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2021学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977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课程基本信息 | ||||||||||
课例编号 |
| 学科 | 化学 | 年级 | 高二 | 学期 | 第一学期 | |||
课题 |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 |||||||||
教科书 | 书名:物质结构与性质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 5月 | |||||||||
教学人员 | ||||||||||
| 姓名 | 单位 | ||||||||
授课教师 |
|
| ||||||||
指导教师 |
|
| ||||||||
教学目标 | ||||||||||
教学目标: 1.知道原子光谱、基态、激发态概念。知道电子运动的能量状态具有量子化的特征,电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激发与跃迁。跃迁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2.知道核外电子按能量不同分成能层,知道每一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3.知道同一能层能量由低到高分成不同能级,不同能层能级数目不同,知道不同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4.知道原子光谱为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及原子结构模型的确定提供了证据,了解有关核外电子运动模型的历史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 知道核外电子不同能层能级数目不同,知道不同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教学难点: 认识电子运动的能量状态具有量子化的特征。 | ||||||||||
教学过程 | ||||||||||
时间 | 教学环节 | 主要师生活动 | ||||||||
2分钟 | 课程导入 | 学生完成讨论任务:“以钠原子为例,谈谈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已有原子结构知识。 | ||||||||
1分钟 | 提出问题 | 教师给出原子结构研究的问题: 问题:建构原子结构模型的实验依据是什么? | ||||||||
8分钟 | 讲授新知 | 教师讲授原子光谱的原理和应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同时通过氢原子光谱实验,引导学生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能量量子化特点。 | ||||||||
1分钟 | 提出问题 |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原子光谱,我们对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和排布规律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 ||||||||
2分钟 | 讲授新知 | 教师从氢原子光谱出发,给出能层的概念和定义,引导学生从定义、排布规律和表示方法三个角度认识能层。 | ||||||||
2分钟 | 任务一 |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填表回顾能层中最多可填充电子数量。 | ||||||||
1分钟 | 小结 | 教师总结原子结构学习的一般程序。 | ||||||||
2分钟 | 讲授新知 | 教师从钠原子光谱引出能级的概念。明确能级的定义。 | ||||||||
3分钟 | 任务二 |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填表分析各能级中最多可填充电子数量。 | ||||||||
2分钟 | 练习 | 学生通过思考和练习,巩固对能层和能级概念的理解,以及能层和能级中最多可容纳电子数规律的应用。 | ||||||||
1分钟 | 总结 |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提出下一节课的研究内容。 | ||||||||
高中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三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再探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未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原子半径,电离能及其递变规律,电离能与化合价的联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