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练习08《文言文阅读-人物篇》(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练习08《文言文阅读-人物篇》(含答案),共7页。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李靖,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才略,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高祖克京城,执靖将斩之。靖大呼曰:“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高祖壮其言,太宗又固请,遂舍之。太宗寻召入幕府。
萧铣据荆州,遣靖安辑之,其年八月,铣以时属秋潦,江水泛涨,三峡路险,必谓靖不能进,遂休兵不设备。九月,靖乃率师而进,将下峡,诸将皆请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贵神速,机不可失。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进兵至夷陵,铣将文士弘率精兵数万屯清江,靖纵兵击破之,至江陵,屯营于城下,铣甚惧。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号令严肃,军无私焉。
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可汗仅以身遁。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固请,遂舍之 固请:坚决请求
B.号令严肃 严肃:纪律严明
C.直趋恶阳岭以逼之 趋:快走,小跑
D.靖候知之 候:等候,等待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A.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B.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C.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D.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靖从小就有文才武略。李渊抓住他,要杀他,他用豪言壮语为自己解脱。
B.萧铣占据荆州,他认为当时秋水上涨,三峡险峻,李靖没有办法进攻,故放松警惕。
C.李靖挥师打败文士弘的几万精兵,长驱直入,攻占了江陵城。
D.李靖率领骁骑三千,出敌不意,插到恶阳岭,使敌人十分惊慌,最后攻克了定襄。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①阳宫,扶辇下除②,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选自《汉书 李广苏建列传》
注释 ①棫: yù,棫阳宫,宫名。 ②除:台阶。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B.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C.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D.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苏武被单于囚于北海,单于一心想招降苏武,便派遣李陵去北海劝说苏武。
B.李陵投降单于后,被授予奉车都尉,李陵告知苏武此生不可能回到汉朝了。
C.李陵招降苏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诉说自己当年投降的心情,以希打动苏武。
D.苏武面对李陵的招降,态度坚决, 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 也在所不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
②武父子亡功德 亡:
③诚甘乐之 乐:
④请毕今日之欢 毕: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②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耳中人
谭晋玄,邑诸生也。笃信导引①之术,寒暑不辍。行之数月,若有所得。一日方趺坐②,闻耳中小语如蝇,曰:“可以见矣。”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谓是丹将成,窃喜。自是每坐辄闻。因俟其再言,当应以觇③之。一日又言。乃微应曰:“可以见矣。”俄觉耳
中习习然似有物出。微睨之,小人长三寸许,貌狞恶,如夜叉状,旋转地上。心窃异之,姑凝神以观其变。忽有邻人假物,扣门而呼。小人闻之,意甚张皇,绕屋而转,如鼠失窟。
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遂得颠疾,号叫不休,医药半年,始渐愈。
【注释】①导引:导气引体养生。②趺坐fū zuò盘腿端坐;③觇chān:偷看
(选自清·蒲松林《聊斋志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寒暑不辍 ( )
②因俟其再言 ( )
③意甚张皇 ( )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始渐愈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合眸定息,又闻如故。
②谭觉神魂俱失,复不知小人何所之矣。
(3)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中“耳中人”有哪些特点。
(4)“耳中人”是个虚幻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被耳朵里的一个所谓的小人给吓疯了,就是无稽之谈了。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谭秀才发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佛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缟素 子敬素好琴
B.秦王色挠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此庸夫之怒也 夫战,勇气也
D.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徒以有先生也
(2)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B.拔山倒树而来
C.潭西南而望 D.为坛而盟
(3)用“/”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寡 人 以 五 百 里 之 地 易 安 陵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夫 专 诸 之 刺 王 僚 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弗敢易( )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以头抢地耳( )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皆布衣之士也( )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长跪而谢之曰( ).
(5)翻译句子。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秦王?对于塑造唐雎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夏翁,江阴巨族。尝舟行过市桥,一人担粪,倾入其舟,溅及翁衣。其人旧识也,僮辈怒,欲殴之。翁曰:“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因好语遣之。及归,阅债籍,此人乃负三十金无偿,欲因以求死。翁为之折券①。
长洲尤翁开钱典②。岁底,闻外哄声,出视,则邻人也。司典者前诉曰:“某将衣质钱,今空手来取,反出詈语③,有是理乎!”其人悍然不逊,翁徐谕之曰:“我知汝意,不过为过新年计耳。此小事,何以争为?”命检原质,得衣帷四五事④,翁指絮衣曰:“此御寒不可少。”又指道袍曰:“与汝为拜年用,他物非所急,自可留也。”其人得二件,默然而去。是夜竟死于他家,涉讼经年。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或问尤翁:“何以预知而忍乏?”翁曰:“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人服其识。
(冯梦龙《智囊·知微》)
【注】①折券:撕毁债券,不再索取,即免债的意思。②钱典:当铺。③詈(lì)语:骂人的话。④事:量词。件,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尝舟行过市桥(乘船) B.因好语遣之(打发)
C.某将衣质钱(抵押) D.反出詈语(返回)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B.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C.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D.盖此人因负债/多已服毒知尤/富可诈/既不获则移/于他家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此出不知耳,知我宁肯相犯!
译文:
②凡非理相加,其中必有所恃,小不忍则祸立至矣。
译文:
4.夏翁、尤翁各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答:
\s 0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练习08《文言文阅读-人物篇》(含答案)答案解析
、古诗文阅读
【参考答案】
(1)D(候:侦察)
(2)B
(3)C(原文:铣遣使请降,靖即入据其城)
【参考答案】
(1)A;
(2)B;原文“前长君为奉车”,是指苏武兄长担任“奉车都尉”一职
(3)①素:一向,向来;②乐:以……为乐/把……当做快乐;③亡:同“无”,没有;④毕:结束。
(4)①你自己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的信义到哪里去表现呢?
②你不想投降,凭借什么超过我李陵呢?
【参考答案】
(1)停止 等待 神情 痊愈(病好)
(2)①闭上眼、屏住(平稳)呼吸,又听到方才的声音(像以前的声音)。
②谭秀才感觉神魂都丢失了,又不知道小人去了哪儿。
(3)矮小、貌丑、胆小
(4)精力分散,不够专注(耳中有了一点动静,就思前想后,心神不宁);急躁冒进练术无方(把幻觉当做“丹成”还窃喜,并顽固修炼)
【参考答案】
(1)B (B.均为“脸色”。A.白色的生绢;一向,向来。C.成年男子的统称;句首发语词,不译。D.用;因为)
(2)D (D.连词,表承接;A.连词,表转折;B、C两句中的“而”均是连词,表修饰)
(3)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4)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交换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撞 = 3 \* GB3 \* MERGEFORMAT ③平民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道歉
(5)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并且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这仅仅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呢?
= 2 \* GB3 \* MERGEFORMAT ②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6)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起侧面烘托的作用(答“反衬”也可)。
答案为:
1.D
2.A
3.①这是出于不知道罢了,(如果)知道是我,怎么会冒犯我呢!②凡是无理取闹的,其中一定有所依仗,小事不忍让,那么灾祸就会立即到来。
4.夏翁没有为难将粪倒向自己的人,还主动撕毁他的债券,他的涵养和大度值得我们学习。尤翁忍受邻人的无理取闹,并无偿还他衣物;从其异常举动中预知潜在的危险,从而避免了灾祸。这种容人的度量和非凡的见识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一(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五(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解释加点的词 ,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人物传记类四(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东坡食汤饼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翻译下面的句子,解释下列加点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