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课时练习
展开2021-2022学年粤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4.2测定介质的折射率 同步作业(解析版)
1.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1)本实验必须选用两折射面相互平行的玻璃砖
(2)若有多块平行玻璃砖可选用,应选择两平行折射面距离最大的一块
(3)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取得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
(4)若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会在玻璃砖的内表面发生全反射
A.(1)(2) B.(1)(3) C.(2)(3) D.(1)(4)
2.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应适当小些
B.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必须选用平行玻璃砖来测量
C.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后,可以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
D.应选用细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3.小柯同学在学校里做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到家里他发现就有一块呈长方体的透明厚玻璃砖,他还找来了一支激光笔、一块泡沫板、一张白纸、几根牙签,就开始做上了。他操作时发现当牙签遮挡住细激光束时,牙签上会有耀眼光斑(如图戊所示),此时按下牙签,就可在白纸上记下激光束经过的一个位置。请问小柯同学要完成图已光路至少需要几根牙签_______?
A.1根 B.2根 C.3根 D.4根
4.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用刻度尺测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进行的主要步骤是:
(1)用刻度尺测玻璃砖的直径AB的大小d;
(2)先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将玻璃砖水平放置在白纸上,用笔描出玻璃砖的边界,将玻璃砖移走,标出玻璃砖的圆心O、直径AB、AB的法线OC;
(3)将玻璃砖放回白纸的原处,长直尺MN紧靠A点并与直径AB垂直放置;
(4)调节激光器,使PO光线从玻璃砖圆弧面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并使长直尺MN的左右两侧均出现亮点,记下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关于上述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BOC的范围内,改变入射光线PO的入射角,直尺MN上可能只出现一个亮点
B.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大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C.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小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D.要使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增大,应减小入射角
5.某小组做测定玻璃的折射平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等,下列措施能够提高实验准确程度的是( )
A.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
B.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C.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D.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
6.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刻度尺测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他进行的主要步骤是:①用刻度尺测玻璃砖的直径AB的大小d;②先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将玻璃砖水平放置在白纸上,用笔描出玻璃砖的边界,将玻璃砖移走,标出玻璃砖的圆心O、直径AB及AB的法线OC;③将玻璃砖放回白纸的原处,长直尺MN紧靠A点并与直径AB垂直放置;④调节激光器,使光线从玻璃砖圆弧面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并使长直尺MN的左右两端均出现亮点,记下左侧亮点到A点距离x1,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可得玻璃折射率为
B.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定大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C.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定小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D.在∠BOC范围内,改变入射光PO的入射角,直尺MN上只能出现两个亮点
E.要使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增大,应调节激光器使PO光线逆时针转动减小入射角
7.在“用插针法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的边与边相互平行,边与边不平行,某同学在白纸上仔细画出了玻璃砖的两条边线和,如图所示。
(1)实验时,先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和以确定入射光线。接着,眼睛在玻璃砖的______(选填“同一侧”、“另一侧”)观察所插的两枚大头针和,同时通过插第三、第四枚大头针来确定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
(2)实验中是否要求四枚大头针的针帽在同一视线上?______(填“是”或“否”)
(3)下列操作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适当减小大头针、的间距
B.选择玻璃砖相互平行的、边来测量
C.选用尽可能细的笔画线
D.使的入射角接近于
8.某同学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甲中实线所示)。在固定好的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xOy,实验时将半圆形玻璃砖M放在白纸上,使其底边aa′与Ox轴重合,且圆心恰好位于O点,实验正确操作后,移去玻璃砖,作OP3连线,用圆规以O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如图中虚线所示),此圆与AO线交点为B,与OP3连线的交点为C,测出B点到x、y轴的距离分别为l1、d1,C点到x、y轴的距离分别为l2、d2。
