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第三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
展开3.3 物质组成的表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读出化学是说出化学式的意义,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能判断出物质的组成元素和微粒构成。
2.熟知常见元素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并能依据化学式推求某元素的化合价。
3.依据组成物质的各元素之间存在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式进行定量计算,会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重难点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位外国中学生因为不认识中国汉字而不知道广口瓶中的物质是什么的场景,引发学生思考物质有没有统一的符号。
二.明确目标
三.新课学习:
(一)化学式及其意义
1.化学式的概念:
通过已知物质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引导学生分析
化学式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式子?
【多媒体展示】化学式的定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从化学式得到的最直接的信息,并提出疑问“化学式中的数字是不是可以随意写”
【学生活动】学生凭第一感觉是不能
2.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通过铜、水、氯化钠等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分析知道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分别用什么表示?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其元素符号作为其化学式;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将它们的分子式作为其化学式;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用其元素符号和相应离子之间的个数比来表示其化学式。
各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定物质的组成,然后得出来的,并非人们凭空臆造出来的,所以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不能随意改动。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即其中的原子个数或不同种原子间的个数比都是一定的,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物质的化学式不因发生物理变化而改变,与该物质的状态无关。例如:水和冰的化学式都为H2O。只有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时,物质的化学式才发生改变。
- 化学式的意义:
【交流共享】化学式H2O具有哪些含义?符号2H2O表示什么?
【教师活动】教师可从多个角度分析化学式所传递的信息。从宏观角度看,我们知道它是一种什么物质,这种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
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由什么样的微观粒子构成,粒子间的数量关系如何;
从量的角度看,根据化学式可以进行组成物质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
4.化学式的读法:
教师通过举例引导学生得出常见物质化学式的读法:
常温状态下非气体单质:读元素符号的名称;
常温状态下气体单质:一般读某气;
化合物:从右往左读,一般读某化某;
有时还需读出数字,如几某化几某。
(二)化合价
活动1:阅读教材P67,水的化学式为H2O,氨的化学式为NH3,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思考:1.为什么不同的原子结合氢原子的数目不相同呢?
2.是什么决定了原子之间化合的数量关系?
活动2:学生阅读教材P67-69,探究化合价的确定方法以及书写方法
思考:1.化合价的大小与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2. 化合价的确定还有哪些方法?
3.比较化合价的书写与离子符号的书写?
活动3:完成教材P68交流共享,寻找元素化合价规律
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活动4:学生阅读教材P69,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小结】①先写出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符号,一般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把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上方。
②求出两种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③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④把原子数标在相应的元素符号右下角。
⑤检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
(三)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提出问题]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具有相对原子质量,那么分子有相对分子质量吗?
知识点一: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1页蓝色方框内容并交流讨论后发言: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化学式量。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对课堂充满兴趣。
知识点二: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
【设疑】水的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多少?怎么计算?
【学生活动】根据定义计算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18
【师生小结】通过水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相对分质量计算公式。
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练习巩固】教师引领学生完成课本P71在线测试1。
一部分学生板书,完成后小组交流,进一步练习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知识点三: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设疑】物质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0第一部分,明确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的方法。
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1)=1:8
【师生小结】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练习巩固】学生板演CO2、SO2、CO(NH2)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对学生板演内容做评价,讨论交流。
知识点四: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设疑】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怎么算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0页第二部分,并交流、讨论、总结: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物质的总质量之比。
【师生小结】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个数)÷该物质的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100%
【练习巩固】计算CO2 中C元素、SO2中S元素、CO(NH2)2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 学生根据计算公式,完成练习。一部分学生板书。完成后交流。
【归纳提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
(一)化学式及其意义
(二)化合价
(三)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优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多媒体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交流共享,设计意图,师生小结,练习巩固,归纳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二节 氧气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氧气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活动,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学生活动,教师小结,多识一点,学生自学,教师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师点拨,活动天地6-1,教师活动,讨论交流,活动天地6—4,提出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