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金属晶体
1.概念
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称为金属晶体。
2.常见金属晶体的堆积特点及方式
(1)特点:金属键可看作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的相互作用,而且“自由电子”为整个金属所共有,导致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因此金属晶体可看作等径圆球的堆积。
(2)堆积方式:如图为两种球堆积的两种方式
如果将层与层之间再相互叠放在一起,变成了晶体的堆积模型,下图为两种通过密置层叠放而得到的最密堆积方式。
3.常见金属晶体的结构
4.物理通性
(1)通性:金属晶体具有金属光泽,有良好的延性、展性和可塑性。
(2)原因:金属键在整个晶体的范围内起作用。在锻压或锤打时,密堆积层的金属原子之间比较容易产生滑动,这种滑动不会破坏密堆积的排列方式,而且在滑动过程中“自由电子”能够维系整个金属键的存在,因此金属晶体虽然发生了形变但不致断裂。
(1)晶体中含有阳离子就一定含有阴离子吗?
提示:不一定。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不含阴离子。
(2)金属在通常状况下都是晶体吗?金属晶体的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不是,如汞。金属键和金属原子的堆积方式决定金属的性质。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同主族金属元素自上而下,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体现金属键逐渐减弱。( √ )
提示:一般来说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晶体内部作用力越强,因而晶体熔点越高、硬度越大。所以以上说法正确。
②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晶体是电解质。( × )
提示: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所以错误。
③金属晶体和电解质溶液在导电时均发生化学变化。( × )
提示:金属导电并不产生新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
(4)(情境思考)飞机制造中使用大量合金。
①金属为什么具有较好的延展性?
提示:金属晶体中由于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方向性,各原子层之间发生相对滑动以后,仍可保持这种相互作用,因而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也不易断裂。金属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也会影响金属的性质,具有最密堆积结构的金属延展性往往比其他结构的金属的延展性好。
②合金为何比纯金属的性质优越?
提示:合金内加入了其他元素或大或小的原子,改变了金属原子有规则的层状排列,使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变得困难。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合金比纯金属硬度高、强度大、耐磨性高。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知识点 金属晶体
1.金属物理通性的解释
2.金属熔点和硬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1)金属的熔点、硬度等取决于金属晶体内部作用力的强弱。一般来说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晶体内部作用力越强,因而晶体熔点越高、硬度越大。金属晶体的熔点变化差别较大。
(2)同类型金属晶体,金属晶体的熔点由金属阳离子半径、离子所带的电荷决定,阳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越多,相互作用力就越大,熔点就越高。如熔点:Li>Na>K>Rb>Cs,Na
常见金属晶体的四种结构如下表所示:
(情境应用)已知金属钠晶体的晶胞如下,晶胞的棱长为
a假定金属钠原子为等径的刚性球,且晶胞中处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相切。则钠原子的半径r为多少?
提示: eq \f(\r(3)a,4) 。如果沿着某一面的对角线对晶胞作横切面,可得如图所示的结构,其中AB为晶胞的棱长,BC为晶胞的面对角线,AC为晶胞的体对角线。根据立方体的特点可知:BC= eq \r(2) a,结合AB2+BC2=AC2得r= eq \f(\r(3)a,4) 。
【典例】Al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丙所示。
若已知Al的原子半径为d,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请回答:
(1)一个晶胞中Al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
(2)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解题指南】(1)解决本题需要特别注意观察题目中各个图示,发挥空间想象力,从而明确配位数及晶胞中原子个数。
(2)计算密度时关键要充分结合密度的计算公式,还要结合前面的空,明确晶胞中原子个数。
【解析】(1)一个晶胞中Al原子的数目为8× eq \f(1,8) +6× eq \f(1,2) =4。(2)把数据代入公式ρV= eq \f(N,NA) M得ρ×(2 eq \r(2) d)3= eq \f(4,NA) M,解得ρ= eq \f(M,4\r(2)d3NA) 。利用公式求金属晶体的密度,关键是找出晶胞正方体的棱长。本题中面对角线的长度为4d,然后根据棱长的 eq \r(2) 倍等于面对角线的长度可求得晶胞正方体的棱长。
答案:(1)4 (2) eq \f(M,4\r(2)d3NA)
【母题追问】(1)最近的Al原子之间的距离a是多少?
提示:根据图乙可知,最近的两个Al原子之间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一半,即a=2d。
(2)Al与Ga都属于第ⅢA主族,那么金属Al与金属Ga的硬度如何?
提示:Al与Ga都属于同主族元素,价电子数相同,离子所带电荷数相同,Al3+半径小于Ga3+,所以Al的硬度更大。
晶胞密度的计算方法
(1)以晶胞为研究对象,运用切割法分析每个晶胞中含有的微粒数,计算一个晶胞的质量m= eq \f(n·M,NA)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为晶胞中所含微粒个数,M为所含微粒的摩尔质量)。
(2)结合晶胞中的几何关系,计算一个晶胞的体积,用m=ρ·V的关系计算。
已知,1 183 K以下纯铁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图1所示,1 183 K以上转变为图2所示的基本结构单元,在两种晶体中最邻近的铁原子间距离相同。
在1 183 K以下的纯铁晶体中,与体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是多少?在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面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数是多少?
