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2课 连绵起伏的山|辽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008/128041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辽海版美术六年级上学期教案全册
2020-2021学年第2课 连绵起伏的山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课 连绵起伏的山教案,共3页。
连绵起伏的山1 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中国山水画名家的作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有关知识。 2、学习山水画中山石的画法,提高学生用笔、用墨的技巧和表现能力。 3、尝试山水画的临摹和创作,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山石的基本画法。 教学难点:用墨的技巧要领。 3 教学过程 活动 1【导入】直接导入 一、组织阶段: 稳定学生情绪,组织学生有序拜访国画用具,准备上课 教学回顾(复案) 二、引导阶段: 赏析名家作品,感受画家在作品中蕴含的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深厚情感。 板书课题——《连绵起伏的山》 活动 2【讲授】讲解演示 三、发展阶段: 1、知识讲授山石画法的基本步骤及要领: 1)、石分三面 勾勒 用线勾勒出山石大体轮廓或山石主要脉络结构。 皴擦 “皴”在勾勒的基础上用干湿浓淡、长短粗细、繁简等不同笔法刻画其中的明暗、质 地、凹凸等关系,增加立体感。“擦”是在皴的基础上用平秃破散松软之笔蘸干淡之墨或者 蘸干浓之墨继续擦扫出山石的明暗面增加山石浑厚、苍润之感。 渲染 “染” 是在皴擦之后进一步用淡墨或颜色渲染出山石的凹凸形状和明暗,丰富其质感和 立体感。 点苔 “点”是画稿将近完成时,用墨或色点苔、点草、点远树等,用以增加山石的层次和分 量,增强节奏和气氛。 2)构图:近景、远景的处理,掌握大小、虚实、黑白对比的运用。 2、欣赏名家作品,体会其表现风格的侧重点:黄宾虹的《山水》,重在勾勒用线与渲染用色, 是平远透视;石涛的《文殊院》,重在勾勒与皴擦,是高远透视。 3、山石画法视频欣赏学习,播放视频,学生直观感受并学习山石的具体画法。 4、 教师演示国画山石技法:中国画画石主要是通过线条干湿浓淡来表现。 先蘸淡墨再点浓墨, 要求得墨色上的浓淡变化,要求毛笔含水量不能多水多不能表现石的质感。画岩石的运笔方 向可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以中锋或侧锋线条勾画出石头的内外结构,转折有力,有背光部 用短笔、短线条染以表现岩石的体积感。 5、小结石分三:面生阴阳,干湿浓淡要变化,山有高低写好峰,上实下虚自然成。 活动 3【活动】学生实践 四、实践阶段: 1、作业要求:把握好山石大形和气势,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用多种变化的笔墨练习画山石。 2、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 活动 4【作业】讲评 五、总结阶段: 学生到实物投影下介绍自己的作品,讲讲创作心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9课 画具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辽海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 画具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辽海版六年级上册第19课 画具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