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综合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4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模块一:建设主体功能区
阅读教材第109~111页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何谓主体功能区?建设主体功能区有何意义?
问题2.说明建设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背景。
问题3.根据地理国情和国土开发状况,我国的主体功能区是如何划分的?有何特征?各自的主体功能是什么?
【活动】据自己查阅的资料和下图,了解山东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
山东划分四大主体功能区
问题1.找出各类主体功能区及分布。
问题2.自选某优化开发区域或重点开发区域,谈谈其经济开发的优势和潜力。(从现有经济、技术、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环境承载力等方面考虑)
问题3.自选某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说明这里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的原因。(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考虑)
问题4.综合上述活动结果,谈谈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从环境的价值、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考虑)
模块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案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1.阅读教材第113~115页图文资料和补充材料,独立填写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相关内容。
2.简要总结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3.结合补充材料,课下上网查阅资料,对比长江经济带,完成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两个国家战略的相关内容。(见上表)
核心素养专练
【基础巩固】
下图为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图中生态功能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位于低山丘陵区
B.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
C.都位于省级行政区交界处
D.三级地势阶梯上均有分布
2.图中序号代表的生态功能区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①地位于青、藏之间
B.②地跨陕、甘、宁、晋地区
C.③地主体位于川、渝地区
D.④地位于粤、桂、黔之间
3.国家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目的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
D.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纲要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轴”是指京沪铁路
B.“两翼”中的“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
C.“三极”是长江经济带的三大增长极
D.“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5.下列措施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是( )
A.加大长江中上游资源开发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C.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D.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进行大开发
6.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A.土地广阔,价格低B.水能资源缺乏
C.人口众多,素质高D.交通设施完善
【能力提升】
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读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地图,回答1~3题。
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北京、天津的优势有( )
①资金 ②土地资源 ③环境承载力 ④科技、人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
C.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D.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3.北京周边的唐山、廊坊、保定等十余个区县快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紧邻北京 ②交通便利 ③人口稠密 ④经济发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十二五”期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据此回答4~6题。
材料一 部分省市能源消耗指标(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材料二 山东半岛某市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图。
4.下列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仍需加快
B.主要依赖本地丰富的资源发展经济
C.对外合作潜力巨大,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发展总体上仍未摆脱“粗放型”增长模式
5.该循环经济示范区布局的主导区位优势是( )
A.资源丰富B.市场广阔
C.环境优美D.交通便利
6.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中( )
A.中水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突出特色
B.运输总量虽大,但多以中小型货物运输为主
C.污染物被完全回收利用,实现了零排放
D.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浓盐海水回归大海,保护了海洋生态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模块一
问题1.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各个地区因主体(核心)功能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建设主体功能区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提出的国土开发和保护战略。
问题2.(1)适宜开发的土地少。我国山地多,平原少;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少;人均可利用土地资源区域差异明显。(2)自然资源分布不均。(3)生态环境比较脆弱。(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问题3.略。
【活动】略。
模块二:1.
续 表
2.(1)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
核心素养专练
【基础巩固】
1.D 2.B 3.C 4.C 5.C 6.A
【能力提升】
1.D 2.B 3.A 4.B 5.D 6.A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发展意义。
2.运用资料,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我的疑问】
自主预习
任务一:复习中国地理——疆域,回顾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岛屿组成、海岸线等海洋国情。
任务二:上网查阅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实例,说明建设海洋强国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预习自查】简析浙江省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
课堂探究
模块一: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案例 “一带九区多点”的海洋经济开发格局
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十三五规划纲要》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到战略性、全局性的高度,并从壮大海洋经济、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和海洋权益维护三个方面,提出要着力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打造海洋经济新格局。阅读教材第115~116页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面积、气候、资源、灾害、生态、环境方面,简要概括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2.我国海洋经济开发的分布格局有何特点?属于哪类主体功能区?其核心功能是什么?
