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 走向生态文明一、单选题(2021·山西晋中市·高二期末)品牌农业是指经营者通过取得相关质量认证、取得相应的商标权、并且在社会上获得了良好口碑的农业产品,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品牌农业的产品,市场认知度高,具有质量和安全健康保证。我国有许多优质农产品,一直徘徊在自然经济的状态下,由于低值、易损、包装难等特点限制了其品牌的发展,导致“有品无牌”。下图为品牌农业五大标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业( )A.原生态生产,产量大 B.规模小,影响力小C.生产历史悠久,知名度高 D.生产效率高,成本低2.低值、易损、包装难的农产品有( )A.坚果类 B.果脯类 C.鲜活水产品 D.脱水蔬菜3.创建农产品品牌战略有( )①创建独特标准,引领行业 ②立足生态,注重质量,形成规模③高仿知名品牌,缩短上市时间 ④用文化塑造提升品牌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B 2.C 3.A【解析】1.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生产效率较低;自给自足的生产,规模小,产量小,影响力小;自然经济下的农业生产虽然历史悠久,但因规模小,难以形成较高的知名度。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鲜活水产品,易腐烂变质,难以实现机械化包装,C正确;坚果类、果脯类和脱水蔬菜,不易变质,对包装要求低,即ABD错误,故选C。3.创建农产品品牌,首先要创建行业标准;其次,要注重经济、生态效益,形成规模生产;还可以融入文化元素,用文化塑造提升品牌。①②④对,高仿知名品牌是违法行为,③错,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1·山东济宁市·高三一模)把农业引入城市,使农业生产与城市空间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善当前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了将农业与城市中的社区相融合的“有农社区”的构想(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有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是( )A.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 B.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C.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D.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5.若推广“有农社区”,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B.完善社区商业布局C.增加城市能源消耗 D.缓解城市内涝灾害【答案】4.C 5.D【解析】4.由题干以及图可知,有农社区是指将农业引入城市,使得农业生产和城市空间相结合,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在其内部实现物质循环使用,C正确。提供便捷的食物供应、改变居民的生产方式、美化社区的生活环境不是有农社区的主要目的,ABD错误,所以选C。5.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增大城市用地规模,A错误。农业与商业关系不大,B错误。由图可知,有农社区会减少水分、食物、能量输入以及减少无机废物输出,因此会减少城市能源消耗,C错误。推广有农社区,将农业引入城市,会减少城市内部硬化率,缓解城市内涝灾害,D正确。所以选D。(2021·全国高一单元测试)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公平性 B.持续性 C.共同性 D.整体性7.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 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答案】6.B 7.D【解析】6.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属于持续性原则。B正确。公平性原则: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该原则认为人类各代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他们对这一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拥有同等享用权,他们应该拥有同等的生存权。共同性原则: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決定全球必须联合起来,认知我们的家园。AC错误。效益最大化原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D错误。故选B。7.循环经济产业链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ABC正确。该产业链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无法实现污染零排放,此说法太绝对,D不正确。故选D。(2021·广西来宾市·高二期末)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过去,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近年来,该地区在总结过去煤炭资源利用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之后,逐渐形成了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陕西榆林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初期,适合发展的工业类型是(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原料导向型工业C.市场导向型工业 D.技术导向型工业9.陕西榆林地区在后期发展中( )A.降低了煤炭利用率,实现了环境保护 B.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原料附加值C.增加了煤炭开采量,加剧资源的枯竭 D.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来源【答案】8.B 9.B【解析】8.由材料可知,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在资源开发初期,受经济技术、观念等影响,通常是发展粗放型的、技术水平较低的、以原料为基础的工业,如采掘工业等,故B正确;ACD错误。故本题选B。9.榆林地区在发展中由传统工业逐渐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原料附加值,故B正确;循环经济模式提高了煤炭利用率,故A错误;循环经济模式,加强了对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故C错误;减少了废弃物排放,缩小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来源,故D错误。故本题选B。(2021·广东珠海市·高二期末)读“内蒙古光伏发电产业链模式图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的①、②分别为( )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 B.供气、液化气站C.供水、农田灌溉 D.钢材、轧钢厂11.