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提升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779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提升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779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提升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7779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基础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基础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提升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8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基础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08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基础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试卷 1 次下载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提升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展开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提升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1. (2021·全国·历年真题)今年五一假期,人文考古游持续成为热点。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文物
名称
铸客大铜鼎
河姆渡出土陶灶
兽首玛瑙杯
角形玉杯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A.铜鼎为合金制品,故A正确;
B.陶灶的主要成分为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玛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
D.玉石为一些氧化物及矿物质的混合物,不属于合金,故D错误;
故选:A。
2. (2021·湖北省孝感市·单元测试)《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五年来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联通世界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 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C. 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D. 大飞机C919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D
【解析】
A. “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A项错误;
B. 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等这些电能均是经过转化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B项错误;
C. 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晶体硅,C项错误;
D.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项正确。
故选D。
3. (2020·山东省临沂市·月考试卷)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为代表的液态燃料)的合成全流程工艺装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能量转化形式超过2 种
B. 开发液态太阳燃料有利于环境保护
C. 由天然气直接催化制取的甲醇也属于液态太阳燃料
D. 该合成全流程工艺中用于还原的由电解水产生
【答案】C
【解析】
A.图示过程中,存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等过程,故A正确;
B.开发液态太阳燃料减少了废气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故B正确;
C.根据分析知,液态太阳燃料的合成过程为,通过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利用产生的电能电解水制取氢气,电解产生的氢气与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转化为甲烷、甲醇、甲醚等液态太阳燃料,由天然气直接催化制取的甲醇不属于上述液态太阳燃料制取过程,故C错误;
D.看图可知,该合成全流程工艺中用于还原的由电解水产生,故D正确。
4. (2021·湖南省·模拟题)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不仅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还可作为化工原料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B. 《世说新语》记载“••••••用蜡烛作炊”,其中蜡烛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植物油、煤油等都曾用于照明,二者组成元素相同,其中煤油主要来自煤的干馏
D. 古代曾使用木炭、铁矿石熔炼铸铁,其中木炭的作用只是燃烧供热
【答案】A
【解析】
A.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清洁燃料,以天然气为原料,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焦炭和氢气,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故A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植物油属于酯类,含C、H、O元素,而煤油是多种短链烃的混合物,含C、H元素,故两者的组成元素不同;且煤油主要来自石油的分馏,故C错误;
D.木炭在燃烧时不但能提供能量,还能生成还原剂CO,来还原铁矿石得到单质铁,故D错误;
故选:A。
5.(2021·安徽省合肥市·单元测试)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用明矾净水
明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
“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
“84”消毒液中的NaClO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HClO
C
潮湿环境中的铁制品生锈
铁制品中的Fe与空气中的O2直接反应生成Fe2O3
D
局部地区出现酸雨
煤、石油的燃烧产生大量CO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明矾净水是利用了明矾电离产生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对水起到净化的作用,而不是杀菌消毒的作用,故A错误;
B.“84”消毒液具有漂白性是由于其中的溶质NaClO与空气中的CO2、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
C.铁生锈是铁、碳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原电池发生的是电化学腐蚀,故C错误;
D.酸雨是煤、石油燃烧产生的SO2等而导致的,CO2不会导致酸雨,故D错误。
故选B。
6. (2021·全国·单元测试)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Cl2能溶于水,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B. ClO2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 HClO不稳定,可用作棉、麻的漂白剂
