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1. 如图是某同学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由视野①到视野②的操作是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
B. 由视野②到视野③的操作是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 由视野③到视野④的操作是调节细准焦螺旋
D. 看不到细胞壁和液泡
【答案】A
【解析】
【分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解答即可。
【详解】A、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由视野①到②的操作是将视野左侧的像移到视野的中央,所以应将临时装片向左移动;A错误 ;
B、由视野②到③的操作是物像变大了,应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B正确 ;
C、由视野③-④的操作可以看出,视野明亮了,物像清晰了,应选用凹面镜使视野变亮,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C正确 ;
D、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所以看不到细胞壁和液泡;D正确 。
故选A。
【点睛】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及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2. 关于“观察紫色洋葱片叶外表皮细胞”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应该先使用低倍镜进行对光和观察 B. 盖玻片斜放下可避免产生气泡
C. 高倍镜观察的视野中胞数量更多 D. 细胞含色素无需染色即可观察
【答案】C
【解析】
【分析】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撕→浸→展→盖→染”。
【详解】使用显微镜,应该先使用低倍镜进行对光和观察,A正确。盖盖玻片时,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水滴上;是为了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B正确。低倍镜放大倍数小,视野中胞数量更多,视野较亮;高倍镜放大倍数大,视野中胞数量少,视野较暗,C错误。洋葱片叶外表皮细胞有颜色,因此细胞含色素无需染色即可观察,D正确。
【点睛】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原理,及装片制作过程。
3. 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腾作用越强,根对无机盐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C. 干旱地区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大,这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的生活方式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和运输作用等。
【详解】蒸腾作用促进根部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但不能加快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速度,A错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有机物)和能量,B正确。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干旱地区的水分少,所以植物的叶片往往较小,减少水分的散失,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错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D错误。
【点睛】掌握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4.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抽出了许多新的枝条,鸟儿在枝头歌唱。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叶片之所以呈绿色,主要是因为叶肉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
B. 枝条是由芽发育而來的,芽中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 枝条上的茎、叶片以及叶柄等处都有机械组织,对枝条主要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D. 鸟的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详解】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叶绿素呈绿色,所以植物的叶片呈现绿色,A错误。枝条是由芽发育而来的,芽中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B正确。机械组织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常木质化。因细胞形状和细胞加厚情况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如叶脉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C正确。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鸟的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D正确。
【点睛】掌握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5. 为了探究影响大拥作物产量的因素,某较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 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B. 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
C. 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D. 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A.对照实验变量唯一,而甲丙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故两组不能构成对照实验,A错误。
B.乙丙对比,变量只有一个温度,故乙丙可构成一组对照实验,B正确。
C.甲乙对比,变量只有一个二氧化碳浓度,故甲乙可构成一组对照实验,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本实验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
6. 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曲线a、b分别表示( )
A. 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B. 蒸腾作用、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与联系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区别
部位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所有的活细胞
条件
光
有光、无光均可
原料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产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能量转变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联系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呼吸和产物的运输所需要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详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在一天的24小时中只有白天有光的时候进行,大约6时至18时之间进行,而呼吸作用不受光的限制,在24小时中都能进行,所以图中的a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曲线,b表示的是呼吸作用的曲线。故D正确。【点睛】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实验探究题综合性强,需多个知识点结合解答,认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解题切入点。
7. 下列关于樱桃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
B. 芽在发育时,营养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C. 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D. 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出生后,在整个生活过程中,都在继续不断地产生新的器官,而且,由于茎和根尖端的组织始终保持胚胎状态,茎和根中又有形成层,所以,可以不断地生长,在百年甚至千年的老树上,还有生出仅数月或数天的幼嫩部分。
【详解】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主要是根的根尖;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错误。芽在发育时,由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B错误。茎的形成层是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分生组织,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木本植物有形成层,茎可逐年增粗;草本植物无形成层,茎不可逐年增粗,C正确。植株生长需要施肥,主要是给植物提供无机盐和水,D错误。
【点睛】掌握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过程。
8. 下列动物个体与特征,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鳄鱼——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产有坚韧卵壳的卵
