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四部分 化学与社会发展 专题教学PPT课件(福建专用)
展开1.(2020福建,12,9分)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填标号)。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指高温条件下碳酸钙转化为生石 灰。①“煤饼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 。
答案 (1)A(2)①化学能→热能→化学能(或“化学能→热能、热能→化学能”) ②分解反应③CaO+H2O Ca(OH)2(3)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氧气,使火势更猛(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卧薪尝胆”中的“卧薪”是指睡觉时卧在柴草上,与燃烧没有直接的关系。(2)①“煤饼烧 石成灰”的过程中,煤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产生的热能使石灰石分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这样热能又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石灰和二氧化碳中;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 解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③“灰”遇水成浆,指的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氢氧 化钙)。(3)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相当于给室内提供充足的氧气,反而会使火越烧越旺。
2.(2019福建,16节选)实验室制取氧气并模拟氢氧焰实验。(2)模拟氢氧焰实验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为保证安全,点燃氢气之前应先 。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 只发红,不熔断。②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 有关。
答案 (2)①验纯 ②浓度
解析 (2)①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检验纯度,目的是防止爆炸。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 烧的剧烈程度不同,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更明亮,铁丝熔断,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3.(2018福建,11节选)今年“3·15”晚会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谣言进行了破解。(1)专家批驳了“可燃面条是问题食品”的谣言。面条由面粉制得。面粉不仅能燃烧,而且分散在空气 中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①根据面粉能燃烧的事实,推知面粉具有 性。②面粉厂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答案 (1)①可燃 ②严禁烟火(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①面粉能燃烧,说明面粉具有可燃性;②面粉不仅能燃烧,而且分散在空气中遇明火还可能发生 爆炸,故面粉厂应该严禁烟火,避免发生危险。
4.(2016福建龙岩,14,8分)央视报道:某夏日中午,一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超载大货车,汽车后轮突然冒 出滚滚浓烟并燃烧起来。消防人员立即前往救援,并用高压水枪喷射货车油箱和轮胎,10分钟后得以扑 灭。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火灾时,油箱内气压因温度升高而增大。从微观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2)向轮胎喷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3)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自燃的原因是 。(4)炎热夏天自驾远行出游,有效预防轮胎自燃的一条可行措施是 。
答案 (1)受热后,油箱内气体微粒间的空隙增大(2)水蒸发吸热,使轮胎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轮胎与路面摩擦,使轮胎的温度达到着火点(4)行驶一段时间后停车休息(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从而使压强增大。(2)用水灭火是利用水蒸发吸热,使轮胎 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3)轮胎中含有的橡胶是可燃物,行驶过程中与路面摩擦 产生热量,当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空气充分接触时就会发生燃烧。
分析上表信息,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探究二:可燃性粉尘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4)用图3装置研究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用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衡 量,容器内壁的传感器可测出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 图3①实验过程中需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不能改变的是 、 、 (仅列出三种)。
答案 (1)ABD 长颈漏斗(2)试管先装入8 mL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扣在水槽中,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将剩余的水排出(3)可燃物能否燃烧除具备燃烧条件,还与可燃物的浓度(或纯度)有关(或其他合理答案)(4)①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 可燃性粉尘的质量 容器的体积 打气筒的压力 ②在相同条件下,可燃 性粉尘颗粒越小,燃烧越充分(5)通风降低粉尘的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1)反应时用锥形瓶做反应容器,长颈漏斗用来添加液体药品,所以要用双孔导管连接,选择仪器 ABD;仪器B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先在试管中装入8 mL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倒扣在水槽中, 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当试管口刚刚有大气泡往外逸出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从水中取出试管即可得氢气 和空气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3)可燃物的燃烧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可燃物的浓度等。(4)①该实验 研究某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故需改变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来判断其影响,而其 他条件不能改变,如可燃性粉尘的质量、容器的体积、打气筒的压力等;②在相同条件下,可燃性粉尘颗 粒越小,燃烧越充分。
1.(2020广东广州,10,2分)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 A CO2的大量排放不会导致酸雨,故A错误。
2.(2018天津,5,2分)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 )
答案 C 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油罐车上应贴上“易燃液体”图标,故选C。
3.(2017河北,8,2分)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加大对核能的利用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C.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D.推广使用以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答案 B “节能减排”的内容包括节约各种资源,减少二氧化碳和有害物质的排放等。在田野里焚烧 秸秆会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
