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
展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学会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3.结合图片及相关资料掌握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和太阳活动的类型;
4.结合实例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5.结合实例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辐射现象,了解太阳辐射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自制教具
四、教学过程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
(1)实质:炽热的气体星球。
(2)主要成分:氢和氦。
(3)表面温度:约为6000 K。
2、太阳辐射的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3、能量来源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核聚变反应,变成1个氢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能量。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特别提醒] 煤是地质历史时期接受太阳辐射的植被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能源,所以煤是地质时期被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大气水平运动即风)、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因此把水能、风能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的构成
从外到内分为:日冕层(最外层)、色球层、光球层(太阳表面最亮,肉眼可见)。
2、太阳活动
(1)概念: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经常发生的大规模运动,其中以黑子和耀斑作为主要标志,平均周期约为11年。
(2)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类型 | 活动特征 | 形态 | 活动层次 | 对地球的影响 |
黑子 | ①温度相比周围低而呈现黑斑点②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③周期约为11年 | 黑色斑点 | 光球层 | ①太阳黑子的多少与降水量有相关性②太阳活动会使一些现象出现概率增加,如厄尔尼诺现象等 |
耀斑 | ①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②时间短③释放巨大能量④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⑤周期约为11年 | 大而亮的斑块 | 色球层 | ①强烈干扰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②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磁场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
日珥 | 色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剧烈太阳活动现象,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像太阳的耳朵一样。爆发时会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 耳状 | 色球层 | 日全食时,可用肉眼观测到。对地球影响主要是地球磁场的混乱,主要表现为指南针的突然失灵,短波通讯的突然中断,影响短波通讯的正常运行。 |
日冕物质抛射 | 日冕层带电粒子脱离太阳飞向宇宙 |
| 日冕层 | 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 |
[温馨提示]
① 极光现象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冬半年的夜晚。
② 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和地球磁场的影响白天较强
③ 通常情况下,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④ 太阳外部大气不断释放高速带电粒子流,形成太阳风。太阳大气中出现的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现象会影响太阳风的变化,从而影响地球及人类活动。太阳风可以单独发生。但在发生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时常伴有强烈的太阳风。
[特别提醒] 黑子不黑:由于黑子温度比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温度低,所以显得暗一些。
2021学年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及答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