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 祖父的园子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 祖父的园子教案第1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 祖父的园子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门见山,揭示课题,预习检测,感知全文,细读品味,感悟园子,分析写法,练笔迁移,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蝴蝶、蜻蜓”等10个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或许印象早已模糊,或许压根就没留下印象,但是,对于著名作家萧红来说,这个园子却深深烙印在她心中,久久挥之不去。这个园子带给她快乐,带给她自由,带给她美好的回忆,带给她无限的遐想,这就是——祖父的园子,今天,我们就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吧。
    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3.齐读课题。
    二、预习检测,感知全文
    1.学生出示自己课前准备的预习资料。
    2.教师适时点拨、补充。(课件出示作者的图文资料简介和《呼兰河传》的简介。)
    3.检查字词。
    (1)课件出示生字词。
    蝴蝶 蚂蚱 樱桃 拔草 瞎闹 铲地 割草 承认 拴住 水瓢 逛街 蜻蜓 圆滚滚 明晃晃 锄头 随意
    (2)指名读、领读、齐读。
    (教师适时正音)
    4.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将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将课文大声地读一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并整体感知园子。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5.启发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几个词语或短语概括。
    (五彩缤纷、自由快乐、生机勃勃)
    三、细读品味,感悟园子
    这令萧红魂牵梦萦的园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和第17自然段,并把你想到的词语写在句子的旁边。
    1.学习第1自然段。
    (1)交流读后感受。
    (2)迁移写法。
    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详细写了什么?(这一段写了花园里的昆虫,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详写蝴蝶和蜜蜂,蜻蜓和蚂蚱一笔带过,这种写作方法就叫详略结合。)
    2.学习第16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又告诉我们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相机板书:自由、快乐)
    (2)鸟、蝴蝶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可以说(课件:出示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3)你最想做这自由的园子里的什么?你在这个园子里怎么快乐,怎么自由?
    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园子里)你是什么?(倭瓜、黄瓜、玉米……)
    (4)是啊:(引读)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我们在课堂上想打瞌睡就打瞌睡,想唱歌就唱歌,想玩就玩,想走出去就走出去,自由吧?
    (话锋一转)可能吗?(不可能。)
    教师:倭瓜、黄瓜可能吗?这就叫“自由”,这个自由是通过“愿意……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让我们再一起感受这个园子的自由吧。
    (5)自由读文。
    (6)你们喜欢这座园子吗?(喜欢。)作者比你们更喜欢呢!齐读,读出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四、分析写法,练笔迁移
    1.读着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不禁在想: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法,让我们对园子的丰富多彩、美丽动人、温馨可爱、生机盎然、自由自在有这么深切的感受呢?请大家再读这两个自然段。
    (排比、拟人、比喻)
    2.练笔。(我们也来写一写这个园子,看看这个园子在你的笔下有什么不一样的美。)
    (1)这园子里蜜蜂、蝴蝶、蜻蜓……样样都有。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蝴蝶 ;蜻蜓 。
    (2)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花 ;鸟
    ;虫子 。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摘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教师:上节课中,我们初步学习了《祖父的园子》。在文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的女孩的视角,描写了祖父的园子,写了她童年的生活,读起来非常动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园子。齐读课题——祖父的园子。
    2.复习提问:“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漫步,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样样都有,充满生机,色彩斑斓,蜂飞蝶舞,虫鸣鸟叫,蚂蚱蹦跳,植物疯长,悠闲惬意……)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第1~3自然段)记忆中的园子。
    (第4~14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第15~16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
    (第17~19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快乐地入梦。
    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记忆中祖父的园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瞎闹”、玩耍,园中的景物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快乐的。)
    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个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了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反而把它踢飞了。”
    (1)教师: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简直就是在瞎闹。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读出作者的调皮劲儿?
    (2)指名读。
    预设二:“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我”是怎样铲地的?这哪里是在铲地呀,简直就是在帮倒忙。)
    预设三:“玩腻了……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从哪里读出来的?
    (2)想象一下,小女孩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时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
    (3)有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我”的动作、神情。
    (4)教师小结: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手里,就成了“瞎闹”、玩耍的玩具。童年的趣事表现了作者对快乐、自由、无忧无虑生活的喜爱之情。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快乐和顽皮。
    (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呢?阅读第5~12自然段,细细体会。
    2.重点体会。
    课件出示课文选段: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住“慢慢”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2)抓住祖父的笑:“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读出了什么?
    (3)祖父的笑里隐藏着什么?(慈祥、和蔼可亲、对孙女的疼爱)
    (4)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在这座园子中,“我”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的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在园子中如此地纵情嬉戏!那么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
    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呢?
    (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4.小结:祖父给予“我”足够的宽松氛围。给“我”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更有慈爱的祖父。祖父允许“我”随便玩闹,对“我”倾注了爱心和耐心,祖父给了“我”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我”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我”自由、快乐而又幸福的童年。这也正是对祖父的爱与赞美。
    (三)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作者眼里,园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
    自由读(第15~16自然段)。
    2.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
    引读(第16自然段)。
    心中有自由、快乐,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园子里的景象吧!引读:明媚的阳光下,花开了,在我看来,就像 ;鸟飞了,就像 ;虫子叫了,就像 ;倭瓜有的爬在架上,有的爬在房上,在我看来,是 ;黄瓜有的开着花,有的结果了,在我看来,是 ;玉米长得特别茂盛,在我看来,是 ……
    3.小结:这一段连用几个 “愿意……就……”,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在园中生活的自由与快乐。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1.启发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意趣盎然呢?
    (学生自由读文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教师总结: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自由、有爱的园子。在作者的童年生活中,祖父、园子、“我”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在三十一年短暂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对于人间的“温暖与爱”怀着“永久的憧憬与追求”的作者常常会忆起呼兰河城,因为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她的祖父,有她和祖父的园子。所以,作者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本《呼兰河传》记录了曾经的点点滴滴。
    《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
    曾经的一切是萧红难以忘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信你们会体会得更深。不管怎样,请记得,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呼兰河传》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希望大家课后读一读萧红的这本自传体小说,走进作者的童年,感受作者的童真。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写作手法,写一篇童年趣事。
    x板



    2 祖父的园子




    成功之处:从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到精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都在引导学生自读自学,小组合作,以交流汇报的形式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效
    果不错。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所处时代与作者所处时代不同,学生对文中所表现的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对祖父的园子的特点等理解得不到位。
    教学建议:课前引导学生查阅作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呼兰河传》的创作背景将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学习充满自信,初读课文,自主识记字词,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课堂总结,激发学习期望,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