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学案
展开课程目标,
1.了解糖类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相互转化关系。
3.了解糖类的还原性及水解反应实验。
图说考点
基 础 知 识
[新知预习]
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1.糖的定义和组成
从分子结构看,糖类可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和它们的__________,糖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元素组成的,其组成常用通式__________来表示,所以糖类最早被称为__________。
2.糖类的分类
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eq \a\vs4\al\c1(糖,类)eq \b\lc\{\rc\ (\a\vs4\al\c1(单糖:凡是 称为单糖,如 、 、, 及 等,低聚糖:1 ml糖水解后能产生 单糖,若水解,生成2 ml单糖,则称为 ,重要的二,糖有 、 和 等,多糖:1 ml糖水解后能产生10 ml以上单糖,如, 、 等))
二、葡萄糖与果糖
1.结构
从组成和结构上看,葡萄糖和果糖互为__________。
2.物理性质
3.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1)化学性质:
(2)用途: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医药业,为体弱和低血糖患者补充营养。
三、蔗糖和麦芽糖
从结构和组成上看,蔗糖和麦芽糖互为__________。
四、淀粉和纤维素
1.淀粉
2.纤维素
(1)组成:通式为________,属于天然________化合物。
(2)性质
①溶解性:一般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②水解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酯化反应:纤维素中的葡萄糖单元中含有________,可与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
(3)用途:纤维素可用于纺织工业、造纸业等。纤维素酯化后的产物可用于制造塑料、涂料等。
[即时性自测]
1.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符合通式Cm(H2O)n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
(2)单糖和低聚糖都为还原糖,多糖是非还原糖。( )
(3)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均显蓝色。( )
(4)1 ml葡萄糖和足量的钠反应可产生6 ml H2。( )
(5)所有的糖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6)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二者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 )
(7)淀粉和纤维素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8)向淀粉在稀H2SO4催化下水解后所得水解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未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
2.已知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下列关于葡萄糖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
B.1 ml葡萄糖能还原2 ml Ag
C.含葡萄糖0.1 ml的水溶液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0.25 ml H2
D.分别充分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HCHO)消耗氧气的量相同
3.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是重要的二糖,它的摩尔质量是葡萄糖的二倍
B.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看不到银镜产生
D.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颜色变黑并有泡沫出现
4.淀粉已水解,但水解不完全的特征是( )
A.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使碘溶液变蓝色
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和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C.能使碘溶液变蓝,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不能使碘溶液变蓝,却能发生银镜反应
5.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糖类热值比油脂低,故食用糖类不会致人发胖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技 能 素 养
提升点一 常见糖类的比较
[例1] 有A、B、C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②A遇碘水变蓝色;③A、C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写出C的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1] 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在糖类中有高分子化合物,也有小分子化合物 ②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糖类也不一定都有甜味 ③糖类分子组成不一定都符合通式Cm(H2O)n,符合Cm(H2O)n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糖类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糖类,结构中不一定都有醛基 ⑤淀粉、纤维素有相同的分子通式(C6H10O5)n,但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 ⑥淀粉、纤维素都属于混合物 ⑦淀粉与纤维素通式相同,蔗糖与麦芽糖分子式相同,但单糖的分子式不完全相同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⑤⑥⑦ D.全部正确
[关键能力]
常见糖类的比较
状元随笔
1.所有单糖及麦芽糖为还原糖,非还原糖也能发生氧化反应,如燃烧。
2.二糖和多糖均可水解,水解条件为对应的酶或稀H2SO4加热。
3.多糖即使化学式相同,也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提升点二 糖类的水解实验
