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三章 区域协调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时训练
展开3.2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纲解读】
课程标准 | 核心素养目标 |
以某区域为主,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 1.了解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综合思维) 2.了解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的基本状况,理解南水北调的意义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综合思维) 3.分析西气东输案例,掌握不同类型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特点。(区域认知) |
【基础知识梳理】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调配原因
(1)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存在着明显的自然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
(2)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地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
2.调配目的:使区域发展需求与自然资源供给趋于平衡。
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1.建设背景
(1)北方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密集,水资源需求量大,但水资源相对贫乏。
(2)南方地区水网密集,水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富足。
2.三条线路
东线工程 | 以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为起点,沿 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华北地区输送生产生活用水 |
中线工程 | 由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到干渠终点北京市颐和园团城湖 |
西线工程 | 规划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上游,补充黄河上游水资源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 |
三、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保障城市的供水饮水安全。
2.保障农业用水。
3.改善沿线地区人居环境。
4.提高生态安全。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 对调入地区 | 对调出地区 |
资源 |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 促进资源开发 |
经济 |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 |
社会 |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 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 |
生态环境 |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 (经济收入增加)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
区域协调 | 实现地区间资金、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
【习题巩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向北京及其附近地区供水,可以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下图为北京气候资料及丹江口下游武汉的年径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北京地区最需要调水的月份是
A.1~5月 B.6~8月 C.9~10月 D.11~12月
【答案】A
【解析】调水的需求量取决于当地水资源的供需关系,由北京气候资料图可知北京冬季和春季降水少,其中11—次年2月份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且农作物需水量少;而3—5月份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同时农作物正值春季生长期需水量大,所以从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两个角度考虑,北京最需要调水的月份为3—5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为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供水地区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实行季节性水价 B.修建水库 C.提倡节约用水 D.增加引水线路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即为水资源的供需关系的季节差异。为解决其季节不均问题,最有效的措施为修建水库,而实行季节性水价、提倡节约用水、增加引水线路对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作用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北至京津,已全线通水。该工程干渠采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沿线河流,其原因是
A.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 B.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C.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D.保障工程供水水质
【答案】D
【解析】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与河流全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会增加工程量和施工成本,但保证了向北方输送的水不受沿线河水的污染,保障了输水的水质,D正确,A错误;不会增加下渗和回补地下水,也不会改善沿线生态环境,BC错误。故选D。
河北省沧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因超采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据此回答问题。
4.该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有
①旱涝灾害频发 ②水土流失严重 ③地面径流缺乏 ④用水需求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缺水的原因。沧州地区位于华北地区中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降水总量较小;该区域河川径流缺乏,地表水不足;该区域人口较密集,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加剧了水资源紧张问题。综上,③④对,即D对;①②错,即ABC错。故选D。
5.地下水漏斗可能造成的危害有
①引发构造地震 ②引起地面沉降 ③引起土壤盐渍化 ④引发风沙危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下漏斗区造成的危害。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①错;地下漏斗区进一步发展,会引起地面沉降,②对;地下漏斗会导致地表土壤中水分含量减少,盐类物质占比重增大,引起土壤盐渍化,③对,风沙危害与大风天气多和土壤的荒漠化都有关系,只有地下漏斗不会导致风沙的危害,④错。故选B。
6.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A.停止开采地下水 B.人工降雨,增加水资源
C.进行跨流域调水 D.修建水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沧州地区水资源总量小,而水资源需求量大,完全禁止开采地下水则会加剧用水紧张,A项错误。人工增雨是在大气中有充足水汽的情况下实施的,而沧州地区雨季之外的时期晴天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小,不适合人工增雨,B项错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必须从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的长江流域调水,C项正确。继续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漏斗区的面积不断扩大,D项错误。故选C。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题。
7.“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答案】C
【解析】“引汉济渭”的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供水,包括为西安、成阳等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但可造成汉江水量的减少,可能产生干旱,不会缓解汉江流域的干旱灾害。C符合题意,故选C。
8.“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②⑥
【答案】A
【解析】“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主要是关中地区,关中盆地是地壳断裂下陷后,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该地区的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故⑤⑥错误。故选A。
9.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答案】C
【解析】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减少占用耕地、减轻土壤盐碱化不是主要的目的,不能缩短输水路线,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
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
