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象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函数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面分别给出了变量x与y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y是x函数的是( )A. B.C. D.2、甲、乙两人沿同一条路从地出发,去往100千米外的地,甲、乙两人离地的距离(千米)与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是 B.乙的速度是C.甲乙同时到达地 D.甲出发两小时后两人第一次相遇3、如图1,在菱形ABCD中,AB=6,∠BAD=120°,点E是BC边上的一动点,点P是对角线BD上一动点,设PD的长度为x,PE与PC的长度和为y,图2是y关于x的函数图象,其中H(a,b)是图象上的最低点,则a+b的值为( )A. B. C. D.364、下列图象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A. B. C. D.5、某天早晨,小明离家跑步到公园锻炼一会后又回到家里.下面图像中,能反映小明离家的距离y和时间x的函数关系的是( )A. B.C. D.6、如图所示,下列各曲线中表示是的函数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7、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8、如图1所示,直角三角形中,,且.设直线截此三角形所得的阴影部分面积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为图2所示,则的周长为( )A. B. C. D.9、中考体育篮球运球考试中,测试场地长20米,宽7米,起点线后5米处开始设置10根标志杆,每排设置两根,各排标志杆底座中心点之间相距1米,距两侧边线3米,假设某学生按照图1路线进行单向运球,运球行进过程中,学生与测试老师的距离y与运球时间x之间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测试老师可能站在图1中的位置为( )A.点A B.点B C.点C D.点D10、东东和爸爸一起出去运动,两人同时从家出发,沿相同路线前行,途中爸爸有事返回,东东继续前行,5分钟后也原路返回,两人恰好同时到家.东东和爸爸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离家的路程(米),(米)与运动时间(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两人前行过程中的速度为180米/分 B.的值是15,的值是2700C.爸爸返回时的速度为90米/分 D.运动18分钟或31分钟时,两人相距810米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2、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A出发,沿A﹣B﹣C匀速运动,到点C停止运动.点P运动时,线段AP的长度y与运动时间x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D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___.3、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4、已知函数f(x)=+x,则f()=_____.5、如图是汽车加油站在加油过程中,加油器仪表某一瞬间的显示,加油过程中的常量是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1,是一个矩形裁去一个小矩形后余下的边框,动点以每秒的速从点出发,沿移动到点止,相应的的面积与时间的图象如图2所示:(1)求图2中的值;(2)图1的面积为多少?(3)求图2中的值.(4)当的面积等于时,求的周长.2、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C=6,BC=10,设P为BC上任一点,点P不与点B、C重合,且CP=.若表示△APB的面积.(1)求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3、请根据函数相关知识,对函数y=2|x﹣3|﹣1的图象与性质进行探究,并解决相关问题.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x…01234567…y…5m1﹣113n7…(1)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表格中:m= ,n= .(3)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图象.(4)观察图象:①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若关于x的方程2|x﹣3|﹣1=a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4、如图,小红和小华分别从A,B两地到远离学校的博物馆(A地、B地、学校、博物馆在一条直线上),小红步行,小华骑车.(1)小红、小华谁的速度快?(2)出发后几小时两人相遇?(3)A,B两地离学校分别有多远?5、图(a)是某公共汽车线路收支差额(票价总收入减去运营成本)与乘客量的函数图象;目前这条线路亏损,为了扭亏,有关部门举行提高票价的听证会.乘客代表认为:公交公司应节约能源,改善管理,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实现扭亏.公交公司认为:运营成本难以下降,公司已尽力,提高票价才能担亏根据这两种意见,可以把图(a)分别改画成图(b)和图(c).(1)说明图(a)中点和点的实际意义.(2)你认为图(b)和图(c)两个图象中,反映乘客意见的是______,反映公交公司意见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详解】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的任何值,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2、A【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各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然后即可判断哪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详解】解:由图象可得,甲的速度是,故选项符合题意;乙的速度为:,故选项不符合题意;甲先到达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甲出发小时后两人第一次相遇,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3、A【解析】【分析】从图2知,是的最小值,从图1作辅助线知;接下来求出,设与交于点,则求出,,最后得,所以,选.