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单元水体运动的影响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
展开第四单元测评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长江全年补给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长江补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是雨水补给,b是地下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2.图中显示冬季补给b基本没有,其原因是( )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B.气温较低,冰雪融化非常少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解析第1题,长江以雨水补给为主,故a是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量稳定、变化小,故c是地下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量较小,受温度的影响,春夏季补给较多,冬季基本没有,故b是冰雪融水补给。第2题,我国西部山地、高原地区冬季气温低于0℃,冰雪融化量非常少,所以冬季基本无冰雪融水补给。
答案1.C 2.B
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的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读图,完成3~4题。
图1 鄱阳湖水系图
图2 鄱阳湖水位与面积变化的关系
3.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 )
A.5月份 B.6月份
C.7月份 D.8月份
4.据图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是( )
A.-3~8米 B.8~12米
C.12~20米 D.20米及以上
解析第3题,赣江发源于南岭,根据纬度位置可知,南岭在5月份开始进入雨季,由于赣江流入鄱阳湖,所以可推知鄱阳湖5月份左右开始进入丰水期。第4题,由图2判断湖泊面积扩展最迅速时水位高度为8~12米。
答案3.A 4.B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天数之和称为历时。读某观测站的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完成5~6题。
5.该河流的主要补给为( )
A.雨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高山冰川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6.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知,该河全年水位都大于0,无断流,排除C项;5—9月水位高,与季风区降水变化基本一致;地下水一般是稳定的补给水源;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多形成春汛。第6题,水库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可增加枯水期的径流量,减少洪水期的径流量,因而正常水位出现的天数增多,左边纵坐标结合上方横坐标,推断M点将左移,N点将右移。
答案5.A 6.B
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7~8题。
7.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 (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D.③⑤
8.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C.④洋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
D.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
解析第7题,中低纬度海区洋流为以南北回归线为中心的洋流,据图可知其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在南半球为逆时针,因此③④符合题意。第8题,大洋环流在不同纬度之间的流动,实现了热量的交换与传递。图中①为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②为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①③不是寒暖流交汇处;④为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答案7.A 8.A
下图示意地球30°和40°纬线圈上的海陆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世界著名两大渔场分别分布在图中( )
A.P、R附近 B.S、F附近
C.T、K附近 D.M、H附近
10.图中Q、H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Q使船舶航行速度减慢
B.H利于加快海冰融化
C.Q使热带沙漠向低纬扩展
D.H利于热带雨林形成
解析第9题,依据材料分析,左图是南半球30°纬线圈上的海陆分布,右图是北半球40°纬线圈上的海陆分布。图中最大范围的海洋是太平洋,30°S太平洋东岸(S)附近有秘鲁寒流,形成秘鲁渔场;40°N太平洋西岸(F)是日本的北部,分布有北海道渔场。故选B项。第10题,图中的Q处洋流是本格拉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使沿岸的热带沙漠向低纬扩展,C项正确;船舶航行如果顺洋流则加速,逆洋流则减速,A项错误;H洋流是墨西哥湾暖流,流经海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一般不会出现海冰,B项错误;墨西哥湾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并没有热带雨林,D项错误。故选C项。
答案9.B 10.C
读阿留申群岛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区域( )
A.大洋西部洋流向西南流
B.大洋东部洋流为寒流
C.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大洋西部比东部温暖
12.阿留申群岛附近( )
A.渔业资源极度贫乏
B.多大风、雨雾天气
C.四季温差较大
D.洋流对地理环境无影响
解析第11题,图示区域为太平洋北部,大洋西部为千岛寒流,由东北向西南流;大洋东部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部是寒流,比东部温度低。第12题,阿留申群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多大风、雨雾天气;受海洋影响大,四季温差较小;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较大。
答案11.A 12.B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曲线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②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③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④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 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13题,海洋热量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耗热;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海洋热量收入大于高纬度地区。第14题,洋流把热量从一个海区带到另一个海区,促进了海水热量的平衡。近岸地区由于受陆地的影响,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大。
答案13.C 14.D
读图,完成15~17题。
某海区表层水温距平值
15.出现图示水温状况的原因是( )
A.东北信风减弱
B.赤道暖流增强
C.东南信风减弱
D.西风漂流增强
16.图示水温分布状况下( )
A.形成拉尼娜现象
B.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C.该海域热量收支平衡
D.扰乱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
17.图中甲处海区水温( )
A.低于-1 ℃
B.高于-1 ℃
C.比多年平均值低1 ℃以上
D.均不正确
解析第15题,图示信息反映了赤道地区东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的现象,其原因为东南信风势力减弱,冷海水上泛现象减弱,赤道逆流增强。第16题,图示水温分布状况反映的是厄尔尼诺现象,该现象发生会造成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异常。第17题,根据题图表示的内容,理解图中等值线数值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数值为负值,表示气温比多年平均值低;数值为正值,表示气温比多年平均值高。
答案15.C 16.D 17.C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读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海绵城市可以使城市水循环中的( )
A.植物蒸腾减弱
B.下渗增加
C.地表径流增加
D.地下径流减少
19.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
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③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海绵城市中的( )
A.树木、草坪可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会增加城市内涝的发生频次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解析第18题,海绵城市主要是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来增加下渗,这样会使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植物蒸腾会相应增强。第19题,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大量蓄水,因此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对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会有改观,另外,水域面积增大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综上所述可知,①②正确。第20题,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可以增加地下水量,A项错误;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B项正确;河流水系等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C项错误;城市小区、拦水坝会减少下渗水量,D项错误。