D. FeCl3易溶于水,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A.工业上利用H2和Cl2反应生成HCl,再用水吸收HCl制得盐酸,与Cl2能溶于水的性质无关,A错误;
B.ClO2有强氧化性,故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正确;
C.HClO用作棉、麻的漂白剂是利用其强氧化性,与HClO的不稳定性无关,C错误;
D.FeCl3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其易溶于水的性质无关,D错误。
7. (2021·全国·历年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压钠灯可用于道路照明
B. SiO2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C. 工业上可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粗铜
D. BaCO3不溶于水,可用作医疗上检查肠胃的钡餐
【答案】D
【解析】
A.钠的焰色为黄色,黄色透雾性强,所以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的照明,故A正确;
B、光导纤维的成份是二氧化硅,即SiO2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故B正确;
C.工业冶炼粗铜的化学方程式是:8CuFeS2+2lO28Cu+4FeO+2Fe2O3+16SO2,此时得到粗铜,故C正确
D.碳酸钡溶于盐酸,钡离子有毒,不能作钡餐,钡餐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钡,故D错误;
故选:D。
8. (2021·广东省·单元测试)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下列实验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有( )
①在制取氧气中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②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③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上 口倒出
④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⑤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
⑥进行SO2性质实验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多余的SO2一律排到室外
⑦做实验时可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
⑧夜间发生厨房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⑨不慎将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
⑩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A. 5 个 B. 6 个 C. 7 个 D. 8 个
【答案】C
【解析】
①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操作合理,故正确;
②选择萃取剂,不需要考虑密度,应考虑是否反应、溶解性差异,故错误;
③水和碘的四氯化碳溶液,水在上层,则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漏斗下口流出,故错误;
④蒸发时,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不能蒸干,故错误;
⑤酒精与水互溶,则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故正确;
⑥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排放在室外,故错误;
⑦Na与水反应生成强碱,不能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应选镊子,故错误;
⑧煤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易发生爆炸,应开门窗通风,故错误;
⑨浓H2SO4沾在皮肤,先用布擦拭,再用水冲洗,后涂上适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使用NaOH,故错误;
⑩浓硫酸溶于水后,放出大量的热,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操作合理,故正确;
故选C。
9. (2021·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期中考试)焰火“脚印”、“笑脸”、“五环”,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 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C. 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 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答案】B
【解析】
A、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故B正确。
C、K的焰色反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避免钠的焰色对钾的焰色的干扰,其它元素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故C错误;
D、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NaCl与Na2CO3固体的焰色反应都为黄色,无法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故D错误;
10. (2021·四川省·月考试卷)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合成中将原子充分利用,转化为新的原子
B. 二氧化硅可作为制造宇宙飞船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
C. 燃煤中添加适量CaO可减少SO2排放量,燃烧中硫元素转化为CaSO4
D. 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镁、铝、铁、铜等均能通过热还原法冶炼
【答案】C
【解析】
A.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不能利用化学合成生成新的原子,原子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A错误;
B.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造太阳能电池主要原料,故B错误;
C.向煤中掺入生石灰,在氧气参与反应和高温的条件下,用来吸收SO2生成硫酸钙,可以减少SO2的排放,故C正确;
D.镁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铝性质活泼,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铁性质较活泼,用热还原法冶炼;铜性质较活泼,用热还原法冶炼,故D错误;
故选C。
11. (2021·江西省·单元测试)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验、科研、科技等领域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关于金属Na、Al、Fe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苏打、氢氧化铝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Na、Fe形成的氧化物均能与强酸反应,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C. 配制Fe2(SO4)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能防止溶液变浑浊
D. AlCl3是一种电解质,工业上直接用于电解冶炼金属铝
【答案】A
【解析】
A.胃液中含有盐酸,小苏打和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故A正确;
