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04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PPT课件(安徽专用)
展开中考化学(安徽专用)
第四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十一 化学与能源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
1.(2020安徽,3,1分)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 )
答案 B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A正确;酒精属于易燃品,应该贴易燃品标识,故B错误;面粉厂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易燃性面粉颗粒,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面粉厂要禁止烟火,故C正确;燃放鞭炮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故D正确。
2.(2018安徽,10,2分)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的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 ( ) A.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 B.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C.蜡烛由碳、氢元素组成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
答案 B 蜡烛在一定体积的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氧气含量减少,根据题图可知,曲线①表示O2含量的变化,故A错误;蜡烛在一定体积的空气中燃烧生成CO,说明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故B正确;蜡烛在一定体积的空气中燃烧生成C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不能得出含有氢元素的结论,故C错误;根据曲线变化可知,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没有耗尽,故D错误。
3.(2020江西,2,2分)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 ( )A.大理石 B.小木条 C.玻璃 D.泥沙
答案 B 大理石、玻璃、泥沙都不可以燃烧,不是可燃物;小木条可以燃烧,是可燃物,故选B。
4.(2019广东广州,18,2分)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H4
答案 A P2O5不与空气中的O2反应,故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爆炸。面粉、镁粉、CH4均为易燃物,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易爆炸。
知识延伸 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分散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均会发生爆炸。
5.(2020广东,3,3分)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 )
答案 B 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故选B。
6.(2020广东广州,11,2分)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 )A.隔绝氧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以上都有
答案 B 隔离带中没有可燃物,破坏了燃烧的条件,火就会熄灭,故选B。
7.(2020四川南充,10,3分)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
答案 A A项,发生火灾时,有害气体上浮,低处有害气体较少,因此发生火灾时应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正确;B项,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打开排风扇时容易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错误;C项,电器着火用大量水泼灭有可能会造成电器短路,引发触电事故,错误;D项,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也不能和水发生反应,因此在火炉旁放一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
知识拓展 为保护生命安全,在日常生活中要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掌握正确的安全常识。
8.(2020海南,9,3分)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答案 D A项,棉手帕是可燃物,错误;B项,实验过程中棉手帕可以接触到氧气,错误;C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通常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错误;D项,酒精中的水蒸发吸热,使棉手帕的温度不易达到其着火点,因此棉手帕不会燃烧,正确。
9.(2020四川成都,5,3分)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红磷会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向水中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答案 B A选项,在实验条件下温度未达到红磷着火点,因此无法燃烧;B选项,水中白磷因被水隔绝氧气而不能燃烧,通入氧气后满足物质燃烧条件,会燃烧;C选项,热水除了提供热量外,还隔绝了水中白磷与氧气的接触;D选项,可燃物燃烧除了温度达到着火点外,还必须与氧气接触。
知识归纳 物质燃烧需要物质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10.(2020湖南长沙,8,3分)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答案 A A项,面粉、煤粉等可燃性粉尘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正确;B项,烟花厂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应建在人员稀少的地方,不能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错误;C项,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会引发爆炸,错误;D项,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紧密堆积,这些物品之间要留有一定距离,防止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聚集引发事故,错误。
11.(2019四川成都,4,3分)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 )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答案 A A项,扇灭蜡烛是利用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原理进行灭火,错误;B项,将烛芯剪去是利用隔离可燃物的原理进行灭火,正确;C项,湿抹布盖灭是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进行灭火,正确;D项,用水浇灭是利用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原理进行灭火,正确。
解题关键 燃烧的三个条件:(1)可燃物;(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氧气(或空气),三者缺一不可。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隔绝氧气(或空气),三者具备其一即可。
易错警示 蜡烛可以被扇灭,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带走了蜡烛周围的热量,但蜡烛周围仍存在空气,所以扇灭蜡烛的原理不是隔绝氧气,而是使蜡烛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12.(2019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3,2分)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C.烧木柴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在森林大火蔓延线路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
答案 B A项,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符合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正确;B项,煤气具有可燃性,点燃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厨房煤气泄漏时不能使用电器,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错误;C项,架空木柴可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其充分燃烧,正确;D项,森林火灾开辟防火“隔离带”,可隔离可燃物,防止火势蔓延,正确。