[例2] 某学生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eq \(――→,\s\up15(稀硫酸),\s\d14(加热))水解液eq \(――→,\s\up15(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液eq \(――→,\s\up15(碘水))溶液变蓝。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eq \(――→,\s\up15(稀硫酸),\s\d14(加热))水解液eq \(――→,\s\up15(银氨溶液),\s\d14(微热))无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eq \(――→,\s\up15(稀硫酸),\s\d14(加热))水解液eq \(――→,\s\up15(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液eq \(――→,\s\up15(银氨溶液),\s\d14(微热))有银镜现象。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方案丁:淀粉液eq \(――→,\s\up15(稀硫酸),\s\d14(加热))
结论:淀粉部分水解。
根据上述操作现象,回答设计、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1)甲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x(状元随笔) 检验淀粉水解程度的方法
[提升2] 某同学称取9 g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水解的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淀粉溶液eq \(――→,\s\up15(加A),\s\d14(加热))混合液
eq \b\lc\{\rc\ (\a\vs4\al\c1(取很少量混合液\(――→,\s\up15(加碘水))溶液变蓝色,\(――→,\s\up15(加B))混合液\(――→,\s\up15(加银氨溶液))单质沉淀))
提示:所取少量溶液计算时可忽略不计。
则:(1)各步所加试剂为:A________,B________。
(2)只加A,不加B是否可以?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析出2.16 g金属单质时,淀粉的水解百分率是________。
[关键能力]
淀粉的水解程度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1.实验原理
淀粉在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变蓝,能发生银镜反应。
2.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C6H10O5)n+nH2Oeq \(――→,\s\up15(酸或酶))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3.实验步骤
4.实验现象及结论
5.淀粉水解的产物
淀粉水解程度不同时得到溶液中的物质也不同,不水解时是淀粉;部分水解时是淀粉、葡萄糖;完全水解时是葡萄糖。
状元随笔 (1)验证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进行实验。
(2)要验证混合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加碘水,因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
形成性自评
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加氢生成六元醇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D.能被氧化为CO2和H2O
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①甲酸甲酯 ②蔗糖 ③葡萄糖 ④麦芽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有关葡萄糖和果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两者都易溶于水 ③两者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④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而果糖不能 ⑤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元醇 ⑥果糖是最甜的糖而葡萄糖并不甜
A.①②③ B.④⑤
C.④⑥ D.⑥
4.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
5.下图表示一个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分子,则图中a、b、c分别表示( )
A.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B.蔗糖、蔗糖酶、果糖
C.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D.以上都不可能
6.淀粉经过下列变化:淀粉→单糖→酒精→乙烯→……→草酸(HOOC—COOH),在该变化过程中,下列反应类型一定没有涉及的是( )
①加成反应 ②氧化反应 ③还原反应 ④消去反应 ⑤取代反应 ⑥水解反应 ⑦酯化反应 ⑧加聚反应
A.①③④ B.⑦⑧
C.④⑤⑥ D.①④⑥
7.下列关于蔗糖属于非还原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糖的操作顺序:④③
B.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糖的操作顺序:④⑤
C.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④⑤
D.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②④③
8.下列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1)在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时,常利用上述反应________(填数字)。
(2)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消去反应
(3)反应⑦可用于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含糖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葡萄糖在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 糖类
基础知识
新知预习
一、
1.多羟基醛 多羟基酮 脱水缩合物 碳 氢 氧 Cm(H2O)n
碳水化合物
2.不能水解的糖 葡萄糖 果糖 核糖 脱氧核糖 2~10 ml 二糖 麦芽糖 蔗糖 乳糖 淀粉 纤维素
二、
1.C6H12O6 CH2OH(CHOH)4CHO —CHO 多羟基醛 C6H12O6 多羟基酮 同分异构体