B.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氧化钠、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配制Fe2(SO4)3溶液时,不能加盐酸,会引入杂质,故C错误;
D.AlCl3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时不导电,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冶炼金属铝,故D错误。
故选:A。
12. (2021·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单元测试)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为了防止氯化亚铁溶液久置变质,常在其溶液中加入少许铁钉
B.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能形成胶体
C. 新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为红褐色
D. 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铁粉,然后过滤
【答案】D
【解析】
A.氯化铁可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铁粉,可防止氯化亚铁溶液变质,故A正确;
B.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到红褐色制备Fe(OH)3胶体,故B正确;
C.新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的Fe(OH)3,所以新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为红褐色,故C正确;
D.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和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氯化亚铁,所以可以用铁能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铁,而不是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故D错误。
故选:D。
13. (2021·山东省枣庄市·月考试卷)中国诗词深受众人喜爱,针对下列一些诗词,从化学角度解读正确的是( )
A. 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描述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既有状态变化又有气味的产生
B. 庾信的《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从化学成分分析现实生活中“飞絮”“鹅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C. 赵孟頫的《烟火诗》“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化学变化中的颜色变化
D. 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
【答案】D
【解析】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物质的挥发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
B.飞絮成分为纤维素,不是蛋白质,故B错误;
C.赵孟頫的《烟火诗》“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焰色反应的现象,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中的颜色变化,故C错误;
D.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14. (2021·河北省·单元测试)《五金•铁》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低下数寸,筑一方塘,短墙抵之。其铁流入塘内,数人执柳木排立墙上……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冶炼方法由金属活动性决定
B. 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C. 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
D. 该法与近代往生铁水吹空气炼钢异曲同工
【答案】B
【解析】
A.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其冶炼方法不同,即金属冶炼方法由金属活动性决定,故A正确;
B.熟铁比生铁质地更软,且延展性好,故B错误;
C.炒铁过程中降低了铁水中的碳含量,从而将生铁转化成熟铁,故C正确;
D.该冶炼方法和近代往生铁水吹空气炼钢,都是利用空气中氧气氧化C元素,其原理基本相同,故D正确;
故选:B。
15. (2021·浙江省金华市·单元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海带中提取溴是工业上获取溴的重要途径
B. 我国古代就已采用加热胆矾或绿矾的方法制取硫酸
C. 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铝可得到金属铝
D. 工业炼铁需要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和熟石灰
【答案】B
【解析】
A.从海水中提取溴是工业上获取溴的重要途径,故A错误;
B.我国古代就开始采用加热硫酸盐晶体胆矾或绿矾的方法制取硫酸,故B正确;
C.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不能电解,在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可得到金属铝,故C错误;
D.石灰石造高温下分解产生CaO和CO2,CaO与铁矿石中的杂质SiO2反应产生CaSiO3,从而除去SiO2,不需要熟石灰,故D错误。
故选B。
16. (2021·河北省沧州市·单元测试)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可用于金属铜的冶炼
B. 明矾、硫酸铁、硫酸铝均可用于净水,它们的净水原理相同
C.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D. 工业生产中可利用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混合制备碳酸铝
【答案】D
【解析】
A.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可用于火法炼铜,A项正确;
B.明矾、硫酸铁、硫酸铝净水原理相同,均利用金属阳离子水解产生的胶体净水,B项正确;
C.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C项正确;
D.碳酸铝遇水即发生互促水解(双水解),不能在水溶液中存在,D项错误。
17. (2021·广东省梅州市·期中考试)下列有关物质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 制钠:以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熔融的NaCl
B. 炼铜:电解精炼黄铜矿得到纯度为99.9%的铜
C. 制硅:用一氧化碳还原二氧化硅得硅
D. 制铝:电解液态氯化铝得铝
【答案】A
【解析】
A.工业制钠是以海水为原料制得NaCl,电解熔融NaCl:2NaCl2Na+Cl2↑,制得钠,故A正确;
B.工业上先将黄铜矿提炼成粗铜,然后电解法精炼得到99.9%的铜,故B错误;
C.工业用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生产硅:SiO2+2CSi+2CO↑,故C错误;
D.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氧化铝来制取:2Al2O34Al+3O2↑,故D错误。
18. (2021·广东省惠州市·月考试卷)我国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距今已有3000~5000年历史,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新出土了多达500多件重要文物,如黄金面具、丝绸“黑炭”、青铜神树、陶瓷碎片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考古时利用C测定文物的年代,C的中子数为8
B. 黄金面具、青铜神树的成分均为纯金属