B. 蝙蝠——前肢变成翼;体温恒定;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C. 涡虫——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D. 蛔虫——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1)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具有坚韧的卵壳。
(2)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4)环节动物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详解】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具有坚韧的卵壳,A正确;蝙蝠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用肺呼吸,B错误;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C错误;蛔虫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属于线形动物,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9. 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一段时间后,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观察到甲瓶中的蜡烛熄灭并且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乙瓶中的蜡烛燃烧(如图).分析实验现象,能得出下列哪项结论?( )
A. 种子萌发消耗氧气
B. 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
C. 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D. 种子萌发消耗氧气,产生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只有活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瓶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蜡烛燃烧仍然会产生水,即使时间有限制,也不能判定水分的由来。故D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只有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水。
10. 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作用。下列器官的自述合理的是
【答案】B
【解析】
【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又是外分泌腺。
【详解】A.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经过心脏,血液中的氧含量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
B.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原尿中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故B正确。
C.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故C错误。
D.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参与物质的消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
11. 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的示意图,a、c示血管,箭头示血液流动方向,若c血管内流动脉血,你认为b结构可能代表的是( )
①大脑 ②肺部 ③小肠绒毛 ④肾小球 ⑤肾小管 ⑥心脏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流经人体某一器官时,在该器官的毛细血管处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流出该器官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知:a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
【详解】血液流经①大脑、③小肠绒毛、⑤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处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即血液流经大脑、小肠绒毛、肾小管等处后,c的血液是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即血液流经②肺部时,c处的血液是动脉血;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其两端分别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即如果b是肾小球,则c处流的是动脉血;假若b是左心室,则a是左心房,c是主动脉,其内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若c血管内流动脉血,b结构可能代表②肺部、④肾小球、⑥左心室。故选B。
【点睛】血液流经不同的器官,其成分的变化是不同的,需要逐一分析。
12. 如图是健康的人的肾单位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3两端血管都是动脉,其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B. 与2中的液体相比,4中只少了大分子蛋白质
C. 4中的液体流经5时,全部葡萄糖被5重新吸收
D. 与1中的液体相比,6中氧气和尿素含量均降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1是入球小动脉,2出球小动脉,3肾小球,4是肾小囊,5是肾小管,6肾静脉。
【详解】3肾小球两端的血管都是动脉,其内流的都是动脉血,A正确;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图中4肾小囊原尿中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B错误;当原尿流经5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C正确;肾脏是人体的组织器官,生命活动需要消耗氧气,同时放出二氧化碳,它还是形成尿的器官。因此6肾静脉中的血液比1入球小动脉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
13. 某同学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神经结构(如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扎到皮肤作出反应
B. 3是神经中枢,痛觉就是在这里产生的
C. 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5→4→3→2→1
D. 3是神经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
【详解】图中1是感受器、5是效应器,A错误;
3是神经中枢,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B错误;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和5效应器五部分。该反射活动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2→3→4→5,C错误;
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D正确。
【点睛】反射及反射弧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注意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14. 咳嗽是一种常见病,肺结核会引发咳嗽,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也有咳嗽的症状,花粉过敏也可能会咳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 花粉过敏引发咳嗽时,花粉过敏原也是抗体
C. 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属于控制传染源
D. 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A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详解】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A正确;花粉过敏引发咳嗽时,花粉是过敏原也是抗原,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故B错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所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故C错误;口服抗生素消灭病原体,是抗生素直接杀死病原体,不属于免疫,故D错误。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反射弧的组成,抗原和抗体的概念,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15. 下列对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易感人群
B. 儿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控制传染源
C.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D. 有抗体参与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D
【解析】
【分析】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传染源,而不是易感人群,A错误;
