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06《基本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06《基本实验》练习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最低处 烧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突破(六) 基本实验 基本实验是填空题中实验部分的第一道题目,是对课本八大基础实验的综合考查,有粗盐提纯、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其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燃烧条件的探究、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以及酸(碱)的化学性质,要求学生能利用一定的实验研究方法(如对比、类比等),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并归纳推理得出简单的实验结论,题目相对来说较简单,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加以练习即可掌握。 1. [朝阳一模] 去除粗盐中泥沙的主要操作步骤如图T6-1所示。图T6-1(1)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朝阳一模] 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1)配制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g。(2)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与水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3)将两种液体都倒入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4)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备用。3.[朝阳二模改编]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T6-2(1)图甲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甲所示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另一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乙烧杯中有两支高低燃烧的蜡烛,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图丙有三支高低燃烧的蜡烛,被罩在一只稍大一些的烧杯中。分别观察到乙、丙中蜡烛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填序号)。A.乙、丙都是自下而上依次熄灭B.乙、丙都是自上而下依次熄灭C.乙中自上而下依次熄灭,丙中自下而上依次熄灭D.乙中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丙中自上而下依次熄灭4.[通州一模] 图T6-3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图T6-3(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NH3)。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 图T6-4①图T6-4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上述制取气体的装置中,应选用的一套制取氨气的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5.磷的燃烧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幕弹。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T6-5所示。他测得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___%,燃烧结束时试管里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图T6-56.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T6-6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汽中移开,火柴燃着了。图T6-6(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_______________。(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汽才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西城期末] 下列三个实验都与铁的性质有关,请回答相关问题。图T6-7(1)甲中铁丝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中铁钉最易锈蚀的部位是________(填“a”“b”或“c”)。(3)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海淀一模] 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图T6-8所示实验。图T6-8(1)第1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2步实验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甲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A.稀盐酸 B.FeSO4溶液 C.CuSO4溶液 D.ZnSO4溶液9.[顺义二模] 在榆林一中的交流活动中,小明表演了一个魔术:变色字画。图T6-9小明在一张白纸上喷上一种无色的液体,纸面上出现了红色的握手图形和“你好”字样(如图T6-9)。然后将字画在空气中抖动,字画又变成一张白纸。小明喷洒的无色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字画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10.小金通过下列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图T6-10(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液中除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11.[东城二模] 实验课上,同学们配制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并测定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图T6-11(1)计算:配制150 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g。(2)称量:用图T6-11中A装置称量氢氧化钠时,发现固体粘在了称量纸上,这是由于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发生__________现象所造成的。正确的操作是将固体放到烧杯中进行称量。(3)溶解:向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加水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静置,冷却至室温。(4)反应:如图B所示,取50 g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适量4%的硫酸于小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温度升高,则该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2.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图T6-12(1)图A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填火焰的名称)处的火柴炭化最明显。(2)图B中_______(填“左”或“右”) 边试管发烫。(3)从图C中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D中打开可乐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有关。13. [朝阳一模] 根据如图T6-13所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图T6-13(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的小花,一半喷水后放入集气瓶B中,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用C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在粗铜丝末端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按图连好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白磷燃烧。①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14.同学们做了有关物质性质的实验(如图T6-14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T6-14(1)A中一段时间后,瓶中的气体黄绿色消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图T6-15(1)图A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B是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图C中向装满CO2 的软塑料瓶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图T6-16(1)若用A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A.NH3 B.H2 C.O2 D.CH4(2)工业上常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B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__气体;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17.[朝阳毕业] 化学小组的同学用干冰做了一组有趣的实验。图T6-17(1)将一小块干冰放入图甲所示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干冰放入盛有少量热水的玻璃碗中,用绳子蘸取洗涤灵水在碗口轻轻刮一层薄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洗涤灵水膜鼓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干冰中间挖一个槽,将镁条点燃放入槽内(如图丙所示),在上方盖一块干冰,观察到镁条继续燃烧,有黑白相间的固体生成,该固体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18.