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二章 田径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三)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遵循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意识,让学生主动快乐的学习。本课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采用适合本年龄段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始终做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
1.学习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出手速度、出手角度)。 2.游戏:传球接力。
三、单元课次
授课内容为本单元第三次课时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和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以及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练习,加强对用力顺序的理解,明确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的重要性,能够较好的掌握完整技术,并有效的衔接各环节。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教材分析
投掷是田径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是水平四投掷项目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市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它是一项力量和动作速度相结合的项目。影响实心球成绩的因素是: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期中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是主要因素,出手角度对投掷成绩的影响也较大。本课注重学生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的技术动作。通过徒手直臂挥臂练习和投掷轻器械来提高学生出手速度,通过投过足球门高度提高学生的出手角度,从而巩固投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从而提高成绩。同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六、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共40人,年龄在13—14岁。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具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和求知欲,同时还具有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挑战、想象力丰富等特点。同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不够稳定,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前两次课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循序渐进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本次课为本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三次课,为下一次课的教学设计做铺垫。
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
难点:控制和掌握掷球方向。
八、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分组法、游戏法、激励表扬法、竞争比赛法。
学法:观察法、模仿法、自主练习法、合作练习法。
九、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用螺旋跑代替常规的慢跑,激发学生情绪及学习的兴趣,充分活动各个关节,预防运动损伤。
2.基本部分:徒手练习快速挥臂、借助设高长绳让学生建立适宜出手角度、无绳掷球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通过想象建立最佳出手角度。教学游戏即使学生体会投掷实心球的最后出手瞬间的技术动作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竞争激烈的程度,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结束部分:用韵律操使学生全身心的放松,师生互评。
十、场地器材
篮球场2个、实心球40个、胶长绳6条、扩音器一台
十一、运动负荷
运动密度:50%——60%
平均心率:110次/分——130次/分
十二、安全措施
教师:安排好见习生、课前引导人数、纪律安全强调、课堂巡视观察、课后放松。
学生:充分热身运动、遵守纪律、不做规定外的危险动作、禁止嬉戏打闹,运动中有不舒适应及时停止运动并向老师汇报。
十三、教学亮点
1.借助长绳,设置高度投掷实心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出手角度。
2.通过游戏教学使学生体会投掷实心球最后出手技术动作,同时活跃课堂氛围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双手头上向前掷实心球(三)教案
学习 阶段 | 水平四 | 年级 | 七年级 | 学生人数 | 40 | 课次 | 第三次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 内容 | 1.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出手角度) 2.游戏:传球接力 | |||||||||||||
教学 目标 |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要领和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以及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练习,加强对用力顺序的理解,明确出手角度的重要性,能够较好的掌握完整技术,并有效的衔接各环节。 3.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勇于创新和竞争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成功和共享的快乐。 | |||||||||||||
教学 重点 | 出手角度 | 教学 难点 | 控制和掌握掷球方向 | |||||||||||
教学 场地 | 篮球场2个 | 器材 教具 | 实心球20个 长胶绳6根 音响话筒1个 画板画架挂图4组 | |||||||||||
结构 | 学习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时间 | 次数 | 组织形式与要求 | ||||||||
准 备 部
分 | 一、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3.强调活动安全,鼓励学习。 | 1.精神饱满,有激情。
2.声音洪亮。
3.检查学生人数。
4.安排见习生。 | 1.精力集中。
2.向教师问好。
3.认真听讲,了解课的内容及要求。
4.注意安全,有序活动。 | 1分钟 | 1 |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 1.动作快、静、齐。 2.精神饱满、充满活。 | ||||||||
二、螺旋慢跑热身,学生跑到指定位置站好。
| 1.教师讲解,口令清晰。
2.语言激励,激发练习热情。
| 1.集体行动。
2.精力集中,步伐整齐。
3.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 | 3分钟 | 1 | 组织: ☆ 要求: 1.注意力集中,随音乐跟随教师节奏积极做准备活动。 2.精神饱满、动作到位,身体舒展,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热身准备。 | |||||||||
三、热身操(每节4*8拍) (1)头部运动 (2)伸展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弓步压腿 (6)手腕踝关节运动 | 1.教师领做,伴随语言引导学生做 。
2.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并表扬。
3.营造良好氛围。 | 1.真练习,积极表现。
2.体验运动乐趣。
3.充分活动各个关节。 | 4分钟 | 4×8 | 练习队形:同上 要求:积极练习,动作幅度大、有力度,充分活动各个关节,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 |||||||||
基
本
部
分
| 一、徒手快速挥臂练习 |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组织学生徒手快速挥臂练习
| 1.认真听讲。
2.徒手快速挥臂练习。 | 5分钟 | 6-8 | 组织: 要求: 认真体会重难点,听从指挥,注意安全。 | ||||||||
二、借助器械,持实心球投过一定高度练习 |
1.根据本班学生伸手高度情况,组织学生持实心球掷过不同高度的绳子。
2.组织学生持球投掷过最适宜高度练习。
3.无参照物“ 绳”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纠正错误动作。
4.组织学生展示并点评。
|
1.离绳2米处,持实心球投过2米、2.5米、3米高度,并找到最适宜高度。
2.持实心球认真练习,保持出手角度。
3.认真练习,保持出手角度练习。
4.合作探究,共同学习。 | 17分钟 | 5-8 |
组织:
要求: 积极参与练习,练习的时候不能随意的穿越场地,注意安全。 | |||||||||
三、游戏“传球接力” |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教师哨声引导游戏练习。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实心球双手头上向后传球接力比赛,第一局听教师哨声进行传球(以投掷实心球最后出手时动作传球)第二局比赛 对优胜者给予奖。 | 1.认真听讲游戏规则。
2.小老师组织本组同学进行游戏。
3.按规则参加游戏。 | 5分钟 | 2 | 组织:
要求: 1.积极创编,敢于展示,动作协调配合默契额。 2.积极认真。 | |||||||||
结束 部分
| 1.放松:在音乐伴奏下放松身体。 2.总结评价。 3.收拾器材。 | 1.跟着音乐师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集合进行课堂总结:回顾学习,畅谈感受。 3.归还器材。 | 1.跟着音乐做放松活动。 2.积极参与回顾总结,畅谈感受。 3.值日小组收器材。 4.与教师再见。 | 5分钟 |
| 组织: 要求:心情愉悦,积极畅谈,归还器材 | ||||||||
教学 效果 预计 | 预计 练习 密度 | 50~60% | ||||||||||||
课 后 反 思 |
| |||||||||||||
初中体育第二章 田径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体育第二章 田径教案,共4页。
初中体育第二章 田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体育第二章 田径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体育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二章 田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体育人教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二章 田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