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卷)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全卷共8页,七大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答第II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共9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眼前的一切,让曾经美好的理想瞬间被激发,沉睡已久的理想种子开始____。
(2)每天清晨、傍晚,总有几拨人穿着整齐的服装,在西街公园_____地打着太极。
(3)我在经历人世辛酸之余,也已踏遍燕国的每一个角落,____花晨月夕、四时风光。
A.萌芽 优雅 领略B.萌芽 幽雅 领会
C.萌发 幽雅 领略D.萌发 优雅 领会
2.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41位“逆行英雄”代表在武汉龟山南麓的洗马长街义务植树点,共同种下一片“希望林”。
B.全国人民与我们并肩战斗,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C.赤水独竹漂的传承人将民族舞和汉服引入非遗的直播视频,获得了超77万多次的点击量。
D.2020年春节期间,电影《囧妈》在网络首映,让院线方切身感受到了危机。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新闻作品体裁不同,写法各异。可以结合旁批与补白,从篇幅、时效性、表达方式等角度,在比较中归纳消息、新闻特写、通讯各自的特点。
B.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作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
C.什么是成功?顺手拿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D.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使高质量发展的安全之基筑得更牢;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使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高效。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司马迁的实录精神
①司马迁是一个史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做的多半是记录。和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客观地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
②司马迁的爱憎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他的名字之所以能够和他的《史记》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这种真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止。
③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必须以最近的距离去触摸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记》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
④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秉笔直书,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史记》真实的呈现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记录方式,对于司马迁来说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
⑤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己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账,但他所经历着的一切钱与权的现实压力,即也着实考验着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
⑥实录精神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更需要实录者的勇气。记录现实比记录历史更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中的丑陋者从来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记录也远远不止于美丑之辩!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但起码应该代表事实——这是记录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呈现真实是一个技术活,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
⑦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他这种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
