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
    • 练习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1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2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3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1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2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1. 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葵花朵朵向太阳----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C.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 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生物——变异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详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葵花朵朵向太阳”,这句话描述了向日葵的生长特点,说明了生物向日葵能对外界刺激光做出反应,B正确;“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生物顽强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说明生物体具有生长、发育和繁殖下一代的能力,C正确;桂实生桂,桐实生桐,体现了亲子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D错误。
    【点睛】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即能正确答题。
    2. 关于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时应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B. 换用高倍镜后应旋转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C. 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变暗
    D. 将显微镜视野中左上方的细胞移到中央时,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答案】B
    【解析】
    【分析】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及整理收镜。
    【详解】A.染色时应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标本着色均匀,有利于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故A正确。
    B.调节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大,调节细准焦螺旋时使镜筒的升降幅度较小,同时细准焦螺旋能将物像调清晰。所以换用高倍镜后应旋转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故B错误。
    C.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变暗,故C正确。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将显微镜视野中左上方的细胞移到中央时,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显微成像的原理,显微镜使用的步骤。
    3. 如图①~④分别代表植物的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②中番茄的果肉属于营养器官
    B. 组成③的各个细胞形状、结构和功能不同
    C. 如果④是洋葱內表皮细胞,则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
    D. 图示①~④按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④→③→②→①
    【答案】D
    【解析】
    【分析】
    如图所示:①植物体,②器官,③组织,④细胞,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②是果实,番茄的果肉是营养组织,不是营养器官,A错误。
    B.③是保护组织,组成③的细胞形状、结构和功能是相同的,B错误。
    C.洋葱内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没有叶绿体,C错误。
    D.图示①-④按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为④→③→②→①,D正确。
    故选D。
    【点睛】人、动物、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般由受精卵开始的。
    4. 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的生物属于( )植物类群
    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C. 蕨类植物D. 种子植物
    【答案】D
    【解析】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写的梅是被子植物。
    点睛: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5. 下列动物与其相对应的特征,不匹配的是( )
    A. 水螅—辐射对称,有刺细胞B. 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
    C. 血吸虫—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D. 蜘蛛—身体分节,有外骨骼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的周围,可以用来攻击和防御,大多藏有刺丝和毒液。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口无肛门。
    (3)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
    (4)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详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的周围,可以用来攻击和防御,大多藏有刺丝和毒液,A正确。
    B.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B正确。
    C.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C错误。
    D.蜘蛛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D正确。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无脊椎动物的特征。
    6. 下列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蜜蜂能够依靠翅的快速振动来飞行
    B. 人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 孔雀开屏是一种防御行为
    D. 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详解】A、蜜蜂属于昆虫,具有两对翅,能够依靠翅的快速振动来飞行,A正确。
    B、人在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B正确。
    C、孔雀开屏是求偶炫耀,属于繁殖行为,C错误。
    D、学习行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D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各种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7. 如图中圆圈表示各生物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P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B. E可以表示体内受精
    C. F可以表示胎生哺乳
    D. 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察动物的特征。P是青蛙和鲫鱼的共同特征,Q是青蛙、鲫鱼和奶牛的共同特征,E是青蛙和奶牛的共同特征,F是鲫鱼和奶牛的共同特征,识图答题。
    【详解】A、青蛙和鲫鱼属于变温动物,因此P可以表示体温不恒定,A的说法错误;
    B、青蛙体外受精、奶牛体内受精,B的说法错误;
    C、奶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鲫鱼卵生,C的说法错误;
    D、青蛙、鲫鱼、奶牛的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Q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D的说法正确;
    【点睛】仔细分析三种动物的特点,结合分析选项和题意,应该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8. 如图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B、C表示细胞分裂
    B. D表示细胞分化
    C. 受精卵中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和①②中的不相同
    D. 在A、B、C、D过程中,细胞需要营养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B、C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使细胞数量的增加;D过程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①肌肉组织;②神经组织;③上皮组织。
    【详解】A、A、B、C过程中细胞的数目逐渐增多,表示细胞的分裂过程,A正确;
    B、D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表示细胞分化成了不同的组织,B正确;
    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后均分,所以新细胞和原来细胞染色体和遗传物质数量一样;细胞分化染色体没有变化遗传物质不变,C错误;
    D、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一方面用来构建细胞结构,另一方面来呼吸作用分解后提供能量。所以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都会需要营养物质供能,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一是具有一定的识图作答能力,从图中获得解题信息;二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生理过程。