4.(2020福建,14,9分)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某城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 图所示的过程,并将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注:括号中的物质是对应燃料的主要成分)(1)CH4、C3H8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2)倡导“家用燃料低碳化”的意义是 。(3)一定条件下,仅用一个置换反应即可制得CO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请提出一个缓解能源危机的设 想: 。
答案 (1)化学 (2)N (3)提供热量和一氧化碳
1.(2020广东广州,11,2分)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 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 )A.隔绝氧气B.隔离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以上都有
答案 B 隔离带中没有可燃物,破坏了燃烧的条件,火就会熄灭,故选B。
2.(2020湖南长沙,8,3分)2020年6月13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B.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C.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D.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答案 A A项,面粉、煤粉等可燃性粉尘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 烟火”字样或图标,正确;B项,烟花厂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应建在人员稀少的地方,不能将烟花厂建在市 中心,错误;C项,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会引发爆炸,错误;D项,易燃物和易爆物不能紧密堆积, 这些物品之间要留有一定距离,防止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聚集引发事故,错误。
3.(2020云南,12,2分)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用水浇灭C.篝火晚会时,把木柴架空,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答案 C A项,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B项,通电的电热毯着火时,应先立即切断电源;C项,篝火晚 会时,把木柴架空,增大了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木柴充分燃烧;D项,可燃物不仅需要温度达到着 火点,还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才能燃烧;故选C。
答案 (1)面粉与空气(或面粉与氧气) (3)氧气不足
解析 (1)吹散面粉可以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面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混合,遇到明火发生 爆炸。(3)面粉爆炸发生了剧烈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使氧气不足,从而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5.(2020北京,23,2分)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答案 (1)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2)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 (1)Ⅰ中白磷浸入80 ℃热水中,虽然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未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不燃 烧。(2)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80 ℃热水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没有达到红磷 的着火点,Ⅱ中红磷不燃烧,Ⅲ中白磷燃烧,验证了可燃物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
1.(2019广东广州,15,2分)煤和燃油的燃烧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下列排放物能形成酸雨的是 ( )A.SO2、NO2 B.CO、CO2C.烟尘 D.未充分燃烧的汽油
答案 A SO2的排放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的产生;NO2的排放会导致硝酸型酸雨的产生,故A正确。CO有 毒,但不会形成酸雨;CO2 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不会形成酸雨,故B错误。未充分燃烧的汽油会产生大量的 碳粒,碳粒与烟尘均会导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增加,故C、D错误。
易错警示 正常雨水呈弱酸性,其pH≈5.6,是因为空气中的CO2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pH<5.6的降雨才 叫酸雨。
2.(2020山东青岛,23,6分)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的燃烧。(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A.煤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 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 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5)加油站、化工厂、面粉厂等场所的空气中含有较多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因此这些场所一定要严禁烟 火,防止发生 。
图2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人造太阳”的探索也就应运而 生。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的是核聚变,当氘、氚核聚变温度达到1亿摄氏 度、持续时间超过1 000秒,就能形成持续反应,为水分解提供能量。2020年4月,“东方超环”实现了1亿 摄氏度运行近10秒,取得重大突破。除了氢气的生产,其运输、储存和利用等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人们不断探索。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 。(2)图2中,催化剂为2% Au/α-M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 。(3)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α-M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B.水电解制氢的不足是造价高昂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D.“东方超环”利用核聚变提供能量
答案 (1)化石资源制氢(2)在实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CO 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3)氘和氚的质子数都为1(4)BCD
解析 (1)由题图1可知,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化石资源制氢。(2)由题图2可得出,催化剂为2% Au/α- M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在实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CO 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氢元素是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氘、氚的质子数 都为1,故均属于氢元素。(4)综合分析全篇短文及图示信息可得出,正确的选项为B、C、D。