3.我国海洋经济重点开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模块二:维护海洋权益
我国的海洋权益,不仅包括我国岛礁主权和管辖海域的权益,还包括在他国管辖海域、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依法享有的海域通航、资源开发、海洋科学研究、维护海上安全等权益。维护海洋权益,要构建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合作和沟通协调的新体制。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经济合作,支持优势海洋产业与海外合作,以及涉海企业“走出去”,推动建立一批跨国海洋产业园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产业链。推进海上互联互通,主动参与国际和地区海洋秩序的建立维护,健全与周边国家涉海对话合作机制和涉海事务协调机制,维护我国海洋权益。阅读教材第117~118页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识别图中序号①~⑤所代表的概念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2.运用所学知识,阐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的依据。
核心素养专练
【基础巩固】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分散于北纬25°40'~26°、东经123°~124°34'之间,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读图,回答1~2题。
甲
乙
1.甲图a、b、c、d四处中代表我国钓鱼岛的是( )
A.aB.bC.cD.d
2.我国钓鱼岛的海底地形属于( )
A.洋盆B.海岭C.大陆坡D.大陆架
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肾”
B.三江平原是我国主要森林分布区之一
C.沿海滩涂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浮游植物
4.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相比,其复杂性和特殊性表现在( )
A.海洋空间范围广
B.海洋矿产资源多且分布集中
C.海洋环境恶劣
D.海洋能源密度低,能量转换效率低
【能力提升】
近年来,伴随天津滨海新区及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各类海洋及防灾、减灾工程的逐年建设,天津及附近海岸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此回答1~2题。
图1 天津沿海地区海岸变迁示意
图2 天津港附近海岸景观
1.过度开发海岸带会造成(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海陆水分交换失衡 ③河流含沙量增加 ④海洋灾害频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为维护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应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
A.定期休渔B.停止围填造陆
C.增殖放流D.防治水体污染
南海诸岛的岩石主要由珊瑚、贝壳碎屑形成,质地疏松。南海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下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据此回答3~4题。
3.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土壤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蒸发弱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C.植物多,吸收盐分D.距海远,受海水影响小
4.南海诸岛为富磷土壤,磷的最主要来源是( )
A.鱼类粪便B.植物死亡分解
C.鸟类粪便D.珊瑚、贝壳碎屑
风光旖旎的珊瑚礁岛,是分布在海洋中水深较浅地方的一种石灰石(化学名字叫碳酸钙)堆积物,是由海洋中能分泌石灰石的多种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起主导作用的是珊瑚虫。读南沙群岛部分珊瑚岛礁分布图,回答5~7题。
5.据图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
A.岛屿周围的浅海
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温暖清澈的浅海
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6.风向对珊瑚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上风向有丰富的饵料和氧气,所以珊瑚生长较快且密集。若仅从风向角度考虑,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西北
B.东北—西南
C.东西
D.南北
7.图示地区淡水资源短缺,要解决此问题,目前最不可取的措施是( )
A.冰川融水
B.收集雨水
C.轮船运送
D.海水淡化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预习自查】
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沿岸冷、暖洋流交汇;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
课堂探究
模块一
1.①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大陆架宽广,岛屿众多。
②南北纵跨温带、亚热带、热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热带气旋影响大。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冬季海面有结冰。
③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④海洋灾害种类多,包括风暴潮、海冰、海水入侵等。
⑤拥有多种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入海河口、珊瑚礁、红树林等。
⑥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2.“一带九区多点”。属于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主要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3.①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如围填海造陆、现代化港口、跨海桥梁和海底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②开发更多资源,例如,提高海洋资源勘探技术,推进形成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积极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
③升级海洋产业结构。改造和升级传统海洋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海洋服务业。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模块二
1.内水 领海 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公海
2.①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的,中国渔民历来在这些岛屿及其附近海域从事生产活动。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②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隔开。
③钓鱼岛既不是无主岛,也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而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核心素养专练
【基础巩固】
1.B 2.D 3.D 4.C
【能力提升】
1.D 2.B 3.B 4.C 5.C 6.B 7.A
区域
图示
发展条件
发展举措
长江经
济带
京津冀
地区
粤港澳
大湾区
地区
单位GDP能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山东
1.175
1.89
广东
0.747
0.98
上海
0.833
1.01
江苏
0.853
1.41
浙江
0.828
1.30
区域
图示
发展条件
发展举措
长江经
济带
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储量充足,种类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城市密集,市场广阔
建设沿江绿色生态走廊;
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京津冀
地区
历史渊源深厚,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优势明显;
港口多,海岸线长;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富集
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
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区域
图示
发展条件
发展举措
粤港澳
大湾区
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合作基础良好
完善城市群和城镇发展体系;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