儿童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是保护易感人群,而不是控制传染源,B错误;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其中免疫器官有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甲状腺不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C错误;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点睛】明白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具有的,针对所有的病原体都起作用;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16. 下列对人体异常症状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 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C. 人醉酒时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
D. 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
【答案】A
【解析】
【分析】(1)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2)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如果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
(3)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其中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4)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解答即可。
【详解】A、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A正确;
B、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所致,B错误;
C、人醉酒时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大脑语言中枢,C错误;
D、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所致,D错误。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缺乏症和激素分泌异常症。
17. 如图为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代表胚乳、b代表胚
B. 种子萌发初期由胚乳提供有机物
C. 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渐被耗尽
D. M点后,胚的继续发育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玉米是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内的有机物会通过子叶不断地输送给胚根,胚芽和胚轴,故其内的有机物在不断减少。
【详解】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减少,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因此胚乳内的有机物减少;而长出幼叶后可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胚内的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加,曲线a表示胚乳,曲线b表示胚,A不符合题意;玉米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胚发育需要胚乳提供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时逐步被耗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幼叶变绿后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量上升,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不是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D符合题意。
【点睛】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18. 关于谚语、俗语所蕴涵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说明植物能涵养水分,保持水土
B.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水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有重要作用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蕴涵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答案】C
【解析】
【详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体现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正确;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B正确;
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蕴涵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C错误;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D正确。
【学科网考点定位】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9. 农民在种植如图三种农作物时,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分别应该适当多施( )
A. 氮肥、磷肥、钾肥 B. 磷肥、氮肥、钾肥
C. 钾肥、氮肥、磷肥 D. 磷肥、钾肥、氮肥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详解】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所以西红柿吃的是果实,需要含鳞的无机盐;白菜吃的是叶要含氮的无机盐,土豆属于茎,需要含钾的无机盐。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20. 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有关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生物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 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解答即可。
【详解】A、自然界中的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A正确;
B、生物生存的空间与食物是有限的,因此生物要为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进行斗争,B正确;
C、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C正确;
D、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发生在使用抗生素之前,抗生素只能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不能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自然选择的过程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非选择题
21.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示回答问题(1)﹣(4):
(1)首先将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体内贮存的_____,然后再将两装置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下。
(2)本实验的变量是有无CO2,其中甲装置制造成_____的环境条件。
(3)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两装置中的叶片依次进行丙、丁操作,丙操作的目的是_____。
(4)实验中,甲装置中的叶片经丙、丁操作后,用清水冲掉碘液,叶片的颜色_____。
(5)如图,某校学生在晴朗的夏季,将一些黑藻(一种沉水植物)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放在室外培养。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测得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黑藻在一天中___ (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合作用最强。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
【答案】 ①. 有机物 ②. 没有二氧化碳 ③. 避免绿色干扰实验 ④. 不变蓝 ⑤. CD ⑥. G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低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乙两装置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详解】(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体内贮存的有机物,然后再将两装置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下。
(2)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可见甲装置内没有二氧化碳,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甲与乙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两装置中的叶片依次进行丙、丁操作。丙操作的目的是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黄白色,这样可以避免绿色干扰实验。
(4)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是乙装置的叶片,因为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甲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色。
