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知识点整理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930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知识点整理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930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知识点整理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930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知识点整理
展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鳞片内表皮。 |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手背皮肤。 |
这些在显微镜下像积木一样的小格子,就是组成生命体的细胞。动物、植物等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上面有许多小孔,看上去像一个个规则的小室。他把这些小孔画下来,并把它们称为细胞。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各种人体细胞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肝脏细胞 | 骨细胞 | 神经细胞 | 红细胞 |
圆形 | 杆状 | 放射状 | 双凹面圆盘形 |
皮肤细胞 | 肌细胞 | 白细胞 |
|
| |||
圆形 | 纺锤形 | 无稳定形状 |
|
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有些细胞却很大,如动物的卵黄。
学生活动手册
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手背皮肤和洋葱鳞片内表皮的样子。
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下面图片中的细胞是什么形状的?连一连。
2.微小的生命体
制作小水塘的步骤:
第1步: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池塘水。
第2步:把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树叶、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再放进一把土。
第3步:把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3周后,用放大镜观察水里的变化。
制作“小水塘”的目的:
培养水中的微生物,让其大量繁殖,以便学生进行观察。
在制作过程中,加池塘水的目的是提供微生物及其生活场所;加树叶、草、土的目的是给微生物提供食物;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边的目的是给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3周后再观察的目的是给微生物留足大量繁殖的时间。
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些什么?
小水塘中的一滴水中有鼓藻、草履虫、水蚤、钓钟虫、轮虫、水蚤、变形虫、线虫、新月藻、衣藻等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它们没有头、足、眼睛,也没有根、茎、叶,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微生物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都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微生物的发现与一个名叫列文虎克的荷兰人有关。
167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
列文虎克发现了能够游动的微生物,为人类敲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大门。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有的微生物还能生活在其他生物无法生存的地方,如火山、岩石里。
微生物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酸奶中的乳酸菌 | 引起疟疾的疟原虫 | 皮肤上的葡萄球菌 | 感冒病毒 |
杆状 | 线状 | 球状 | 球状 |
痢疾杆菌 | 新冠病毒 | 海洋中的硅藻 |
|
| |||
杆状 | 球状 | 椭圆状 |
|
不同的微生物,他们的形状往往是不相同的。
有些微生物并不微小,如蘑菇、木耳,把它们归为微生物,是因为它们的生存方式与某些微生物相似。
蘑菇、木耳为什么属于微生物?
蘑菇和木耳属于真菌,即真核微生物。从细胞结构、物质与能量代谢特征来讲,它们虽然体形较大,但还是和其他微生物具有诸多共同特征(比如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一般被视为微生物。
学生活动手册
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水样中生物的样子。
在下面生物中勾选出微生物。
( √ )蓝藻 | ( √ )变形虫 | ( √ )病毒 |
( √ )乳酸菌 | ( √ )草履虫 | ( √ )红细胞 |
( )西瓜虫 | ( √ )大肠杆菌 | ( √ )霉 |
( )跳蚤 | ( )苔藓 | ( √ )蘑菇 |
科学阅读。
微生物无处不在
摄影师将一滴海水在显微镜下放大25倍,事实的真相暴露了:这滴海水中竟然包含着蟹幼虫、菌类、鱼卵、浮游动物、硅藻,还有更多各种你想不到的生物。
我们全身上下也都遍布着各种微生物,如皮肤上、口腔里、肠道里等。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气味,就与他们身上的微生物有关。
空气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的孢子、细菌的芽孢和某些耐干燥的球菌,如葡萄球菌。这些微生物吸附在尘埃和小液滴上,随气流在空气中传播。
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较多,有放线菌、霉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也很多,1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
根据以上科学短文,写出能够发现微生物的地方: 海水 、 皮肤 、 口腔 、 肠道 、 空气中的尘埃 、 空气中的小液滴 、 土壤 。
3.发霉与防霉
不同物品上的霉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霉的相同之处:呈丝状,由霉菌组成。
霉的不同之处:颜色、形状。
实验: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问题 | 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 ||||||||||||||||||||
假设 | 馒头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 ||||||||||||||||||||
实验设计 |
| ||||||||||||||||||||
实验结论 | 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
生活中一般防霉方法及其依据是什么?
