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无答案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无答案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无答案,共6页。
    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5分)一、请将下面的句子端端正正地抄写在下面的方格里。(5分)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前所未有   荒无人烟   心平气和   与世隔绝B.奄奄待毙   焉知非福   无济于事   乌合之众C.聚精会神   得意洋洋   垂头上气   春风佛面D.跃跃欲试   腾空而起   侧耳倾听   大肆渲染2.关于“乏”查字典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乏”用音序查字法,查“F”,再查音节“fa”。B.“乏”用部首查字法,查“丿”,再查“2”画。C.“缺乏”与“人困马乏”的“乏”意思不同。D.“浑身乏力”的“乏”应选“疲劳”的意思。3.看意思写成语错误的一组是(    )。(2分)A.心情平静,不急躁,不生气。(心平气和)B.比喻思想作风、爱好等相同,互相投合。(臭味相投)C.像乌鸦那样暂时聚合。比喻临时杂凑起来、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乌合之众)D.比喻阴险狡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暗地里使手段害人。(青面獠牙)4.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3分)A.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搂着那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B.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C.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D.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5.下面四个句子有一句表达的意思与其它三句不同,这一句是(   )。(2分)A.可见,只要方法对头,学习成绩是可以搞上去的。B.可见,只要方法对头,学习成绩是不难搞上去的。C.可见,只要方法对头,学习成绩不是不能搞上去的。D.可见,只要方法对头,学习成绩并非容易搞上去的。6.关于《鲁滨逊漂流记》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鲁滨逊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伦敦,这一次,他一帆风顺,平安归来。B.鲁滨逊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C.鲁滨逊第三次出海是去几内亚,这次极为不幸,他遭遇了土耳其海盗,变成奴隶。最后,逃出抵达巴西。D.鲁滨逊第四次出海去非洲做生意,结果遭遇飓风,流落荒岛。7.下列关于《骑鹅旅行记》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尼尔斯是一个大概十四岁左右的小男孩,变成小人后,他的新名字是大拇指。B.想跟大眼一样飞上天空的家鹅叫莫顿。雁群的首领是从大雪山来的阿卡。C.五朔节那天,孩子们被准许在露天野外点火烧东西。D.放鹅的姑娘奥萨和小马茨的家人因为得了天花这种病而死去。8.下列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汤姆住在姨妈家,家里还有席德。B.汤姆背不出《圣经》,但他通过与别人换票,从校长那里得到了一本《圣经》。C.杀人犯要报复道格拉斯寡妇,被汤姆发现,报告威尔士。D.汤姆和贝奇被困山洞,发现乔埃也在洞里。三、文学常识填空。(9分)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______国小说家__________,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____________”的美誉2.《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_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_,这是世界上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童话作品。3.《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_____国作家________。它描写了19世纪美国一个小镇的生活情景,也是当时美国生活的缩影。四、趣味语文。(11分)1.根据提示,补充哲理名句。(4分)(1)平时我们做事一定要专一,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好要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正如《增广贤文》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增加成功的几率。(2分)(2)“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收益很大。2.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5分)(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______(2)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______。(3)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______。(4)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______。(5)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______。3.根据上联,以《西游记》的内容写出下联。(2分)上联:《水浒传》传梁山好汉逼上梁山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0分)(一)说明文阅读(5分)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聚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1.这段话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短文中分别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3分)(二)鲁滨逊漂流记(节选)(11分)[片段一]要是读者知道我怎样制造这些陶器,一定会为我感到又可怜又可笑。我不知用了多少笨拙的方法去调和陶土,也不知做出了多少奇形怪状的丑陋的家伙;有多少因为陶土太软,吃不住本身的重量,不是凹进去,就是凸出来,根本不合用;又有多少因为晒得太早,太阳热力过猛而晒裂了;也有多少在晒干后一搬动就碎裂了。一句话,我费了很大的力气去找陶土,找到后把土挖出来,调和好,运回家,再做成泥瓮。结果,我工作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做成两只大瓦罐,样子非常难看,简直无法把它们叫作缸。最后,太阳终于把这两只大瓦罐晒得非常干燥非常坚硬了。我就把它们轻轻搬起来,放进两只预先特制的大柳条筐里,防备它们破裂。在缸和筐子之间的空隙处,又塞上了稻草和麦秆。现在,这两个大缸就不会受潮,以后我想就可以用来装粮食和粮食磨出来的面粉。[片段二]下一个问题是我需要一个石臼舂粮食。因为我明白,仅凭自己的一双手,是无法做出石磨的。至于如何做石臼,我也一筹莫展。三百六十行中,我最不懂的就是石匠手艺了,更何况没有合适的工具。我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想找一块大石头,把中间挖空后做个石臼。可是岛上尽是大块岩石,根本无法挖凿,而且石质不硬,是一些一碰就碎的沙石,经不住重锤去舂,而且即使能捣碎谷物,也必然会从石臼中舂出许多沙子和在面粉里。因此,当我花了很长时间找不到适当的石料时,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决定找一大块硬木头。这要容易得多。我弄了一块很大的木头,大得我勉强能搬得动。然后用大斧小斧把木头砍圆;当初具圆形时,就用火在上面烧一个槽。火力和无限的劳力,就像巴西的印第安人做独木舟那样终于把白做成了。又用铁树做了一个又大又重的杵。舂谷的工具做好后,我就放起来准备下次收获后舂谷做面粉,再用面粉做面包。1.分别用三个字概括以上两个片断中鲁滨逊所做的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情都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3分)2.片断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片断二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第一个困难,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第个困难,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面对困难的两种态度: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6分)3.原著中的鲁滨逊战胜困难的事情还有很多,请写出其中的两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三)水浒传(节选)(14分)他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补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乌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补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掬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补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1.请为本选段概括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3分)2.文中划“___”的句子抓住李逵的_________描写,写出李逵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3.文中划~的句子抓住李逵的__________描写,写出李逵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4.李逵本来是想把娘亲接到梁山泊享清福的,没想到反而害死了娘亲!他一定非常难过,你会怎样安慰他?(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什么李逵杀四虎反而没有武松杀一虎出名?请结合文段说说你认为有说服力的几个原因。(至少二个)(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习作(25分)自然虽美,社会虽精彩,但到处深藏陷阱,“自我保护”已成为我们学会生存的必备能力。请你以《那一次,我__________》(如战胜了诱惑等等)为题,写一篇关于“自我保护”为主题的记叙文。要求:1.要写清事情的经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2.字迹工整,字数450字左右。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