提示:8;12。在1 183 K以下的纯铁晶体中,与体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是8个顶点的铁原子;在1 183 K以上的纯铁晶体中,与面心铁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铁原子有12个。
【补偿训练】
(2021·武汉高二检测)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原子的核外电子在金属中都是自由电子
B.金属不透明且具有金属光泽与自由电子有关
C.金属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失去的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D.金属导电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定向移动
【解析】选B。A中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电子是自由电子, 其导电的实质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故 A、 D错。C中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容易, 还原性越强, 其还原性的强弱与失去电子的数目多少无关,故C错。金属中自由电子能够吸收波长范围极广的光并很快放出, 使得金属不透明且具有金属光泽, 故B正确。
三言两语话重点
1.金属晶体是指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
2.金属晶体的物理通性包括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金属键的影响因素: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下列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间作用最弱的是( )
A.K B.NaC.Mg D.Al
【解析】选A。四种金属中钾的原子半径最大,相同体积内自由电子数较少,所以金属键最弱,即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作用最弱。
2.(双选)下列关于金属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金属的导电性越弱
B.常温下,金属单质都以金属晶体形式存在
C.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紧密堆积,能充分利用空间的原因是金属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D.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作用,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断裂,故金属无延展性
【解析】选A、C。温度升高,金属离子的热运动加快,对自由电子的移动造成阻碍,导电性减弱,A项正确;常温下,Hg为液态,不属于晶体形态,B项错误;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在外力作用下,一般不会断裂,即金属具有延展性,D项错误;正是因为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金属晶体中的金属原子一般采用最密堆积,尽量充分利用空间,C项正确。
3.如图是金属晶体内部结构的简单示意图,仔细观察该结构,以下有关金属能导电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
A.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金属阳离子
B.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
C.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电子且无规则运动
D.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
【解析】选B。金属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属于整块金属,能够自由移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子定向移动,从而能够导电。
【补偿训练】
金属的下列性质中和金属晶体的结构无关的是( )
A.良好的导电性B.反应中易失电子
C.良好的延展性 D.良好的导热性
【解析】选B。金属的物理性质是由金属晶体结构所决定的,A、C、D三项都是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都是由金属晶体结构所决定的。B项,金属易失电子是由金属原子的结构决定的,和晶体结构无关。
4.(双选)要使金属晶体熔化必须破坏其中的金属键。金属晶体熔、沸点高低和硬度大小一般取决于金属键的强弱,而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半径大小有关。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镁的硬度大于金属铝
B.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从Li到Cs是逐渐降低的
C.金属镁的熔点大于金属钠
D.金属镁的硬度小于金属钙
【解析】选B、C。钠、镁、铝所对应的阳离子半径依次减小,且Na+、
Mg2+、Al3+的电荷数依次增加,所以熔、沸点和硬度Na
A.Mg>Al>Ca B.Al>Na>Li
C.Al>Mg>Ca D.Mg>Ba>Al
【解析】选C。Al的价电子比Mg多,半径比Mg小,所以Al 的熔点比Mg高,Ca的价电子与Mg相等,半径比Mg大,所以Ca 的熔点比Mg低,故A、D错误,C正确。因Li、Na的电荷相同,钠原子半径>锂原子半径,则熔点为Na<Li,故B错误。
素养新思维
6.2020年12月17日嫦娥5号返回器带回月球土壤样品。研究发现,月球土壤样品中存在铁、铜、金、银、铅、锌等矿物颗粒。回答下列问题:
(1)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铁晶体中铁原子以__________键相互结合。
(2)铜的晶胞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晶胞中所含的铜原子数为__________个。金属铜晶胞的棱长为a cm。又知铜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___。
【解析】(1)根据构造原理,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因为铁是金属,所以铁晶体中铁原子以金属键相互结合。(2)铜的1个晶胞能分摊到4个Cu原子;1个晶胞的体积为a3 cm3;一个晶胞的质量为a3ρ g;由 eq \f(64 g·ml-1×4,NA) =a3ρ g,得NA= eq \f(256,a3ρ) ml-1。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金属
(2)d 4 eq \f(256,a3ρ) ml-1
常见金属
Ca、Cu、Au、Al、Pd、Pt、Ag
Li、Na、K、Ba、W、Fe
Mg、Zn、Ti
结构示意图
配位数
12
8
12
晶胞特点
立方体,顶点处各有一个微粒,每个面心有一个微粒
立方体,顶点处各有一个微粒,晶胞中心有一个微粒
非立方体或长方体,底面中棱的夹角不是直角
结构示
意图
晶胞
配位数
6
8
12
12
空间利用率及a与r的关系(a为晶胞棱长,r为金属原子半径)
52%
a=2r(位于边上的两个原子相切)
68%
eq \r(3) a=4r(位于体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
74%
eq \r(2) a=4r(位于面对角线上的三个原子相切)
74%
设底边棱长为a,晶胞高为h,则a=2r(底边上的两个原子相切),h= eq \f(2\r(6),3) a
高中化学第3节 烃第2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3节 烃第2课时学案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2节 醇和酚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2节 醇和酚第1课时导学案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第2课时学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