防霉方法 | 依据 |
真空包装 | 物品发霉需要空气,真空包装隔绝了空气。 |
放干燥剂 | 物品发霉需要潮湿的环境,放干燥剂减小了湿度。 |
烈日暴晒 | 物品发霉需要潮湿的环境,烈日暴晒减小了湿度。 |
空调除湿 | 物品发霉需要潮湿的环境,空调除湿减小了湿度。 |
低温保存 | 物品发霉需要温暖的环境,低温保存降低了温度。 |
消毒柜杀菌 | 物品发霉需要霉菌菌种,消毒柜杀菌杀死了霉菌菌种。 |
清洁物体 | 物品发霉需要霉菌菌种,此方法让物体远离霉菌。 |
学生活动手册
画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霉。
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
问题: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假设:馒头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实验设计:
序号 | 条件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1 | 寒冷 潮湿 | 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 不发霉 |
2 | 温暖 潮湿 | 把装有湿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阳台上 | 发霉 |
3 | 寒冷 干燥 | 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 不发霉 |
4 | 温暖 干燥 | 把装有干馒头片的塑料袋放在阳台上 | 不发霉 |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4.微生物的“功”与“过”
微生物对人类的“功”:
制作馒头和面包离不开微生物,生产调味品也离不开微生物。
生活中,我们直接和间接地使用了微生物生产很多食品。例如蘑菇、木耳是真菌,我们可直接食用;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酸奶、面包、馒头、腊肉等也都要依靠微生物。
在自然界中,很多微生物还扮演着另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分解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
微生物对人类的作用还体现在医药方面。人们不断发明和研制药物,以抵抗和制服各种疾病的危害。
微生物对人类的“过”:
微生物会导致食物变质,导致人们感冒。
微生物对人类有“功”也有“过”: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微生物分解苹果,使苹果变成腐殖质。
“功”——从增加土壤肥力的角度看,微生物有“功”,它能给苹果种子的发芽以及后续的生长提供养料。
“过”——从收获果实的角度看,微生物有“过”。
微生物对人类医药方面的作用:
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琴纳发明天花疫苗
巴斯德成功地研制出鸡霍乱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
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将会垃圾成山,难以分解;植物难以存活和生长;动物难以生存;人类没有食物,没有某些药品,等等。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强大助力。
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是预防病毒性疾病强有力的科技手段。
你还知道哪些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腌制食物、阳光暴晒、涂抹酒精、醋熏焚烧、用消毒液浸泡和擦拭等。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戴好口罩、不聚焦、勤洗手、及时接种疫苗等。
做酸奶的方法步骤: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加热至60°C左右。待温度降到37°C左右,往鲜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并搅拌均匀。
2.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保温8~10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做酸奶的注意点:
要把自制的酸奶放入冰箱冷藏。不可吃变质的酸奶等食物,否则会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易患肠道疾病。
为什么在做酸奶的过程中要用消毒过的容器装加热过的鲜牛奶?
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滋生。
为什么要往鲜牛奶中加酸奶并保温?
加酸奶是为了注入乳酸菌菌种;保温是为了给乳酸菌的存活和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
学生活动手册
写出你对微生物的了解。
有“功”的事例:制作馒头、面包、生产调味品
有“过”的事例:导致感冒、导致食物变质
有“功”也有“过”的事例: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微生物就会分解苹果,使苹果变成腐殖质
我认为:如果没有微生物,世界将会垃圾成山,难以分解;植物难以存活和生长;动物难以生存;人类没有食物,没有某些药品,等等。
查资料,了解一些常见传染性疾病的情况,完成下表。
疾病 | 致病微生物 | 症状 | 传播途径 | 预防 |
水痘 | 病毒 | 发烧,有红疹 | 接触患者, 吸入飞沫 | 注射疫苗 |
流感 | 病毒 | 高烧,喉咙痛 头痛,咳嗽 | 接触带病毒的 物体,吸入飞沫 | 通风,洗手,体育锻炼,保暖,接种疫苗 |
麻疹 | 病毒 | 高烧,喉咙痛, 咳嗽,眼皮肿胀 | 吸入飞沫 | 注射疫苗 |
狂犬病 | 病毒 | 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呼吸困难 | 被动物咬伤 | 避免被患病动物 咬伤,接种疫苗 |
食物中毒 | 各种细菌 | 腹泻,腹痛, 呕吐,昏迷 | 吃了带细菌食物 | 不吃不洁的、 过期的食物 |
流行性 腮腺炎 | 病毒 | 腮腺肿胀 | 接触患者, 吸入飞沫 | 注射疫苗 |
破伤风 | 细菌 | 下巴和颈部肌肉强直,痉挛,吞咽困难 | 破损的皮肤 | 注射疫苗 |
结核病 | 细菌 | 全身乏力,发低烧,消瘦,流汗,咳嗽 | 呼吸道和消化道 | 注射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