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选修2-21.1.2瞬时速度与导数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设计
教材:高中新课程人教版选修2-2第一章1.1.2
电脑投影屏幕
求导步骤:求;②求;③求
§1.1.2导数的概念
平均速度: 平均变化率:
瞬时速度: 瞬时变化率:
(附)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大量的实例的分析,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计算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能力
通过问题的探究体会逼近、类比、以已知探求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运动的观点体会导数的内涵,使学生掌握导数的概念不再困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导数概念的形成,导数内涵的理解
教学难点
在平均变化率的基础上去探求瞬时变化率,深刻理解导数的内涵
教学设想
设计意图
应用情景
揭示课题
幻灯片播放跳水视频,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行复习回顾: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水面的高度h(单位:m)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s)存在函数关系
.展示上节课计算的,,三个时间段的平均速度?
师:这是上节课已解决的问题,直接给出结果,并提问大家得到运动员在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0”,那么运动员在这段时间里是静止的吗?
生:共同回答(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并没有“静止”).
师:由于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而无法刻画运动员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为了能更精确地刻画物体运动,我们有必要研究某个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
循循善诱,切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趣激疑
导入新知
学法指导
研探新知
质疑答辩
排难解惑
结合跳水问题,明确瞬时速度的定义
问题①:如何求出运动员在t=2时刻的速度(即瞬时速度)?
师:引导提示学生,我们就是想用2s附近的各个区间内的平均速度去逼近2s时刻的瞬时速度.课件演示逼近过程.
生:思考,回答.
问题②:分组计算下列表格中,各个区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值?
师:要求先化简的式子,后求值.
生:分组完成.
师:巡视后汇总计算的结果.
问题③:当Δt趋于0时,平均速度有什么样的变化趋势?
生:共同观察并口答
师:总结,当Δt趋于0(即t=2时刻)时,平均速度趋于一个确定的值-13.1,即2时刻的瞬时速度.
师:(强调)为了表述方便,数学中用简洁的符号来表示,即
同理,我们可以得到t=3,t=4,……,
t=时刻的瞬时速度.
问题④:运动员在某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何表示呢?
生:将代替2,可类比得到
问题⑤:如果将上述问题中的函数用来表示,那么函数在处的瞬时变化率如何表示呢?
生:
师:投影导数的概念:
函数在处的瞬时变化率即在处的导数,记作:或
即
通过概念中导数的形式简单小结求导数的步骤,①求;②求;
③求
同时,强调导数可以描述任何事物的瞬时变化率,如气球的瞬时膨胀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等等.
创设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层层设疑,组织学生讨论,逐步把学生推向问题的中心.
从形的角度第一次体会逼近思想.
指导学生,明确问题二,动手操作,分组完成.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动手和动脑,得到直观数据,从数的角度第二次体会逼近思想,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自然地提示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到时刻的瞬时速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重组
引导学生舍弃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抽象得到导数的概念.
互问互检
巩固深化
【例题】将原油精炼为汽油、柴油、塑料等不同产品,需要对原油进行冷却和加热.如果在第x h时候,原油温度(单位:)为
计算第3h和第5h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并说明它的意义.
师:给充分时间由学生自主完成.
生:理解第3h和第5h时,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就是和;
根据导数定义,分别求出和
得,
师:既然我们得到了第3h和第5h的原油温度的瞬时变化率分别为-1与3,大家能说明它的意义吗?
生:回答.
师:投影展示.
师生:(共同归纳)函数在某一点处的瞬时变化率就是它在该点处的导数.
步步设问,环环相扣,以具体问题为载体, 使例题的作用更突出.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导数内涵,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换掉课本例题的数据,让预习的学生更加巩固强化导数的内涵,突破简单的模仿,而是真正理解本质.
课堂小结
诊断评估
生:(相互讨论)回答
师:(评析补充)
幻灯片
1、知识点:导数的概念(瞬时变化率)
2、主要思想方法:逼近
承上启下
留下悬念
(必做)第10页习题A组第2、3、4 题
(选做):思考第11页习题B组第1题
思考:从函数的图象上看,平均变化率表示割线的斜率,那么瞬时变化率表示什么呢?
板书设计附后
评价设计
这堂课由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再到导数,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数学探究过程.提出问题、通过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给出定义,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促进了个性化学习.
从旧教材上看,导数概念学习的起点是极限,即从数列的极限,到函数的极限,再到导数.这种概念建立方式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学生很难理解极限的形式化定义,因此也影响了对导数本质的理解.
新教材不介绍形式化的极限定义及相关知识,而是从变化率入手,用直观形象的“逼近”方法定义导数.通过列表计算、直观地把握函数变化趋势(蕴涵着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学生更易于理解.
这样定义导数的优点:
避免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学习间的矛盾;
将更多精力放在导数本质的理解上;
学生对逼近思想有了丰富的直观基础和一定的理解,有利于在大学的初级阶段学习严格的极限定义.
人教版新课标B1.1.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B1.1.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教学设计,共4页。
人教版新课标B选修2-21.1.2瞬时速度与导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B选修2-21.1.2瞬时速度与导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引入探索,提高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选修2-21.1.2瞬时速度与导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选修2-21.1.2瞬时速度与导数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