【答案】C
【解析】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减少占用耕地、减轻土壤盐碱化不是主要的目的,不能缩短输水路线,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下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读下图,完成下题。
11.“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
①减少工程量 ②运水比较节约 ③调节沿途气候 ④减少水污染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A
【解析】平原地区采用明渠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工程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水面面积,调节沿途的气候,故①③对;明渠的方式,水源蒸发量大,运水过程有一定损耗,露天运水,水容易受到污染,故②④错。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1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
A.资金相对欠缺 B.技术水平较低 C.地质环境复杂 D.气候条件恶劣
【答案】C
【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西部调水过程途径我国的横断山区,地形起伏大,所以最大的障碍是地质环境复杂;ABD选项也是西部调水工程面临困难,但不是最大障碍,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广西郁江调水工程于2020年10月15日提闸通水,实现了从郁江引水进入钦江的目标,该引水工程沿线多处采用隧洞引水。下图示意广西部分河流分布。据此完成问题。
13.郁江调水工程多处修建引水隧洞的主要原因是
A.保证水质 B.减少损耗 C.少占耕地 D.地形复杂
【答案】D
【解析】调水工程所在地区为河流上游地区,上游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形分布,所以地形条件相对复杂。
故选D。
14.除钦江外,钦州市其他河流水资源开发条件差主要是因为
A.汛期较短 B.水流湍急 C.独流入海 D.污染严重
【答案】C
【解析】其他河流相对短小急促,独自流入北部湾地区。故选C。
15.郁江调水工程对钦江流域生态的影响是
A.优化河流水质 B.保障农业供水
C.导致沿线土壤盐碱化 D.减少洪涝灾害
【答案】A
【解析】通过调水工程使整个河流水体的不断交换,使河流水质不断更新。故选A。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干旱内陆区,往往“以水定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影响土地利用。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发展了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农牧业,锡尔河大致成为草原与绿洲、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锡尔河、阿姆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如图所示。
(1)锡尔河以北地区多为畜牧区,以南地区多为农耕区,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比较锡尔河、阿姆河流域引水渠的空间分布差异,并说明原因。
(3)指出该区域引水渠在引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答案】(1)锡尔河以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降水多,蒸发量小,草场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畜牧业;锡尔河以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利用锡尔河、阿姆河的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
(2)差异:锡尔河流域引水渠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上游,阿姆河流域引水渠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下游。
原因:锡尔河中上游流经费尔干纳盆地,地形平坦,人口城市多,便于开垦,需水量大,但支流少;阿姆河上游多山地,中下游地区主要为图兰平原,人口、城市多,便于开垦,需水量大。
(3)蒸发旺盛;下渗量大;风沙掩埋;泥沙淤积。
【解析】(1)锡尔河南北两侧农业生产地区差异要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在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分布影响土地利用,说明水资源与锡尔河北侧发展畜牧业,南侧发展种植业关系密切,所以水资源空间分布差异影响了农业生产类型。另外,锡尔河北侧地区地形为哈萨克丘陵,南侧为图兰平原,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同时,南侧地区纬度相对较低,北侧纬度高,热量条件的差异,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类型。
(2)锡尔河、阿姆河流域引水渠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从引水渠与河流的关系进行描述比较。读图可知,锡尔河的引水渠分布于河流中上游,因为河流中上游人口和城市相对较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所以需水量大,需要修建引水渠。而阿姆河主要分布于河流中下游,中下游地区主要为图兰平原,人口城市多,便于开垦,需水量大,所以需要修建引水渠。
(3)该区域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引水过程中,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强烈,且多为沙质土壤,透水性强,下渗严重,容易导致水资源的损耗。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滇中地区是我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缺水已经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解决缺水问题,当地实施了滇中引水工程。该工程从丽江市石鼓镇金沙江上游取水,沿线经过丽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终点为红河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布置隧洞63座,总长607.44千米,占干渠总长的92%。如左图示意滇中引水工程,右图为云南省多年降水量分布图。。
(1)分析滇中地区干旱严重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
(3)该工程的修建经过专家长达8年的探讨,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持何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1)降水与蒸发关系(地表起伏大,减少水汽进入,降水较少;纬度低,光照强,蒸发量大) ;地表起伏大,减少水汽进入的同时,径流易流失;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保水能力弱。
(2)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
(3)赞同。修建“滇中引水"工程,可以解决缺水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调水,可改善河道、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
或不赞同。修建“滇中引水”工程要穿越山地高原区,受当地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制约,水资源开发难度大; 当地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投资大,当地资金、技术条件较缺乏;引水工程可能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生物多样性。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滇中地区位于低纬度,蒸发量大;滇中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图中南部,西南、东南有山脉分布,阻挡水汽进入;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易下渗;当地人口多,城市集中,需水量大。工农业、生活对水源污染严重。
(2)滇中引水总干渠大致先自北向南、后自西向东从金沙江引水至昆明,西部水源地地势高,利于自流引水;金沙江水量丰富,污染较轻,水质好;据图可以看出可以为沿线城市供水。
(3)赞同:修建“滇中引水”工程,河流水能丰富,开发潜力大;可以有效缓解我国东部电力紧张的局面;水能分布集中,便于集中开发;人口稀少,移民数量少;淹没耕地少;横断山区贫困人口多,水电开发建设中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利于脱贫致富;水电开发后,可以把当地部分农牧民转化为水电职工,可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清洁的电能输送到东部地区,有利于东部地区的环境保护,缓解酸雨污染。
或不赞同,修建“滇中引水”工程要穿越山地高原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修水坝可能诱发或加重地质灾害;交通不便,建设物资运输难度大;距离东部电力市场比较遥远,输电成本高;生态环境脆弱,修水坝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所建水库只有发电效益,不具备养殖,灌溉等经济效益。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同步测试题,共10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练,共9页。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协调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区域协调第二节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品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太行山以东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