(5)从密闭玻璃罩内黑藻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图可知,曲线CD段二氧化碳浓度迅速降低,说明光合作用吸收的原料迅速增加,因此这段时间内光合作用最强。黑藻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在图2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G点时二氧化碳浓度比A点低,说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的实验。
22. 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图一是小麦根的示意图,图二中A、B、C分别表示植物体内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三为小麦籽粒的结构示意图,图四是小麦种植密度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及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根的数量多,总面积大(如图一)。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要靠_____细胞的迅速生长而使体积增大。
(2)自2018年入冬至2019年3月上旬以来,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性多阴寡照天气,单日平均日照时间不足2小时,其主要影响了图二中_____(填字母)表示的生理过程,导致小麦生长缓慢,长势较弱。
(3)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面粉主要来自于小麦籽粒中_____ (填图三中结构名称)。
(4)农业生产上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结合图四,请简要说出种植密度为m3时最利于提高产量的理由:种植密度为m3时,_____。
(5)小麦的高产和低产是一对相对性状,高产(A)对低产(a) 为显性。如果用高产小麦与低产小麦杂交(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请分情况说明其子代的性状表现如何?_____。
(6)某农科所在研究环境条件对种子寿命影响时,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如图曲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储存种子时为了延长种子的寿命,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_____。
【答案】 ①. 伸长区 ②. B ③. 胚乳 ④. 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⑤. 让纯种的高产小麦与纯种的低产小麦杂交,子一代均为高产小麦;若使杂合体的高产小麦与低产小麦杂交,子一代即有高产小麦,也有低产小麦,比为1:1 ⑥. 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贮存种子,并且冲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解析】
【分析】(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观图可知:图二中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光合作用、C表示蒸腾作用,据此解答。
【详解】(1)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2)湖北出现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性多阴寡照天气,单日平均日照时间不足2小时,其主要影响了图二中B光合作用,有机物制造少,导致小麦生长缓慢,长势较弱。
(3)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4)农业生产上种植密度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结合图四,请简要说出种植密度为m3时最利于提高产量的理由:种植密度为m3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小表的高产和低产是一对相对性状,高产(A)对低产(a)为显性。如果用高产小麦与低产小麦杂交(不考虑环境因索的影响),让纯高产小麦与纯种的低产小麦杂交,第一代均为高产小麦,遗传图解如图:
若使杂合体的高产小麦与低产小麦杂交,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看出,产生的后代中即有高产小麦也有低产小麦,比为1:1。
(6)通过A、B、C图分析,为延长种子的寿命,可以采取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贮存种子,并且冲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点睛】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解答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灵活答题,此题有一定的难度。
23. 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甲、乙、丙、丁代表人体的不同结构,①②③④代表丙中的四个腔。据图回答:
(1)外界吸入的氧气经过甲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最先到达丙中的_____(填序号),再由与心脏相连的_____ ( 填血管名称)输出,到达乙、丁后供细胞利用。
(2)从外界获得的淀粉,在图_____所属的器官中最终被消化吸收。吸收的营养物质要运输到丁,依次经过的结构顺序是:乙→_____→丁(用“甲”、“丙”、“→”作答)。
(3)丁中的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____ 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答案】 ①. ② ②. 主动脉 ③. 乙 ④. 丙→甲→丙 ⑤. 滤过
【解析】
【分析】(1)图示表示人体的呼吸、泌尿、消化及循环四个系统之间关系,由图示可知: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氧气并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循环系统为人体的各个组织细胞运来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带走人体产生的废物。
(2)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肺部周围的毛细血管、小肠、心脏和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心脏中的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
【详解】(1)图丙表示心脏,其四个腔分别是:①右心房、②左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室。外界吸入的氧气经过甲肺部周围的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使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过肺静脉最先到达丙中的[②]左心房,再由与心脏相连的主动脉输出,到达乙、丁后供细胞利用。
(2)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从外界获得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在图乙的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最终消化成葡萄糖吸收送入血液。吸收的营养物质随体循环运输到丁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依次经过的结构顺序是:乙→丙→甲→丙→丁。
(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丁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经过肾小球、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点睛】本题图示以血液循环为主线,表示了人体的消化、吸收、气体交换、物质交换、排泄、排遗等生理过程,正确识图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 人的棕色眼睛和蓝色眼睛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如图是一个家族眼睛颜色的遗传情况,请据图回答:
(1)在人的眼球中使眼睛呈现棕色或蓝色的结构是_____。
(2)由上图所示该家族眼睛颜色遗传情况可推断_____是显性性状,1和2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7和8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
(3)如果5和6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具有蓝色眼睛女孩的可能性是_____。如果3和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具有蓝色眼睛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
(4)17的眼睛颜色与父母不同,这种变异属于_____的变异。
(5)5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其中来自1的性染色体是_____。
【答案】 ①. 虹膜 ②. 棕色 ③. Bb、bb ④. Bb、Bb ⑤. 25% ⑥. 50% ⑦. 可遗传 ⑧. XY ⑨. Y
【解析】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详解】(1)虹膜含有色素,通常所指眼睛的颜色是虹膜的颜色,“在人的眼球中”,使眼睛呈现棕色或蓝色的结构是虹膜。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图中7、8的虹膜都是棕色,17的虹膜是蓝色,表明蓝色是隐性性状,棕色是显性性状,则7和8的基因均是Bb。图中1(棕色)和2(蓝色)婚配,后代既有棕色又有蓝色,可见1(棕色)是杂合体,即Bb,2是bb。
(3)图中6(棕色)和5(蓝色)婚配,后代既有棕色又有蓝色,可见6(棕色)是杂合体,即Bb,5是bb。遗传图解如图:
可见5和6再生一个孩子是蓝眼睛的可能性是50%。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5和6再生一个孩子是蓝眼睛女孩的可能性50%×50%═25%。图中3和4均是蓝色眼睛,基因均是bb,后代一定都是蓝色眼睛,由人的性别遗传图可见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3和4再生一个孩子是蓝眼睛男孩的可能性50%。
