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步感知课文,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指导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12.坐井观天
授课时间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流利地朗读对话。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4、发挥学生的想象,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识记生字。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人要开阔眼界,才能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流利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流利地朗读对话。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
学法:表演、自主阅读,分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备课日期: 7 月 15 日
授课日期: 月 日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在《识字4》中学习了哪些成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并质疑)
2、谁能说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观”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图初步感受故事情境,理解课文题目的意思,直奔课本重点。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同桌合作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请学生点评。
2.生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检查朗读,相机指导认读生字。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2)在检查朗读相关自然段时,相机指导认读和理解生字。
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以及句子:“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课件突出“井沿”。(指读“井沿”,提问:看图,说说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你还能用“沿”组词吗?)
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小鸟在天空中飞翔的情境图及句子:“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课件突出“际”。(指读“无边无际”,看图说说“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查字典,说说词语里的“际”是什么意思。)
第7自然段,课件出示句子:“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课件突出“不信”。(指读“不信”,仔细观察“信”的字形,说说你是怎么记这个字的。
4.组织学生小组间赛读课文。
(1)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来读课文,然后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好吗?
(2)小组合作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朗读挑战赛,相机评议。
设计意图:在生字学习中,采用随文识字、字词结合、图文结合、查字典理解等方式,拓宽了学生识字的途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字。通过组织朗读挑战赛,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朗读热情,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了解课文大意
1.播放录音听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边听边思考:青蛙和小鸟在干什么?
2.学生自主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认识: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
3.课件出示填空:青蛙和小鸟为了( )而争论,青蛙认为天( ),小鸟认为天( )。
4.指名学生口头填空。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和口头填空,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为精读课文做好准备。
五、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沿”“际”“信”三个生字,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2)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
(3)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要写得高而窄。
3.教师范写这三个生字,学生书空。
4.请同学们自主观察其他生字,了解其结构特点,然后独立描红、临写八个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组织再次交流:
(1)在书写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你还想提醒同学们什么呢?
(2)学生交流,教师重点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培养了写字兴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小结。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正确书写本课时生字。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沿 际 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学懂课文就要求做到:会读故事、会讲故事、明白道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检测字词的认读情况。。
A、开火车认读本课词语,并能选这其中词语说话。
B、理解:坐井观天、井沿、无边无际、大话(分别结合图直观理解、说话理解和结合生活理解)
设计意图:巩固学过的词语,练习运用,从运用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谁能说说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板书:争论天有多大)
1、自读课文,从课文2-7自然段中找出青蛙和小鸟有几次对话?并且划出对话。
A、同桌互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B、学生交流。
(二)表演“坐井观天”,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他们又会说什么?
设计意图:在表演中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三)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小鸟和青蛙说的都是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坐井观天”是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作“井底之蛙”。
三、认识生字,练习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
2、你在学习时有什么发现?谁能告诉大家?
3、你学这两个字的窍门是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生字。
5、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
6、练习用“一······就······”说话。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想一想假如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试着续讲故事。
设计意图: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册。
2、正确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12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 不过井口那么大 ( 自以为是)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初读课文,细读课文,理解寓意,总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412 坐井观天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字书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