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下册第6课 牧童之歌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下册第6课 牧童之歌孤独的牧羊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教学活动及过程,教师小结,欣赏《孤独的牧羊人》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 案 首 页
课题 | 孤独的牧羊人 | 课型 | 欣赏 | 教学 课时 | 一 | 授课 时间 |
| |
教学 目标 | 1、通过聆听作品,感受体验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了解“约德尔调”的音乐特点。 2.聆听作品,学习用重点节奏为歌曲衬词部分伴奏;运用碰钟、响板和铃鼓等打击乐器为作品伴奏。 | |||||||
知识 结构图 | 孤独的牧羊人 1=E 2/4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运用重点节奏为衬词部分伴奏。 难点:感受约德尔调的特点,尝试学唱衬词。
| |||||||
教学 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打击乐器:碰钟、响板、铃鼓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呈现 现象 | 课堂学习气氛轻松活泼,从不同维度感受学习表现衬词,感受约德尔调,教师个人素养较高,和学生的互动和谐有效。 对作品的定位有偏差,在节奏训练上用时太多。 | ||||||
归因 分析 | 教师对欣赏的定位理解不到位,应该着重从音乐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这个角度来教学。着重“感受”从而自发的表现音乐。 | |||||||
改进 措施 | 在今后的欣赏教学中,一定要确定作品的类型,再挖掘其音乐要素,从而准确表现音乐中所蕴含的独特要素。 | |||||||
教 案 续 页(第 2课时)
步骤 | 教学环节 | 分层设计 | ||
重难点突破 | 一、组织教学: 听《哆来咪》的音乐进教室,跟着歌曲做律动. 二、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刚才的那首歌曲吗?知道它的歌名,以及它的出处吗?”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名称以及出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哆来咪》,他出自美国的一部电影叫做《音乐之声》,音乐之声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有一个名叫玛利亚的修女来到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特拉普上校的妻子早年去世,因此家里就只剩下上校和上校的七个孩子。 3、视频展示上校军事化管理的家庭教育:设问:“这就是上校军事化的管理,你们认为这样的家庭教育好不好?“ 4、对比上校和玛利亚的教育方式 教师:“玛利亚并不像上校这样对待孩子,她在上校离家的日子里,通过音乐及活泼生动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着熏陶,教他们唱歌.同时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视频展示《哆来咪》。 5、“玛利亚教会了孩子们唱歌,之后的日子里为了迎接上校回家,玛利亚和孩子们一起排练了一个很精彩的木偶剧.那么大家想听听这段木偶剧的音乐吗?” 6、 “聆听教师演唱《孤独的牧羊人》 7、 教师简单介绍“约德尔调“--一种流行于瑞士和奥地利民间的名歌。约德尔是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特殊唱法、歌曲。在山里牧人们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来传达各种信息。这种唱法的特点是真假声混合,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奇特的效果。它基本上是无歌词的,但却采用一些无意义的字音来演唱。 8、“刚才大家听了老师的演唱,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听一听玛利亚为大家演唱,可是老师有要求,当大家听到”来伊噢都“时,跟老师一起拍手,好吗?” 9、“大家的节奏拍的真好,那么大家想不想看看他们的木偶剧是什么样子的啊?” 10、视频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请同学们讲讲精彩吗?精彩在哪里?””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呢?” (一起讲讲风格特点,滑稽,风趣,欢快) 11、“那么玛利亚和孩子们,为什么会表演这个节目给上校呢?” 出示歌词分三段欣赏: 第一段:先听完,总结讨论,牧羊人孤独吗? 学习节奏,为歌曲伴奏。之后加入碰钟和响板为歌曲伴奏。 第二段:欣赏前讨论 第三段:直接欣赏,加入铃鼓伴奏。 12、“我们大家能不能也跟着老师的琴试着唱一唱呢?老师唱前半句,后面的“来伊噢都”大家来唱。 三、教师小结: 四、欣赏《孤独的牧羊人》视频。 |
有能力的孩子直接跟音乐伴奏,大部分孩子跟不上的话,教师清唱,慢速练习,熟练后再原速练习。
| ||
作业
设计 | 必 做 | 欣赏乐曲,衬词处拍手。 |
| |
选 做 | 观看有关电影视频。 |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孤独的牧羊人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聆听,学会欣赏,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音乐三年级下册孤独的牧羊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下册孤独的牧羊人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律动舞蹈《DO RE MI》,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