⑧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谈道:“我们国家一直有‘三个大祭’,一是祭黄陵,属于国之祭、族之祭;一是祭孔子,属于文之祭祀,是对文脉的一种追踪;还有一个就是祭司马迁,它既是文祭,又是心祭,是对一种伟大人格的缅怀。”
⑨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悲剧感的民族,喜欢大团圆,喜欢盛世,喜欢纪念成功人物,司马迁的存在就有了他特殊的意义,我们应该负重,要有悲剧感,心存忧患意识。所有这些司马精神,为我们今后悼念司马迁,敬仰我们的民族精神,建树我们的文化灵魂,提出了非常久远的任务。
4.文章说“后人纪念马司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下列对这一内容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所谓“盛世”大汉中,与同时代的官员相比,司马迁因为史官身份在政治上能够改变国家的力量更小,让人同情。
B.在《史记》中,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都是等质量的元素,处于平等地位,司马迁对他们进行真实呈现,让人尊重。
C.司马迁运用实录精神写《史记》,既让后人记住了真实的历史,又实现了让后人记住真实自己的心愿,让人尊重。
D.在人才辈出的汉朝,司马迁也许不是一个成功人物,但他直面历史、秉笔直书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所在,让人尊重。
5.下列有关“司马迁的实录精神”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实录精神就是要爱憎分明。
B.实录精神就是要朴实的记录。
C.实录精神就是要秉笔直书。
D.实录精神就是要不虚美不隐恶。
6.下列对祭司马迁,是对他“伟大人格的缅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奠缅怀司马迁是对他写下了历史巨著《史记》的崇敬。
B.祭奠缅怀司马迁是对他毕生都能遵从实录精神的讴歌。
C.祭奠缅怀司马迁是对他不畏钱权压力的史官秉性的褒奖。
D.祭奠缅怀司马迁是对他代表了正义之心的赞美。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7.下列对下面诗歌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写碧绿的江水映衬着白色的鸟儿。
B.第二句诗以山的青翠衬托了春花的红艳似火。
C.诗的前两句十个字,勾画出一幅色彩绚丽、意境优美的图画。
D.最后两句诗,诗人面对大好春光,心情比较舒畅,发出“何日是归年”的感慨。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①而遨②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③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④为类。悠悠乎与颢气⑤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节选自柳宗元《永州八记》)
(注释)①箕(jī)踞:伸开两腿。②遨:抬头昂首。③衽席:泛指卧席。④培塿:小土丘。⑤颢气:清新洁白盛大之气。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指异之 异:认为是奇异的
B.而不知其所穷 穷:尽,尽头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向:面向
D.故为之文以志 志:记载,记述
9.为文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A.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C.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D.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带着仆人砍伐丛生的草木,焚烧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最高处才停止。
B.他们登上山,四周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洞穴。
C.千里内外的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都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
D.拿起酒杯喝酒,醉得身子倾倒,不知道太阳落山了,但还不想回家。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四、(6分)
11.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而莫得其涯。
五、(26分)
阅读下面名著的节选部分,完成12、13题。
来富下来到厨房里,看见厨子在那里办席。新人房在楼上,张见摆的红红绿绿的,来富不敢上去。直到日头平西,不见一个吹手来。二相公戴着新方巾,披着红,簪着花,前前后后走着着急,问吹手怎的不来。A在厅上嚷成一片声,叫四斗子快传吹打的。四斗子道:“今日是个好日子,八文钱银子一班叫吹手还叫不动,老爷给了他二钱四分低银子,又还扣了他二分戥头,又叫张府里押着他来;他不知今日应承了几家,他这个时候怎得来?”A发怒道:“放狗屁!快替我去!来迟了,连你一顿嘴巴!四斗子骨都着嘴,一路絮聒了出去,说道:“从早上到此刻,碗饭也不给人吃,偏生有这些臭排场!”说罢去了。
12.选段出自清代__________著的__________这部小说,文中A指的是__________。(3分)
13.本书的讽刺艺术及效果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选文或者书中其他典型情节分析讽刺了该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门外观球