C. 丝绸转化为“黑炭”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D. 三星堆中含有大量的陶瓷碎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
【解析】
A.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则C的中子数=14-6=8,故A正确;
B.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黄金面具、青铜神树的成分均为合金,故B错误;
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所以丝绸转化为“黑炭”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故C正确;
D.陶瓷是由黏土烧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选:B。
19. (2021·青海省西宁市·期中考试)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与材料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铁碳合金——生铁 B. 硅酸盐——陶瓷
C. 晶体硅——光导纤维 D. 氧化镁——耐高温材料
【答案】C
【解析】
A.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故A正确;
B.陶瓷主要是硅酸盐,故B正确;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
D.氧化镁熔点很高,可做耐火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20. (2021·山东省泰安市·月考试卷)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结论说法正确个数为( )
①氨水、氢氧化铝、冰醋酸、氟化氢都是弱电解质
②HClO、浓硫酸、HNO3均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③HI、CH3COOH、胆矾、氯气都是电解质
④NaF、MgO、AlCl3均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而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漂粉精、福尔马林、水玻璃、水银都是混合物
⑥青铜、硬铝、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⑦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B
【解析】
①氨水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错误;
②HClO、H2SO4(浓)、HN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S、N均处于元素的最高价,都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故正确;
③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错误;
④氯化铝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错误;
⑤水银为汞,只含一种物质,属于单质,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⑥不锈钢是铁的合金,青铜、硬铝、目前使用的硬币有铜镍合金和不锈钢,都属于合金,故正确;
⑦C60、C70、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正确;
故选:B。
21. (2021·全国·历年真题)“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
B. 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
C. 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
D. 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
【答案】C
【解析】
A.钢是铁、碳合金,以铁为主,故A正确;
B.钢的硬度和脆性越大随着含碳量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故B正确;
C.生铁的含碳量较高,属于铁、碳合金,合金的熔沸点比成分金属低,故C错误;
D.工业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故D正确。
故选:C。
22. (2021·河北省·月考试卷)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巡合影”“中国印迹”等影像图.“祝融号”火星车使用的下列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隔热降噪材料三胺泡沫 B. SiC颗粒
C. 新型镁锂合金 D. 有机热控涂层
【答案】C
【解析】
A.隔热降噪材料三胺泡沫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不选;
B.SiC颗粒为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选;
C.新型镁锂合金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C选;
D.有机热控涂层为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不选;
故选:C。
23. (2021·全国·单元测试)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A. 《天工开物•五金》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众人柳棍疾搅,即 时炒成熟铁。”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且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B. 《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
C. 《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
D. 《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
【答案】A
【解析】
A.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且延展性好,故A错误;
B.《抱朴子•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与硫酸亚铁,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
C.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故C正确;
D.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铁合金,故D正确。
故选A。
24. (2021·河北省石家庄市·月考试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高吸水性树脂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B. SiC、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高温结构陶瓷
C. 光导纤维、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 合金拓展了金属材料的使用范围,合金中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
A. 高吸水性树脂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故A正确;
B. SiC、Al2O3的熔点很高,可以用作高温结构陶瓷,故B正确;
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SiO2,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材料中一定含有金属,也可能含有非金属,故D正确;
故选C。
25. (2021·全国·历年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
A.碳酸钠水解导致其水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促进油脂水解,从而除去油污,故A正确;
