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练习,共23页。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函数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A. B.C. D.2、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探索函数性质时,我们往往要经历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分析图象特征,概括函数性质,小明在探索函数的性质时,根据如下的列表,画出了该函数的图象并进行了观察表现.…………小明根据他的发现写出了以下三个命题:①当时,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②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③时,函数的值随点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3、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4、如图1,在菱形ABCD中,AB=6,∠BAD=120°,点E是BC边上的一动点,点P是对角线BD上一动点,设PD的长度为x,PE与PC的长度和为y,图2是y关于x的函数图象,其中H(a,b)是图象上的最低点,则a+b的值为( )A. B. C. D.365、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匀速前往B地、A地,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又各自按原速前往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停止. 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y(m)与甲所用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结论:①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②乙行走的速度是甲的1.5倍;③b=800;④a=34,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为( )A.4个 B.3个 C.2个 D.1个6、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的值,若输入的值为1,则输出的值为2;若输入的值为,则输出的值为( ).A. B. C.4 D.87、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y的值,若输入x的值为4时,输出的y的值为7,则输入x的值为2时,输出的y的值为( )A.1 B.2 C.4 D.58、小江和小北两兄弟步行从家里去公园,小江先出发一段时间后小北再出发,途中小北追上了小江最终先到达公园,两人所走路程s(米)与小北出发后的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的是小江步行的情况,表示的是小北步行的情况B.小江的速度是45米/分钟,小北的速度是60米/分钟C.小江比小北先出发16分钟.D.小北出发后8分钟追上小江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下列函数的图像过点(-1,1)的是( )A. B. C. D.10、下列图像中表示是的函数的有几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_____.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_____.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理解变量与常量的关键词:发生_____和始终不变.2、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3、如图①,在直角梯形ABCD中,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CD运动至点D停止,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若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则△BCD的面积是______.4、某生物研究所的水池有两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进水管的水流速为2立方米分,出水管的水流速为1立方米/分,如果水池中原有10立方米的水,最大容量是40立方米,同时打开三个水管到水池放满后再将它们同时关闭,这一过程中水池中的水量V(立方米)与打开水管后经过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其中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5、指出下列事件过程中的常量与变量.(1)某水果店橘子的单价为5元/千克,买a千克橘子的总价为m元,其中常量是_____,变量是_____;(2)周长C与圆的半径r之间的关系式是C=2πr,其中常量是_____,变量是_____;注意:π是一个确定的数,是常量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小明在劳动技术课中要制作一个周长为80的等腰三角形.请你写出底边长()与腰长()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利用学过的的如何研究函数图象及性质的知识,研究新函数:的函数图象及性质:(1)请通过列表、描点、连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2)由函数图象,可以得到该函数的图象性质:①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 .②函数的增减性为: .③函数 (有/无)最值;④函数的对称性为: .3、小亮想了解一根弹簧的长度是如何随所挂物体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他把这根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其下端悬挂物体,下面是小亮测得的弹簧的长度y与所挂物体质量x的几组对应值:所挂物体质量x/kg012345弹簧长度y/cm182226303438(1)上表所反映的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______是自变量,______是因变量;(请用文字语言描述)(2)请直接写出y与x的关系式______;(3)当弹簧长度为50cm(在弹簧承受范围内)时,求所挂重物的质量.(写出求解过程)4、下列各曲线中哪些表示y是x的函数?5、一个容积为240升的水箱,安装有A、B两个注水管,注水过程中A水管始终打开,B水管可随时打开或关闭,两水管的注水速度均为定值,当水箱注满时,两水管自动停止注水.(1)如图是某次注水过程中水箱中水量y(升)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①在此次注满水箱的过程中,A水管注水 分,B水管注水 分.②分别求A、B两水管的注水速度.(2)若仅用12分钟将此空水箱注满,B水管应打开几分钟?(3)若同时打开A、B两注水管,且每隔2分钟B水管自动关闭1分钟,注满此空水箱需要几分钟?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的每一个取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答案.