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 给图形添上影子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课 给图形添上影子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作者:易小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31 发表时间:2012-10-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学会使用方法和技巧;
B、将《科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使学生理解影子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倒影和影子,掌握图像的“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倒影和影子的创作,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图像的“翻转”和“扭曲”。
教学难点:影子的创作技巧。
三.教学准备:
1、在每台学生电脑的“桌面”->“任务”文件夹中,放入本课需要用到的图片素材,和学生巩固练习时的一些图片,以供学生操作和参考。
2、多媒体课件、学生任务驱动文件夹。
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 倒影的引入
师:《骄傲的孔雀》故事引入,从前有一只孔雀,她非常的骄傲,这只孔雀非常的爱美,为了炫耀自己的美丽,就和另一只孔雀比起了美,我们来看看最后是哪一只孔雀比赢了。(师展示图片)
生:这里只有一只孔雀,水里的是它的倒影。
师:你们说的很对。请同学再仔细看看,孔雀的倒影与孔雀本身有什么关系?
生:孔雀的倒影与它本身是相似的,只是上下方向相反……。
师: 师播放 美丽的倒影 PPT
师:用画图,我们也能方便的创作出倒影效果,下面我们就以小树为例来创作它在水中的倒影。
(二)学习新知:
师:打开画图文件——小树倒影(“桌面” “任务”文件夹中)
师:水里的这棵小树,怎么来完成呢?是用画笔画一棵呢?还是用其它方法来实现?
生:可以用“复制”操作。
师:请同学们完成“复制”操作。
(师给学生提供现成的素材,位置在:“桌面” “任务” “任务一”)
师:抽生演示,
师:我们复制的这个“倒影”应该和小树本身的方向相反,所以我们用“垂直翻转”来实现。(“图像——翻转/旋转——垂直翻转”)这时,得到一棵倒置的树。
师:再选择“图像——拉伸/扭曲”,将复制的小树垂直压缩50%;
师:将压缩后的小树图块,移动到原小树的下方,一幅小树的倒影图就完成了;
师:你们学会“倒影”的制作了吗?自己动手试试吧!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任务文件夹——任务一(制作倒影)
(三)展示学生作品
(四)评价
(五)创作影子的引入
我们已经学会了画倒影,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猜谜语的游戏。
人人有个好朋友;
乌黑身子乌黑头。
太阳光下伴你走;
一到黑处就分手。
生:……影子。
师:对,谜底是影子。(出示影子的图片PPT)
1、引导学生自学:师展示一幅影子图,请同学们观察“影子”的颜色,影子的形状。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小树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有什么特点?影子的长短与光线有什么关系?它与太阳光射来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生:影子的颜色是灰色的,影子的样子是斜斜的。
1、用选定工具复制小树;
2、用油漆桶工具将复制的树子变成灰色,提示可利用放大镜;
3、选定影子图块,利用图像中的“拉伸/扭曲”,将影子拉斜变长;
4、再选定树子,将它移动到影子的上面,组合成一个整体。
师:同样,用画图我们也能方便的制作物体在光线下的影子。请同学们尝试制作早、中、晚的影子。打开任务文件夹(制作影子)
(三)展示学生作品
(四)评价
结束教学
教后反思:
《给图形添上影子》是四川少儿出版社小学生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画图》单元中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画图中图像的“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了解“倒影”的特点、学会倒影有制作方法;将《科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使学生理解影子的特点及相关知识;学会影子的制作方法。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A、学会使用方法和技巧; B、将《科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使学生理解影子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制作倒影和影子,掌握图像的“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倒影和影子的创作,引导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
在教学图像处理《给图形添上影子》一课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知识。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对扭曲的认识,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教学的一开始,我就向学生讲述了《骄傲的孔雀》故事,学生听的津津有味,充满了好奇心,同时也怀有极大的兴趣,在这种好奇心和兴趣的促使下,学生们不但认识了什么是倒影,了解倒影的特点,而且在制作倒影的过程中,还能主动、自觉的运用电脑学习常用的“主菜单”、“鼠标右键”自主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翻转”的使用方法时,首先让学生尝试操作,通过自己钻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鼓励学生间互帮互学,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并学会独立思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制作倒影”时,当学生了解倒影的特点后,教师适时出示一系列的倒影风光图片,学生经过观赏、比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小树的倒影,当学生制作完作品,在品评作品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己说出作品的创意,自己评价,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讲述想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动力操作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注意发现学生思维的闪点,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但教师还要注意发现并抓住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启发,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我对学生的作品都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这样就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教学中,我选取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树影,请学生说说他们在课件中都发现什么,再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直接指明了这是利用画图中的“拉伸与扭曲”命令,然后让学生根据拉伸与扭曲选项来亲自动手操作。顺着学生的“学”来“导”,在“导”中让学生探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知识表象使学生得到启迪,悟到方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他们学习的现实起点就有所不同,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我设计了学生尝试发现法的教学模式,即由每个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试一试,遇到困难或有什么收获再与同伴交流,这样每个组内操作较好的学生带动其他组员,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实践证明,我的设计是成功的,达到了教学相长。由此实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舞台。这是本节课的“点睛”之处。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课标极力倡导的。课中我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中探求、合作、体验和巩固。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内化了所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运用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乐趣。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该为生活服务。”在学生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我开发课堂广度,选择一幅猪八戒的图片,利用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完成给猪八戒“制作影子”的游戏。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们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拓展延伸中,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使他们的创作如雨后春笋,精美的作品自然就可以水道渠成了。最后通过广播教学系统让学生互相欣赏作品。学生在作品欣赏的同时,也能积极的评价他人的作品。
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是重新上的一节课的反思,由于前一节课电脑控制系统出错,教学过程出现很多大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仓促,很多该讲的知识没有落到实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出现了一定的难度,导致任务练习没有达成,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该课教学的时候,没有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程度,因此学生在做影子练习的过程中,缺乏对生活知识的观察和了解,也导致在任务完成的时候出现问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交流的不太充分,小组合作学习,基于表面,没有达到真正的讨论目的。基于这个原因,因此不能对该课教法,及学生学习情况做更深刻的、更高一级的教学反思,前面的教后反思,是在对另一个班重新教学后的教学反思,该课上下来,感觉自己不足之处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学生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但本节课我却在此出现了不足,对学生评价的语言缺少激励性、亲和性差一些,这也是我个性所决定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调整,主动提升,成为学生喜欢的好教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川教版(2019)五年级上册第1小节 多彩的数字生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川教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3节 病毒知识及防护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二十三 宝岛台湾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