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共11页。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一、单选题1.小斌实验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对“硫酸和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进行了探究,绘制的反应容器中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d两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完全相同B.图中b点→a点的变化过程为物理变化C.若将酚酞试液滴入到c点所示的溶液中,溶液将变为红色D.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B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C墙内开花墙外香,一杯醇酒香满堂分子不断运动D水和双氧水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也可再分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C.夏天汽车轮胎爆炸——轮胎内气体分子变大D.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5.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所以氧气可作为燃料B.氢氧化钠固体做食品干燥剂C.二氧化碳可作为气体肥料D.氮气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少量泥土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比水强 D.浓硫酸与水混合会吸收大量热7.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常温下,pH<7的溶液显酸性,因此pH<7的雨水一定都是酸雨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8.小斌实验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对“硫酸和氢氧化钾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进行了探究,绘制的反应容器中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d两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完全相同B.图中b点→a点的变化过程为物理变化C.若将酚酞试液滴入到c点所示的溶液中,溶液将变为红色D.该实验是将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9.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 实解 释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硫酸和碳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C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水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D点燃密闭容器内的红磷,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 A.A B.B C.C D.D10.规范操作,对顺利完成科学探究很重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B. C. D.11.现有 CuO 和 Fe2O3 组成的混合物 a 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的硫酸溶液 50g,恰好完全反应。若将 a g 该混合物在足量 H2 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A.1.6a g B.(a﹣1.6)g C.(a﹣3.2)g D.1.6 g二、简答题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问能否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有威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误食会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材料二: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1)写出亚硝酸钠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2)根据上述信息归纳亚硝酸钠的物理性质______(至少两条)。(3)写出亚硝酸钠在空气中氧化为硝酸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______。14.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盛有_____的试剂瓶。(2)从微观角度看,硫酸和盐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在盛有少量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4)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推断题15.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化学”。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B、C、D分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回答:(1)溶液X是___________。(填“酸”“碱”、“盐”)(2)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3)物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4)写出物质D与无色溶液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16.“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他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依次连接起来表示他所走的路线)入口→______________→出口。(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3)写出⑥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4)如果将盐酸换成氢氧化钾溶液,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E是一种碱,它广泛应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化学式:___________;(2)C→F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A不可能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四、实验题18.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m的名称是__;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加热前装置A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端通入(填“a”或“b”)。(2)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____,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将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某同学了解到这个优点后,他想借助于装置F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取得成功吗?_____(填“能”或“不能”)。(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选填字母)。a.1→2→4→3 b.2→1→3→4 c.4→3→1→2 d.3→4→2→1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______。19.利用以下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X气体可能是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资料:CH4+4CuO4Cu+CO2+2H2O。实验步骤:I.B的玻璃管中盛放足量的CuO固体;II.向A中广口瓶内滴入3.0g NaOH浓溶液,左侧导管液封,关闭活塞;III.按A→D→B→E→C的顺序连接装置,打开K1、K2,通入X气体,排尽B中空气,加热CuO固体,充分反应;IV.反应结束后,测得A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48g,E中固体的质量增加了0.18g。(1)A中左侧导管液封的原因是________。(2)A中溶液质量增加说明X气体中有_____,B中观察的现象是____,D的作用是____。(3)能否省略C装置并说明理由:_______。(4)判断X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的依据是_______。a.B中固体质量的变化 b.B中的实验现象c.C中的实验现象 d.E中固体质量的变化(5)C增加的质量为______g。(6)本实验设计需完善的是______。20.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2)a点该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______。五、计算题21.某工厂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1)该9.8t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 t;(2)可以用该厂的废硫酸去中和处理另一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OH),请写出中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如果用该9.8t废硫酸可以恰好中和废碱液20t,求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2.实验室要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20g该稀硫酸样品于烧杯中,将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样品中,并不断搅拌,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a点时溶液显______性(填“酸”、“碱”或“中”);(2)b点时加入氢氧化钠的质量是______g;(3)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1.B 2.A 3.C 4.C 5.C 6.C 7.A 8.B 9.B 10.A 11.B12.否,虽然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是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A中时,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无明显现象。13. NO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等 各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分别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的为亚硝酸钠,无色的为氯化钠(合理即可)14. 浓盐酸 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 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CuO+H2SO4=CuSO4+H2O H2SO4+BaCl2=2HCl+BaSO4↓15.(1)酸(2)石蕊溶液(3)铁(4)16.(1)③→⑥→⑩→⑦→⑪→⑫(2) 2 碳酸钠(3) 复分解反应(4)不能,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从而被“吃掉”17. NaOH 化合 碱18.(1) 铁架台 2KClO32KCl+3O2↑ b(2) C CaCO3+2HCl=CaCl2+H2O+CO2↑ 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不能(3) c NaHCO3+HCl═NaCl+H2O+CO2↑19.(1)使X气体与NaOH溶液充分接触(2) 二氧化碳 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干燥通过A装置后的气体,防止其影响E处水蒸气的检验与测量(3)可以;通过E中固体质量增加可以判断X气体中含有CH4,通过B、E中固体质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X中是否含有CO(4)ad(5)0.66(6)增加尾气处理装置20.(1)②(2)NaCl、HCl21.(1)0.98(2) (3)解:设中和9.8t废硫酸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所以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答: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4%。 22.(1)酸(2)1.6(3)解:跟1.6g氢氧化钠反应所需H2SO4的质量为xH2SO4+2NaOH= Na2SO4+ 2H2O9880x1.6gx=1.96g答: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