知识拓展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2020广东广州,24,8分)今年5月5日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了低温高压液氢作燃料。(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 。(2)如图所示,将一定量氧气封闭在注射器中,改变氧气的体积和温度,记录不同条件下注射器中氧气的压 强大小,结果如下表:
分析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压强 ;体积增大,气体压强 。(3)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 。(4)如图所示,某小组收集了三瓶CO2气体(均为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加入1/3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 立即塞紧瓶塞,丙敞口,均振荡一会儿。(水的挥发忽略不计) ①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仿照乙画出此时甲、丙中气体组 成的微观示意图。
解析 (1)物质状态由气态变为液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2)由表格中后4列数据得出气体体积不 变时,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由表格中前5列数据得出温度不变时,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压强减小。(3)由 表格中数据得知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和氧气的量(质量)。(4)②CO2可溶于水,但在水中溶 解度不大,故甲中剩余的CO2比乙多,丙敞口,瓶内气体的主要成分为空气,其中N2和O2的体积比约为4∶1。
1.(2020福建福州质检,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纸张双面打印B.使用氢氧燃料电池C.大量使用化肥D.乙醇汽油替代车用汽油
答案 C 纸张双面打印可节约用纸,从而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可以保护环境,A有利于保护环境;氢氧燃 料电池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B有利于保护环境;应该合理使用化肥,大量使用化肥会造成浪费,也会 对水、土壤造成污染,C不利于保护环境;乙醇汽油是将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 代能源,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D有利于保护环境。
2.(2020福建泉州质检,3)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做法及其目的均正确的是 ( )A.霉变大米清洗后食用,节约粮食B.森林着火了开辟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用洗洁精洗涤餐具,溶解油污D.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提高肥效
答案 B 霉变大米中有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不可食用,A错误;破坏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灭火的 目的,如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等,B正确;用洗洁精洗涤餐具,是因为洗 洁精具有乳化作用,C错误;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草木灰混合施用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导致氮元素流失, 降低肥效,D错误。
知识归纳 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 烧条件,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隔离空气、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3.(2020福建厦门质检,3)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高层楼房着火时乘电梯逃生B.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加油站内拨打或接听电话
答案 B 高层楼房着火时,可能会烧到线路,乘坐电梯过程中容易因为停电被困,也有可能因为停电使 电梯运行过程中失控发生危险,所以高层楼房着火不能乘电梯逃生,A错误;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可以减 少浓烟和有毒气体的吸入,B正确;燃气泄漏时跟空气混合在一起,点火检查容易发生爆炸,C错误;加油站 内有一定浓度的燃料气体跟空气混合在一起,拨打或接听电话可能会引起爆炸,D错误。
答案 C 甲烷的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不会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A错误;灯内煤油燃 烧不会耗尽氧气,因为煤油灯不是密闭装置,B错误;金属网导热性好,甲烷燃烧产生的热量会被迅速吸收, 使灯外的温度低于甲烷的着火点而不会引燃矿坑内的瓦斯,C正确;甲烷的爆炸极限不会随着外界条件 的改变而改变,D错误。
解析 (1)实验①中木炭还没有被加热,温度没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2)要证明氧气浓度越大,木炭燃烧 越剧烈,就必须控制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只有氧气浓度不同进行对比实验,所以选②③,②在空气中燃烧, 氧气浓度比较低,③是在氧气中燃烧,氧气浓度较大;(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6.(2019福建厦门一检,14节选)用W形玻璃管完成下列实验。(2)探究燃烧条件,并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如图,在玻璃管中放置足量的红磷和白磷,塞好橡皮塞,关闭K,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产生上述 现象的原因是 。若要继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还需进 行的操作为 ,测量相关数据。
答案 (2)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而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冷却至室温,打开K,待水充分进入玻璃管后
解析 (2)在玻璃管中放置足量的红磷和白磷,由于装置浸泡在80 ℃的水中,温度已经达到白磷的着火 点,但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若要继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等装 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K,待水充分进入玻璃管再测量相关数据。
解析 (1)将煤磨成煤粉,水变成喷雾状,都可以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2)由题可知,120 ℃时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氢气和二氧化碳。(3)“固化吸收”可吸收CO2,有利 于减缓温室效应。(4)一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二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2个一氧化碳分 子和3个氢分子完全反应生成1个乙二醇分子,故应调节原料中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2∶3。
答案 (1)甲烷 (2)原子 1∶1 (3)6
解析 (1)甲烷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不属于有机物。(2)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微观粒子是原子;1个甲烷 分子和1个水分子重整反应生成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3个氢分子,故水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 1∶1。(3)氧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故x=8-2=6。
