡烛在( )瓶中燃烧时间短。 分析:A瓶内的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 C瓶内含有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气体。 结论:人体肺部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相比,氧气( )。 11、设疑:人体肺部呼出的气体在氧气减少的同时,是否增加了其它气体呢?用什么方法来检测二氧化碳气体? 12、教师展示澄清的石灰水。 13、教师演示:分别向B瓶和D瓶中倒入50ml澄清的石灰水,摇晃。走入学生中展示实验现象。 14、讨论交流: 现象: ( )瓶中石灰水出现明显浑浊。 分析:B瓶内的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 D瓶内含有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气体。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相比,二氧化碳( )。
15、再设疑:为什么由肺部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而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多?
(二)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教师提出呼吸作用概念: 生物体细胞利用氧气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问:怎样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式来表示呼吸作用呢?
3、呼吸作用的意义: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
1、思考。
2、认真观看并记录。
3、积极思考。
4、观察 5、2位学生去教室外分别各取1瓶新鲜空气。 6、2位学生在教师协助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2瓶肺部呼出的气体。
7、学生回答。
8、讨论、交流。
9、2位学生协助老师完成实验。其余学生观察A瓶和C瓶中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10、讨论交流。
11、学生猜想、回答。
12、学生观察。
13、学生观察、比较。
14、讨论交流。
15、尝试解答。
1、在课本中找到概念并标出关键词。
2、学生书写呼吸作用文字表达式。
3、理解、记录。
|
学习探究方法,为下节实验课作准备
现场演示实验,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分析。
培养分析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探究热情
归纳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
| ||
三、课堂总结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
1、课件展示:燃烧和呼吸作用的比较表 | 比较燃烧和呼吸作用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的。 | 认识燃烧和呼吸作用的本质,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 ||
四、知识拓展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
1、课件展示:静脉输液图片 问:为什么要给无法进食的病人静脉输注葡萄糖?
2、课件展示:危重病人吸氧图片 问:抢救危重病人时,除静脉输注葡萄糖外,为什么还需要吸氧?
3、课件展示:学生由于没吃早餐导致低血糖引起的站立性晕厥
提醒:正常饮食 健康成长
|
1、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2、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
3、观察、交流。
|
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习惯。 | ||
五、布置作业
|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
布置作业:课本51页思考与练习第1、2题。
|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
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 ||
|
|
| ||
板书设计:
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一、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糖类:17KJ/g 热价 蛋白质:23KJ/g 脂肪:38KJ/g
二、细胞通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概念: 生物细胞体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意义: 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食物中贮存着能量,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简单了解燃烧和呼吸的异同,练习反馈自我测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