    9. 下列实验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A. 用刀片剖开雌蕊的子房
    B. 用碘液检验唾液淀粉酶活性
    C. 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D. 用蒸馏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有关实验操作步骤与目的相关知识,需要灵活掌握所学实验的操作步骤,才能解答这类题目。
    【详解】A、观察和解剖花时,要用刀片将子房纵切,这样看以观察子房内的胚珠,A符合题意;
    B、淀粉遇到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所以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可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油,所以实验室长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C符合题意;
    D、用生理盐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D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生物实验中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的认识,熟记所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10. 如图是三种血管关系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中血流速度最慢
    B. ②是物质交换场所
    C. 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D. ③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图示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详解】①是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最快,A错误;②是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物质交换场所, B正确;③是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②毛细血管,C错误,③是静脉,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不是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错误。故选B。
    【点睛】掌握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11. 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详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
    12. 眼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至关重要,人通过眼获取了总量80%以上的信息,如图为眼的纵切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我们看到的“黑眼珠"是眼球壁中②虹膜的颜色
    B. 由看近到望远时需要由睫状体调节①晶状体的曲度
    C. 看书写字时间过久需要停下来眺望远方以预防近视
    D. 近视眼患者看物体时,外界物体的像落在④视网膜的后方
    【答案】D
    【解析】
    【分析】
    眼球的结构示意图中,①晶状体,②虹膜,③角膜,④视网膜,
    【详解】眼球壁中②虹膜的颜色就是我们看到的“眼珠"的颜色,所以“黑眼珠”实际是虹膜的颜色,A正确;睫状体能够调节①晶状体的曲度,使我们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所以B正确;看书写字时间过久需要停下来眺望远方可以使晶状体的曲度发生改变,同时可以使睫状体得到休息,利于预防近视,C正确;近视眼患者看物体时,外界物体的像落在④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凹透镜矫正,D错误。
    【点睛】(1)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
    (2)远视眼是指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体状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这种看不清近处物体的眼,叫远视眼。
    13. 如图表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
    A. 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B.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 若④受损,则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D. 若②受损,则无感觉但能发生膝跳反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详解】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就是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膝跳反射的反射弧:①膝盖处的韧带(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脊髓(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大腿肌肉(效应器)。属于简单反射,传出神经受损,不能将冲动传导至效应器,因此不能发生膝跳反射,②传入神经不能将冲动传入脊髓,因此没有感觉和反应,因此A、B、C正确,D错误。
    【点睛】掌握反射及反射弧。
    14. 某同学因身高不达标,到医院接受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告知可采用激素治疗法,医生建议其注射的激素是
    A. 肾上腺素B. 胰岛素
    C. 生长激素D. 甲状腺激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详解】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故A不符合题意;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生长激素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因身高不达标,可适量注射生长激素,故C符合题意;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关于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难度较小。
    15. 花对果说“我比你漂亮”,果回答“你说的不错,但我知道,任何一个果实都曾是花,而并非所有的花都能变成果实”。下列有关花和果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花完成传粉后就能结出果实B. 能结出果实的花都有雌蕊和雄蕊
    C. 花和果实都属于器官D. 果实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一朵花包括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结构,其中雄蕊由花药、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详解】A、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才能结果实,错误。
    B、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能结出果实的花都有雌蕊,错误。
    C.、花和果实都属于器官,是生殖器官,正确。
    D、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错误。
    【点睛】掌握花的结构以及果实的形成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16.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大豆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设计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为避免偶然性,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应尽量多一些
    B. 一段时间后,3组实验中只有甲组种子能正常萌发
    C. 甲组与乙组对照可探究适量的水分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D. 甲组与丙组对照可探究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A.为避免偶然性,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应尽量多一些,A正确。
    B.甲组种子具有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能正常萌发,乙缺少空气,丙温度低都不能萌发,B正确。
    C.乙组将种子浸泡在水中,缺少空气,甲组与乙组对照可探究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C错误。
    D.甲组与丙组只有温度不同,所以甲组与丙组对照可探究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D正确。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对照试验中变量的唯一性。
    17. 如图是人的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①表示精子B. ②表示子宫
    C. ③表示受精卵D. ④表示受精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过程叫作受精,图中①是精子,②是卵巢,③是受精卵,④是受精。
    【详解】男性睾丸产生的①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②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③受精卵。这一过程叫受精。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38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所以①表示精子、②表示卵巢、③表示受精卵、④表示受精,故B错误。
    故选B。
    【点睛】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子宫是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盘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
