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加深对机械效率和滑轮组的认识;
(2)学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了解与机械效率有关的因素。
教学重点
滑轮组的绕线组装。
教学难点
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一、自学提纲
1.使用滑轮组提起20牛的重物,使它上升0.4米,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8牛,拉力的作用点上升了1.2米,拉力对滑轮所做的功为____焦,这个功叫 功。滑轮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 焦,这个功叫 功。它的效率是 。
2.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什么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4.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
5.(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
二、合作探究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
(1)钩码的重由钩码的质量算出。
(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注意“匀速拉动”。测拉力时,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秤上的示数读出。
(3)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
(4)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的测定
实验结果及分析
(1)同一个滑轮组挂不同质量的钩码时,机械效率相同吗?为什么?
(2)不同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3)说说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四、达标训练
1.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是:①装置相同时, 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大;②重物相同时,动滑轮个数越少,机械效率越 。另外滑轮组机械效率还与 有关。
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测力计的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η /% |
1 | 2 | 0.1 | 0.9 | 0.3 | 74.1 |
2 | 4 | 0.1 | 1.6 | 0.3 |
|
3 | 4 | 0.1 | 1.1 | 0.5 |
|
(1)请计算出后两次的机械效率,并填入表格中;
(2)比较1、2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 。
(3)比较2、3两次实验,可得的结论: .
五、堂清检测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据.
序号 | 钩码重 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1 | 2 | 5 | 0.6 | 25 |
2 | 4 | 8 | 1.1 |
|
(2) 在右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3)第1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4)如果将重为3N的钩码挂在同一滑轮组下,根据题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断出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在___________范围内.
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精品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a href="/wl/tb_c9678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精品教学ppt课件</a>,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装置,实验原理,注意事项,W有用=,实验数据记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回顾,实验原理,所测物理量,测量仪器,刻度尺,实验步骤,帮帮忙,巩固练习,cm或5cm,滑轮组的绕线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件pptx、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导学案doc、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学设计doc、9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练习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