答案18.B 19.A 20.B
二、综合题(共40分)
2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乌伦古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乌伦古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乌伦古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后来从额尔齐斯河调水改善乌伦古湖水质。
中国局部区域示意图
阿勒泰水文站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径流量年内变化
(1)比较图示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请分析其自然原因。
(3)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1900米),而阿勒泰气象站海拔较低(735米)。该地降水主要由西风带来,海拔高的地区抬升作用明显,降水量大,且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雪早,融雪迟,积雪时间长,最大积雪深度出现时间晚。第(2)题,阿勒泰水文站5—7月降水量增多,但径流量减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河流补给类型及蒸发量方面考虑。该地区河流的补给主要为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升高,5月份融雪量大,而6—7月基本融化完毕,积雪融化量减小,对于河流的补给减少;同时,5—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第(3)题,乌伦古湖成为咸水湖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蒸发、水循环角度考虑。乌伦古湖位于内陆地区,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且为内流湖,盐分长期积累,使得该湖成为咸水湖。
答案(1)与阿勒泰气象站相比,森塔斯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较大,出现的时间较迟。
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对西风的抬升作用更明显,降水(雪)量较大;森塔斯气象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降雪开始较早,融雪较迟,积雪时间较长,最大积雪深度大,出现时间较迟。(或从阿勒泰气象站的角度回答亦可)
(2)冬季气温在0 ℃以下且降水量较大,积雪量大;随着气温回升,5月积雪大量融化,径流量大;6—7月融雪补给锐减,径流量减小;5—7月,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
(3)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乌伦古湖为内流湖,乌伦古河带来的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形成咸水湖。
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被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附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波浪弱则5~6米高,强则高15米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遭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1)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
(2)Q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分析该海域多雾的原因。
(3)Q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根据好望角所处的位置,从盛行风和洋流两方面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第(2)题,从洋流、水汽等方面分析Q海域海雾多发的原因。第(3)题,结合Q海域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推断沿岸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
答案(1)好望角周边海域冬季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风力强劲,风浪大;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阻挡形成巨浪。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杀人浪”更易形成。
(2)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海域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
(3)在东南信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偏离海岸,深层冷水带着海底的营养物质上泛,使得这里形成渔场。
23.(8分)读正常年份太平洋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图和厄尔尼诺年太平洋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说明,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 (填“多”或“少”),海面水温 (填“高”或“低”),请说明原因。
(2)厄尔尼诺年,秘鲁西岸海域受 (洋流)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 ,可能盛行 气流,出现 等异常天气现象。
(3)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的渔业资源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因此降水较多。第(2)题,厄尔尼诺年,秘鲁西岸海域受赤道逆流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升高,可能盛行上升气流,出现多降水等异常天气现象。第(3)题,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鱼类饵料减少,会减少秘鲁的渔业资源。
答案(1)多 高 盛行上升气流。
(2)赤道逆流 升高 上升 多降水
(3)秘鲁西海岸上升流受抑制,鱼类的饵料减少,渔业资源减少。
24.(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每到夏季出现暴雨,我国许多城市便出现“城市看海”现象,本应承担排水重任的下水道,却出现积水回流,从管道口喷涌而出。图1是不同性质的地面对降雨的影响效果。
图1
图2
材料二 2014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大力推进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镇江、嘉兴、厦门、济南、武汉、南宁、重庆等16个城市入选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图2是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图。
海绵城市以低影响开发为指导思想,通过改造,发挥城市“灰色”排水管网等设施的功能,同时结合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的道路广场,原有河湖、湿地、草坪、沟渠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解决城市内涝及蓄水等问题。
(1)海绵城市需要大力建设、保护城市的“海绵体”,列举城市“海绵体”具体包括哪些事物。
(2)简要归纳我国积极申请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城市的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这些城市申请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自然原因。
(3)结合水循环的知识,比较分析普通城市与海绵城市为何在遇到暴雨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4)海绵城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还能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海绵城市水的循环收集和释放示意图以及材料“结合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的道路广场,原有河湖、湿地、草坪、沟渠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解决城市内涝及蓄水等问题”可总结出城市“海绵体”主要包括的事物。第(2)题,镇江、嘉兴、厦门、济南、武汉、南宁、重庆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自然原因主要分析这些城市的降水特点。第(3)题,注意从水循环的角度,主要从下渗、地表径流等环节的变化加以说明。普通城市和海绵城市的最大差异在于城市地面性质的差异,结合不同性质的地面对降雨的影响效果分析。第(4)题,注意题干设问的是对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答案(1)城市“海绵体”主要包括湖泊、人工湿地、草坪、河流沟渠、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的道路广场等。
(2)地域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自然原因:夏季风不稳定,夏季降水集中,容易出现暴雨;东部沿海地区受台风侵袭,带来狂风暴雨,使得东部季风区易形成城市内涝。
(3)普通城市:暴雨来临时,大面积的混凝土方砖、沥青路面渗水性差,大量雨水迅速聚集到下水道,导致城市排水不畅发生内涝。海绵城市:暴雨来临时,雨水能够在湖泊、人工湿地、草坪、河流沟渠、绿色屋顶、透水铺装的道路广场等大量蓄积、下渗,进入地下,城市地表流动的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小,可以有效避免城市内涝发生。
(4)海绵城市建设的湖泊、人工湿地、草坪等,可以美化城市的人文景观;大量增加的绿地面积、水域面积能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吸烟除尘;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雨水进行蓄积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