关于此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立足于煤炭资源的深加工②实现了光伏发电循环发展③最终产出绿色环保电能④达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关于此产业链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煤砰石和秸秆等废弃物用于热电厂锅炉燃烧 ②热电厂的热蒸汽全都用于多晶硅生产③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用作热电厂冷却水源 ④热电厂发电作为多晶硅生产的动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10.A 11.A 12.B【解析】10.根据图示的生产关系,①利用热电厂的热、电之外的产品主要是粉煤灰发展生产,可生产建材、新型建筑材料。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根据图示信息,此发展模式是立足于煤炭资源的深加工,实现了光伏发电循环发展,最终产出绿色环保电能,①②③正确。但是此发展模式仍然有废气排放,并未达到废弃物的零排放,④错。 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根据供热线的分布判断,热电厂的热蒸汽并没有全都用于多晶硅生产,②错。排除ACD.B正确。故选B。(2021·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期末)阳白村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南部山区,盛产玉米、高粱,素有五台“粮仓”之称。然而,有一段时期,阳白村却陷入了“增产不增收”的怪圈。目前该村通过种田产粮、粮食酿酒、酒糟喂牛、牛粪生虫、粉虫喂鸡、鸡粪种粮的循环农业链条实现了生态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过去阳白村“增产不增收”的主要原因是( )A.农产品品质低 B.农村劳动力少 C.交通运输不便 D.对市场适应性差14.该村突破“增产不增收”怪圈的关键环节是( )A.粮食酿酒 B.酒糟喂牛 C.牛粪生虫 D.粉虫喂鸡15.该村发展循环农业可以( )A.增加可用耕地面积 B.加快城市化进程C.减少农业污染 D.提高玉米、高梁的产量【答案】13.D 14.A 15.C【解析】13.阳白村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农产品品质高,A错误;其所在地区相对落后,农村劳动力充足且廉价,B错误;交通运输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粮食外运,但不是使阳白村陷入“增产不增收”怪圈的主要因素,C错误;农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大,该村过去一直以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生产为主,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调整农业发展方向,极易造成“增产不增收”,D正确。故选D。14.由材料可知,该村循环农业链条突破“增产不增收”怪圈的关键是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和利用,以粮食酿酒环节为切入点,以酒糟喂牛、牛粪生虫、粉虫喂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因此,粮食酿酒是该村突破“增产不增收”怪圈的关键环节,A正确,BCD是次要因素。故选A。15.阳白村发展循环农业,并没有增加耕地面积,A错误;该循环农业链条可以促进该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但不会加快城市化进程,B错误;该循环农业经营方式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没有农药化肥大量施用,可以减少农业污染,C正确;科技可以提高玉米、高梁的产量,不会因区域发展循环农业而提高,D错误。故选C。(2021·江苏南通市·高一期末)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为不同年份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大熊猫栖息地不断碎片化的原因是( )A.森林的采伐和道路的修建 B.滥捕大熊猫C.箭竹的大量死亡 D.水资源的枯竭17.108国道废弃和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使得大熊猫栖息地有所恢复,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答案】16.A 17.A【解析】1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域进行采伐作业,森工企业采伐加大了森林的破坏,使得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缩小;同时,读图可知,108国道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道路的修建也使得熊猫的栖息地被分割,大熊猫栖息地不断碎片化,A正确;并不是对大熊猫进行滥捕,且即便对大熊猫进行滥捕,其结果是大熊猫的数量减少,而不是栖息地的碎片化,B错;材料并无信息反映箭竹大量死亡,C错;该区域秦岭位于陕西南部,水资源较丰富,并不是水资源的枯竭,D错。故选A。17.随着108国道废弃和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大熊猫的栖息地有所恢复,这反映了人类的发展也要考虑到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A正确;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以及阶段性原则等。故选A。(2021·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期末)龙脊梯田位于广西桂林,有2000多年的开垦历史。1999年以前,当地居民多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大量梯田被撂荒。后来,当地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形成了“四态均衡”共生模式(如图)。2018年,龙脊梯田被联合国列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历史上,龙脊梯田的主要功能是( )A.保持水土 B.生产粮食 C.传承文化 D.美化环境19.1999年之前,导致龙脊梯田大量撂荒的根本原因是当地( )A.产业升级需要 B.劳动力短缺 C.耕地面积减少 D.生产效益低下20.“四态均衡”共生模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生态 B.形态 C.业态 D.文态【答案】18.B 19.D 20.A【解析】18.材料中显示:龙脊梯田”有2000多年的开垦历史“,当时为农业社会,梯田的主要功能就是生产粮食,B正确。当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化保护意识不强,梯田的主要功能不是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和传承文化,A、C、D错误。故选B。19.材料表明“1999年以前,当地居民多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大量梯田被撂荒。”因此土地撂荒的直接原因是劳动力缺乏,B错误。而劳动力外出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梯田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低下,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居民外出维持生计,D正确。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居民外出后,梯田撂荒,没有进行产业升级,A错误。利用梯田发展粮食种植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不是减少量耕地面积,C错误。故选D。20.任何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生态是形态、业态、文态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当地“四态均衡”共生模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A正确。 