【详解】解:如下图,在边上取点,使得和关于对称,连接,得,连接,作,垂足为,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和垂线段最短知,,即有最小值,菱形中,,,在△中,,解得,是图象上的最低点,此时令与交于点,由于,在△中,,又,,又的长度为,图2中是图象上的最低点,,又,,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动点及最小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在于通过翻折点轴对称),然后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及垂线段最短原理,判断出最小值为.4、D【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按照一一对应的原则去判断即可. 当任意一个都有唯一的一个与之对应,则称是的函数.【详解】当任意一个都有唯一的一个与之对应,则称是的函数.由图象可知:A,B,C选项都不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像表示法,正确理解变量之间的一一对应思想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略6、C【解析】【分析】由题意依据函数的定义对各个函数图形进行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可知,①、②、③表示是的函数,④不构成函数关系,共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识别,注意掌握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与,并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是自变量,是的函数.7、B【解析】【分析】根据分母不为零,函数有意义,可得答案.【详解】解:函数有意义,得,解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母不为零.8、D【解析】【分析】由函数图象可得:阴影部分的最大面积为:3, 再利用面积公式求解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可得:阴影部分的最大面积为:3, ,且, 解得: (负根舍去) 所以的周长为: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二次根式的化简与加减运算,灵活应用以上知识解题是关键.9、B【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图2可得学生与测试老师的距离的变化情况,进而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根据图2得:学生与测试老师的距离先快速减小,然后短时间缓慢减小,然后再快速减小,又短时间缓慢增大,然后再快速减到最小,又开始快速增大,再减小,而且开始的时候与测试老师的距离大于快结束的时候,由此可得测试老师可能站在图1中的位置为点B.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利用观察学生与测试老师之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得出函数的增减性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分析】两人同行过程中的速度就是20分钟前进3600千米的速度,即可判断A;东东在爸爸返回5分钟后返回即第20分钟返回,即可得到m=15,由此即可计算出n的值和爸爸返回的速度,即可判断B、C;分别求出运动18分钟和运动31分钟两人与家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3600÷20=180米/分,∴两人同行过程中的速度为180米/分,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东东在爸爸返回5分钟后返回即第20分钟返回∴m=20-5=15,∴n=180×15=2700,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爸爸返回的速度=2700÷(45-15)=90米/分,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当运动18分钟时,爸爸离家的距离=2700-90×(18-15)=2430米,东东离家的距离=180×18=3240米,∴运动18分钟时两人相距3240-2430=810米;∵返程过程中东东45-20=25分钟走了3600米,∴东东返程速度=3600÷25=144米/分,∴运动31分钟时东东离家的距离=3600-144×(31-20)=2016米,爸爸离家的距离=2700-90×(31-15)=1260米,∴运动31分钟两人相距756米,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函数图像获取信息,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读懂函数图像.二、填空题1、【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得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48【解析】【分析】根据图象可知点P在AB上运动时,此时AP不断增大,而从B向C运动时,AP先变小后变大,从而可求出BC与BC上的高.【详解】解:根据图象可知,点P在AB上运动时,此时AP不断增大,由图象可知:点P从A向B运动时,AP的最大值为10,即AB=10,点P从B向C运动时,AP的最小值为8,即BC边上的高为8,∴当AP⊥BC,AP=8,此时,由勾股定理可知:BP=6,由于图象的曲线部分是轴对称图形,∴PC=6,∴BC=12,∴△ABC的面积为:×8×12=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注意结合图象求出BC与AB的长度.3、【解析】【分析】根据零指数幂以及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函数,∴,,解得:,∴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知分母不为零,根号下为非负数,任何非零实数的零次幂等于是解本题的关键.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直接把x=代入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函数f(x)=+x,∴f()=+=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二次根式运算,注意掌握图象上点的坐标适合解析式.5、单价【解析】【分析】常量是指在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详解】解:加油过程中,单价×数量=总价,此时,单价是常量,数量和金额是变量.