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摄影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7课 走近机器人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浙摄影版(2020)六年级下册第7课 走近机器人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7:走近机器人 (是 否)精备 第7课时(总15课时)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组成的特点和功能。2.认识教学机器人及其如何指挥教学。教学重点:掌握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机器人的指挥教学准备: 各种机器人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核心问题: 机器人的组成 一、 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机器人,它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的自动化机器,并且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的走近这位神奇的新朋友吧!二、 课堂学习1.“机器人”的概念起源于卡雷尔卡佩克的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1959年,美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尤尼梅特)。2000年,我国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仿人型机器人― “先行者”。2.提问:‘’哪位同学能说一下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呢?举手回答!‘’3机器人的基本组成(1) 机器人的身体:通常一台完整的机器人设备有以下几个部分:控制模块——机器人的“大脑”传感模块——机器人的“感觉器官”执行模块——机器人的“四肢”和“嘴”(2)机器人的“思想”。有了控制器、传感器、执行机构等部件以后,机器人还不能正常工作,因为它没有“思想”,不知道要做什么。机器人的“思想”就是给它编制的程序。一般可以通过计算机给机器人编写程序,各种机器人一般都有相应的编程软件。通过编程软件,可以把我们的要求编制成相应的程序,然后输入机器人的“大脑”中。这样,机器人就有了自己的“思想”,才是一个真正能工作的机器人。 4.认识教学机器人教学机器人是机器人家庭中的一员,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机器人。目前常用的教学机器人有两类:一类是固定式的,在出厂时就设计成形,基本结构不能改变;另一类是积木式的,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组装。请同学问看这些图片:这些小家伙真可爱!它们会听我的指挥吗?它们是固定式机器人积木式机器人。课堂活动:1.将全班随机分为几个小组。2.从网络上下载有关机器人的图片,按照固定式机器人积木式机器人对其进行分类,并保存在相应的文件夹中。三、 指挥教学机器人 1.各种教学机器人的操作方法大致相同:类别固定式机器人积木式机器人 操作步骤1.编程1.组装2.编程2.传输3.传输3.运行4.运行2.传输按照这样的步骤,就可以指挥机器人工作了。四、练习1.观察课堂上所有的机器人,说说机器人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2.学习机器人编程软件,尝试着读懂一个范例程序。3. 课外探究机器人还有很多其他的类型和功能,你对它们的哪些功能最感兴趣呢?在课后通过其他方式作进一步了解吧。教学改进:(要求手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要求手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浙摄影版(2020)五年级下册第12课 过程调用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建“过程”,调用“过程”,认识“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6课 算法初步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算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浙摄影版(2020)五年级下册第10课 遍历列表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算法与描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