(1)根据测出的B、C两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可知此玻璃折射率测量值的表达式n=__;
(2)该同学又用平行玻璃砖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9.某小组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提供的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三角板、圆规、笔、白纸。
(1)实验中,在白纸上记录的玻璃砖的界线M、N及四个大头针P1、P2、P3、P4扎下的孔洞如图所示,请简述如何正确确定大头针P4的位置______;
(2)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_________;
(3)请使用你手中的刻度尺、三角板或圆规等工具通过作图并测量计算出该玻璃砖的折射率约为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0.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MNPQ,画出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aa'和bb'(如图),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大头针Pl。
(1)接下来他们要完成的步骤可以是_______
A.在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大头针P2,使P2挡住P1的像,撤去玻璃砖,拔出大头针,描绘出光路图
B.在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大头针P2和P3,使P2、P3均能挡住P1的像,撤去玻璃砖,拔出大头针,描绘出光路图
C.在P1的同侧插上大头针P2,在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大头针P3,使P3能同时挡住P1和P2的像,撤去玻璃砖,拔出大头针,描绘出光路图
D.在P1的同侧插上大头针P2,在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大头针P3和P4,使P3能同时挡住P1和P2的像,使P4能同时挡住P3以及P1和P2的像,撤去玻璃砖,拔出大头针,描绘出光路图
(2)某次实验中,实验小组一直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另一侧的两枚大头针重叠在一起,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
A.沿两枚大头针的光线没能射入玻璃砖
B.沿两枚大头针的光线在进入玻璃砖之后直接从MP或NQ侧面射出了
C.沿两枚大头针的光线在玻璃砖aa'或bb'界面发生了全反射
(3)实验小组内的三位学生在实验中
①第一位学生在纸上正确画出了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aa′和bb′。因不慎碰动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一点(如图1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第二位学生为了避免笔尖触划玻璃砖的折射面,画出的aa′和bb′都比实际的折射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2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第三位学生的操作和所画的光路图都正确无误,只是所用的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不平行(如图3所示)。用这块玻璃砖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另一实验小组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插针结果,由图可知
①从图上看,肯定把针插错了的同学是_____。
②从图上看,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的同学是_____。
11.利用软木塞插针法测水的折射率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取一厚度可忽略不计的圆形软木塞,在它的圆心处插上一枚大头针,让软木塞浮在水面上;
(2)调整大头针插入软木塞的深度,使得从软木塞周围向液体中观察,恰好在此时看不到大头针;
(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A:_____;B:_______;(写出物理量符号和相应的物理意义)
(4)水的折射率表达式 n=_______。(用步骤(3)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2.如图所示,在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两位同学先把方格纸固定在木板上。再把玻璃砖放在方格纸上,并确定a和b为玻璃砖的上下界面的位置。在玻璃砖的一刻插上两枚大头针和,再从玻璃砖的另一侧插上大头针和。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插上大头针,使挡住的像
B.插上大头针,使挡住、的像
C.插上大头针,使挡住的像
D.插上大头针,使挡住和、的像
(2)正确完成上述操作后,在纸上标出大头针、的位置(图中已标出),在图中作出完整的光路图;
(____)
(3)利用光路图计算此玻璃砖的折射率__________。
13.(1)几位同学做“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图示直线aa′、bb′表示在白纸上画出的玻璃砖的两个界面.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A.甲同学选定的玻璃砖两个光学面aa′与bb′不平行,其他操作正确
B.乙同学在白纸上正确画出平行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将玻璃砖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其他操作正确
C.丙同学在白纸上画aa′、bb′两界面时,其间距比平行玻璃砖两光学面的间距稍微大些,其他操作正确
上述几位同学的操作,对玻璃折射率的测定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2)在用插针法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确定好入射方向AO,插了两枚大头针P1和P2,如图所示(①②③是三条直线).在以后的操作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③线上
B.保持O点不动,减小入射角,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①线上
C.保持O点不动,增大入射角,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看不清P1和P2的像,这可能是光在bb′侧面发生全反射
14.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
(1)小朱同学在实验桌上看到方木板上有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他认为除了缺刻度尺还少了一种器材,请你写出所缺器材的名称:______老师将器材配齐后,他进行实验,图乙是他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个状态,请你指出第四枚大头针应在图乙中的位置________(填“A”、“B”或“C”).