(4)17的眼睛颜色与父母不同,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5)图中5是男性,性染色体是XY,由人的性别遗传图可见其中X来自2,Y来自1。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并会利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遗传问题。
25. 如图一是某自然保护区内一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
(2)图一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若图二表示“水生植物→昆虫→蛙类→蛇”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乙对应的生物是_____,若将此食物链中的动物分为两类:蛙、蛇为一类,昆虫为一类,则分类依据是_____。
(3)草地上的蚱蜢体色和周围环境非常相似,水中睡莲的茎和叶中有发达的气腔,上述事例体现出生物_____(选填“适应”或“影响”)环境。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
【答案】 ①. 太阳能 ②. 蛙类、肉食鱼类 ③. 昆虫 ④. 有无脊柱 ⑤. 适应 ⑥. 自我调节
【解析】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答即可。
【详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实现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因此能量的最终源头太阳能。
(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图中有5条食物链:浮游植物→虾类→肉食鱼类→鸟;浮游植物→软体动物;浮游植物→植食鱼类;水生植物→昆虫→蛙类→蛇;水生植物→植食鱼类;5条食物链组成了食物网,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蛙类和肉食鱼类。能量沿食物链流动,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级递减,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若图二表示“水生植物→昆虫→蛙类→蛇”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乙对应的生物是昆虫。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蛙、蛇为一类,属于脊椎动物,昆虫为一类,为无脊椎动物。
(3)草地上的蚱蜢体色和周围环境非常相似,水中睡莲的茎和叶中有发达的气腔,上述事例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点睛】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知识以及生物的数量变化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三、附加题
26. 图甲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植物生理作用的实验,图乙是叶片结构图,图丙是该小组绘制的玻璃钟罩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完全培养液内,除了有充足的水分之外,还应该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_____。一定时间后会发现玻璃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出现,这主要是通过植物叶片上的[_____]_____散发水分形成的。
(2)将图甲所示装置放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昼夜更替,钟罩内二氧化碳会发生如图丙所示的变化。其中由b到d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的点为_____。植物一昼夜有机物积累最多和有机物积累最少的点分别是曲线上的_____。
(3)如果晚上温度降低,则a点将会向_____ (填“上”或“下”)移动。
(4)如果将甲装置放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较长的一段时间,即使培养液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植物的生长速度也将会越来越慢,所以在种植大棚蔬菜时,为提高产量,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_____。
(5)如果想用甲装置研究植物呼吸作用能否释放二氧化碳,则应将装置放在____一定时间,然后检测玻璃钟罩内气体成分的变化。
【答案】 ①. 无机盐 ②. 5 ③. 气孔
④.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二氧化碳
⑤. b和d ⑥. d、b ⑦. 下 ⑧. 及时通风 ⑨. 黑暗处
【解析】
【分析】(1)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
(2)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4)图乙中1上表皮,2叶肉,3叶脉,4下表皮,5气孔。
【详解】(1)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分和无机盐。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图甲一定时间后会发现玻璃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出现,原因是幼苗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片后会经叶片表皮上的5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2)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图乙中b到d二氧化碳减少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图中的b点和d点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被光合作用利用。图中d历经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b点历经了一夜的呼吸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少。
(3)若夜间降温,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a点将会向下移动。
(4)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时间、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如果将甲装置放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较长的一段时间,即使培养液能提供充足的营养,植物的生长速度也将会越来越慢,原因是密封。所以在种植大棚蔬菜时,为提高产量,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及时通风。
(5)要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要使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实验时,将整个装置放在黑暗处,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点睛】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最主要特征,此题是一道探究题,题量较大。
27. 现代遗传学认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恒定,而且是________存在的。
(2)观察如图2的人体染色体图,此人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条,该图反映出的异常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示判断,此人性别为______(选填“男”或“女”)性。
(3)具有如图2染色体组成的个体,表现出先天性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器官的先天畸形等症状,被称为唐氏综合征。据调查,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与母亲怀孕年龄相关,一般人群出生时的母亲年龄平均为25.2岁,而唐氏患儿的母亲年龄平均为34.4岁。某医院在分析高龄孕妇(大于35岁)胎儿异常染色体发生情况时,获得这样的数据:38~40岁组、41~48岁组分别是35~37岁组的2.60倍与5.29倍。
①调查发现,母亲年龄越大,生出唐氏患儿的风险______。
②当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_____条染色体时,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后,会发育成唐氏患儿。
③在降低唐氏患儿出生率方面,你给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成对 ②. 47 ③. 21号染色体有三条 ④. 女 ⑤. 越高 ⑥. 24 ⑦. 适龄生育(或产前检查)
【解析】
【分析】(1)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2)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都成对。
【详解】(1)染色体的结构如图:
图中的①表示组成染色体的DNA,②表示蛋白质。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恒定,而且是成对存在的。
(2)观察如图2的人体染色体图,此人的染色体数目是47条,该图反映出的异常之处是21号染色体有三条,图2中的第23号性染色体大小相同,为XX染色体,所以此人性别为女(填“男”或“女”)性。
(3)①调查发现,母亲年龄越大,生出唐氏患儿的风险越高。
②当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23条常染色体和1条X性染色体时,与正常的精子结合后,会发育成唐氏患儿。
③母亲年龄越大,生出唐氏患儿的风险越高,因此在降低唐氏患儿出生率方面,给出的建议是适龄生育或者产前检查。
【点睛】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九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九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九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九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