铁凝
①在一个闷热的下午,电视屏幕上正显示着第十四界世界杯足球赛的某一场比赛,家人在客厅里看得凝神屏息,专心致志.我无意中走进了客厅,并无意地扫了一眼电视,屏幕上正是一个进球的镜头,颠狂的意大利观众正为他们的英雄———年轻的新星巴乔欢呼.进球,无疑是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但吸引我的并不是那排山倒海般的观众的热潮,而是这位新星巴乔的脸.据说教练是在意大利球迷的强烈呼声中才决定启用这位新星的.巴乔果然不负众望,旗开得胜.此时这位新星面对意大利父老,脸上却没有一般情形下的狂喜,而是一派狰狞.难道他不快活吗? 难道他不惊喜吗?我忽然觉得,那一脸的狰狞正是快乐的极致,正是狂喜的顶点,正是瞬间的真面目.因为太真了,表情则无法预料了,也美得动人了。
②我坐了下来,开始欣赏我一无所知的足球,不放过每一场比赛,直至阿根廷与西德的问鼎之战.我的足球知识少到了没有,但我相信,当你把眼和心真的放进球场,你必将有所获得。
③拉美人细腻、漂亮的脚法和节奏,欧洲人的速度和力量,非洲人强悍的体魄加实用的战术一切都耐你欣赏.足球实在是表演艺术,却又有别于表演艺术.它有与看表演艺术一样的功 力和套数,又有着这套数之外的一切出其不意.这是连精美绝伦的芭蕾和交响乐都无法比拟的.这便是半个世界的人都为足球着迷的缘故之一吗? 甚至连球迷也成了一种职业.在那万名观众凝视着的绿茵场上,每一名球员都是角色,又是绝对的自己.他必能接受体面的胜利,也必得当众接受落花流水的惨败.当阿根廷败给西德后,马拉多纳像孩子那般抽泣时;当南斯拉夫败给阿根廷后,斯托伊科维奇趴在草地上用绿草擦洗着满面的泪水、苏西奇用球衣捂住脑袋号啕时,你会觉得这失败实在也充满一种悲壮的魅力,因为此时此刻他们把一个真的自己交给了足球,交给了观众,交给了世界。
④我还每每为看台上观众的表情所打动,至今不能忘记那位美丽的金发巴西少女,在巴西输给阿根廷之后是怎样咬着拇指泪如雨下.这镜头甚至成了体育节目里观众“闪回”的经典。
⑤过后,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巴乔那张脸.一张因快乐而变得狰狞的脸何以会打动人呢?是因 为如今足球场之外的人类表情越发地少了真意吗? 那球场之外的社会舞台上,原本也有着诸多竞 争的,那竞争有时也足能使你揪把草去擦脸上的泪水,也足能使你用衣服捂住脑袋去号啕.然而你 见过的,却常是经刻意修饰而漾出的微笑,经过悉心策划而溢出的热泪,经长久揣摩而演出的同情,就连对不义之举的愤慨,也显得心不在焉.人类是越发地周到了,周到得只顾去调整你的本相,忘 记了真切之至的欣喜不一定是程式化了的那般“美好”,或许会带出些“狰狞”感的。于是千千万万 的观众涌进足球场,除了寻找进攻的愉快、防守的惊险、射门时刹那间的窒息感还有足球明星们在竞争中的那一分世上千载难逢的真实。
⑥当意大利之夏终告结束时,球场的看客如梦方醒.和足球在一起的生活使人们一时间变的 单纯了许多,眼前尽是如茵的绿草,黑白相间的足球的美妙滚动和球星们真切无比的奔跑.你醒了过来———意大利之夏已不复存在。忽然间你就生出一种怪没意思的感觉。
⑦然而你实在应该向你自己祝贺,因为你毕竟领略了足球,你的心曾经交给过那球场上的风云,你因此知道了人类需要足球,是需要看到真的自己,你才又开始企盼着下一届的赛事了。
⑧我对足球产生了兴趣,但有了兴趣不一定就懂得了足球.我怎敢与能背出所有足球俱乐部名字、熟知在哪场比赛中因了哪个队员“起脚”太晚,传球不到位而使全队失利的超级球迷谈论足球 呢? 我甚至刚刚明白足球的“越位”是怎么回事,但这并不妨碍我这足球的外行“门外观球”,每一个 看球的观众自有他爱看的道理。
⑨以我这贫乏的心得,悄悄地成为足球的热心观众,只因那遥远、神秘的绿茵场上每一个出其不意的必然和必然的出其不意,都令我感受着人类正创造着一切可能.又失掉着一切可能,于是连一个队员脸上的狰狞也觉得美丽了。
⑩地球上需要足球,因为地球人从足球里能看到一个淋漓尽致的真的自身。
14.阅读①—④段,在球员和球迷的表情上,足球“出其不意”的特点具体有怎样的体现?(4分)
15.阅读第⑤段,“一张因快乐而变得狰狞的脸何以会打动人呢”?(6分)
16.作者认为观看足球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积极的影响?请结合第⑥⑦段的内容概括作答。(4分)
17.读⑨⑩段,作为一个外行“门外观球”,作者对足球形成了哪些深刻认识?(6分)
六、(8分)
根据要求完成18、19题。
月湖公园大课堂 趣味横生植物课
“这菊花桃啊,因为它的形状像菊花,所以被人们称作‘菊花桃’”,昨天的月湖公园大课堂——“告别雨水、跳回春天,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玩耍和观察”的主题活动现场,来自我市周边小学的20多位小学生,兴致勃勃地聆听着公园管理处“植物老师”许丹阿姨有关植物知识的讲解,同学们认真地听着,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你们小组准备以“走进公园大课堂”为主题,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18.你们小组在综合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准备设计一个调查问卷,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列举两条设计调查问卷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4分)
19.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调查报告,你们小组准备去采访参加这次“公园大课堂”活动中的几个小学生,同学小明却说回去可以随便填写一下,你觉得这样做不妥当,你准备怎样跟小明说呢?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100-120字)(4分)
七、(50分)
20.作文。(50分)