【详解】解:A、对于的每一个取值,可能有两个值与之对应,不符合题意;B、对于的每一个取值,可能有两个值与之对应,不符合题意;C、对于的每一个取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符合题意;D、对于的每一个取值,可能有两个值与之对应,不符合题意;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概念,关键是掌握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与,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是的函数,是自变量.2、C【解析】【分析】(1)把,代入 求出、,画出函数图像,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横纵坐标交换位置,即可判断①;根据图像可判断②③.【详解】把,代入 得:,画出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当时,;当时,,故①错误;由图像可得出:②③正确.故选:C.【点睛】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根据表格画函数图像,掌握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列不等式组为,解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得0.4、A【解析】【分析】从图2知,是的最小值,从图1作辅助线知;接下来求出,设与交于点,则求出,,最后得,所以,选.【详解】解:如下图,在边上取点,使得和关于对称,连接,得,连接,作,垂足为,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和垂线段最短知,,即有最小值,菱形中,,,在△中,,解得,是图象上的最低点,此时令与交于点,由于,在△中,,又,,又的长度为,图2中是图象上的最低点,,又,,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动点及最小值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在于通过翻折点轴对称),然后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及垂线段最短原理,判断出最小值为.5、A【解析】【分析】由图象所给信息对结论判断即可.【详解】由图象可知当x=0时,甲、乙两人在A、B两地还未出发故A,B之间的距离为1200m故①正确前12min为甲、乙的速度和行走了1200m故由图象可知乙用了24-4=20min走完了1200m则则故②正确又∵两人相遇时停留了4min∴两人相遇后从16min开始继续行走,由图象x=24时的拐点可知,到24min乙到达目的地则两人相遇后行走了24-16=8min,两人之间的距离为8×100=800米则b=800故③正确从24min开始为甲独自行走1200-800=400m则t=min故a=24+10=34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均正确,共有四个结论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分析】输入,则有;输入,则有,将代数式的值代入求解即可.【详解】解:输入,则有;输入,则有;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程序流程图与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求解代数式的值.7、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已知运算公式公式得出b的值,进而代入求出x=3时对应的值.【详解】解:∵输入x的值是4时,输出的y的值为7,∴7=2×4+b,解得:b=-1,若输入x的值是2,则输出的y的值是:y=-1×2+3=1.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值,正确得出b的值是解题关键.8、C【解析】【分析】观察图象,可得:表示的是小北步行的情况,表示的是小江步行的情况,可得A错误;小江32分钟步行(1440-480)米,小北24分钟步行1440米,再根据该时间段内的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可得B错误;因为小江比小北先走480米,所以用480除以小江的速度30,可得C正确;设小北出发后 分钟追上小江,则 ,解出可得D错误,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A、因为小江先出发一段时间后小北再出发,所以表示的是小北步行的情况,表示的是小江步行的情况,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小江的速度是米/分钟,小北的速度是米/分钟,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观察图象,得:小江比小北先出发 分钟,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设小北出发后 分钟追上小江,则 ,解得: ,即小北出发后16分钟追上小江,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应用,准确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分析】利用x=-1时,求函数值进行一一检验是否为1即可【详解】解: 当x=-1时,,图象不过点,选项A不合题意;当x=-1时,,图象不过点,选项B不合题意;当x=-1时,,图象不过点,选项C不合题意;当x=-1时,,图象过点,选项D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求函数值,识别函数经过点,掌握求函数值的方法,点在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10、A【解析】【分析】函数就是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当给定一个x的值时,y由唯一的值与之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注意“y有唯一性”是判断函数的关键.【详解】解:根据函数的定义,每给定自变量x一个值都有唯一的函数值y与之相对应,故第2个图符合题意,其它均不符合,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识别,判断方法:做垂直x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二、填空题1、 变量 常量 变化【解析】略2、【解析】【分析】函数关系中主要有二次根式.根据二次根式的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详解】解:根据题意得:3x+6≥0,解得x≥﹣2.故答案为:x≥﹣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3、3【解析】【分析】由图2可知,当到P与C重合时最大,△ABP的面积最大,此时可求得BC=2;然后可知当P在CD上移动时面积不变,可知CD=5-2=3,因此可求△BCD的面积.【详解】解:动点P从直角梯形ABCD的直角顶点B出发,沿BC,CD的顺序运动,则△ABP面积y在BC段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CD段,△ABP的底边不变,高不变,因而面积y不变化.由图2可以得到:BC=2,CD=3,△BCD的面积是×2×3=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理解问题,弄清题意,能够通过图象知道随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是解题的关键.4、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求求得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再结合题意列出函数表达式即可.