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789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789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共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给下面诗句中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1.春风送暖入屠苏( )A.地名 B.美酒2.千门万户曈曈日 ( )A.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B.傍晚的太阳3.总把新桃换旧符 ( )A.桃花 B.桃符4.根据内容理解,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元日,就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B.“屠苏”指用屠苏草泡的酒,一般在元日饮用,据说可以驱邪避瘟疫。C.“借问酒家”就是诗人想借卖酒人家一瓶酒喝。D.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就是每年的阳历九月九日。5.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B.爆竹∕声中∕一岁除C.爆竹声∕中∕一岁除D.爆竹声中∕一岁∕除6.下列字不止一个读音的是( )A.屠 B.累 C.伦 D.税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现在山东省。B.《清明》中的“清明”指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C.《元日》中的“元日”指新年的第一天——元旦。D.“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屠苏”指屠苏草。二、诗词曲鉴赏课外阅读。清 明[唐]杜牧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8.解释加点的字词。(1)清明时节雨纷纷。( )(2)路上行人欲断魂。( )(3)借问酒家何处有。( )(4)牧童遥指杏花村。( )9.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天气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10.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12.“君自故乡来”一句中“ 自”解释为______。13.翻译句子“寒梅著花未”。_________14.本诗是一首抒写___之情的诗, 从诗歌的前两句中“__”一词可以看出来。15.请你再写出两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歌。___________三、填空题16.比一比,再组词借( )酒( )异( ) 佳( ) 换( )惜( )洒( )导( ) 住( ) 唤( )17.根据古诗写出相应的节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参考答案:1.B2.A3.B4.B5.B6.B7.B8.多 几乎要,简直要 请问 远远地9.清明节 下雨天 渲染烦闷的气氛,为下文做铺垫10.因为清明节本来就容易勾起出门在外的人的思归之念,出门在外的人又会忆起逝去的亲人,而今又是春雨绵绵,更增添了旅途的愁苦和艰辛,所以行人才会“欲断魂”。11.哪里有酒店。 牧童以“遥指杏花村”的行动作了答复。12.从13.蜡梅花开了没有?14.思乡 故乡1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6.借问 喝酒 异地 佳节 换人 可惜 洒水 领导 住在 呼唤17.春节 清明节 重阳节 中秋节 端午节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