易错警示 煤气泄漏时,开排风扇易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爆炸,此为易错点,应特别注意;正确的做法是“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13.(2019山东青岛,12,1分)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在有限空间里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B.用煤炭烧锅炉时不断鼓入空气,可使煤炭燃烧更剧烈、更充分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时可用湿布盖灭,是因为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D.森林起火时,可在大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建立隔离带灭火
答案 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急速燃烧可能发生爆炸,故A正确;鼓入空气,使煤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更充分,故B正确;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一是为了隔绝空气,二是为了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酒精的着火点,故C错误;在火蔓延线路前砍掉一片树木,隔离可燃物,可达到灭火目的,故D正确。
知识归纳 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三项因素:可燃物的性质;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的浓度。
易错警示 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灭火时只能降低温度使之达不到着火点。
14.(2018吉林,9,1分)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
答案 D 玻璃管与外界相通,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A错误;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集气瓶内压强几乎不变,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错误;两支试管,第一支有水无氧气,第二支有氧气无水,铁钉都不生锈,不能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C错误;滤纸片和乒乓球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乒乓球片的着火点低先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D正确。
15.(2020重庆A,19,4分)火是文明的起源,取火的方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古代人使用的“火折子”吹气即可燃,“火折子”的制作材料中有硫黄。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1830年,法国人发明了摩擦火柴,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做火柴头,摩擦生热使白磷燃烧,利用白磷燃烧的热量使KClO3分解,然后是硫燃烧。该过程中KClO3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推测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的原因是 。(3)19世纪中期,瑞典人创制出安全火柴,将红磷涂在火柴盒的摩擦面上,硫、KClO3、MnO2则藏于火柴头中。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对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推测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A.火柴头里的硫比火柴梗燃烧更剧烈B.MnO2分解产生氧气助燃C.KClO3分解产生氧气助燃
答案 (4分)(1)S+O2 SO2(1分)(2)2KClO3 2KCl+3O2↑(1分) 白磷的着火点更低(1分)(3)B(1分)
解析 (2)摩擦过程中白磷比硫先燃烧,而白磷与硫接触到的其他条件几乎相同,所以可推测出白磷比硫的着火点低;(3)火柴划燃的瞬间,火苗异常旺,说明在反应的过程中有氧气生成,或者有可燃物较容易燃烧,而MnO2是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不能分解放出氧气,所以错误选项应该是B。
解题关键 对题目中出现的看似未曾学过、讲过的问题,应牢牢把握学习过的知识,进一步分析题目与所学过的知识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以本题为例,我们学习过物质燃烧的条件,学习过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也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综合分析这些内容,很容易得出白磷比硫先燃烧和火柴划燃瞬间燃烧异常旺的真正原因。
16.(2017江西,21,7分)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答案 (7分)(1)酒精灯(1分)(2)燃烧需要可燃物(1分)(3)乒乓球碎片(1分) 低(2分)(4)D(2分)
解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2)酒精可以燃烧而水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3)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碎片低,因此实验二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4)由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可知,蜡烛燃烧需要氧气,A正确;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B正确;蜡烛熄灭后,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6%且不再继续减少,说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C正确;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含有的气体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除氧气外,其他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84%,故D错误。
考点二 能源与环境
1.(2020重庆A,3,2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世界性问题,下列物质被称为最理想清洁能源的是 ( )A.氢气 B.天然气 C.石油 D.煤
答案 A 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且生成物是水,不产生污染,又可以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和氧气,可循环利用,因此氢气被称为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2.(2020山西,2,2分)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民生的动力,也是持续发展不竭的源泉。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石油
答案 B 煤、天然气、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3.(2019江西,4,2分)属于新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答案 D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氢气是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
4.(202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1,2分)燃料、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加油站、油库等场所要严禁烟火C.使用完燃气及时关闭阀门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答案 A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加油站、油库等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粒子,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B正确;使用完燃气后要及时关闭阀门,以防燃气泄漏发生事故,故C正确;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盖锅盖的方法灭火,故D正确。
5.(2020江西,6,2分)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热值高,推力大B.反应方程式是2H2+O2 2H2OC.绿色无污染D.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
答案 D A项,氢气的热值高,推力大;B项,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C项,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空气;D项,氢气的制取成本较高,贮存和运输都比较困难,故选D。