【详解】解:依题意,同时打开三个水管到水池放满后再将它们同时关闭,放满所需要的时间为,,依题意,,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函数关系式,理解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5、 5 a,m; 2,π C,r【解析】略三、解答题1、【解析】【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腰长×2+底长,可得出函数关系式.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可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来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详解】解:由题意得,=80,所以,y=80-2x,由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且边长大于0,所以,解得,所以.【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本题中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要注意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运用.2、 (1)见解析(2)①x≠0,y≠0;②在各自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无;④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解析】【分析】(1)列出若干组x,y的值,列出表格,在坐标系中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即可;(2)根据图象直接得出结论.(1)解:列表x…-3-2-1123…y…-11… 描点、画图:(2)由图象可得:①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y≠0.②函数的增减性为:在各自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函数无最值;④函数的对称性为: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点睛】本题考查了画函数图象,函数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要能准确画出函数图象,从中得到函数性质,是一种基本的研究函数的方法.3、(1)所挂物体质量,弹簧长度;(2)y=4x+18;(3)8kg【解析】【分析】(1)因为表中的数据主要涉及到弹簧的长度和所挂物体的质量,所以反映了所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2)利用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进而得出答案;(3)由(2)中关系式,可求当弹簧长度为50cm(在弹簧承受范围内)时,所挂重物的质量.【详解】解:(1)上表反映了弹簧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所挂物体质量是自变量,弹簧长度是因变量;故答案为:所挂物体质量,弹簧长度;(2)由表格可得:当所挂物体重量为1千克时,弹簧长4厘米;当不挂重物时,弹簧长18厘米,则y与x的关系式为:y=4x+18;故答案为:y=4x+18;(3)当弹簧长度为50cm(在弹簧承受范围内)时,50=4x+18,解得x=8,答:所挂重物的质量为8kg.【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表示方法,本题需仔细分析表中的数据,进而解决问题.明确变量及变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好本题的关键.4、图(1)(2)(3)中y是x的函数【解析】【分析】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图(1)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y是x的函数; 图(2)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y是x的函数; 图(3)对于自变量x的任何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y是x的函数;图(4)对于一部分自变量x的值,y有两个值与之相对应, y不是x的函数;故图(1)(2)(3)中y是x的函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概念,关键是掌握注意对函数概念的理解:①有两个变量;②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数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③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即单对应.5、(1)①16,8;②6升/分,18升/分;(2);(3)13【解析】【分析】(1)①观察函数图像可知,在0-8分钟内,只有A水管打开,8-16分钟内,A水管和B水管同时打开,由此进行求解即可;②先根据根据函数图像可知在0-8分钟内,只有A水管注水,一共注水48升,求出A水管的注水速度,然后求出16分钟内A水管一共注水=6×16=96升,从而得到B水管在8-16分钟内注水=240-96=144升,由此即可求出B水管的注水速度;(2)设B水管应该打开x分钟,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先求出打开A水管3分钟和B水管2分钟的注水量为升,由,则可以得出需要循环上述过程四次需用12分钟,然后求出剩余需要的时间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①观察函数图像可知,在0-8分钟内,只有A水管打开,8-16分钟内,A水管和B水管同时打开,∴A水管注水16分钟,B水管注水8分钟,故答案为:16;8;②根据函数图像可知在0-8分钟内,只有A水管注水,一共注水48升,∴A水管的注水速度=48÷8=6升/分;∴16分钟内A水管一共注水=6×16=96升,∴B水管在8-16分钟内注水=240-96=144升,∴B水管的注水速度=144÷8=18升/分(2)设B水管应该打开x分钟,则由题意得:,解得,∴B水管应该打开分钟,答:B水管应该打开分钟;(3)打开A水管3分钟和B水管2分钟的注水量为升,∵,∴注满水箱可以打开A水管3分钟和B水管2分钟循环四次,∴循环四次花费的时间分,∴循环四次后还要注水的量为24升,∵分,∴还需要注水的时间为1分,∴一共需要注水的时间=12+1=13分,答:注满此空水箱需要13分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函数图像获取信息进行求解,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读懂函数图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冀教版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变量,有如下关系,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变量,有如下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