请以“ 居然笑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请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萌芽:植物生芽,比喻事物刚发生。萌发:种子或孢子发芽,比喻事物发生。(1)句结合语境“理想种子开始”,应选用“萌芽”。优雅:(指物)优美雅致;(指人)优美高雅。幽雅:幽静雅致。(2)句写人,适用“优雅”。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领会:指领悟了事物中蕴涵的道理并对其深有体会。对于“花晨月夕、四时风光”,适用“领略”。故选A。
2.【答案】C
【解析】C.语义重复,去掉“超”或“多”;故选C。
3.【答案】D
【解析】D.有误,“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表述完整的一层意思,后面应使用句号。故选D。
4.【答案】D
【解析】A.有误。第①段原文是“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B.“处于平等地位”是无中生有;C.“让后人记住真实的自己”不是心愿所在;故选D。
5.【答案】A
【解析】A.不符合原意。结合第②段“司马迁的爱憎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他的名字之所以能够和他的《史记》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这种真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实录精神’”分析,爱憎分明不属于实录精神,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故选A。
6.【答案】D
【解析】D.根据第⑥段“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但起码应该代表事实”可选D项错误。故选D。
7.【答案】D
【解析】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前两句写景,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乌的羽毛更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第二小句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满动感。后两句笔意一转,抒发感情,第三句写春景虽好,但已匆匆飞逝,触景生情。并着力地勾出了第四句“何日是归年”。春归人未归,沉沉的伤感,缕缕的分愁,在春光融融的一片暖色中,本可因物而喜,却透露出诗人的怀乡愁思。故D错误。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C.句意: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西山。向:从前。故选C。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根据句意“(我们)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可断句为: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C.文中写千里内外的种种景物“攒蹙累积,莫得遁隐”,意思是它们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什么能够隐藏。不是“都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故选C。
11.【答案】但是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注意重点词语“莫:没有人。得:能够知道。涯:边界”的翻译要正确。
【参考译文】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它们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12.【答案】吴敬梓 《儒林外史》 严贡生
【解析】本题考查《儒林外史》相关文学常识和人物。《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小说形象地刻画了在科举制度下,知识阶层精神道德和文化教育腐朽糜烂的现状。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从“新人房在楼上,张见摆的红红绿绿的,来富不敢上去。直到日头平西,不见一个吹手来”、“在厅上嚷成一片声,叫四斗子快传吹打的”等情节知,这里的A在文章中是“大老爹”即严家老大“严贡生”。选段的内容是在他家二儿子结婚时“叫一班吹手”这件事上,他既要叫吹手班来热闹热闹,但又非常吝啬怕花钱,难怪下人四斗子都有抱怨不已。
13.【答案】从严贡生给二儿子娶亲克扣吹手银子(故意让船夫吃云片糕从而赖掉船钱;霸占弟媳的财产……)夸张的讽刺了他奸诈贪婪、吝啬成性 、虚伪的丑恶本性。
【解析】本题考查艺术手法运用。从题干上看,可结合选文,也可联系书中其他情节来分析讽刺的手法。
14.【答案】胜利时,球员的表情无法预料的真实 (出乎意料 );失败时,球员和观众实实在在的悲伤(真心悲伤,无比悲伤等 )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仔细阅读①—④段的内容,寻找描写球员和观众表情的内容进行分析。原文第①段描写了足球新星进球之后脸上的狰狞表情,第③④两段描写了输掉比赛的球员,斯托伊科维奇趴在草地上用绿草擦洗着满面的泪水、苏西奇用球衣捂住脑袋号啕时,观众席中的巴西少女,在巴西输给阿根廷之后是咬着拇指泪如雨下的表情。面对胜利,球员的表情出乎意料的狰狞,体现了快乐的极致,狂喜的顶点;失败时,球员和观众的哭泣,这失败实在也充满一种悲壮的魅力。