(2)小红利用方格坐标纸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丙所示,AO是画在纸上的直线,她在直线AO适当位置竖直插上P1、P2两枚大头针,放上半圆形玻璃砖,使其圆心与O重合,然后插上P3、P4两枚大头针,以确定折射光线.其中她确定P3大头针位置的方法应当是________.操作完成后,她用圆规作了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与玻璃砖半径相同的半圆(如图丙中虚线所示),则她测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
15.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的像被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和,使挡住和的像,挡住以及和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图甲所示,其中为两圆弧圆心,图中已画出经、点的入射光线。
(1)在图上补画出所需的光路________;
(2)为了测出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请在图中的分界面上画出这两个角________;
(3)用所测物理量计算折射率的公式为________;
(4)为了保证在弧面得到出射光线,实验过程中,光线在弧面的入射角应适当________(填“小一些”“无所谓”或“大一些”)
(5)多次改变入射角,测得几组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_
16.如图所示,用“插针法”测定一块两面不平行的玻璃砖的折射率,以下是几个主要操作步骤:
A.在平木板上固定白纸,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
B.用笔沿玻璃砖的边缘画界面AAˊ和BBˊ(如图甲所示);
C.在AAˊ上方竖直插针P1、P2;
D.在BBˊ下方竖直插针P3、P4,使P1、P2、P3、P4在一条直线上如甲图;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____(填步骤的字母代号)。
(2)在改正了错误操作,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和作图后,该同学做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其中P1P2垂直AAˊ,测量出了θ、β的角度,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n=_____。
17.如图所示,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了些,则他测得折射率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C
【详解】
(1)本实验必须选用两折射面不相互平行的玻璃砖也可以测定折射率;
(2)选择两平行折射面距离最大的一块,这样入射点与出射点距离较大,作图误差较小;
(3)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取得大些,光路更准确,可以提高准确度;
(4)由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所以根据光路可逆,入射角太大,折射光线在玻璃砖的内表面也不会发生全反射。
故选C。
2.D
【详解】
A.为了减小相对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些,A错误;
B.只要能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就能求出折射率,因此玻璃砖不平行也可以,B错误;
C.玻璃砖的光学面非常精密,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后,不可以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C错误;
D.应选用细的大头针完成实验,这样在画光线时更精确,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在激光束的这一侧不需要牙签就能记录入射光线的位置;当激光线射过玻璃砖后,出射点的位置能观察到,只需再用一根牙签就能记录出射光线的位置。
故选A。
4.B
【详解】
A.当入射角大于等于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只有反射光线没有折射光线,则直尺MN上只出现一个亮点,故A正确;
BC.光从玻璃射入真空,光路图如图所示,折射角β大于入射角α,通过几何关系知
故B错误,C正确;
D.减小入射角,则折射角减小β,x1增大,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
5.AD
【详解】
A.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在玻璃砖内部的折射光线距离长,光路图大,作图误差小,A正确;
B.玻璃砖的两光学表面是否平行对实验误差没有影响,无须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B错误;
C.选用细的大头针完成实验,观测误差小,C错误;
D.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作图误差小,D正确。
故选AD。
6.ACE
【详解】
A.设光线在AB面上的入射角为,折射角为,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有
可得玻璃折射率为
故A正确;
BC.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通过几何关系知
故B错误,C正确;
D.在大于等于全发射的临界角,只有反射没有折射,则直尺上只出现一个亮点,故D错误;
E.要使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增大,则折射角减小,根据折射定律可知要求减小入射角,所以应调节激光器使PO光线逆时针转动减小入射角,故E正确;
故选ACE。
7.另一侧 否 C
【详解】
(1)[1]实验时,先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1和P2以确定入射光线AO;接着,眼睛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所插的两枚大头针P1和P2,同时通过插第三、第四枚大头针来确定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
(2)[2]实验中要求四枚大头针的针尖在同一视线上,而不是针帽;
(3)[3]A.大头针P1和P2及P3和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时,相同的距离误差,引起的角度误差会减小,角度的测量误差会小些,故A错误;
B.作插针法测定折射率时,玻璃砖上下表面不一定要平行,故B错误;
C.为了准确确定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选用尽可能细的笔画线,故C正确;
D.为了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大些,效果会更好,但不是接近90°,故D错误。
故选C。
8. 不变
【详解】
(1)[1] 设光线在x轴上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玻璃砖的半径为R,根据数学知识得
则此玻璃折射率测量值的表达式为
。
(2)[2] 如图所示
红线表示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的光路图,而黑线是作图时所采用的光路图,通过比较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变化,由折射率的定义式
