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1.通过时间轴和地图,对中世纪的欧洲面貌有整体认知。2.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观察示意图和补充材料,提取信息,具体说明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形成的条件与特征,理解其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3.通过图片和材料,认识教权的兴衰更替,理解教会在中世纪西欧二元制社会中的地位。4.根据地图和材料,综合探究中世纪欧洲社会所隐藏的生机与活力。5.根据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历史大事件时间轴,认识两者的共同点,理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通,彰显中古时期欧洲文明发展的多元特性。6.正确认识人类交往的基本范式,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地区文明的发展演变,认识文明演变的复杂性及文明本身的多元与多样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和事。
中古时期的欧洲——民族迁徙视阈下的中古欧洲
首任诺曼底公爵“步行者”罗洛(860-932)
8—11世纪诺曼人的对外征服
911—1050年的诺曼底公国领地变化情况
一、从一个家族看西欧封建制度
第7任诺曼底公爵征服者威廉(约1028—1087年)
1047年,已经二十岁的威廉终于遭到算计,叛乱者计划瓜分诺曼底公国,并准备推举出一人成为象征性的公爵。威廉侥幸逃脱,得益于忠于他的贵族的支持和法王亨利一世的保护,最终镇压了叛乱。威廉首次巩固了自己作为诺曼底公爵的地位。——[英]温斯顿·丘吉尔《英语民族史·卷一》
忠于诺曼底公爵威廉的贵族为什么要出兵帮 助他? 法国国王亨利一世为什么会出兵保护威廉?
图1:征服英格兰后的诺曼底公爵与英格兰国王的领地
图2:1030年的法兰西(蓝色部分为法王直辖地;红色部分为诺曼底公国领地)
此时诺曼底公爵和法王谁的实力更强大,并说明理由?
1.根据左图,指出庄园中有哪些建筑?2.庄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3.这样的布局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材料1:9世纪封臣的效忠誓词: “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材料2:农奴投靠领主誓词 立字人某某,谨致崇高庄严之某某大人阁下: 如众所周知,我因衣食缺乏,无以为生,请求大人……准许我委身于大人监护之下……以后您必须供给我衣食,予我以帮助与救济,我将尽我的力量为您服务,不负您的援救与保护。——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编辑·中古部分》
领主和农奴之间的从属关系(社会下层)
根据材料1和2分别指出封君与封臣之间、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
人身依附关系(保护与服从)
社会动荡(入侵+内乱)
日耳曼马尔克制、亲兵制;罗马采邑制……
维金人(诺曼人)最初狂风暴雨般的侵袭,使法兰西成为欧洲封建主义的中心故土。——[英]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
二、从一座城市看西欧社会变迁
宗教狂热民族情绪专制王权
十字军东侵(1096—1270年)
材料3: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及其后的几次征战,欧洲封建主击败了阿拉伯人及伊斯兰信徒对地中海的控制,使地中海航道又畅通了,商业活动扩大。——李运明《中西封建城市差异性比较研究》
图1:12-13世纪的商路
根据材料指出,日耳曼人向东征伐客观上产生什么影响?
根据地图1—图3和材料4、5,分析商路畅通后以奥尔 良城为代表的西欧社会发生了什么新变化。(详见学案 任务二) (要求:4人一组;讨论时间为4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 代表发言)
图2:12-14世纪欧洲部分城市人口数量
材料4:随着城市的兴起,奥尔良等城市获得各种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是法国乃至西欧中世纪的普遍现象。当市民与领主相持不下时, 国王就可以以最高领主的身份适时介入, 使双方接受他的仲裁, 无形中大大提高了王权的威望。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市民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从这个意义上说, 市民自治权是近代欧洲民主政治的渊源之一。 ——摘编自:徐鹤森《中世纪法国自治城市的兴衰》 材料5:14世纪80年代,领主自营地大都划成小块,租给农民,有的是终身租地,有些地方开始流行分成制租佃。庄园制度终于被城市经济结构摧毁了。工商业在城市结构中获得了合乎规律的发展,在法国西部、意大利等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摘编自:任奇正《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与庄园制度》
城市兴起、自治,市民阶层壮大,为后世民主政治奠定基础;王权加强;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万王之王”图4:英诺森三世(1161—1216年)
图5:英诺森三世利用十字军屠杀异端阿尔比派
5—11世纪:教权依附于王权;12—14世纪:教权高于王权;15世纪开始:教权衰落
材料6:1068年的圣诞节征服者威廉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礼。在诺曼底,有一位叫奥多的主教,在英格兰也有一处伯爵封地,地位仅次于国王威廉。——[英]温斯顿·丘吉尔《英语民族史·卷一》
三、从一条商路看东欧社会发展
正与斯拉夫人进行贸易的诺曼人
瓦希商路,指从瓦里亚格(瑞典)到希腊之路,是东欧平原上纵贯南北的一条商路。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是创作于547年的圣维塔莱教堂的镶嵌画
提示:有哪几种身份的人?哪个是查士丁尼?王权强弱?
862年,诺曼人首领留里克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奥列格建立基辅罗斯
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通过同拜占庭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结婚,皈依东正教,并把东正教定为罗斯的国教
在反击蒙古统治过程中逐渐兴起,而后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伊凡四世加冕沙皇,推行一系列措施,继续扩张,强化王权,极力干预教会
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帝国灭亡,此后俄罗斯成为东正教的中心
查士丁尼对外扩张并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以强化王权
620年,希拉克略皇帝首次让希腊语取代拉丁语,进一步东方化
基督教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成为东正教的中心
政治上:中央集权,王权强大;文化上:信仰东正教
日耳曼人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
政治:王权有限,地方割据;教权与王权结合,融入世俗封建制度经济:庄园经济,经济落后文化:教会控制信徒精神生活,束缚人性
政治:王权加强,民族国家初显;市民阶级兴起,城市自治;教权衰微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兴起,资本主义萌芽文化:大学兴起,思想解放
政治:中央集权,王权强大;文化:信仰东正教
区域互动 革故传承 社会渐变 多元多样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前预习ppt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古时期的欧洲,西欧封建社会,基本内容,拜占庭与俄罗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古时期中世纪史,单元时空,文艺复兴,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欧洲,古代美洲与非洲,第3课,CONTENTS,伊凡雷帝杀子,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西欧封建社会,中世纪西欧城市,拜占庭与俄罗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