[东城一模] 某研究小组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某些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实验1] 探究H2O2溶液的浓度对其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用50 mL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实验各次收集到100 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记录数据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催化剂种类和用量等均相同):实验次序12345H2O2溶液浓度1%5%15%25%30%所用时间/s66020525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其他条件一定时,H2O2溶液的浓度对其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2] 用30 mL 10%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实验各次收集到500 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他实验条件如温度等均相同):实验次序12345MnO2用量/g0.20.40.60.81.0所用时间/s85322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19.[东城期末] 学习了有关金属的性质后,同学们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1)发现和提出问题:①镁在空气中就能够剧烈燃烧,铁丝在氧气中才能够剧烈燃烧,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②夏天,将食品放在冰箱里不容易变质,这一事例说明温度也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如何影响反应速率呢?猜想与假设: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2)收集证据:取10 mL稀硫酸,均分为两等份于两支试管a、b中,各加入一颗相同的锌粒,迅速塞紧带有气球的塞子,并将两支试管分别放入盛有20 ℃和80 ℃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实验装置如图T6-18所示。图T6-18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ACB (2)引流2.(1)7.3 (2)最低处 (3)烧杯3.(1)CaCO3+2HCl===CaCl2+H2O+CO2↑ 2H2O22H2O+O2↑(2)D[解析] 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向乙中倾倒二氧化碳,乙中靠下位置的蜡烛先熄灭。4.(1)2KMnO4 K2MnO4+MnO2+O2↑(2)①试管中的液面上升,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②AD5.(1)4P+5O22P2O5 (2)18 N2[解析]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由图可知进入试管中水的体积为9 mL,由于该反应消耗的是氧气,因此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9 mL,故测得氧气体积分数约是×100%=18%,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燃烧结束时,氧气耗尽,剩下的主要是N2。6.(1)高于100 ℃ (2)使火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移离蒸汽能保证有充足的氧气[解析] (1)压强增大,水的沸点也会随着增大,由于A处的压强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的沸水要高于100 ℃。(2)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使火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故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使火柴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移离蒸汽,能使火柴与充足的氧气接触。7.(1)3Fe+2O2Fe3O4 (2)b (3)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Fe+CuSO4===Cu+FeSO48.(1)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2)ABC [解析] (1)第1步实验为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所以把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现象为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放入稀盐酸,铁会出现气泡,而铜不会,所以铁比铜活泼。放入硫酸亚铁,都没有现象,证明铜不如铁活泼。放入硫酸铜溶液,铁表面会有红色物质生成,并且溶液会由蓝色变成浅绿色,证明铁比铜活泼。9.浓氨水 氨分子不断运动,逸散到空气中,纸张上碱性物质消失(或石灰水 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失去碱性)[解析] 白纸上先用无色酚酞溶液喷出图形,然后喷上浓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由于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分子不断运动,所以抖动纸片又变成白色(或喷出的无色液体是石灰水,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失去碱性,纸片又变成白色)。10.(1)CaCl2溶液沿导管进入左侧集气瓶中,溶液变浑浊 (2)NaOH和NaCl[解析] (1)推动注射器使NaOH溶液进入集气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由于CO2被NaOH吸收,使得左瓶内的压强减小,打开止水夹后,右侧集气瓶内的CaCl2溶液会沿导管流入左瓶,并且发生化学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所以溶液会变浑浊。(2)由于加入的NaOH是过量的,同时有NaCl生成,所以滤液中还含有NaOH和NaCl。11.(1)6 (2)潮解 (4)2NaOH+H2SO4===Na2SO4+2H2O 放热12.(1)外焰 (2)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4P+5O22P2O5 (4)压强13.(1)2H2O2H2↑+O2↑ (2)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3)①4P+5O22P2O5 ②先下降后上升14.(1)木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氯气(2)银白色铁丝表面出现红棕色物质,试管内液面上升 铁生锈消耗试管内的氧气,使管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3)湿润的一半石蕊小花由紫色变为红色,干燥的另一半石蕊小花不变色 CO2+H2O===H2CO3[解析] (1)木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使原物质褪色。(2)铁丝和水、氧气同时接触会生锈,铁锈颜色为红棕色,反应中氧气被消耗,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试管内液面上升。(3)因为使石蕊变色的是碳酸而非二氧化碳,所以会看到干燥的一半石蕊小花不变色,湿润的一半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而变红。15.(1)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合理均可)(2)防止集气瓶炸裂(或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瓶底炸裂)(3)软塑料瓶变瘪16.(1)C(2)①CO②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17.(1)蜡烛熄灭二氧化碳隔绝氧气,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合理即可)(2)干冰在热水中升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3)C和MgO[解析] (1)因为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常温下,二氧化碳为气态,同时二氧化碳具有不可燃、不助燃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干冰易升华吸热,所以蜡烛既无法和氧气接触,温度也无法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蜡烛熄灭。(2)干冰升华吸热的过程中,由固态变成气态,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所以容器内压强变大。(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反应前,干冰提供碳、氧元素,镁条提供镁元素,反应后的物质也应由这三种元素构成,黑白相间,分别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以及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镁。18.[实验1] 2H2O22H2O+O2↑ H2O2溶液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实验2] 催化剂MnO2的用量[解析] [实验1]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由图表分析可知H2O2溶液的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实验2] 实验只有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变量,所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反应速率的影响。19.(1)镁比铁活泼(2)a、b中均有气泡产生,开始时,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a快(或b中气球胀大的速率比a快)Zn+H2SO4===ZnSO4+H2↑[解析] (1)铁无法在空气中燃烧,而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证明镁条比铁更活泼,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2)根据实验结论: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得出80 ℃的烧杯中,化学反应速率快于20 ℃中的化学反应,现象为气球胀大得更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实验题特训题型06 实验中影响因素的探究(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实验题特训题型01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含解析),共18页。
这是一份热点突破06 实验探究题-2022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专项突破(通用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混合物成分的探究,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药品变质的探究,无明显现象的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活动建议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