B.当把漂白粉撒到水中时,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2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而杀菌消毒,所以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故B正确;
C.氢氧化铝属于两性氢氧化物,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而降低胃液酸性,所以氢氧化铝可以用于中和过多胃酸,故C正确;
D.碳酸钡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化钡,但是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不溶于水,所以应该用硫酸钡而不是碳酸钡作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故D错误。
故选D。
26. (2021·辽宁省大连市·月考试卷)K2FeO4是高效、绿色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步骤a中,细菌中的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B. 胶体带正电荷,能与带负电荷的杂质聚沉
C. 整个过程中,只有步骤a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 明矾的净水原理与K2FeO4的相同
【答案】C
【解析】
A.根据图示,细菌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A错误;
B.胶体呈电中性,B错误;
C.整个过程中,只有步骤a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它步骤中都不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C正确;
D.明矾只能净水,不能消毒杀菌,D错误。
27. (2021·北京市市辖区·月考试卷)“类推”这种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B. 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则Fe(OH)3受热也易分解
C. Na可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K也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
D. 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SO2也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A
【解析】
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而碘不具有,则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2,故A错误;
B、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则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可知Fe(OH)3受热也易分解,故B正确;
C、K比Na活泼,所以Na可与冷水反应产生氢气,K也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故C正确;
D、CO2,SO2都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所以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SO2也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D正确;
故选:A。
28. (2021·江苏省泰州市·模拟题)含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Fe2O3能与酸反应,可用作红色颜料
B.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体的消毒
C. FeSO4具有还原性,可用作补血剂
D. 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蚀刻电路板上的铜
【答案】B
【解析】
A.Fe2O3是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为红棕色固体,难溶于水,可用于制作颜料,二者无对应关系,故A错误;
B.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水体的消毒,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故B正确;
C.FeSO4可用作补血剂,与还原性无关,故C错误;
D.FeCl3溶液中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蚀刻电路板上的铜,与酸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29. (2021·河南省·模拟题)中国青铜器在世界上享有极高声誉。所谓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等元素按一定比例熔铸而成的,颜色呈青,故名青铜。青铜器在外界环境影响下所形成的腐蚀产物,由内向外为CuCl、Cu2O,再向外是CuCO3•3Cu(OH)2或CuCl2•3Cu(OH)2,或两者都有的层叠状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青铜属于铜的一种合金,具有较高硬度
B. 加入锡或铅可以降低“熔铸”时所需温度
C. 青铜的主要成分为铜,铜通常呈现青色
D. 青铜器外层的腐蚀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答案】C
【解析】
A.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等元素形成的合金,合金的硬度大于成分金属,所以青铜具有较高的硬度,故A正确;
B.合金的熔点低于成分金属,加入锡或铅形成合金可以降低“熔铸”时所需温度,故B正确;
C.青铜的主要成分为铜,铜是紫红色金属,不是青色,故C错误;
D.在潮湿的空气中Cu易被氧气氧化,所以青铜器外层的腐蚀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故D正确;
故选:C。
30. (2021·全国·历年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甲烷、汽油、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依次增加
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C. 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蚕丝与棉花
D. 淀粉、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
A.由于等质量的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其含氢量的大小,而甲烷、汽油、氢气中H的百分含量大小顺序为:汽油<甲烷<氢气,故等质量的它们放出热量的多少顺序为:汽油<甲烷<氢气,故A错误;
B.油脂(动物油、植物油)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进行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盐(钠盐、钾盐等)和丙三醇(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故B正确;
C.蚕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花则属于纤维素,灼烧时则基本没有气味,故C正确;
D.高分子通常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几千甚至上万的分子,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A。
31. (2021·全国·单元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于纺织的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淀粉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再进一步水解可得酒精
C. 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二者都是使蛋白质变性
