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练习题
展开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班级 姓名
一、字词积累
1.多音字
监jiān(监督) 殷yān(殷红) 创chuāng(创口) 龟jūn(龟裂)
jiàn(国子监) yīn(殷商) chuàng(创造) guī(乌龟)
2.易读错的字
隶书(lì) 领域(yù) 蜀国(shǔ) 枇杷(pí pa) 皋陶(gāo yáo)
造诣(yì) 祭祀(sì) 蜷曲(quán) 外甥(sheng) 提供(gōng)
楷模(mó) 迂回(yū) 剖析(pōu) 小篆(zhuàn) 匈奴(xiōng)
3.词语搭配:
(古老)的文字 (漫长)的演变过程 (独特)的艺术 (著名)的书法家
(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 (仔细)地研究
(创造)文字 (奠定)基础 (治疗)创伤 (查阅)书籍 (搜集)资料
二、课文理解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1.《字谜七则》
(1)这七则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①第一到四则是字谜,谜底:日、坐、也、口。
②第五、六则谜面是画,谜底也是猜字。谜底:休、斗。
③第七则谜底:默。
(2)猜字谜的方法:
①会意法——总体理解谜面的意义,扣合谜底。
②加法——将笔画相加或将某些字相加,以扣合谜底。
③象形法——根据事物特征、汉字结构进行拟人拟物,加以形象化,引起联想,增加趣味。
2《门内添“活”字》
门内添活则为“阔”,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关系。
3.《有趣的谐音》
(1)谐音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2)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书上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谐音:旧(舅)、无(吴)、输(书)、动(冻)、言(盐)、名(鸣)。古诗中有时也运用谐音达到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
- 《“枇杷”和“琵琶”》
《“枇杷”和“琵琶”》就告诉我们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 《有趣的形声字》
(1)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2)“象形”和“形声”是汉字产生初期十分重要的造字方法。
(3)汉字是音、形、义三结合的表意字,从结构规律上分析,汉字主要有六种形式: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
《我爱你,汉字》
1.《汉字字体的演变》
(1)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经过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
(2)汉字在不同的阶段的特点: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具有早期汉字的特点:字形图画性较强,字体也不固定,随意性大。
金文:又称铜器铭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其特点是: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和美观。
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文字,是秦统一六国后的文字。其特点是: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隶书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啊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3)汉字的演变趋势:汉字的发展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2.《甲骨文的发现》
(1)甲骨文一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国文化领域中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甲骨文是盛行于殷商时代的刻在甲骨上的一种古老的文字,是清朝学者王懿荣发现的。
3.《书法欣赏》
(1)智永 楷书 《千字文》:智永是王羲之后人,书传家法,对后世书法影响甚远。董其昌评价其字“力透纸背”,苏轼评其字“精能之至,返造疏淡”,何绍基评曰“含蓄而极富韵律意趣”。智永楷书,易上手易转体,自然舒展,而其楷书《千字文》堪称典范,是一千多年来最佳版本。
(2)怀素 草书 《千字文》:此卷为其暮年所书。落笔饱满、使转自如、不露锋芒、虚灵高古、平淡清远,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空灵境界。
(3)文征明 行书 《千字文》:每一字之落笔,由牵丝中可见,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4)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着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他们分别指是:唐朝的欧阳询(欧体)、唐朝的颜真卿(颜体)、唐朝的柳公权(柳体)、元朝的赵孟頫(赵体)。
(5)历代名书法家名作:
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其代表作为《祭侄文稿》;柳公权,其代表作为《玄秘塔碑》;米芾,其代表作为《研山帖》;赵孟頫,其代表作为《洛神赋卷》;欧阳询,其代表作为《九成宫醴泉铭》;此外,我还知道的书法家有张旭、怀素等。
(6)词语拓展(描写书法的词语)
笔酣墨饱 笔走龙蛇 力透纸背 入木三分 龙飞凤舞 龙蛇飞动
铁画银钩 方刚圆柔
(7)欣赏作品不仅要体会作品点画、结字、章法的匠心与功力,了解作品的师承,流派、风格,还要通过作品去感受书法家的气质、情感以及审美追求。
第一,欣赏线条质量,从中观察作者创作时的用笔、用墨及其笔法。
第二,欣赏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体现的作者的意趣和哲理。
第三,欣赏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
第四,欣赏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实纪录,与作者的情感、性格、修养密切相关。优美的书法作品必须是形美神足,形神兼备,欣赏者就是要领会体势,捕捉神采。
4.《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有:一是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二是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三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
统一。
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这是一则研究报告,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四部分内容,体现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形成结论的思维过程,也体现了研究报告语言平实、严谨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