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第2节 氧化和燃烧同步测试题
展开
第二节 氧化与燃烧
一、单选题
1.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B. 金刚石属于化合物
C. 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D. 聚集日光可以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2.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A. B.
C. D.
3.下列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苹果变色 B. 铁生锈
C. 火柴燃烧 D. 塑料老化
4.下列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苹果切面变色 B. 细胞呼吸作用
C. 森林火灾 D. 倒碳酸饮料冒气泡
5.餐馆里有一道名为“纸锅烧豆腐”的菜,如图所示,纸锅里的豆腐烧熟了,纸却不会燃烧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 B. 水沸腾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
C. 加水后,纸的着火点降低了 D. 纸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6.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下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A. Q点 B. N点 C. P点 D. M点
7.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列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 棉花具有可燃性
B. Na2O2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C. 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D. 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8.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A. B. C. D.
9.如图将一根铜丝烧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
A.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B. 清除了可燃物 C. 降低了着火点 D. 隔绝了氧气
10.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 现将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的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列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棉花具有可燃性
B. 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C. Na2O2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D. 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11.下列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苹果切面变色 B. 细胞呼吸作用
C. 森林火灾 D. 倒碳酸饮料冒泡
二、填空题
12.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
(1)加热铜管的目的是________。
(2)火柴靠近管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该过程说明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13.澳大利亚的大火给澳洲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小柯想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甲是探究燃烧需要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观察到蜡烛熄灭,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竖直插入热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丙所示),结果观察到了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水火相容”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__。
(4)下列为小柯提出的火灾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
A.当火较小时,可以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B.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C.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发生森林大火时,可以砍掉周围的一些树木,防止火势蔓延
14.在烛芯的棉线中加入细镁条可制成“吹不灭的蜡烛”。已知镁条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焰心的温度。请从燃烧条件角度回答:
(1)蜡烛正常燃烧时,焰心的镁条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
(2)吹灭蜡烛后,镁条开始燃烧,并重新引燃蜡烛。引燃蜡烛时镁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题;共17分)
15.面粉是常见的食物,但是大量的面粉浮在空气中也会爆炸,产生危险。如图:拿一个在靠近底部打了一个小孔的八宝粥的空罐子,里面固定并点燃一枝生日蜡烛;另外在一个小塑料盒子里装人面粉;用一用呀管从外而涌人而粉中,盖好盖子,迅速鼓人大量空气。
(1)会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鼓人大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
(3)爆炸的条件是:________
(4)如果你是面粉厂厂长,你如何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请给出可行建议(两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
16.班级联欢会上,小刚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17.我们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如图:家庭自助烧烤时常用机制炭做火源,它空心,使用时不直接点燃机制炭,而采用固体酒精引燃。请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的科学原因。
18.2013年4月25日晚8点,台州市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沙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
(1)利用沙土灭火的原理________ 。
(2)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2. B
3. C
4. D
5. C
6. A
7. C
8. B
9. A
10. B
11. D
二、填空题
12. (1)产生高温水蒸气或防止液化或使水蒸气的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
(2)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或助燃剂
13. (1)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氧气
(4)A,B
14. (1)处于焰心的镁条不能与氧气接触
(2)镁条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石蜡的温度重新达到着火点
三、解答题
15. (1)爆炸
(2)吹散面粉,使面粉充满罐子
(3)在密闭的空间内剧烈燃烧
(4)严禁烟火;开窗通风
16. 可燃物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有充足的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在两种情况下,蜡烛都与氧气充分接触。前者是因为铜是热的良导体,没有加热的铜圈很容易把热量导走,使得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而后者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蜡烛可以正常燃烧
17. 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机制炭做成空心,增大了炭与氧气(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炭充分燃烧;固体酒精的着火点比机制炭的低,更容易被点燃。使用时用固体酒精引燃,酒精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周围温度升高,使温度达到机制炭的着火点。
18. (1)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2)镁在高温条件下与水反应释放出氢气,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科学浙教版第2节 氧化和燃烧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科学浙教版第2节 氧化和燃烧课时作业,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优专题3测定氧气含量答案docx、八下尖子生培优专题3测定氧气含量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八下尖子生培优32氧化与燃烧答案docx、八下尖子生培优32氧化与燃烧原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氧化和燃烧达标测试,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