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配套练习《溶液综合》(含答案)
展开溶液综合练习卷
1.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就能鉴别的是
A. 固体: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钾
B. 固体:二氧化锰、氧化铜、四氧化三铁
C. 固体: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
D. 液体:汽油、水、酒精
【答案】C
2.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硝酸铵 B.食盐 C.生石灰 D.蔗糖
【答案】C
3.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C. 氯化钠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5g的砝码有缺损,则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15%
D. 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答案】C
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 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D. 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
【答案】A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A. 取出NaCl B. 称量NaCl
C. 量取水 D. 溶解NaCl
【答案】C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冷却或加入硝酸钾固体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B. 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
C.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贮存时要阴凉密封
D. 氯化钠在20℃时溶解度是36g,则100g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
【答案】D
7.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滴入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8.将厨房中的食盐、味精(谷氨酸的钠盐)、花生油、白醋四种物质,取少量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花生油 B. 味精 C. 食盐 D. 白醋
【答案】A
9.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B. 图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 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
D. 图③和图④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C
10.将4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100 g 3.65%的盐酸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答案】B
11.(10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_g,水_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填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从下列选用“10mL”、“25mL”、“50 mL”、“100 mL”);若仰视量取水,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5(1分) 95(1分)
(2)B(2分)
(3)100 mL(2分) 偏小(2分)
(4)加速溶解(2分)
12.(10分)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 C.蒸发溶剂
(3)将等质量的t3 ℃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 ℃,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
(4)t2 ℃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5)t1 ℃时将一定量的A物质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完全溶解了,过一段时间后有固体析出,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分)
(2)BC(2分)
(3)A(2分)
(4)A=C<B(2分)
(5)A物质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所以完全溶解,过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到原温,A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2分)
13.(10分)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 反应后总质量m2 |
371.84g | 371.24g |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_______NaAlO2+3H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答案】(1)2(2分)
(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371.84g-371.24g=0.6 g(2分)
设参加反应的铝质量为x
2Al+2NaOH+H2O===2NaAlO2+3H2↑
54 6
x 0.6g(1分)
54/x=6/0.6g
解得x=5.4g(1分)
Al%=m铝/m样品×100%=5.4g/20g×100%=27%。(2分)
答: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27%。
(3)BC(2分)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配套练习《盐与化肥综合》(含答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配套练习《盐与化肥综合》(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配套练习《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含答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配套练习《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配套练习《酸和碱综合》(含答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配套练习《酸和碱综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