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9.远离P3,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1.40 ~ 1.60
【详解】
(1)[1]远离P3,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2)[2]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3)[3]以P1、P2的连线与玻璃面交点为圆心画圆,以圆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交点作法线的垂线段,两垂线段的比值就是玻璃砖的折射率,通过计算可得折射率范围为1.40 ~ 1.60。
10.D AB 不变 偏小 不变 甲乙 丁
【详解】
(1)[1]根据实验的原理,连接P1、P2表示入射光线连接P3、P4表示出射光线,连接两光线与玻璃砖的交点即为折射光线。实验的过程中,要先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玻璃砖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一侧相继又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2]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另一侧的两枚大头针重叠在一起,可能是沿两枚大头针的光线没能射入玻璃砖,也可能是沿两枚大头针的光线在进入玻璃砖之后直接从MP或NQ侧面射出了,因为全反射需要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到光疏介质,所以光线不可能在玻璃砖aa'界面发生了全反射,故AB正确,C错误。
故选AB。
(3)[3]如下图1可知,第一位学生的作画结果中,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测量准确,所以折射率n的值不变。
[4]如下图2可知,第二位学生的作画结果中,光线的入射角测量准确,折射角测量偏大,所以折射率n的值偏小。
[5]如下图3可知,第三位学生的作画结果中,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测量准确,所以折射率n的值不变。
(4)[6]甲同学的图中P1、P2连线与玻璃砖的交点和P3、P4连线与玻璃砖的交点的连线与玻璃面垂直,所以肯定是把针插错了。乙同学的图中P1、P2、P3、P4的连线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肯定是把针插错了。
[7]丁同学P1、P2之间的距离和P3、P4之间的距离较大,误差较小,所以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
11.木塞的半径R 大头针在水面下的长度h
【详解】
(3)[1][2] 木塞的半径R和大头针在水面下的长度h。
(4)[3] 恰好在此时看不到大头针,说明大头针发出的光在木塞边缘恰好发生全反射,则
而
联立可得
12.BD
【详解】
(1)[1].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和,确定入射光线,然后插上大头针,使挡住,的像,再插上大头针,使挡住和、的像,从而确定出射光线。则BD正确。
(2)[2].光路图如图所示。
(3)[3].在光路图中构造三角形,由图得,所以
由折射定律
13.AB B
【详解】
(1)[1].甲同学选定的玻璃砖两个光学面aa′和bb′不平行,不会影响入射角和折射角的确定;乙同学将玻璃砖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直线aa′、bb′之间的距离仍然等于玻璃砖的厚度,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不变;丙同学在白纸上画aa′和bb′间距比平行玻璃砖两光学面的间距稍微大些,使画出的入射点向左移,出射点向右移,所画的折射角比实际值大,算得的折射率将偏小,故选AB.
(2)[2].由折射定律得知,光线通过平行玻璃砖后向一侧发生侧移,由于光线在上表面折射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出射光线向②一侧偏移,如图,故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不可能插在③线上,故A错误;若保持O点不动,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减小,另外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①线上,故B正确;若保持O点不动,增大入射角,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看不清P1和P2的像,反射光增强,折射光线减弱,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得知,光线不可能在bb′界面发生全反射.故C错误.
14.(1)大头针 B (2)挡住P1P2的像 1.5
【分析】
依据实验原理,及提供的实验器材,即可求解;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原理是折射定律,他确定P3大头针位置的方法应当是透过玻璃砖看,P3大头针挡住P1、P2两枚大头针的像;作出法线,过圆与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交点作法线的垂线,运用数学知识求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求出折射率;
【详解】
解:(1)在实验桌上看到方木板上有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还缺少刻度尺、大头针;
依据光的折射定律,及玻璃砖上下表面平行,那么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互平行,因此第四枚大头针应在图乙中的位置B处,如图所示;
(2)透过玻璃砖看,P3大头针挡住P1、P2两枚大头针的像;
如图,作出法线,过圆与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交点作法线的垂线CA和DB,由数学知识得: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分别为:,
其中,则折射率;
15.见解析 见解析 小一些 1.5
【详解】
(1)(2)连接、与交于一点,此交点即为光线从玻璃砖中射出的位置,由于、的连线与的交点即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位置,连接两交点即可作出玻璃砖中的光路,如图所示。
(3)由折射定律可得;
(4)为了保证能在弧面上有出射光线,实验过程中,光线在弧面上的入射角应适当小一些,才不会使光线在面上发生全反射;
(5)图象的斜率,由题图乙可知斜率为,即该玻璃的折射率为。
16.BD
【详解】
(1)[1]A.在平木板上固定白纸,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故A正确,与题意不符;
B.不能在白纸上用铅笔紧靠玻璃砖画出玻璃砖界面和,这样会污染和磨损玻璃砖,故B错误,与题意相符;
C.在AAˊ上方竖直插针、故 C正确,与题意不符;
D.在BBˊ下方竖直插针、,使、依次遮住、,故D错误,与题意相符。
故选BD。
(2)[2]由光的折射定律
17.偏小
【详解】
[1]如图所示
虚线表示作图所得光路,实线是实际光路,由此可见入射角不变,但折射角的测量值偏大,根据
可知折射率偏小。
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第二节 测定介质的折射率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