15.【答案】“狰狞”是狂喜到极点,是真的流露,生活中有太多程式化了的“美好”反衬出“狰狞”的可贵,因“真”打动人。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提取与分析。直接在第五⑤原文中寻找答案。“是因为如今足球场之外的人类表情越发地少了真意吗?是因为如今足球场之外的人类表情越发地少了真意吗?”一句看似反问,实际上揭示了答案,球场之外的生活中真情流露太少,常是经刻意修饰而漾出的微笑,经过悉心策划而溢出的热泪。而球场之内的“狰狞”是 球员快乐到了极致,是自然真情的流露,用球场之外程式化了的“美好”,反衬出“狰狞”的可贵,带给人们千载难逢的真实,因此显得更加动人。
16.【答案】观看足球可以使人变得单纯;通过观看足球可以看到真的自己。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提取与概括。根据题目要求找到第⑥段的“和足球在一起的生活使人们一时间变的单纯了许多”一句,可概括为:观看足球可以使人变得单纯;第⑦段“你因此知道了人类需要足球,是需要看到真的自己”一句,可概括为:通过观看足球可以看到真的自己。
17.【答案】足球比赛出其不意,足球是一个淋漓尽致的真的自身。
【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提取与概括。仔细阅读第⑨⑩两段的内容,第⑨段“只因那遥远、神秘的绿茵场上每一个出其不意的必然和必然的出其不意,都令我感受着人类正创造着一切可能。又失掉着一切可能”和第⑩段“因为地球人从足球里能看到一个淋漓尽致的真的自身”,这两句议论语句为关键句,可以分别概括:作者认识到足球运动的出其不意与足球里能看到真的自身。
18.【答案】【示例】设计问题要紧扣住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设计要简洁明白;设计要让调查对象易于回答等。
【解析】本题考查设计调查问卷的能力。此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如可从“要紧扣主题设计问题”“主题明确,思路清晰”“问题应简洁明白”“设计的问题要有价值”等。
19.【答案】围绕“同学小明却说回去可以随便填写”这句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明观点,阐明理由,语句通顺得体就可。
【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回答时,围绕“同学小明却说回去可以随便填写”这句话,先表明观点,再阐明理由,语句要通顺得体。阐明理由时,先指岀随便填写的坏处,再指出采访当事人的意义。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语句通顺得体。示例:小明,随便填写是不对的。一方面这是对事情不认真、敷衍了事的态度,另一方面这样造成调查结果的不准确,影响此次活动的总结归纳。我们应当认真设计采访问题,了解到参加活动学生的真实感受,为总结活动经验、利于今后收到更好效果作出贡献,好吗?
20.【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首先要补题,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审题可知,空白处需要补充的应该是某个具体的对象。补充的内容可以是人,如妈妈居然笑了,爸爸居然笑了,老师居然笑了等;也可以是物,如小草居然笑了、森林居然笑了等。应该以某某的“笑”作为写作的重点,“居然”的意思是没想到,出乎意料,可以理解为“没想到他(她)会笑”,结果出人意料的“笑了”,在行文时一定要突出这一点。选材时,要结合生活,从自身经历或者切身体会来选择材料,用真实的事件来打动读者。如写老师居然笑了,可以写这个老师平时是一个非常严肃地人,不苟言笑,然后写某次活动班里学生出色的表现让老师感到高兴、欣慰,他(她)出人意料的笑了。结构上可以采取总分总的结构,首段点题,总领全文;文中叙事,围绕“XX居然笑了”来组织材料,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事件来突出“居然笑了”这一主题;文末再次点题,总结全文。这样层次更显得清晰,能更好地表达中心。
卷3-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三辑: 这是一份卷3-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三辑,文件包含卷3-备战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三辑原卷版docx、卷3-备战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三辑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卷3-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二辑: 这是一份卷3-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二辑,文件包含卷3-备战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二辑原卷版docx、卷3-备战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二辑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卷3-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一辑: 这是一份卷3-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一辑,文件包含卷3-备战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一辑原卷版docx、卷3-备战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湖北武汉专用·第一辑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