6.(2020新疆,7,2分)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B.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C.由于新能源开发,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D.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石油产品
答案 C A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故正确;B项,酸雨对农作物、桥梁、建筑物等有破坏作用,故正确;C项,过度开采、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要合理使用石油资源,故错误;D项,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都是石油产品,故正确。
7.(2018山东潍坊A,11,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B.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D.含磷污水是很好的肥料,可灌溉庄稼,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
答案 D 乙醇汽油中含有乙醇,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所以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可减少空气污染,故A正确;电动机车的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所以电动机车逐步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故B正确;“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C正确;含磷污水易引发赤潮和水华现象,不能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水体中,故D错误。
8.(2020安徽,13,6分)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废旧塑料制品和橡胶轮胎等含碳废物如何变废为宝,是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新技术。超临界水是将水加热到超过374 ℃并加压到超过219个大气压,使水处于气、液相互交融的状态。在超临界水的环境中,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而无机物保留在残余物中,随后被去除。由于该过程中不使用氧气且温度相对较低,因此不会形成有害气体。(1)文中涉及的有机合成材料有 (填1种即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超临界水与液态水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B.将气态水升温或加压一定使水分子间距离变小C.超临界水是由液态水和气态水组成的混合物D.用超临界水处理含碳废物的方法比焚烧法更环保
(3)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写出甲烷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充分燃烧1 g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 (写出1点即可)。
答案 (6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塑料(或橡胶) (2)D(3)CH4+2O2 CO2+2H2O 燃烧等质量的氢气和甲烷,氢气放热更多 天然气在自然界中储量大,更易得(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根据短文可知,文中涉及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橡胶等。 (2)根据短文可知,临界水与液态水的物理性质不同,故A不正确;将气态水升温,水分子间距离会变大,故B不正确;超临界水还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故C不正确;用超临界水可以将含碳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所以比焚烧法更环保,故D正确。(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根据燃烧1 g氢气和甲烷释放的热量图可知,燃烧等质量的氢气和甲烷时,氢气放热更多。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燃料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其原因是天然气在自然界中的储量大,更易得。
9.(2017安徽,12,6分)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可用 方法收集氢气。(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写出1点即可,下同)。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 。
答案 (6分)(1)Zn+H2SO4 ZnSO4+H2↑(2分)(2)铁架台(1分) 向下排空气(或排水)(1分)(3)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无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 寻找新型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
解析 (1)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Zn ZnSO4+H2↑。(2)仪器a为铁架台。氢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氢气作为新能源有三大优点:燃烧产物无污染、来源广泛、热值高。
10.(2017北京,26,3分)2017年5月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能释放出天然气。(1)生活中,可以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获得热量。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可以利用甲烷获得氢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图2横线处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答案 (1)CH4+2O2 CO2+2H2O(2)①CH4+H2O CO+3 ②
解析 (1)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2)①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可得答案为 。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
1.(2020云南,12,2分)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答案 C A项,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B项,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应先立即切断电源;C项,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增大了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项,可燃物不仅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还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才能燃烧;故选C。
2.(2020云南昆明,9,2分)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答案 C 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且遇到明火时才会发生爆炸,若没有明火,达不到其着火点,则不会发生爆炸,故A错误;炒菜锅中油着火时放入菜叶,可降低温度到油的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油的着火点,故B错误;木柴架空,增大了木柴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更充分,故C正确;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失火,要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由液体变成气体,灭火后不会打湿或毁坏物品,故D错误。
3.(2018云南昆明,1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立即开灯检查B.在加油站、加气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C.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D.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
答案 A 燃气泄漏时开灯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引发爆炸,故A错误;加油站、加气站附近的空气中弥漫着可燃性气体,使用手机可能会引发燃烧、爆炸,故B正确;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有害物质,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可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故C正确;炒菜时,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说明燃气燃烧不充分,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使燃气充分燃烧,故D正确。
