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斌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章函数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油箱中存油60升,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0.3升/分钟,则油箱中剩余油量 Q(升)与流出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是( )A.Q=0.3t B.t=60-0.3Q C.t=0.3Q D.Q=60-0.3t2、某商场降价销售一批名牌球鞋,已知所获利润y(元)与降价金额x(元)之间满定函数关系式y=﹣x2+50x+600,若降价10元,则获利为( )A.800元 B.600元 C.1200元 D.1000元3、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点D沿BC自B向C运动,作BE⊥AD于E,CF⊥AD于F,则BE+CF的值y与BD的长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C. D.4、下列关于变量x,y的关系,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 )A. B.C. D.5、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BC=1,动点P从点B出发,沿路线B→C→D→A作匀速运动,那么△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C. D.6、下列各图表示y是x的函数的图象是( )A. B.C. D.7、小斌家、学校、小川家依次在同一条笔直的街道上,小斌家离学校有2800米,某天,小斌、小川两人分别从自己家中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4分钟后,两人在学校相遇,小川继续前行,小斌在学校取好书包后,掉头回家,两人在运动过程中均保持速度不变,两人之间的距离y(米)与小斌出发的时间x(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小斌取书包的时间、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小斌的速度为700m/min B.小川的速度为200m/minC.a的值为280 D.小川家距离学校800m8、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探索函数性质时,我们往往要经历列表、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分析图象特征,概括函数性质,小明在探索函数的性质时,根据如下的列表,画出了该函数的图象并进行了观察表现.…………小明根据他的发现写出了以下三个命题:①当时,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②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为;③时,函数的值随点的增大而减小.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9、下列各自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A. B.C.D.10、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1 B.x≠3 C.x>﹣1 D.x≥﹣1且x≠3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长方形的周长为20,则面积y与一条边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3、如图,在△ABC中,∠C=90°,BC=8cm,AC=6cm,点E是BC的中点,动点P从A点出发,先以每秒2cm的速度沿A→C运动,然后以1cm/s的速度沿C→B运动.若设点P运动的时间是t秒,那么当t=___________________,△APE的面积等于6.4、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如图是甲、乙两人离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若两人之间保持的距离不超过4km时,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则甲、乙两人总共有________h可以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5、已知y=2x2﹣3x+1,当x=1时,函数值为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将长为、宽为的长方形白纸,按如图所示的方法黏合起来,黏合部分宽为. (1)根据图,将表格补充完整:白纸张数纸条长度 (2)设张白纸黏合后的总长度为,则与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3)你认为白纸黏合起来总长度可能为吗?为什么?2、在初中阶段的函数学习中,我们经历了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并结合图象研究函数性质及其应用的过程.以下是我们研究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的部分过程.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请把表补充完整,并在给出的图中补全该函数的大致图像;(2)请根据这个函数的图像,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3)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结合你所画的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近似值保留一位小数,误差不超过0.2)……-5-4-3-202345…………-14 ……3、小华骑电动车从家出发去西安交大,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一本书,于是原路返回刚经过的新华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前往交大,如图是他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华家离西安交大的距离是多少?(2)买到书后,小华从新华书店到西安交大骑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本次去西安交大途中,小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4、有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函数y=的图象与性质.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的图象与性质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列表:x…﹣5﹣4﹣3﹣2﹣1﹣0.500.21.822.534n67…y…﹣1m﹣1.5﹣2﹣3﹣4﹣6﹣7.57.564321.51.21…求出表中m的值为 ,n的值为 .描点:根据表中各组对应值(x,y),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各点;连线: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各点,画出了部分图象,请你把图象补充完整;(3)观察发现:结合函数的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两条性质:① ;② .5、数学家欧拉最先把关于的多项式用记号来表示,例如,并把常数时多项式的值用来表示,例如时多项式的值记为.(1)若规定,①的值是_________;②若,的值是_________;(2)若规定,.①有没有能使成立的的值,若有,求出此时的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的最小值和此时满足的条件.