D. 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得肥皂
【答案】C
【解析】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错误;
B.葡萄糖是单糖,不会发生水解,故B错误;
C.75%的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福尔马林可用于浸制动物标本,二者作用原理相同,都是使蛋白质变性,故C正确;
D.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32. (2021·河北省·月考试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蕴含的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成语“水滴石穿”中包含了化学变化
B. 《浪淘沙》中“日照澄州江雾开……”,该过程中伴有丁达尔效应
C. 《天工开物》有言“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丝、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 《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说的“法”是指蒸馏
【答案】C
【解析】
A.“水滴石穿”中包含化学反应原理:CaCO3+H2O+CO2=Ca(HCO3)2,Ca(HCO3)2易溶于水,石头在水滴的长时间作用下,就会形成小孔,故A正确;
B.“日照澄州江雾开”中,雾属于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
C.“麻”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C错误;
D.从浓酒中分离出乙醇,利用酒精与水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提纯,则该法为蒸馏,故D正确;
故选:C。
33. (2021·湖北省·期末考试)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其目的之一是为了避免蛋白质变性
B. 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其“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属于合金材料
C. 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由此可知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二氧化硅
D. N95口罩的原材料聚丙烯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A.疫苗的成分是蛋白质,需冷藏存放,避免蛋白质变性,故A正确;
B.“眼眶”是钢铁结成的圈梁,钢铁属于合金材料,故B正确;
C.沙子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C反应生成Si和CO,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以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故C错误;
D.N95口罩的原材料聚丙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利用丙烯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C。
34. (2021·浙江省·月考试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然油脂主要是异酸甘油三酯,同酸甘油三酯的含量很低
B. 纤维素能与乙酸酐作用生成纤维素乙酸酯,可用于生产电影胶片片基
C. “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指的是石油气
D. 地沟油、菜籽油、人造奶油均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答案】C
【解析】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且基本为异酸甘油酯,同酸甘油三酯的含量比较低,故A正确;
B.纤维素的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含3个醇羟基,纤维素可表示为[C6H7O2(OH)3]n,纤维素能与乙酸酐反应生成醋酸纤维,醋酸纤维不易燃烧,可用于生产电影胶片片基,故B正确;
C.西部天然气储量丰富,为解决东部资源问题,则我国“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天然气,故C错误;
D.地沟油是废弃的油脂,只要成分是油脂,但由于含有重金属且细菌超标而不能食用;菜籽油属于植物油;人造奶油是氢化植物油,也属于油脂,故D正确;
故选:C。
35. (2021·河北省·月考试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完全燃烧的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B. 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同分异构体,且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
C. 醋酸甘油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皂化反应
D. 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细小的氯化钠颗粒,可观察到蛋白质凝聚
【答案】D
【解析】
A.蛋白质含有N元素,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外还生成氮气,故A错误;
B.蔗糖和麦芽糖属于同分异构体,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故B错误;
C.醋酸甘油酯不属于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即醋酸甘油酯不属于油脂,其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不属于皂化反应,故C错误;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过量细小的氯化钠颗粒,蛋白质发生盐析,可观察到蛋白质凝聚,故D正确;
故选:D。
36. (2021·全国·月考试卷)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高分子材料蚕丝、尼龙、棉花均为天然纤维,其中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 中科院首创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的
C.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单体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D. 医用口罩所使用的熔喷布为聚丙烯,聚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答案】A
【解析】
A.尼龙为合成纤维,故A错误;
B.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是O=C=O,由于分子中存在碳氧双键,聚二氧化碳是通过加聚反应制取的,故B正确;
C.甲基丙烯酸甲酯CH2=CCH2=C(CH3)COOCH3,含有碳碳双键、酯基,可进行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故C正确;
D.聚丙烯是由丙烯加聚得到,是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A。
37. (2021·广东省广州市·单元测试)广东地处五岭之南,欹枕珠水云山,面朝南海碧波,物产丰盛,人杰地灵。两千年来,长盛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为广东带来对外贸易的繁荣,也催生出众多绚丽多姿的传统工艺经典。下列广东工艺品主要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
选项
A
B
C
D
工艺品
名称
光彩烧瓷
广州玉雕
佛山丝绸“香云纱”
潮汕贝雕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A.光彩烧瓷主要成分是无机硅酸盐,不符合题意;
B广州玉雕主要由钙铝硅酸盐类矿物组成,不符合题意;
