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第17课《壶口瀑布》(第一课时)练习
一、基础积累(21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1分)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辘辘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jiāo xiǎng乐,一幅写意画。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乘隙(xì) 觅缝(mì) 潺潺(chán) jiāo xiǎng(交响)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湿辘辘”,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湿漉漉”。(2分)
(3)文中“夺路”的意思是:强行通过道路;“迂回”的意思是:回旋,环绕。(4分)
(4)这段话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3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孤独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B.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C.王鹤同学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D.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解析】A.有误,“不以为然”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用于句中与句意不符,可改为“不以为意”。C.有误,“文不加点”比喻作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该成语与后面的“错字百出”相矛盾。
D.有误,“洗耳恭听”形容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该成语不能用于家长倾听孩子心声的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B )(2分)
A.童年时代小伙伴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B.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C.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富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解析】A.有误,“歌声”与“浮现”搭配不当,可删去“的歌声”;C.有误,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D.有误,有歧义,可改为“张教授身体瘦弱的父亲”。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B)(2分)
A.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B.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C.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D.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
【解析】B.运用了拟人修辞;ACD.是比喻。
- 填空。(4分)
全文《壶口瀑布》写了作者________次到壶口看瀑布的情形。课文第二段,写________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至五段,写________。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声势浩荡。第六段中“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几句,写出了作者________。
【答案】两,初次看,再访壶口瀑布,对黄河的赞美
【解析】《壶口瀑布》全文写了作者两次到壶口看瀑布的情形。课文第二段,写第一次看壶口瀑布,第三至五段,写第二次看过壶口瀑布。第六段中“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几句,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综合性学习(9分)
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某校八年级(5)班正在开展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为营造活动气氛,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霑的《我的中国心》。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将于9月30日在报告厅进行“我爱祖国”的诗歌朗诵比赛决赛,现通知当日下午2点八年级各班前去观摩比赛,请你以八年级语文组的名义写一则通知要求各班班主任组织好班级学生有秩序到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热爱祖国,建设家园。
(2)【示例】吴薇同学的朗诵,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下面请王淑涵同学为大家朗诵《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缠绵婉转中,感受那爱国的依依深情。
(3)【示例】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4) 通 知
八年级各班班主任:
学校将于9月30日在报告厅进行“我爱祖国”的诗歌朗诵比赛决赛,请各班班主任于当日下午2点组织好班级学生有秩序地到场观摩比赛。
八年级语文组
2020年9月28日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精读(16分)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 填空。(4分)
文中“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一句属于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以静衬动。 用“青冷的灰,寂寂的蓝”衬托壶口瀑布奔腾激越、令人震撼的气势。从感官角度“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则属于 触觉。
2.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从修辞的角度)(3分)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表现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2)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从词语的角度)(2分)
“驰骋”呼应了前文“其势如千军万马”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壶口瀑布处的黄河水汹涌奔腾的雄壮气势。
3.文章为什么要写黑猪掉进深沟的事?前面“当地人说”几个字能否删除?为什么?(5分)
从侧面烘托激流汹涌,水流之急,水力之大。不能删除。因为这不是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听“当地人说”的,可能有些夸张。如果删除的话,就与事实不符。
4.第三段中“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一句中,“从从容容”的原因是什么?(2分)
这是作者第二次去看壶口瀑布,当时正是枯水期,“谷底显得异常开阔”。
(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壶口走笔
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轰轰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其实,那个山坳离壶口还有两公里。
山崖一侧有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汽车紧傍着灰褐色的岩石停下,那位置和壶口瀑布平行。悬崖石阶二百多米处便是壶口瀑布,应当看得很真切的,但我的眼睛却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河滩是黄的,河床是黄的,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下来的水也是黄的。它们组成一帧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中,浑然天成,那般神奇,那般独具魅力。没有人能想到,黄河曲曲弯弯流淌几千里之后,能在山西和陕西两省间的峡谷中,把原本宽阔的河面猛然收缩,使松散的力猝然凝聚,经年累月,一条巨沟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黄水倒悬倾注,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有了如雷的吼声……
在人们的意象中,大地是有魂灵的。魂灵在哪里?魂灵是什么?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这灵光饱含着血脉;血脉中激荡着清冽的水和浑黄的水。多少年来,灵光在闪烁,黄土地上有欢歌,也有悲歌;而这一切,作为黄土地的魂灵,最终奏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
那天本来是有太阳的。汽车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黄土坡上行驶时,阳光把满坡的绿照得层次分明。然而壶口瀑布那一方的太阳却黯然失色,像一个很大的蛋黄悬在高空。有趣的是,浑黄的浪涛溅起的水花却白得耀眼,白得晶莹,从巨沟中飞起,又如同白色的珠子撒向空中。于是奇迹出现了,在河对岸浑黄的天宇下,一条彩虹隐约可见。
我注视着彩虹,再听那如雷的涛声,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首歌是相当熟悉的。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尽管他们不可能从壶口瀑布显出雄威的那一方域踏上征程,但他们的心境和气度却完全可以同翻卷咆哮的壶口瀑布相比照,黄土地魂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股脑儿凝聚,又一股脑儿迸裂……正是在那血与火的交织中,他们杀出一个新天地,使黄土地的魂灵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庄严和神圣!
壶口瀑布的气势动天地,泣鬼神,那可是对倒下的将士的祈祷与祝福、呼唤与抚慰?如果他们真的魂兮来归,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同大地的魂灵相拥相吻,那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踏着河床坚硬的石和松软的沙,回到西岸灰褐色的山石旁,蓦然回首,那帧浑黄的画又呈现在我眼前,太阳仍在照着,隐约中又见彩虹,颜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竟是那么协调,那么美!留下的几张照片,背景是黄的:黄天,黄地,黄水,还有黄皮肤的我。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注入“壶口”时的声势之大。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句子赏析。解答时首先分析本句的修辞手法,再分析这种手法 表达作用。句中“如雷的吼声”可以看得出运用比喻的手法。
2.作者说:“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灵光”在这里指什么?文中又提到“黄土地的魂灵”,从全文看,“黄土地的魂灵”又指的是什么?(4分)
神奇的壶口瀑布;民族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指代义的理解能力。从文中“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嗡嗡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 壶口瀑布的回声。”可以看出“灵光”在这里指壶口瀑布;根据“作为黄土地的魂灵,最终奏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和下文“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从全文看,“黄土地的魂灵”指民族精神。
3.“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结合黄河的人文特点与本文的主旨,分两点来说说“象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分)
①象征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斗。
②象征抗日将士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或:民族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能力,根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卫黄河即是保卫中华民族;黄河又具有磅礴、雄浑的气势,与抗日将士所具有的民族精神是一样的。围绕这两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4.最后一段作者说“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作者为什么会“满足”?。(2分)
作者在观赏壶口瀑布时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并且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作者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作者感受到了其所期望的,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永垂不朽的民族精神,并为中华民族而骄傲,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骄傲。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7《壶口瀑布》第二课时课件PPTpptx、17《壶口瀑布》第二课时教案docx、17《壶口瀑布》第二课时同步练习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7 壶口瀑布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7《壶口瀑布》第一课时课件PPTpptx、17《壶口瀑布》第一课时同步练习docx、17《壶口瀑布》第一课时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17 壶口瀑布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7 壶口瀑布集体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7课《壶口瀑布》第二课时pptx、第17课《壶口瀑布》第二课时练习doc、第17课《壶口瀑布》第二课时导学案doc、第17课《壶口瀑布》第二课时教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