2.无 有 易 稍溶 不溶 无 有
3.(1)还原 加成 CH2OH(CHOH)4CH2OH 酯化
三、
C12H22O11 C12H22O11 不含 含有 无 易 无 易 有 C6H12O6(葡萄糖) C6H12O6(果糖) 2C6H12O6(葡萄糖) 同分异构体
四、
1.(C6H10O5)n 有机高分子 不溶于 胶状的淀粉糊 (C6Heq \(10O5n,\s\d4(淀粉))+nH2Oeq \(――→,\s\up15(酸或酶))nC6Heq \(12O6,\s\d4(葡萄糖)) 遇碘显蓝色 C6H12O6 C2H5OH
2.(1)(C6H10O5)n 有机高分子 (2)(C6Heq \(10O5n,\s\d4(纤维素))+nH2Oeq \(――→,\s\up15(酸或酶))nC6Heq \(12O6,\s\d4(葡萄糖)) 羟基
即时性自测
1.解析:(3)木材纤维的纤维素遇碘不显蓝色。(4)1 ml葡萄糖与足量钠可产生eq \f(5,2) ml H2。 (6)纤维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8)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答案:(1)× (2)× (3)× (4)× (5)× (6)× (7)× (8)×
2.解析:葡萄糖分子中只有C、H、O三种元素,充分燃烧的产物只能是CO2和H2O;分子中含5个—OH,每摩尔应能生成2.5 ml H2,但水能与钠反应,产生的氢气大于2.5 ml;其实验式CH2O和甲醛相同,因此等质量时耗氧量也相同,1 ml—CHO能还原2 ml Ag。
答案:C
3.解析:蔗糖是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的脱水缩合物,葡萄糖和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所以,蔗糖的摩尔质量不是葡萄糖的二倍,是二倍减去18,故A项错误;蔗糖是非还原糖,没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项正确;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银氨溶液,然后水浴加热,才能有银镜,故C项正确;浓硫酸有脱水性,可以使蔗糖炭化,然后碳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故D项正确。
答案:A
4.解析: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葡萄糖,淀粉水解了;能使碘溶液变蓝色,说明仍然存在淀粉,故A项正确;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和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只能证明含有葡萄糖,不能证明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故B项错误;能使碘溶液变蓝,说明有淀粉,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未水解,C错误;不能使碘溶液变蓝,却发生银镜反应,说明不含有淀粉,含有葡萄糖,淀粉已经完全水解,故D项错误。
答案:A
5.答案:A
技能素养
例1 解析:A遇碘水变蓝,则A为淀粉溶液;B能发生银镜反应,则B为葡萄糖溶液;C为蔗糖溶液。
答案:(1)淀粉溶液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2)C12H22O11+H2Oeq \(――→,\s\up15(稀H2SO4))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提升1 解析:单糖、低聚糖属于小分子化合物,多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糖精、甘油等有甜味,但不属于糖类,淀粉、纤维素是糖类,但没有甜味;鼠李糖分子式是C6H12O5,不符合Cm(H2O)n的通式,甲醛(HCHO)、乙酸(CH3COOH)的分子式符合Cm(H2O)n的通式,但不是糖类;果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但结构中没有醛基;淀粉、纤维素没有固定的分子式,所以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属于纯净物;核糖、脱氧核糖等单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不相同。
答案:D
例2 解析:在设计具体实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检验葡萄糖存在时,加银氨溶液之前,要加碱中和溶液中的硫酸,否则银氨络离子要被破坏;二是检验淀粉存在时,不能是碱性溶液,因为碘能与NaOH反应,因此水解液可以直接加碘水检验,不必先中和。
若淀粉水解完全时,则在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不会出现蓝色;若淀粉尚未水解时,则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溶液不会出现银镜反应;若淀粉正在水解中,则既要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又要用银氨溶液检验有无葡萄糖的存在。
答案:(1)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设计不正确是因加入NaOH溶液呈碱性后,加入I2,I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没有I2存在,不能证明淀粉是否存在;结论不正确是若淀粉部分水解,溶液中也会有淀粉存在
(2)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因为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的银氨溶液被破坏,不能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按方案乙的设计,无银镜现象,淀粉可能是完全水解,也可能是部分水解或完全未水解
(3)设计和结论都正确。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有银镜现象,说明淀粉已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4)设计和结论都正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淀粉变蓝又有银镜现象,说明既有淀粉又有葡萄糖,淀粉部分水解
提升2 解析:(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故A可选稀硫酸,加热条件下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单质银。但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B为NaOH溶液。
(2)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混合液加碘水溶液变蓝,说明其中还有淀粉存在;混合液和银氨溶液发生反应,则证明淀粉已经部分水解生成葡萄糖。
(3)2.16 g银的物质的量为eq \f(2.16 g,108 g·ml-1)=0.02 ml,由~2Ag可知,水解生成0.01 ml的葡萄糖,即发生水解的淀粉的质量为0.01 ml×162 g·ml-1=1.62 g。