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根据油箱中剩余油量=总存油量-流出的油量,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油箱中剩余油量 Q(升)与流出时间t(分钟)的函数关系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函数解析式,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2、D【解析】【分析】将代入函数关系式即可得.【详解】解:将代入得:,即获利为1000元,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函数的函数值,熟练掌握函数值的求法是解题关键.3、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过点A作AD′⊥BC于点D′,由题可知,当点D从点B运动到点C,即x从小变大时,AD也是由大变小再变大,而△ABC的面积不变,又S=AD,即y是由小变大再变小,结合选项可得结论.【详解】解:过点A作AD′⊥BC于点D′,如图,由题可知,当点D从点B运动到点C,即x从小变大中,AD也是由大变小再变大,而△ABC的面积不变,又S=AD,即y是由小变大再变小,结合选项可知,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题中没有给任何的数据,需要通过变化趋势进行判断.4、D【解析】【详解】解:A、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是的函数,此项不符题意;B、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是的函数,此项不符题意;C、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是的函数,此项不符题意;D、当时,有两个的值与其对应,所以不是的函数,此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熟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与,并且对于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是自变量,是的函数)是解题关键.5、B【解析】【分析】运用动点函数进行分段分析,当P在BC上,P在CD上以及P在AD上时,分别求出函数解析式,再结合图象得出符合要求的解析式.【详解】解:点P从点B到点C,△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S=×AB×BP=×2x=x;因为从点C到点D,△ABP的面积一定:2×1÷2=1,所以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S=1(1≤x≤3);点P从点D到点A,△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是:S=×AB×AP=×2×(4﹣x)=﹣x+4.所以△ABP的面积y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别判断出从点到点以及从点到点,△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关系.6、D【解析】【详解】解:A、不是的函数的图象,此项不符题意;B、不是的函数的图象,此项不符题意;C、不是的函数的图象,此项不符题意;D、是的函数的图象,此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熟记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假设有两个变量,如果对于任意一个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和它对应,那么就称是自变量,是的函数)是解题关键.7、C【解析】【分析】根据路程÷时间求速度可判断A、B;利用小川继续行走的时间×小川的速度求出a的值,可判断C;利用开始 小斌与小川的距离-小斌到学校的距离可判断D.【详解】解:∵小斌家离学校有2800米,出发4分钟后到学校,∴v小斌=,故选项A正确;∵小川家离学校有3600-2800=800米,出发4分钟后到学校,∴v小川=,故选项B正确;小川继续前行,小斌在学校取好书包后,4分钟后掉头回家,小川行走的路程为:200m/min×(8-4)=800m,∴a的值为800m,故选项C不正确;∵小川家离学校有3600-2800=800米,故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函数图像信息获取与处理,理解图像横纵轴的意义,折点的含义,终点位置的意义,掌握函数图像信息获取与处理的方法,理解图像横纵轴的意义,折点的含义,终点位置的意义是解题关键.8、C【解析】【分析】(1)把,代入 求出、,画出函数图像,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横纵坐标交换位置,即可判断①;根据图像可判断②③.【详解】把,代入 得:,画出函数图像如图所示:当时,;当时,,故①错误;由图像可得出:②③正确.故选:C.【点睛】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根据表格画函数图像,掌握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假设有两个变量,如果对于任意一个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和它对应,那么就称是自变量,是的函数)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解:A、一个的值对应两个或三个的值,则此项不符题意;B、一个的值对应一个或两个的值,则此项不符题意;C、任意一个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和它对应,则此项符合题意;D、一个的值对应一个或两个的值,则此项不符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掌握理解函数的概念是解题关键.10、D【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为零,二次根式被开方数非负即可得到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详解】由题意得: 解得:且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一般地:若解析式中有分式,则分母不为零,若有二次根式,则被开方数非负,其余情况下自变量取值无限制,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二、填空题1、【解析】【分析】根据分母不为零和二次根式的非负性计算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得:且,∴;故答案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解析】【详解】解:∵长方形的周长为20,一条边为x,∴长方形的另一条边为,∴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函数关系式,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长方形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3、1.5或5或9【解析】【分析】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点P在AC上时:当点P在BC上时,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详解】如图1,当点P在AC上.∵中,∠C=90°,BC=8cm,AC=6cm,点E是BC的中点,∴CE=4,AP=2t.∵的面积等于6,∴=AP•CE=AP×4=6.∵AP=3,∴t=1.5.如图2,当点P在BC上.则t>3∵E是DC的中点,∴BE=CE=4.∴=EP•AC=EP×6=6, ∴PE=2,∴t=5或t=9.总上所述,当t=1.5或5或9时,的面积会等于6.故答案为:1.5或5或9.