C.丝绸主要由蚕丝织造的纺织品, 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符合题意;
D.潮汕贝雕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符合题意。
38. (2021·广东省广州市·单元测试)“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研制疫苗
化学学科与生命、医药等领域形成很强的交叉融合
B
垃圾分类
“可回收物"中的玻璃、塑料均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
蚀刻五金
利用FeCl3的氧化性蚀刻不锈钢广告牌、印刷铜版
D
污水处理
处理剂PAC(聚合氯化铝)可使废水中细小颗粒絮凝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A.研制疫苗需要化学学科与生命、医药等领域形成很强的交叉融合,故A正确;
B.玻璃是硅酸盐产品,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
C.FeCl3与铜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利用FeCl3的氧化性蚀刻不锈钢广告牌、印刷铜版,故C正确;
D.PAC(聚合氯化铝)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使废水中细小颗粒絮凝,故D正确;
故选B。
39. (2021·全国·单元测试)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可用作补血剂
B. 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制得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C. 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钠和硫酸铝
D. 用Na2S作还原剂,除去水中的Cu2+和Hg2+
【答案】A
【解析】
A.FeSO4•7H2O是浅绿色晶体,俗名绿矾,其中亚铁离子可参与人体的血液循环,医疗上可用于补铁,故A正确;
B.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不能用于工业上制备铝,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铝,故B错误;
C.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故C错误;
D.硫化铜、硫化汞是难溶于水,加入硫化钠作沉淀剂,S2-与Cu2+和Hg2+容易结合成CuS沉淀、HgS沉淀,从而降低废水中Cu2+和Hg2+的浓度,与Na2S具有还原性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40. (2021·浙江省·模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环辛四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有两种,据此判断它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苯与丙烯合成异丙苯采用分子筛固体酸作催化剂,可大幅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C. 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石油的催化重整
D. 煤的液化是把煤加热熔化成液体燃料的物理变化过程
【答案】D
【解析】
A.环辛四烯()分子中碳碳键的键长有两种,说明其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
B.工业采用分子筛固体酸作催化剂将苯和丙烯合成异丙苯,反应物原子完全转化成了生成物,且该反应耗能低,符合绿色化学工艺,大幅度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
C.石油的催化重整的目的是获得芳香烃,芳香烃主要来自于石油的催化重整和煤的干馏,故C正确;
D.煤的液化是用煤来生产甲醇,故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41. (2021·浙江省·模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往装有镀锌铁皮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当产生气泡的速率突然减小时,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完全反应
B.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主要实验步骤为: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C. 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将几根已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
D. 测定SO2水溶液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比色卡对照
【答案】B
【解析】
A.Zn比Fe活泼,则Zn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可知当产生气泡的速率突然减小时,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完全反应,故A正确;
B.海带中碘以离子存在,需氧化生成碘单质,则提取碘的主要实验步骤为:取样→灼烧→溶解→氧化→萃取分液→蒸馏,故B错误;
C.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溶液含氯离子,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若生成白色沉淀,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故C正确;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测定SO2水溶液的pH,再与比色卡对照,操作合理,故D正确;
故选:B。
42. (2021·湖北省·历年真题)“碳中和”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下列有关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CO2是V形的极性分子 B. CO2可催化还原为甲酸
C. CO2晶体可用于人工增雨 D. CO2是侯氏制碱法的原料之一
【答案】A
【解析】
A.CO2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4-2×2)=2,且该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为直线形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中碳为最高正价,具有氧化性,用氢气催化还原可以制取甲酸,故B正确;
C.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增雨,故C正确;
D.依据侯氏制碱原理可知,CO2是侯氏制碱法的原料之一,故D正确;
故选:A。
43. (2021·山东省潍坊市·月考试卷)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还原”过程中碳元素均被氧化
B. “储存”和“还原”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C. “储存”过程中每消耗1molO2转移4mole-
D. 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
【答案】B
【解析】
A.“还原”过程中,Ba(NO3)2与CO、CxHy反应生成CO2,C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还原”过程中碳元素均被氧化,故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的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B错误;
C.“储存”过程中O2是氧化剂,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2价,所以每消耗1molO2转移4mole-,故C正确;
D.整个过程中,CO、CxHy、NOx转化成CO2、H2O、N2,说明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故D正确;