故淀粉的水解百分率为eq \f(1.62 g,9 g)×100%=18%。
答案:(1)稀硫酸 NaOH溶液
(2)不可以,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18%
形成性自评
1.解析: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其分子中含有5个醇羟基和1个醛基。有醛基,可与氢加成生成己六醇,与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银镜;有醇羟基,可与羧酸反应生成酯;由C、H、O元素组成,能被氧化为CO2和H2O。
答案:C
2.解析: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机物结构中含有醛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卤代烃、酯及低聚糖或多糖等。甲酸甲酯中有—CHO和—COO—,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蔗糖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无—CHO;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水解;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A
3.解析:葡萄糖和果糖分子中均含有羟基,均可发生酯化反应,葡萄糖和果糖均有甜味。
答案:C
4.答案:C
5.解析:据图示,b在反应前后未变化,应为催化剂,即酶,a是水解后生成两个相同的单糖分子的二糖。1 ml麦芽糖水解生成2 ml葡萄糖,1 ml蔗糖水解生成1 ml葡萄糖和1 ml果糖,而淀粉属于多糖。
答案:A
6.解析:淀粉→单糖(葡萄糖),水解反应(取代反应);葡萄糖→酒精(eq \(C,\s\up6(0))6H12O6→eq \(C,\s\up6(-2))2H6O+eq \(C,\s\up6(+4))O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酒精→乙烯,消去反应;乙烯→1,2-二溴乙烷,加成反应;1,2-二溴乙烷→乙二醇,水解反应(取代反应);乙二醇→乙二醛→乙二酸,氧化反应。
答案:B
7.解析:糖类是否属于还原糖,可通过银镜反应加以证明。银镜反应应该在水浴中进行加热,故不能选择③,同时考虑到银镜反应的发生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蔗糖水解后应先加碱中和过量的酸,才能进行银镜反应,综上所述,选B项。
答案:B
8.解析:(1)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都利用了葡萄糖中含有醛基,与银氨溶液反应还原出单质银,所以应为反应⑥。(2)反应①②为淀粉的水解。(3)(4)是葡萄糖的两个应用,即:CH2OH(CHOH)4CHO+2Cu(OH)2+NaOHeq \(――→,\s\up15(△))CH2OH(CHOH)4COONa+Cu2O↓+3H2O、C6H12O6+6O2―→6CO2+6H2O。
答案:(1)⑥ (2)C
(3)CH2OH(CHOH)4CHO+2Cu(OH)2+NaOHeq \(――→,\s\up15( △))CH2OH(CHOH)4COONa+Cu2O↓+3H2O
(4)C6H12O6+6O2―→6CO2+6H2O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结构
特点
葡
萄
糖
________
______________
—OH、______
____
____
果
糖
________
—OH、
____
____
颜色
甜味
溶解性
葡萄糖
__色
__
水中____溶,乙醇中____,乙醚中____
果糖
__色
__
水、乙醇、乙醚中均易溶
蔗糖
麦芽糖
化学式
______
______
分子结构
____醛基
____醛基
物理性质
____色晶体,____溶于水,有甜味
____色晶体,____溶于水,____甜味
化
学
性
质
银镜
反应
不反应(非还原糖)
反应(还原糖)
水解
反应
C12H22O11+H2O
eq \(――→,\s\up15(酸或酶)) +________
C12H22O11+H2O
eq \(――→,\s\up15(酸或酶))__________
主要来源
甘蔗、甜菜
麦芽、发芽的谷粒
用途
甜味食品
制饴糖、甜味食品
类别
结构特征
主要性质
重要用途
单
糖
葡萄糖
C6H12O6
多羟基醛
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还可发生酯化反应,并能发酵生成乙醇
营养物质、制糖果、作还原剂
果糖
C6H12O6
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食品
二
糖
蔗糖
C12H22O11
无醛基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无还原性,能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
食品
麦芽糖
C12H22O11
有醛基,蔗糖的同分异构体
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能发生银镜反应,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食品
多糖
淀粉
多
糖(C6H10O5)n
由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部分溶于热水;无还原性,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制葡萄糖、酿醋、酿酒
纤维素
(C6H10O5)n
白色无味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无还原性,能水解生成葡萄糖,并能发生酯化反应
造纸、制炸药、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
现象A
现象B
结论
1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
2
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3
出现银镜
溶液不变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实验活动3 糖类的性质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实验活动3 糖类的性质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
高中化学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第一节 糖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第一节 糖类学案设计,共10页。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糖类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糖类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二糖和多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