【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时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是关键.4、【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B两地的距离为40千米;从而得到甲的速度为10千米/时,乙的速度为 20千米/时;然后设x小时后,甲、乙两人相距4km,可得到当 或 时,甲、乙两人可以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当x=0时,甲距离B地40千米,∴A、B两地的距离为40千米;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为40÷4=10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0÷2=20千米/时;设x小时后,甲、乙两人相距4km,若是相遇前,则10x+20x=40-4,解得:x=1.2;若是相遇后,则10x+20x=40+4,解得: ;若是到达B地前,则10x-20(x-2)=4,解得:x=3.6∴当 或 时,甲、乙两人可以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即甲、乙两人总共有 可以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能够从图形获取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5、0【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值的求法,直接将x=1代入函数关系式得出即可.【详解】解:y=2x2-3x+1,当x=1时,y=2×12-3×1+1=0.故答案为: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图象上点的坐标适合解析式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1、(1) , ;(2);(3)不可能,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理解题意分别求得白纸张数为2和5时的长度即可;(2)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式子即可;(3)将代入,求解,判断是否为正整数,即可求解.【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白纸张数为2时,长度为当白纸张数为5时,长度为故答案为:,;(2)当白纸张数为张时,长度故答案为不可能.理由:将代入,得,解得.因为为整数,所以总长度不可能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关系式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读题意发现题目中纸张长度的变化规律,并求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2、(1)见解析;(2)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3)或【解析】【分析】(1)由题意利用函数解析式分别求出对应的函数值即可;进而利用描点法画出图象即可;(2)根据题意观察图象可知该函数图象的增减性,以此进行分析即可;(3)根据题意直接利用图象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5-4-3-202345……-1421… 补全图象如下:(2)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3)由图象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或.【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和性质,能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利用描点法画出函数图象,并结合函数图象解题是关键.3、(1)4800米;(2)450米/分;(3)6800米【解析】【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可得小华家到西安交大的路程;(2)根据函数图象求得从新华书店到西安交大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即可求得;(3)根据函数图象可得路程为3段,将其相加即可.【详解】解:(1)根据函数图象,可知小华家到西安交大的路程是4800米;(2)小华从新华书店到西安交大的路程为4800﹣3000=1800米,所用时间为28﹣24=4分钟,小华从新华书店到西安交大骑车的平均速度是1800÷4=450米/分;(3)根据函数图象,小华一共行驶了4800+2×(4000﹣3000)=6800(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要理解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以及小华的运动过程,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4、(1)x≠1;(2)2,5,图象见解析;(3)①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的坐标是(1,0);②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1)根据分母不为0即可得出关于x的不等式,解之即可求解;(2)将x=4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值,将y=1.5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n的值;然后用平滑曲线连线即可画出函数图象;(3)观察函数图象,从增减性及对称性得出结论即可.【详解】(1)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2)当x=4时,m=,当y=1.5时,则1.5=,解得n=5,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象如图,故答案为:2,5;(3)观察函数图象发现:①该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的坐标是(1,0),②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5、 (1)①-5;②5,(2)①有,x=,见解析;②的最小值是5,-3≤x≤2【解析】【分析】(1)①当x=-1时,计算;②计算,求得x即可;(2)①或,解方程即可;②表示动点x到2和-3的距离和,按照x>2,x<-3,-3≤x≤2分别计算比较结果即可.(1)(1)①∵,∴当x=-1时, =-5,∴的值是-5,故答案为:-5;②∵,∴=7,∴x=5,故答案为:5;(2)①有,x=,理由如下:∵,,且,∴,无解;或,解得x=,故当x=时,;②设动点P表示的数为x,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2,则表示数轴上动点P到点A和点B的距离和即PA+PB, 当x>2时,如图所示,PA+PB>AB=2-(-3)=5;当x<-3时,如图所示,PA+PB>AB=2-(-3)=5;当-3≤x≤2时,如图所示,,PA+PB=x+3+2-x=5=AB=2-(-3)=5;故当-3≤x≤2时,有最小值,且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函数值,自变量的值,解方程,绝对值的化简,数轴上的动点问题,熟练掌握绝对值的化简,数轴上的动点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6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下图中表示y是x函数的图象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函数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某汽车离开某城市的距离y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