3.(2020福建南平质检,11)科学防疫,化学助力。(1)70%~75%的酒精溶液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灭活的作用。使用酒精溶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请用微粒 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使用酒精消毒时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因为它容易燃烧生成水 和二氧化碳,写出酒精(C2H6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制作口罩过滤层常用熔喷布,它多以聚丙烯为主要材料制造,聚丙烯与聚乙烯一样,均属于 (填 字母)。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3)增强营养、提升免疫力。某学校午餐食谱:炒牛肉、炒小白菜、冬瓜汤、荷包蛋、米饭,食谱中富含 淀粉的食物是 。
答案 (1)分子(或微粒)在不断运动 C2H6O+3O2 2CO2+3H2O(2)B(3)米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2020福建宁德质检,1)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氢能 B.风能 C.太阳能 D.天然气
答案 D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风能、氢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 能是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2.(2020福建龙岩质检,8)2019年12月3日,我市某沿街店铺突发大火,浓烟向上翻滚弥漫,消防队员对邻近 的店铺进行打湿保护,历经一小时,现场明火被扑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店铺内的木质材料是易燃物B.浓烟是由于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打湿保护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市民发现火灾发生可拨打电话119报警
答案 C 打湿保护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 随着外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2020福建百校联考,7)2019年的澳大利亚大火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下列关于这场大火四点起因 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火灾现场狂风肆虐——空气流动,使可燃物着火点降低B.森林中有富含油脂的桉树皮助力大火——桉树皮着火点低,容易自燃C.缺乏公路、河流等阻断——无法形成隔离可燃物的隔离带,以致难以灭火D.气候高温、干旱——适时进行人工降雨,可以降低火险
答案 A 空气流动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并提供充足的氧气,可燃物的着火点不会随外界温度改变而发 生改变,A错误。
4.(2020福建宁德质检,5)寿宁粉丝含有淀粉,点燃粉丝,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 是 ( )A.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B.热空气增大了粉丝的着火点C.温度没有继续达到粉丝的着火点D.粉丝含有其他物质,阻止它继续燃烧
答案 C 燃烧端朝上,燃烧放出的热量不能持续加热粉丝,粉丝的温度没有继续达到粉丝的着火点,所 以容易熄灭。
A.激光笔照射的作用是提供热量,蒸馏水只吸收热量B.A→B→C表示红磷燃烧,至C点时燃烧最旺C.D→E白磷燃烧至熄灭,装置内氧气被完全消耗D.该实验说明白磷能在氧气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燃烧
答案 D 激光笔照射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但蒸馏水除了吸收热量还有使白磷隔离氧气的作用,A错误; BC段是红磷燃烧最旺的时候,C点时红磷燃烧结束,B错误;E点时装置内氧气还有剩余,没有被完全消耗, C错误;红磷和氧气反应结束后,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浓度降低,但点燃白磷还能够继续燃烧,说明白磷能在 氧气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燃烧,D正确。
解析 (1)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更高。(2)耐高温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在性能上可以克 服传统材料的缺点。(3)①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分馏出溶剂油、汽 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②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一氧化碳和水在120 ℃和 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7.(2018福建泉州一检,11)(7分)我国科学家合成出羟基磷灰石[Ca5(OH)(PO4)3]超长纳米线,成功地研制出 新型耐火纸。在1 000 ℃的高温下,这种耐火纸仍然可以保持其完整性,使“纸能包住火”成为现实。(1)羟基磷灰石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000 ℃时,羟基磷灰石在氧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可能是 。(3)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其完全燃烧生成 和 。(4)用耐火纸包住燃烧的火焰,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答案 (1)四 25∶26(2)不具有可燃性(或其他合理答案)(3)二氧化碳(或CO2) 水(或H2O)(4)隔绝空气(或氧气)
解析 (1)从羟基磷灰石的化学式可以看出,其由四种元素组成,其中钙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40×5)∶ (16×13)=25∶26。(2)1 000 ℃时,羟基磷灰石在氧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可能是羟基磷灰石不具有可燃 性。(3)从纤维素的化学式可以看出,纤维素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其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 用耐火纸包住燃烧的火焰,其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3)写出沼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空气中含有8.6%~20.8%的 沼气时,会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从安全角度看,若发生沼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条)。(4)与燃烧秸秆、杂草相比,将沼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写一条)。(5)厨余垃圾也可作为沼气生产原料。下列生活垃圾应投入“厨余垃圾”桶的是 (填标号)。A.过期药品、废水银温度计B.易拉罐、快递纸箱C.菜叶、果皮D.陶瓷、建筑渣土
中考化学总复习04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PPT课件(安徽专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04第四部分化学与社会发展PPT课件(安徽专用),文件包含11专题十一化学与能源ppt、12专题十二化学与生活ppt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专题教学PPT课件(福建专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三部分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专题教学PPT课件(福建专用),文件包含10专题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ppt、09专题九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ppt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专题教学PPT课件(福建专用):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二部分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专题教学PPT课件(福建专用),文件包含07专题七微粒构成物质物质的组成与分类ppt、08专题八化学式与化合价ppt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