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3)(1)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3)(1)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3)(1)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3)(1)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3)(1)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5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3)(1)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5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3)(1)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5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3)(1)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8665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图文课件ppt
展开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1.了解并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2.重点掌握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3.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能谋善断,他曾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为曹操统一了北方打下基础
袁绍和曹操
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
两军交战,相持不下,袁绍的一个谋士劝袁绍说:袁将军,乌巢乃屯粮重地,不可不用心提防。我劝将军派一支部队驻扎在屯粮处外侧,以防曹军偷袭。袁绍:我筹策已定,你休操心! 这时,另一谋士许攸拿着搜获来的曹操催粮书信,径直来见袁绍.许攸:袁将军,曹操主力屯兵官渡,与我相持已久, 后方必定空虚。现在,若分一军,星夜偷袭许 昌,不但可把许昌连根拔起,而且还可生擒曹 操。如今,曹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 路击之。袁绍: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许攸: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
许攸见袁绍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就光着脚跑出来迎接。曹操:您远道而来,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 请先生教我破绍良策。许攸:我有一个计策,不出三日,就可以使袁绍 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曹操:愿闻良策。许攸:袁绍军粮全部屯积在乌巢。您可选精兵假 扮成袁绍的部下要护送粮食,乘机烧其粮 草辎重,这样一来袁绍的军队不出三日, 将不战自乱。
1、政治上: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招揽各种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3、战术得当。
曹操为什么能够在官渡之战中取胜?
曹 操
赤 壁 之 战
曹操(20万)和孙刘联军(不足5万)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
北方士兵水土不服,军中发生流行病,丧失战斗力
错误战术,链锁船,怕火
黄盖假装投降,火烧曹营
当时曹操代表的北方经济不足以统一全国,他统一全国的时机尚未成熟。(根本原因)
曹操惨败---无力南下
刘备---湖北、湖南、四川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并于220年称帝改国号魏错误:理由:错误:理由: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属于三国时期的人物。
曹操是在官渡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 208年)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天的(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5、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①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 ②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 ③结局都是以少胜多 ④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错误?为什么?
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
材料解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词中的“三国”是指哪三国?(2)这首词与我过古代哪一著名战役有关?(3)这一战役有什么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曹操?
粉白脸细眉长目。在脸谱中,白色象征阴险疑诈。
从历史事实来看,曹操能谋善断,唯才是举,志向远大,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挟天子以令诸侯”,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很多人认为三国演义中曹操被丑化得最厉害,其实周瑜所受的委屈不亚於曹操。周瑜在正史中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才,甚至连相貌也一表人才;赤壁之大捷可说是他一手导演的杰作。可是三国演义为了强化孔明的智慧,把周瑜描写成心眼狭小、工於心计的武将,三国演义精采的情节时,也要了解历史真实的面貌。 那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呢?
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客观、真实,应该看其大节,看其对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有何作用和贡献,而不应该抓其一点。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皇帝的名义,统一北方,声东击西,统一全国,三国鼎立,农业生产,诸葛亮,民族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示范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赤壁之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说课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课程目录,新课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