    18. 人类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有酒窝由显性基因(T)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t)控制。据图分析,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在遗传过程中,总是父亲的基因遗传给儿子,母亲的基因遗传给女儿
    B. 由图中可以得出:母亲的基因型是Tt
    C. 子代有酒窝个体的基因型为TT或Tt
    D.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酒窝且为女孩的可能性是12.5%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详解】A、在遗传过程中,父亲精子中的22+Y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给儿子,22+X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给女儿,母亲卵细胞中的22+X染色体上的基因既可以遗传给儿子,也可以遗传给女儿。因此,后代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与母亲,A错误;
    B、有酒窝由显性基因(T)控制,无酒窝由隐性基因(t)控制。无酒窝的基因组成是tt,因此有酒窝的母亲遗传给无酒窝儿子的基因一定是t,则母亲的基因组成为Tt,B正确;
    C、父亲无酒窝,基因组成为tt,母亲有酒窝,基因组成为Tt,子代孩子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因此子代有酒窝个体的基因型为Tt,C错误;
    D、父亲无酒窝的基因为tt,母亲有酒窝的基因组成为Tt,父亲传给下一代的基因必是t,母亲传给下一代的基因50%是T,50%是t,因此下一代的基因组成50%是Tt,50%是tt,Tt表现为有酒窝,tt表现为无酒窝,故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有酒窝的孩子的概率是50%,人类性别遗传中生男生女的机会是相等的,因此孩子为女孩的概率是50%,故再生一个有酒窝且为女孩的可能性是50%×50%═25%,D错误。
    故选B。
    【点睛】正确理解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9. 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B. 米勒的模拟实验证明,在原始大气条件下可以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C. 中华龙鸟化石证明原始鸟类是由原始爬行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D. 现代家鸽有信鸽、观赏鸽、肉食鸽等品种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化石的特点、生命起源的学说、生物的进化,人工选择等知识分析解答。
    【详解】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
    B、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B正确。
    C、1996年8月辽宁省的一位农民发现了“中华龙鸟”化石标本,科学家们经过认真地研究,确认这是最早的原始鸟类,比德国发现的始祖鸟更原始。所以始祖鸟和中华龙鸟的化石可以证明:原始鸟类是由原始爬行类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正确。
    D、首先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鸽子起源于我国,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鸽子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现代家鸽有信鸽、观赏鸽、肉食鸽等品种,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的起源与进化。
    20.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作酸奶和酿造葡萄酒都需对所用器皿灭菌消毒
    B. 酿造白酒时,首先利用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 制作酸奶时,要在煮沸并冷却的牛奶中加入乳酸菌
    D. 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属于无性繁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详解】A.制作酸奶和酿造葡萄酒都需对所用器皿灭菌消毒,目的是防止杂菌的干扰,A正确。
    B.酿酒一定要加入酒曲,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
    C.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冷却。再在冷却35℃-38℃后的牛奶中加入少量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乳酸菌,C正确。
    D.体细胞克隆猴技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
    故选B。
    【点睛】熟练掌握制作酿酒、酸奶的原理,同时也要注意其它的发酵产品的知识。
    二、实验探究题
    21. 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校八年级四班生物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新鲜纯牛奶加少量白糖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购买的新鲜发酵酸奶(内含乳酸菌)搅拌均匀。
    ②将5个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分别倒入等量上述混合后的牛奶。迅速将玻璃杯密封,同时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③一段时间后,几位同学同时取出玻璃杯,并分别取样检测其牛奶中乳酸菌的数量,记录数据。
    ④将实验数据整理成柱形图(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在纯牛奶里加入适量酸奶,实际是进行了______(选填:接种;培养)。
    (2)本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你给学习小组同学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接种 (2). 温度 (3). 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左右 (4). 多实验几次(或多分几个平行组实验)
    【解析】
    分析】
    (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应用十分广泛,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其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详解】(1)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和恒温培养。将酸奶加入到牛奶中,相当于接种步骤。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以及同时取出玻璃杯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3)通过分析坐标图示的数据,可知在40℃时,乳酸菌的数量最多,最有利于发酵,因此实验结论为: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是40℃左右。
    (4)该学习小组只进行了一次实验,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可多做几次实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三、筒答题
    22. 图甲A、B、C分别表示该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图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甲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图中能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生理活动是______(填序号),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在农业生产中,提高该生理过程效率的方法有______。(填一种即可)
    (3)把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装置______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 ]______生理活动。
    (4)如果将丙图中b装置内的蒸馏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必须放在______环境中。
    (5)如果在相对封闭的温室中,某植物的叶片受到阳光的照射而生长,一昼夜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如图丁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答案】 (1). C (2). AB (3). I (4).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5). b (6). C光合作用 (7). 黑暗或无光 (8). B
    【解析】
    【分析】
    上图分析,甲图表示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乙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Ⅰ代表光合作用,Ⅱ代表呼吸作用,丙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的一组对照实验,丁图是光照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根据题意解答。
    【详解】(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图中的C表示光合作用,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呼吸作用和B蒸腾作用。
    (2)分析图乙可知,曲线Ⅰ代表光合作用,因为此生理活动受光的影响,Ⅱ代表呼吸作用,此生理活动不受光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Ⅰ光合作用,提高这生理过程效率的方法有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3)丙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的一组对照实验,其中a中没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中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故把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装置b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C光合作用生理活动。