4.(2018湖南长沙,8,3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C.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用水浇灭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答案 B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A正确;电烤炉着火时,用水灭火,容易造成电器短路,引发安全事故,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B错误;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C正确;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可以用湿抹布盖灭,D正确。
5.(2017湖南长沙,9,3分)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答案 A 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增加氧气的量,使火势更大,故A错误;着火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故B正确;发现火灾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故C正确;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了氧气,可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
6.(2020北京,23,2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答案 (1)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2)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 (1)Ⅰ中白磷浸入80 ℃热水中,虽然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未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不燃烧。(2)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80 ℃热水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Ⅱ中红磷不燃烧,Ⅲ中白磷燃烧,验证了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7.(2019广东,19,4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按图示进行铁丝在O2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 。(2)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 。
答案 (4分)(1)3Fe+2O2 Fe3O4(2分) 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1分)(2)打开门窗起到补充氧气(或增大氧气浓度)作用(1分)
解析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不能错写成氧化铁;铁丝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高温熔融物,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可以避免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2)燃烧的本质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室内起火时若打开门窗,会使外界氧气进入室内,起到了补充氧气的作用,故火会燃烧得更旺。
8.(2016辽宁大连,49,5分)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与氧反应所放出的 。煤还含有少量的 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热量 硫(2)沸点 汽油(合理答案均可)(3)CH4+2O2 CO2+2H2O
解析 (1)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煤含有少量的硫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不同产品,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3)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 CO2+2H2O。
考点二 能源与环境
1.(2020江苏南京,3,2分)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答案 C 可燃冰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
2.(2019广东广州,15,2分)煤和燃油的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下列排放物能形成酸雨的是 ( )A.SO2、NO2 B.CO、CO2C.烟尘 D.未充分燃烧的汽油
答案 A SO2的排放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的产生;NO2的排放会导致硝酸型酸雨的产生,故A正确。CO有毒,但不会形成酸雨;CO2 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不会形成酸雨,故B错误。未充分燃烧的汽油会产生大量的碳粒,碳粒与烟尘均会导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增加,故C、D错误。
易错警示 正常雨水呈弱酸性,其pH≈5.6,是因为空气中的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pH<5.6的降雨才叫酸雨。
3.(2020广东广州,10,2分)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A CO2的大量排放不会导致酸雨,故A错误。
4.(2019河北,8,2分)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 ( )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 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 B 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氢、硫、氮、氧等元素,煤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空气污染物,故发展燃煤火力发电不利于治理空气污染。
5.(2019内蒙古包头,2,2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B.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为防止废旧电池污染环境,把电池深埋地下D.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D 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禁止使用任何火种及各类电器开关,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否则电火花可能会引爆燃气,故A错误;化石燃料是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要合理使用,故B错误;把电池深埋地下会污染土壤,故C错误;乙醇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
6.(2017黑龙江哈尔滨,10,2分)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炼钢、宇宙航行都要用到氧气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目前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C.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
答案 B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炼钢用氧气助燃,宇宙航行要用氧气供给呼吸,A正确;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目前海水淡化由于成本很高,还没有广泛使用,B错误;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已经获得成功,D正确。
7.(2020山东潍坊,22,7分)请认真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缓解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近来,在潍柴集团助力下,我省已建有3座撬装式加氢站、1座1 000 kg固定式加氢站,7条公交运营专线,陆续投放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00多辆。 (1)传统汽车采用化石燃料为能源,化石燃料包括 、石油和天然气;
(2)氢燃料电池车能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 ;(3)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所使用的“氢”燃料可来自水的电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汽车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钢制车门 B.铝合金轮毂C.橡胶轮胎 D.真皮座椅(5)根据上述资料,请写出一条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