二、综合题21.(2021·河北保定市·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下图为某地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图,其中①—④可能是果树、加工厂、种植业、养殖业;a—d可能是水果、饲料、农产品、秸秆。(1)请判断②为 ;③为 ;a为 ,d为 。(2)指出该循环经济模式的环保意义有哪些。【答案】(1)种植业 果树 饲料 秸秆。(2)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生态循环;沼气利用减轻大气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护海岸,保护了土地资源;林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环境优美。【解析】(1)根据图中农业生产环节的先后联系判断,②为粪便、肥料和沼液、沼渣的去向,应为种植业 ;③具有涵养水源作用,应为果树 ;a为种植业产品,指向养殖业,所以为饲料 。d为种植业产出,指向沼气池,应为秸秆。(2)指出该循环经济模式的环保意义主要从资源利用、废弃物排放、减轻污染及保护土壤肥力等方面分析。充分利用各个环节的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生态循环;沼气利用减少煤炭等矿物能源,减轻大气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护土壤肥力;增加林木覆盖,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生态环境等。22.(2021·河北保定市·高三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火山之国”萨尔瓦多曾是世界第四大咖啡生产国,所产咖啡颗粒饱满,拥有甘甜、略酸、味道芳香纯正的风味特点。研究表明,热带植物咖啡除了酸味强弱取决于品种本身,其甜味来源蔗糖和香味来源脂肪的含量则与生长区自然条件有关。低光照利于蔗糖和脂肪的增加;低温能够刺激蔗糖生产;大量灌溉会减弱蔗糖和脂肪的积累,但干旱会加速咖啡的成熟从而降低品质。下图为萨尔瓦多简图。(1)指出萨尔瓦多咖啡为保障风味选种的地形条件,并分析原因。(2)萨尔瓦多农场主经常会在土壤里施加咖啡豆果残渣,说明这样做的作用。【答案】(1)萨尔瓦多咖啡一般选种于火山半山腰地带(或高山山坡地带);沃的火山灰土利于营养成分积累;山坡地带云雾多,光照弱,利于蔗糖与脂肪的积;低纬地区山坡地带气候温凉,利于蔗糖积累(或使咖啡成熟缓慢,利于各种风味的形成);山坡地带降水充足排水良好,蒸发微弱,潮湿适度利于咖啡的生长。(2)火山灰土主要富含矿物养分,施加豆果残渣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利于土壤改良及咖啡生长;施用咖啡豆果残渣节约环保且能使咖啡风味更强。【解析】(1)由题中“低光照利于蔗糖和脂肪的增加;低温能够刺激蔗糖生产;大量灌溉会减弱蔗糖和脂肪的积累,但干旱会加速咖啡的成熟从而降低品质”可知。萨尔瓦多咖啡适宜在低温、土壤肥力强、光照较弱的地区种植,根据当地纬度和地形分析,该地地处热带,多山地分布,所以种植在火山半山腰地带,海拔高,气候凉爽;火山灰土肥力高,利于营养成分积累;山坡地带云雾多,光照弱,利于蔗糖与脂肪的积;山坡地带降水充足,排水良好,不易渍涝;蒸发微弱,潮湿适度利于咖啡的生长等。(2)说明萨尔瓦多农场主经常会在土壤里施加咖啡豆果残渣的作用,主要从土壤养分和废弃物利用等方面分析。火山灰土主要富含矿物养分,施加豆果残渣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利于土壤改良及咖啡生长;施用咖啡豆果残渣节约环保,减少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废弃物,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增加咖啡风味等。23.(2021·安徽高二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磷矿石是磷肥及硫酸盐的原料,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磷矿石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仅次于摩洛哥,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磷矿石44%依靠小矿山获取,矿石品位低,小型矿山平均的开采回采率仅为76%,部分矿山的回采率仅为30%,大量的磷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随着我国农业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磷矿资源出现危机。下图为我国主要磷矿基地分布示意图。(1)简述我国磷矿开采的不利条件。(2)有专家提出,我国应限制磷矿石出口,请推测提出该观点的理由。(3)请为我国磷矿石和磷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答案】(1)分布不均,生产规模小;主要位于西南地区,交通不便;磷矿石品位低;生产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磷矿石资源浪费严重等。(2)磷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磷肥需求量大;保证我国农业用肥,保障粮食安全等。(3)因地制宜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水平;发展磷矿石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注意保护环境;提高利用率;开展新型肥料研发,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等。【解析】(1)磷矿开采的不利条件要从磷矿的品位、交通、技术等方面来分析。主要表现在:我国磷矿石44%依靠小矿山获取,分布不均,生产规模小;主要位于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磷矿石品位低,开采价值低;生产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小型矿山平均的开采回采率仅为76%,部分矿山的回采率仅为30%;大量的磷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磷矿石资源浪费严重等。(2)理由:磷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枯竭,很难找到替代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磷肥的需求量大;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用肥,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国家农业和农村的稳定等。(3)可持续发展:针对问题,采取措施。针对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要因地制宜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冶炼效果;针对矿山平均的开采回采率低下,磷矿石资源浪费严重现象,要发展磷矿石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针对环境污染、特别是固体废弃物污染,要注意保护环境,提高利用率;针对我国磷矿资源出现危机,要开展新型肥料研发,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优秀课时作业,文件包含12走向生态文明解析版docx、12走向生态文明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课后测评,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社会发展阶段,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