故选:B。
44. (2021·辽宁省·期末考试)研究发现生物丁醇有望替代汽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丁醇属于新能源
B. 生物丁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气体
C. 生物丁醇和汽油均属于一次能源
D. 汽油属于化石能源,生物丁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C
【解析】
A.生物丁醇是与生物乙醇相似的生物燃料,因此生物丁醇属于新能源,故A正确;
B.生物丁醇含有碳元素,不完全燃烧会产生CO气体,故B正确;
C.汽油是经过人为加工获得的,属于二次能源,生物丁醇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属于二次能源,故C错误;
D.汽油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生物丁醇可人工制备,属于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
故选:C。
45. (2021·安徽省淮北市·月考试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硅胶有吸水性,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B. 小苏打可溶于水,可作糕点的膨松剂
C.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作食品的杀菌剂
D.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答案】B
【解析】
A.硅胶多孔,具有吸水性,无毒,则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故A正确;
B.小苏打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作膨松剂,所以可用于制作馒头和糕点,故B错误;
C.臭氧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可作食品的杀菌剂,故C正确;
D.做抗氧化剂的物质需能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具有还原性,维生素C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故D正确。
46. (2021·河南省·模拟题)《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酸米”描述的过程是( )
A. 制米糖 B. 酿酒 C. 榨油 D. 晒盐
【答案】B
【解析】
A.制米糖是加入麦芽糖酶,故A错误;
B.浸曲三日,如鱼眼汤沸,酸米”浸曲三日是让酒曲充分发酵,放置到如鱼眼大小的气泡产生,把米蒸熟,冷却与发酵的酒曲充分混合发酵生成酒,故B正确;
C.榨油为物理变化,主要以大豆、花生、芝麻等为原料,故C错误;
D.晒盐的原理是蒸发,大多以海水为原料,故D错误;
故选:B。
47. (2021·山东省济南市·模拟题)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B. “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中“杓”所用的材质为FeO
C. 推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D. 航天航空材料碳纤维、芳纶纤维、聚酯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C
【解析】
A.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但是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即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A错误;
B.“司南之杓(注:勺),投之于地,其柢(注:柄)指南,”司南中“杓”所用的材质是具有磁性的物质,其成分为Fe3O4,故B错误;
C.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属于可再生资源,对环境友好没有污染,所以推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
D.碳纤维是碳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芳纶纤维、聚酯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48. (2021·广东省·单元测试)下列生活中常见用品和其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D.
用品
名称
煤炭
酚醛树脂手柄
明矾
手工肥皂
主要
成分
C
碳单质
苯酚
Al2(SO4)3·12H2O
十二水合硫酸铝
C17H35COONa
硬脂酸钠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不是碳单质,故A错误;
B.苯酚与甲醛可以合成酚醛树脂,故B错误;
C.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化学式:KAl(SO4)2•12H2O,故C错误;
D.硬脂酸钠属于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成分,故D正确。
49. (2021·广东省·模拟题)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捕捉室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有利于吸收CO2
B. 环节a中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C. 反应过程中CaO和NaOH是可循环的物质
D. 可用Na2CO3溶液代替NaOH溶液捕捉CO2
【答案】B
【解析】
A.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故雾状氢氧化钠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故A正确;
B.环节a为分离溶液与沉淀,其基本操作为过滤,故B错误;
C.反应过程中消耗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且再次生成,故两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故C正确;
D.碳酸钠也可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代替氢氧化钠,故D正确。
故选B。
50. (2021·全国·单元测试)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 Fe(OH)3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所以可用于制备红色颜料铁红
B. 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于生活环境的消毒
C. NH4Cl溶液呈酸性,所以可用于除去钢板上的铁锈
D. KMnO4溶液可以氧化乙烯,所以可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答案】A
【解析】
A.铁红是氧化铁,氢氧化铁受热分解为氧化铁,与Fe(OH)3胶体的吸附性无关,故A错误;
B.NaClO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于生活环境的消毒,故B正确;
C.NH4Cl溶液呈酸性,可与铁锈反应,所以可用于除去钢板上的铁锈,故C正确;
D.乙烯可催熟水果,KMnO4溶液可以氧化乙烯,所以可用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故D正确。
专题09 物质结构与性质(提升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物质结构与性质(提升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提升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提升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基础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07 化学与生活、传统文化和STSE(基础卷)-2022届高三化学【精准提升·二轮】专题训练卷(新高考专用)(原卷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