答案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1)煤 (2)产物只有水 (3)电能 2H2O 2H2↑+O2↑ (4)C (5)解决储氢的安全性问题或降低氢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或扩大加氢站数目和规模等(合理即可,答出一条即可)
解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2)氢气燃烧生成水,没有污染,能实现“零排放”。(3)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4)钢和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真皮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5)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有效策略包括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产业政策支持等。
知识拓展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早在2010年,我国就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了战略型新型产业,以国家战略的形式为新能源汽车“正名”,同时在政策优惠上给予了国内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较大的支持,这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在短期内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当前其销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
8.(2017江苏南京,16,6分)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1)可燃冰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以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 。A.H2和CO B.H2和C2H2C.C2H2和C2H4 D.CO和C2H4
答案 (1)混合物 (2)化学变化(3)CH4+2O2 CO2+2H2O (4)BCD
解析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故属于混合物。(2)以甲烷等为原料制成金刚石薄膜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金刚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4)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75%;C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42.9%;C2H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92.3%;C2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85.7%。因为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而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80%,所以,另两种气体中至少有一种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80%,故选B、C、D。
考点一 燃烧和灭火
1.(2020安徽合肥庐江期末,9)2019年3月,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发生森林火灾。灭火过程中,突发林火“爆燃”,导致多名扑火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B.山风带入冷空气,能使林火熄灭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所致
答案 B 设置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故A正确;山风带入冷空气,但提供了大量的氧气,不能使林火熄灭,故B不正确;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C正确;林火“爆燃”可能是地表腐质层释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燃烧所致,故D正确。
知识归纳 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2020安徽芜湖期末,9)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B.吹灭蜡烛是因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C.用水灭火主要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答案 D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燃烧,如缓慢氧化,故A错误;吹灭蜡烛是因为呼出的气体流动将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得蜡烛的温度低于其着火点而熄灭,故B错误;用水灭火主要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故C错误;氧气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故D正确。
归纳提升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一共有三个:(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3.(2020安徽蚌埠期末,1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是燃烧,所以燃烧一定需要氧气B.金属能够导电,所以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铁丝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爆炸,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答案 D 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但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钠在氯气中燃烧,故A错误;金属能导电,但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石墨可以导电,故B错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铁丝在氧气中能燃烧,故C错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会爆炸,所以点燃一氧化碳前要检验其纯度,故D正确。
4.(2019安徽芜湖无为期末,13)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排风扇B.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D.山林中开辟的隔离带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是因为隔离了可燃物
答案 A 燃气泄漏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所以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打开排气扇,故A错误;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故B正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是因为氧气浓度不同,故C正确;山林中开辟的隔离带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是因为隔离了可燃物,故D正确。
5.(2019安徽合肥巢湖期末,10)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所示的是纳米铁粉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升高B.水可以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C.纳米铁粉燃烧的过程中气球会变小D.纳米铁粉燃烧会生成Fe2O3
答案 B 激光手电照射不能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升高,故A不正确;水可以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故B正确;纳米铁粉燃烧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小,故C不正确;纳米铁粉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不正确。
6.(2019安徽芜湖期末,26)燃烧是一种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1)如图一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 ,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对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质NaO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而没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 。
答案 (1)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可燃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2)不污染空气,比较环保 擦干 (3)氧气(4)2Na2O2+2H2O O2↑+4NaOH 放热 滴水过多降低了温度,使温度达不到脱脂棉的着火点