故答案为:单价【点睛】本题考查常量的定义,牢记相关的知识点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1、(1);(2);(3);(4)当点在上且时,的周长为;当点在上且时,的周长为【解析】【分析】(1)动点P在BC上运动时,对应的时间为0到3秒,求出BC=6cm,从而得到当t=3时,△ABP的面积S=24();(2)由图可得:CD=4cm,DE=6cm,所以AF=BC+DE=12cm,根据甲图的面积为AB×AF−CD×DE求出答案;(3)根据题意,求出动点P共运动的总长度,再除以其速度即可;(4)分点P在DE上和点P在AF上两种情况,根据面积先求出AB边上的高,再求出另外两边长即可得到△ABP的周长.【详解】解:(1)动点P在BC上运动时,对应的时间为0到3秒,∴BC=2×3=6cm,∴当t=3时,△ABP的面积S=8×6÷2=24(),∴图2中a的值为24.(2)由图可得:CD=2×2=4cm,DE=2×3=6cm,则AF=BC+DE=12cm,又由AB=8cm,则甲图的面积为AB×AF−CD×DE=8×12−6×4=72(),∴图甲中的图形面积的72().(3)根据题意,动点P共运动了BC+CD+DE+EF+FA=6+4+6+4+12=32cm,其速度是2cm/秒,则b=32÷2=16s,图乙中的b是16.(4)当点P在DE上时,AB边上的高=32×2÷8=8cm,∴AP=BP=cm,∴△ABP的周长=AB+AP+BP=8+=(8+8)cm;当点P在AF上时,AP=32×2÷8=8cm,BP==8cm,∴△ABP的周长=AB+AP+BP=8+8+8=(16+8 )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通过图1和图2得出各线段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2、(1);(2)0<<10【解析】【分析】(1)由图形可知△APB边BP上的高为AC,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y即可得到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结合点P的运动轨迹即可求出x的范围【详解】解:(1)∵BC=10,CP=x,∴PB=10−x,∴S△APB=×PB•AC=×(10−x)×6=30−3x;(2)∵P点在BC上不与B、C重合,BC=10,∴0<x<10.【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与几何知识的综合问题,有些是以函数知识为背景考查几何相关知识,关键是掌握数与形的转化;有些题目是以几何知识为背景,从几何图形中建立函数关系,关键是运用几何知识建立量与量的等式.3、(1)全体实数;(2)3,5;(3)见解析;(4)①≤3;②a>-1.【解析】【分析】(1)由绝对值的定义即可确定x的取值范围;(2)将x=1和x=6分别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得m和n的值;(3)根据表格已有数据、描点、连线即可得到函数图象;(4)①根据函数图象即可解答;②根据函数图像得到函数的性质,再运用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解:(1)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x-3可取全体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故填:全体实数;{2)当x=1时,m=2×|1-3|-1=3;当x=6时,n=2×|6-3|-1=5,故填:3,5;(3)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如下图所示:(4)①由图可知,当x≤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填≤3;∵关于x的方程2|x-3|-1=a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函数y=2|x-3|-1与函数y=a的函数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1.故填a>-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分段函数的图象,准确画出函数的图象并灵活运用函数图象得到函数的性质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4、(1)小华的速度快;(2)出发后h两人相遇;(3)A地距学校500m,B地距学校200m【解析】【分析】(1)观察纵坐标,可得路程,观察横坐标,可得时间,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速度;(2)观察横坐标,可得答案;(3)观察纵坐标,可得答案.【详解】解:(1)由纵坐标看出,小红步行了700-500= 200(m),小华行驶了700-200=500(m),由横坐标看出都用了15min,小红的速度是200÷15=(m/min),小华的速度是500÷15= (m/min), >,小华的速度快.(2)由横坐标看出,出发后h两人相遇.(3)由纵坐标看出A地距学校500m,B地距学校200m.【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的横坐标、纵坐标得出相关信息是解题关键.5、(1)点的实际意义是运营前的前期投入为1万元,点的实际意义是当乘客量达到1.5万人次时收支平衡;(2)反映乘客意见的是图(c),反映公交公司意见的是图(b).【解析】【分析】(1)读题看图两结合,从中获取信息做出判断.点的实际意义是运营前的前期投入为1万元,点的实际意义是当乘客量达到1.5万人次时收支平衡;(2)根据题意知图象反映了收支差额y与乘客量x的变化情况,即直线的斜率说明票价问题;当x=0的点说明公司的成本情况,再结合图象进行说明.【详解】解:(1)点的实际意义是运营前的前期投入为1万元,点的实际意义是当乘客量达到1.5万人次时收支平衡;(2)反映乘客意见的是图(c),反映公交公司意见的是图(b).由图(b)看出,当乘客量为0时,支出不变,但是直线的倾斜角变大,即相同的乘客量时收入变大,即票价提高了,即说明了此建议是提高票价而保持成本不变,由图(c)知,两直线平行即票价不变,直线向上平移说明当乘客量为0时,收入是0但是支出的变少了,即说明了此建议是降低成本而保持票价不变;综上可得图(b)的建议是提高票价,图(c)的建议是降低成本,故反映乘客意见的是图(c),反映公交公司意见的是图(b).【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函数图象说明两个量之间的变化情况,主要根据实际意义进行判断,解题关键是掌握读图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冀教版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2页。
这是一份初中冀教版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变量,有如下关系,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象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