    (4)如果将丙图中b装置内的蒸馏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必须放在黑暗或无光的环境下。因为,植物在黑暗(无光)环境中,进行呼吸作用,吸收的气体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光照充足时,植物体光合作用旺盛,掩盖了呼吸作用。
    (5)如果在相对封闭的温室中,某植物的叶片受到阳光的照射而生长,一昼夜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如图丁所示,其中正确的是B,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
    【点睛】理解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和正确的识图能力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23. 人工心肺机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电动泵”相当于人的________,推动血液循环。人体中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后,首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______。
    (2)“氧合器”相当于人的______,对血液供氧,排出二氧化碳,完成血液与外界气体的交换。人体中外界气体进入肺是通过______实现的。吸气时膈肌处于______状态。
    (3)“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___作用。
    (4)图中的“流回血液”应该是_______血。
    (5)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患者。它的主要功能相当于人体肾脏中的_______。
    【答案】 (1). 心脏 (2). 右心房 (3). 肺 (4). 呼吸运动 (5). 收缩 (6). 呼吸 (7). 动脉 (8).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解析】
    【分析】
    1、呼吸系统由气体通行的呼吸道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分支所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
    2、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详解】(1)“电动泵”相当于人的心脏,消化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被吸收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后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2)当重症流感患者因为肺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治疗对其无效时,人工心肺机可以辅助承担气体交换任务,其中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使其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血液流经氧合器后成分的主要变化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
    (3)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
    (4)由于B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流过氧合器时,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除血液,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变成了动脉血。
    (5)人工肾是一种替代肾功能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目的是过滤血液中的尿素,所以人工肾的原理是代替人体肾脏内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识图,并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解析生活中的问题。
    24.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人感染COVID-19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因难,严重者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时会死亡。
    材料二:COVID-19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是病人打喷嚏、喊嗽、说话的飞沫及呼出气体近距离接触直接吸入,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气溶胶传播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材料三:2020年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表示: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意味着我们已经拥有了疫苗的种子株,把疫苗种子株培养成疫苗株,我们就可以制备疫苗。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COVD-19属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______;与酵母菌相比,COVD-19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中,李兰娟院士表示疫苗的研制指日可待。从免疫的角度看,疫苗属于______,给健康人接种疫苗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作为中学生,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可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1). 病原体 (2). 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的核心 (3). 抗原 (4). 保护易感人群 (5). 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等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详解】(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019-nCV属于新型冠状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酵母菌属于真菌,2019-nCV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人们常用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给健康人接种疫苗预防新冠病毒肺炎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不聚集。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传染病的相关内容,结合分析表中的内容来解答本题。
    25. 图一是某些生物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受精过程,②代表发育过程;图二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一中生物体代表被子植物,受精卵形成后,会发育成种子中的______。
    (2)若图一中生物体代表蝗虫,过程②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______发育。
    (3)若图一中生物体代表两栖动物,其共同特征体现在过程①中的是体外受精,体现在过程②中的是______。
    (4)若图一中生物体代表鸟类,生殖细胞B中的细胞核位于图二[ ]______中。
    (5)若图一中生物体代表人,生殖细胞A中有23条染色体,子女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的______决定的。
    【答案】 (1). 胚 (2). 不完全变态 (3). 变态 (4). ③胚盘 (5). 性染色体
    【解析】
    【分析】
    (1)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2)图二中①卵壳,②卵白,③胚盘,④卵黄,⑤卵黄膜。
    【详解】(1)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被子植物,受精卵形成后,会发育成种子中的胚,在种子的外面常有果皮包被。
    (2)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蝗虫,过程②需要经历受精卵、若虫 和 成虫 三个阶段,这种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
    (3)两栖动物青蛙的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经过抱对,雌、雄蛙分别把精子与卵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叫体外受精;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所以若图一中生物体代表蝗虫,过程②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这种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4)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若图一中生物体代表鸟类,生殖细胞B中的细胞核位于图二③胚盘中。
    (5)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生殖细胞A中有23条染色体,则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3对。受精时,如果是含22+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点睛】熟记人的性别遗传的概念是解题关键。决定人的性别取决于男性的性染色体,若男性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发育为女孩;若男性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即发育为男孩。
    分组
    种子放置的环境

    放在潮湿的沙布上,置于温暖处

    将种子浸泡在水中,置于温暖处

    放在潮湿的沙布上,置于冰箱里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九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九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九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九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