解析 (1)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可燃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2)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不污染空气,比较环保;欲使题图二中的红磷燃烧,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后对试管加热。(3)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因为氧气支持燃烧。(4)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NaOH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 O2↑+4NaOH,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小明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滴水过多降低了温度,使温度达不到脱脂棉的着火点。
知识归纳 燃烧的条件有三个: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破坏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解题关键 能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掌握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方法以及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考点二 能源与环境
1.(2020安徽合肥庐江期末,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乙醇汽油
答案 B 天然气、酒精、乙醇汽油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是最理想的燃料。故选B。
2.(2020安徽合肥高新区期末,8)关于燃料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排气扇B.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主要原因是提供了充足的氧气C.火力发电,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D.从“煤块”到“煤球”到“蜂窝煤”的改进,主要是增大煤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 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但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故A不正确;用扇子扇煤炉,提供了充足的氧气,炉火越扇越旺,故B正确;火力发电,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家庭用煤经过从“煤块”到“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增大了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炭充分燃烧,故D正确。
3.(2020安徽蚌埠期末,17)燃料对人类社会非常重要,下列有关燃料、能源、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将成为未来新能源B.使用脱硫煤可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C.煤和石油及其产品只能作为燃料使用D.温室效应就是含碳燃料燃烧造成的
答案 A 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热值高,来源广,所以氢气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A正确;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会形成酸雨,所以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故B错误;煤和石油及其产品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故C错误;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工厂废气和汽车尾气,故D错误。
4.(2018安徽滁州全椒二模,9)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宣布,用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已经生产出了一种车用燃油“e-燃油”(e-diesel),以缓解全球的能源危机。下列有关该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e-燃油”燃烧不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B.“e-燃油”的使用可以预防酸雨的产生C.水和二氧化碳在不同条件下能生成不同产物D.化学在能源和环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e-燃油”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燃烧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故A错误;“e-燃油”中不含硫元素和氮元素,燃烧不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预防酸雨的产生,故B正确;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碳酸,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糖类等,故C正确;化学在能源和环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D正确。
5.(2019安徽合肥十校联考,8)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
答案 D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等,故A不正确;氧化反应包括燃烧、火药爆炸、缓慢氧化等,轮胎充气发生的爆炸不是氧化反应,故B不正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包括酒精,故C不正确;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D正确。
6.(2020安徽淮北五校联考,11)能源与环境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路灯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路灯各主要部件中,含有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一种即可);灯罩内填充氮气是因为氮气的 。(2)太阳能路灯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如 。
(3)目前人们使用最多的能源是 、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①(或②或⑤) 化学性质稳定(2)抗腐蚀性好(或硬度大或其他合理答案)(3)煤 CH4+2O2 CO2+2H2O
解析 (1)路灯各主要部件中,含有金属材料的是铝合金外壳、铜丝导线、不锈钢灯柱;灯罩内填充氮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硬度大,抗腐蚀性好等。(3)目前人们使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7.(2019安徽六安霍邱三校二模,14)春节期间,部分同学对用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硬脂酸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1)下列有关固体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酒精的各种分子间没有间隔B.固体酒精就是酒精的固体物质C.固体酒精中各种成分仍保持各自的性质D.固体酒精是一种新型化合物(2)通过化学的学习,小芳知道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她想用实验检查一下春节用剩的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3)小芳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有严重的问题,理由是 。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该往上层清液中滴加 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变质。(4)要想熄灭固体酒精的火焰,可将盖子盖上,其主要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 (1)C (2)2NaOH+CO2 Na2CO3+H2O(3)变质生成的碳酸钠溶于水,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氯化钙 产生白色沉淀 (4)B
解析 (1)固体酒精的各种分子间有间隔,故A不正确;固体酒精是混合物,不是酒精的固体物质,也不是一种新型化合物,故B、D不正确;固体酒精中各种成分仍保持各自的性质,故C正确。(2)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 Na2CO3+H2O。(3)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的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若生成碳酸钠,往上层清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4)要想熄灭固体酒精的火焰,盖上盖子灭火的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2020安徽合肥肥东模拟,12)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们燃烧产生的热量
