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 绿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 绿教案,共2页。
学科语文年级/册四年级(下)教材版本人教版(部编版)课题名称第三单元10《绿》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 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学生要了解现代诗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对于四年级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现代诗在内容、思想和格式上与我们接触到的文章不同,尤其是诗歌的特点及诗人表达的情感,不容易理解。教学方法抓关键词句来品读。 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读中体会。2.读写结合,发挥想象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以文带文。以一篇带多篇,体会现代诗歌的特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1.上节课,我们走进了诗人艾青的《绿》的世界,同学们还记得那是怎样的绿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2.这首诗全篇都在写一种颜色,只一个绿,就写得色彩鲜明、夺目,原来,颜色本身都是有生命的。知识讲解(难点突破)3.想一想,“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1)作者的想象,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梦幻,体现了绿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希望的象征。传递给我们的是:心中那绿色的希望和一个充满活力的绿色时代。人们常说,一首诗,就代表着诗人的一种情感。这首《绿》就表达了诗人对绿的喜爱与赞美。(2)孩子们,假如你就是诗人,就置身在这样一片满眼的绿色中,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吗? 有的同学会想到希望,是啊,就像现在,面对新冠病毒,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有奋战在一线的抗疫人员,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还有同学会想到生命,环保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3)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首诗。4.对比阅读,初步感受现代诗的特点。(1)这就是艾青笔下的《绿》。宗璞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我们来看看宗璞的作品。(2)《西湖漫笔》是中国当代女作家宗璞的散文节选,写的是西湖六月时的绿色。和艾青的《绿》对比阅读你能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①文体②语言③情感表达5.以文带文,多角度体会春之美。(1)朱自清写的散文《春》也表达了这种情感。我们一起来读读其中的一个片段吧!(2)我们找一找这个片段中描写颜色的词。(3)春天还是怎样的呢?春天还是个音乐厅,春天还真是千变万化的魔法师!(4)《春》这个片段通过颜色、气味、声音、样子,写出了春的生机勃勃,也写出了作家对春满心的欢喜。孩子们看,同一个主题,不同作家,笔下都可以感受到春之美,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课堂练习(难点巩固)6.妙笔生花,仿写小练笔。(1)诗人艾青写的《绿》多么富有诗意呀!你喜欢什么颜色呢?(2)仿照课文写你喜欢的颜色的诗歌。(3)欣赏诗歌作品。小结现代诗歌教学能激起学生创作诗歌的热情。充满魅力的诗歌教学让学生在“诗”的氛围中徜徉,享受诗歌所带来的独特的美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诗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技巧“生产”出这种“美”,逐渐激起学生写诗的欲望。现代诗歌创作没有了古典诗歌格律形式的束缚,语言上更适合学生释放自己的才思,在充分理解一首现代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诗”,更有助于在其内心种下“诗歌的种子”。诗歌能让我们用美的眼睛去看世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创设,激发兴趣,链接生活,创意表达,对比学习,拓展积累,交流感受,品悟情感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微视频,寻找春天,想象画面,收集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10 绿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品读诗文,想象画面,回顾全诗,感受“绿”的意象,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