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部编版10 端午粽第1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0 端午粽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学期第10课
端午粽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散文,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作者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外婆做的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作者的语言充满童趣,长句子有节奏,读起来有音乐的美感。教学时,除了学习语言文字中的童言童趣,积累好词好句,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了解的端午节,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读好课文长句子;联系生活,了解端午节来历及风俗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会写“米、叶、豆、真”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锅盖、掀开、剥开”等的意思;
3.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等词组,并练习朗读长句子。
4.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引导课后搜集资料;拓展阅读屠再华的《学写字》。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流程 | 微课脚本 |
猜谜导入 | 1.猜一猜 身子比豆小, 家族可不小。 吃饱要靠它, 花样也不少。 2.认一认 出示图片及甲骨文:米、豆
3.说一说 (1)米的家族:糯米、粳米、黑米…… (3)花样:粽子(认识生字,引入课题) | P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大鹏中心小学的王老师,欢迎你们走进王老师的语文课堂。 P2 首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字谜,来一场头脑风暴吧,看看谁是猜谜高手。“身子比豆小,家族可不小。吃饱要靠它,花样真不少。”打一字。猜好的同学先不说,让我们来揭晓答案,请看——就是“米”字,猜对了吗? P3这是米,这是豆,是不是“身子比豆小”?无论是米还是豆,都是食物,古人就是根据它们的形状来造字的。请看米的甲骨文,像散落的几粒大米,有意思吧,还有“豆”字,是不是很像一颗小豆芽?随着书写的变化,慢慢就成了我们现在写的楷书。 P4 说起“米”呀,虽然身体小,但是家族可不小,你知道哪些米?软软糯糯的叫做糯米,我们吃得比较多的有粳米,还有小米、高粱等,光糯米就有各种颜色,真是一个大家族呀! P5 糯米不仅颜色多,美食花样也多,今天我们就走进一种中国人骨子里爱着的食物——粽子,请跟老师读题目《端午粽》。 |
初读课文 | 1.范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倾听想象 2.自学提示 粽子的样子 | P6 吃过粽子的同学一定能够想象作者描写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那么请打开课本,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找“作者描写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了。
|
指导朗读 | 1.长句朗读 (1)关注“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
朗读+拓展
(2)关注描写顺序,仿说蛋黄月饼
2.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一”的变调 (1)词语跟读
(2)自由朗读
4.多样朗读,积累词语 (1)跟读词语 端午节 粽子 糯米总会 中间 十分 红豆 鲜肉 带回 知道 据说 纪念 (2)识字方法 ①组词识字:端
②偏旁识字:
糯、粽;
总、念。
5.再次朗读 | P7 王老师读完课文了,你知道粽子的样子了吗?请打开课本,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看看是不是跟老师找到的一样?(出示句子)请拿起笔和尺子,将这句话用横线画起来。 这句话有点长,不过我们有办法! 请看,有的字加红了,请把加红的词语读一读“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之处?你一定发现了,它们都是表示颜色的叠字词,你还能说几个类似的词吗?(黑黑的、黄黄的、绿绿的)。 再看,又多了一些加红的字,同学们再来读一读。发现了什么?这都是做粽子的材料,这是“箬竹叶”,它比我们平时看到的竹叶要大一些,因为它里面要包糯米和红枣。听着就好吃,能不能带着节奏读一读,我们一起试试“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把刚刚自己说的颜色叠字词也加上一些名词吧,比如黑黑的芝麻、黄黄的稻子、绿绿的柳条…… P9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整个句子,是不是觉得简单一些了?连起来读一读“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作者还有一个描写的小秘密,请看——“包的、里面、中间”,先写了外面的箬竹叶,再写里面的糯米和红枣,从外到内,有顺序地向我们介绍了外婆做的红枣粽。再读一读这句话。你有喜欢的食物吗?能不能有顺序地向我们介绍一下?王老师特别喜欢吃月饼,谁能跟着我一起来有顺序地介绍一下美味的蛋黄月饼?“月饼外面是糯米粉做的皮,烤得黄黄的,里面有白白的莲蓉,中间还有一颗红红的咸蛋黄。”除了月饼,你也可以试着按顺序介绍一些你自己喜欢的食物,让听的人能够更清楚这种食物到底什么样。 P10 听了王老师读课文,你是不是也想挑战一下呢?那就赶紧打开书,借助拼音读一读,不懂的字词圈起来。别忘了按下暂停键再读哦! P11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淘气的字宝宝,它就是“一”。它有时读第一声,有时读第二声,有时还会读第四声,这跟孙悟空的变化有得一比啦!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看谁能发现秘密! 第一个 一到端午节 一锅粽子 一颗红红的枣 一掀开锅盖 一股清香 咬一口粽子 一小篮粽子 P11 看到你们战胜了“一”字,有不少词语宝宝也想和你们一块儿玩。跟着老师读一读吧! 读得正确了,能用好办法记住它们吗?王老师先来说一个。我先用组词的方法记住“端”,端午节的“端”偏旁是“立字旁”,“立”的最后一笔横变成了提,我们平时说“坐端正、端菜”也是这个端; 你们也摁下暂停键,说说你的识字好办法。 相信同学们都说了不少了。王老师再说一种方法,看看是不是和你的一样? 比如我可以用偏旁归类的方法,记住“粽子”的“粽”和“糯米”的“糯”,它们都是“米字旁”,说明与粮食有关系。“米”变偏旁时,最后一笔捺要变成点,我还知道带有“米字旁”的字有“粮食”的“粮”、“蛋糕”的“糕”,还有糊、粗、糙…… 再看“总”和“念”这两个字,都有“心字底”,“念”的上面是一个“今天”的“今”,千万别写成了“令”字哦!我能说出一串带有这个偏旁的字,你也一起试试吧,“思、想、急、恶、感、意……”这些字大都与心情有关。 同学们,今天学到的识字方法一定要经常用一用,这样你可以轻轻松松地和汉字宝宝交朋友。 P12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词,还学会了朗读长句子,现在同学们读课文一定会读得美美的,摁下暂停键,再次朗读课文,看看自己是不是读得更加正确流利了,加油哦! |
拓展阅读
指导书写 | 1.拓展阅读 屠再华《学写字》 2.书写知道 米、豆、叶、真
2.书写练习 | P13 这篇课文的作者名字叫做“屠再华”,《端午粽》这篇散文选自他的《嘟嘟糖和小雪灯》这本书,这本书里写了许多有趣的童年故事,想不想走进去看看?王老师给大家朗读其中一篇有趣的文章《学写字》。 P14在作家屠再华的笔下,写字都是那么有意思,让我们也试着感受一下写字的趣味,今天我们要写的字呀,白白的糯米红红的豆、青青的箬竹叶真好看。 P15-18 现在我要请出书法家胡一帆老师来教一教大家写字,要仔细听,认真看,跟着书空哦!(播放胡一帆写字视频) P19学会了吗?赶紧练练吧,当然,要想写好这些字,坐姿很重要,来,一起调整一下:眼睛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坐好了就开始摁下暂停键写字吧,认真地写,一个字写两遍。写完之后对比一下书本上的字,看看哪个字写得最漂亮。 |
作业布置 | 1.回顾小结
2.布置作业 | P20 这节课我们跟着作家屠再华,看到了端午节的粽子,其实端午节还有不少有趣的习俗,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吧。下课后别忘了自己先搜集一下与端午节有关的习俗哦,下节课我们来分享。 P19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啦,下节课再给大家讲故事,再见!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两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课文 310 端午粽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0 端午粽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拓展感悟,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