答案 A 燃烧能放出一定的热量,但在不燃烧时也有可能会放出热量,例如氧化钙溶于水同样会放出热量,故A错误;物质发生缓慢氧化的同时放出热量,故B正确;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故C正确;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们燃烧产生的热量,故D正确。
2.(2020安徽淮北濉溪期末,12)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如果火势较大,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B.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C.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室内放一盆水,防止CO中毒
答案 A 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果火势较大,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故A正确;高楼发生火灾时,线路容易被烧毁或断电,乘电梯易被困或发生触电,所以不能乘坐电梯逃生,故B错误;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其着火点以下而灭火,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故C错误;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反应,所以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D错误。
3.(2020安徽合肥蜀山期末,8)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答案 D A项,变量不唯一,白磷和红磷均不能燃烧,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B项,盐酸的浓度不同,不能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项,木炭在空 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然消耗了氧气,但是生成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项,左边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右边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左边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钉生锈时O2参与了反应。故选D。
4.(2020安徽合肥庐阳期末,11)图1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俯视示意图。①处为煤炭,②、③处为火柴头,其中③处火柴头用细沙盖住。用酒精灯从铜片下方对准中心④处进行加热(如图2,夹持仪器略去),一段时间后,只有②处火柴头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比②③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在④处加热体现了控制变量思想C.对比①②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D.①处煤炭不燃烧是因为煤炭不是可燃物
答案 B 由题可知,加热一段时间后,②处火柴头燃烧,③处火柴头用细沙盖住,没有燃烧,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A错误;在④处加热,对比②③,说明了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对比①②,说明了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体现了控制变量思想,故B正确;加热一段时间后,①处煤炭不燃烧,②处火柴头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C错误;①处煤炭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煤炭的着火点,故D错误。
5.(2019安徽芜湖期末,12)下列火灾自救措施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B.直立身体冲过烟火封锁的楼道C.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D.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答案 B 室内起火,若打开门窗会使室内获得更多的氧气,燃烧更剧烈,因此不急于打开门窗属于合理的措施,故A正确;火灾现场因剧烈燃烧,上方空气不足且有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应尽量降低身子逃离火场,故B错误;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故C正确;被困在火灾现场时,可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故D正确。
6.(2019安徽芜湖期末,18)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燃料主要成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B.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C.管道煤气有毒D.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0
答案 D 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故A正确;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故B正确;管道煤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故C正确;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10)=24∶5,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7.(2019安徽蚌埠期末,22)(7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化石能源是人类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和 是常见的三大化石能源,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近日我市出现了大面积的雾霾天气,目前普遍认为雾霾与PM2.5有密切关系。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市民外出可佩戴活性炭纤维防护口罩,因为活性炭具有 能力。请你就减少雾霾发生提出一条建议: 。(3)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4)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产物为水和一种单质,且释放大量能量,有应用前景。请写出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天然气 不可再生(2)吸附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开发新能源,出行时尽量乘坐公交车等)(3)1∶1 (4)4NH3+3O2 6H2O+2N2
解析 (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常见的三大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市民外出可佩戴活性炭纤维防护口罩,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能力;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均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3)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4)NH3燃烧生成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6H2O+2N2。
8.(2020安徽合肥高新区期末,15)(11分)“暖贴”是我们冬天常用的一种物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暖贴”中成分及发热原理展开了探究。(1)“暖贴”中含有铁粉、活性炭、水、氯化钠等物质,其发热原理就是利用铁生锈时会放热,其中一种生成物是Fe(OH)3,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检验配料中含有铁粉。用磁铁吸引黑色粉末,发现部分黑色粉末被吸引;取少量被吸引在磁铁上的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通过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 ,得出配料中含有铁粉。(3)检验配料中含有活性炭。“暖贴”中的活性炭是利用它能 大量潮湿的空气,为铁粉氧化提供条件。小明用图中所示方法实验,取少量“暖贴”中的固体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含有活性炭。此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若可行,写出其理论依据,若不可行,请写出合适的方法: 。
(4)探究“暖贴”中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的作用,实验数据如下:
①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第 组的数据,能证明食盐能加快铁粉的锈蚀速率。②实验组第4组数据中:a= ,b= 。(5)【反思与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暖贴”在使用前要密封保存B.“暖贴”使用后剩余物可以回收利用C.利用铁生锈的原理,铁粉还可用于食品保鲜
答案 (1)4Fe+3H2O+3O2 Fe2O3+2Fe(OH)3(2)溶液变为浅绿色(3)吸附 不可行 取少量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内,通入氧气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含有活性炭(4)①2 ②0 0.2 (5)ABC
解析 (1)铁生锈会有氧化铁生成,由题可知生成物还有氢氧化铁,反应物为铁、氧气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H2O+3O2 Fe2O3+2Fe(OH)3。(2)氯化亚铁溶于水形成浅绿色溶液,所以可以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潮湿的空气,利于铁的生锈;酒精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同时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烧杯内壁变浑浊不能说明样品中有活性炭,所以需要隔绝空气加热,才可以验证活性炭的存在。(4)①验证食盐可以加快铁粉锈蚀速率,则变量为食盐,对照组加入了食盐,则实验组不得加入食盐,其他实验条件一致,所以选2。②第4组实验验证活性炭对铁粉锈蚀速率的影响,跟对照组相比,其他条件一致,但是不加入活性炭,所以a为0,b为0.2。(5)铁接触氧气会生锈,所以使用前要密封保存,避免接触氧气,故A正确;“暖贴”使用后,活性炭与氯化钠都未被消耗,只是起到催化作用,所以可以回收利用,故B正确;铁生锈消耗氧气,可以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所以可以用于食品保鲜,故C正确。
9.(2020安徽合肥庐阳期末,15)(7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某矿井参观学习,体验井下工作环境和了解原煤的生产过程,发现矿井下的灭火装置使用的是液氮。小组同学提出问题:氮气能用来灭火吗?查阅资料知:氮气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标准状况下的沸点为-196 ℃。
(1)结合氮气性质分析,右图倾倒氮气时蜡烛未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1:探究氮气能否用来灭火(所用容器均为隔热材料,夹持仪器已省略,下同)
(2)实验前有同学提出,“由于液氮汽化产生的氮气温度低,密度足够大,会向下流动隔绝可燃物周围的氧气。”依据实验1判断,这种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3)有同学根据实验1提出新假设,氮气灭火可能与可燃物周围氮气的含量有关。可能支持这一假设的实验现象是 (填实验1中的实验编号)。实验2:探究灭火与氮气含量是否有关
(4)实验2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液氮汽化完),蜡烛所在位置氮气含量最高的是 (填实验编号)。(5)推测实验2-3的现象是 。(6)反思实验2,除氮气含量外,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可能还有 。(7)结合上述实验,下列关于“氮气灭火装置”使用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序号)。A.应从高处向低处喷洒使用B.氮气灭火不会导致温室效应C.在有少量排气口的封闭空间中使用时(如矿井、隧道内),效果好于开放空间
答案 (1)氮气密度比空气小,倾倒时氮气不能进入烧杯 (2)不成立 (3)1-2 (4)2-3 (5)蜡烛迅速熄灭 (6)温度 (7)BC
解析 (1)题图蜡烛未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氮气密度比空气小,倾倒时氮气不能进入烧杯,导致蜡烛不能和氧气隔绝。(2)如果液氮汽化产生的氮气温度低,密度足够大,会向下流动隔绝可燃物周围的氧气,则实验1-1中蜡烛会迅速熄灭,而实验1-1的实验现象是蜡烛持续燃烧,说明这种假设不成立。(3)可能支持题述假设的实验现象是1-2,这是因为1-2中蜡烛周围的氮气含量比1-1中蜡烛周围的氮气含量高,1-2中蜡烛熄灭,而1-1中蜡烛不熄灭。(4)实验2中,蜡烛所在位置氮气含量最高的是2-3,这是因为随着氮气的汽化,倒扣的烧杯中氮气含量越来越高。(5)由2-1和2-2的实验现象推出,实验2-3的现象应该是蜡烛迅速熄灭。(6)反思实验2,除氮气含量外,影响蜡烛燃烧的其他因素可能是温度,这是因为液氮汽化时吸热,导致温度降低,可能会降低至蜡烛着火点以下,从而导致蜡烛熄灭。(7)A项,氮气密度比空气小,灭火时不能从高处向低处喷洒使用;B项,N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会导致温室效应;C项,在有少量排气口的封闭空间中使用时,效果好于开放空间,这是因为封闭空间中的氮气含量大于开放空间中氮气含量。故选BC。
10.(2019 5·3改编)(9分)可燃物在不同条件下燃烧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产生,在空气中燃烧却有火焰产生;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无黑烟(主要成分为炭黑)生成,在空气中燃烧却有黑烟生成。同学们对此开展了以下探究:(1)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阅资料】木炭在空气中发生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 。(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黑烟生成,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提出问题】导致蜡烛发生不完全燃烧的原因有哪些?甲同学:可能与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乙同学:可能与氧气的含量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 (写出一种即可)有关。
【设计实验】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收集体积分数为52%的氧气于钟罩中,再将蜡烛点燃立即罩上钟罩;几秒钟后,用白瓷板压住蜡烛火焰。发现刚开始时白瓷板上没有明显现象,过一会儿后有大量的炭黑出现,证明甲同学的猜想正确。(4)用白瓷板压住蜡烛火焰的目的是 。乙同学直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钟罩中,再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出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5)初始阶段蜡烛发生的是完全燃烧,结合曲线说明理由: ;后续阶段一氧化碳含量逐渐升高的原因是 。(6)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除浪费资源外,还会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种即可)。
答案 (1)C+O2 CO2(2)木炭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火焰(3)碳(或C) 可燃物的种类(4)使可燃物与氧气不充分接触(5)初始阶段氧气含量高且一氧化碳生成的量很少 氧气浓度逐渐降低,蜡烛发生不完全燃烧(6)产生有害气体等
解析 (1)木炭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木炭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火焰。(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黑烟生成,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蜡烛发生不完全燃烧还可能与可燃物的种类有关。(4)用白瓷板压住蜡烛火焰的目的是使可燃物与氧气不充分接触。(5)初始阶段氧气含量高,蜡烛完全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的量很少;后续阶段氧气浓度逐渐降低,蜡烛发生不完全燃烧。(6)可燃物发生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有害气体等。
中考化学复习第四部分化学实验PPT课件(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四部分化学实验PPT课件(广东专用),文件包含22考点22气体的制取与净化PPT课件ppt、23考点23物质的检验和鉴别PPT课件ppt、20考点20基本实验操作PPT课件ppt、24考点24物质的分离和提纯PPT课件ppt、21考点21实验改进与创新PPT课件ppt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PPT课件(广东专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复习第三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PPT课件(广东专用),文件包含18考点18能源与资源的利用PPT课件ppt、19考点19化学与生活PPT课件ppt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四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专题教学PPT课件(福建专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四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专题教学PPT课件(福建专用),文件包含11专题十一化学与能源ppt、12专题十二化学与生活ppt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