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时训练
展开4.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长江经济带不同类型工业分布重心格局体现了东西部资源禀赋的差异,重心的移动反映出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下列两幅图分别示意2010-2018年长江经济带采掘业和高新技术工业的重心分布及移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采掘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分布重心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2011年采掘业重心移动幅度比高新技术工业小
B.2012-2013年高新技术工业重心移动幅度比采掘业小
C.2013-2014年采掘业和高新技术工业重心同向移动
D.2017-2018年采掘业和高新技术工业重心反向移动
2.与高新技术工业相比,采掘业重心分布更受制于( )
A.技术 B.市场 C.交通 D.资源
3.2013-2018年高新技术工业重心的移动反映出长江经济带( )
A.下游地区产业升级 B.下游地区人才外流
C.上游地区技术扩散 D.上游地区污染加重
【答案】1.B 2.D 3.A
【解析】1.由图可知,采掘业的重心分布及移动轨迹图实际范围的南北距离,是高新技术工业的重心分布及移动轨迹图实际范围南北距离的三倍,采掘业的重心分布及移动轨迹图实际范围的东西距离,是高新技术工业的重心分布及移动轨迹图实际范围东西距离的四倍。2010-2011年采掘业重心移动幅度比高新技术工业大,故A选项错误;B.2012-2013年高新技术工业重心移动幅度比采掘业小,故B选项正确;C.2013-2014年采掘业重心向北移动、高新技术工业重心向东移动,故C选项错误;D.2017-2018年采掘业重心向东南移动,高新技术工业重心向东偏南移动,故D选项错误。
2.高新技术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采掘业是资源密集型产业,与高新技术工业相比,采掘业重心分布更受制于资源。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3.2013-2018年高新技术工业重心向下游移动,反映出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产业升级,人才丰富。上游地区技术比较落后,高新技术工业重心向下游移动不能说明:上游地区技术扩散;上游地区污染较轻;下游地区污染严重。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上世纪50年代,在“能源稀缺”背景下,我国用秦淮一线(1月0℃等温线)划分了南北供暖区,北方冬季强制性集中供暖,南方则没有。目前南方在集中供暖基础设施上的配备几乎为零。下图示意我国豫陕地区集中供暖分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相较于安康市,信阳市对集中供暖的需求更加强烈,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
C.空气湿度 D.经济水平
5.虽然呼声日益强烈,南方大面积集中供暖仍旧未能落地,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管网建设技术 ②建筑结构特点
③供暖周期效益 ④能源浪费与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对于南方供暖,以下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
A.政府组织大规模集中供暖 B.家庭自主供暖
C.小区市场化集中供暖 D.普及太阳能利用
【答案】4.A 5.D 6.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不同区域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突出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结合图示可知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临河。而信阳市位于我国河南省,未临河,且地处我国二三级阶梯交界处。信阳市对集中供暖的需求比安康市更加强烈,主要可能是安康市位于河流谷地附近,冬季保温较好;而信阳市距河较远,地势较高,冬季气温更低。
4.结合图示可知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位于河谷地区,冬季气温较高;信阳市位于我国河南省,未临河,且地处我国二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较高,冬季气温较低。因此信阳市对集中供暖的需求比安康市更加强烈,A正确。两城市大致位于同一纬度,B错误;空气湿度对冬季气温影响较小,C错误;冬季集中供暖的需求主要是受冬季气温高低的影响,而不是经济水平高低影响为主,D错误。故选A。
5.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北方冬季强制性集中供暖,南方冬季供暖的需求没有北方大,而不是管网建设技术问题,①错误;南方在集中供暖基础设施上的配备几乎为零,说明南方的建筑结构特点并没有为冬季供暖做好设计准备,②正确;南方纬度比北方低,冬季气温较高,低温期较短,供暖周期短,供暖周期效益低,③正确;南方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大面积供暖可能造成能源浪费与污染,④正确;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6.南方集中供暖基础设施上的配备几乎为零,A政府组织大规模集中供暖成本较高,A错误;家庭自主供暖,能源浪费较大,成本较高,B措施不合理;小区市场化集中供暖,既能满足需要供暖的家庭所需,又能集中供暖,减少家庭自主供暖成本高的问题,C措施较为合理;南方大部分地区在冬季,太阳能资源并不丰富,普及太阳能利用不合理,D错误;故选C。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读四大湾区基本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 粤港澳大湾区 | 东京湾区 | 旧金山湾区 | 纽约湾区 |
人 口 (万人) | 6671 | 4347 | 760 | 2340 |
GDP (万亿美元) | 1.36 | 1.8 | 0.8 | 1.4 |
占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 5.65 | 3.68 | 1.79 | 2.15 |
7.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 )
A.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 B.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
C.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 D.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
8.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目标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
B.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地区发展
C.推动粤港澳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区域转型升级
D.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技术合作平台,培育传统产业发展
9.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
B.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
C.利于发挥内地九市的金融、服务优势,提升经济地位
D.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10.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淡水资源紧张加剧 B.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C.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D.交通物流设施落后
【答案】7.D 8.D 9.C 10.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及其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对策。通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能够推断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影响和措施,难度较小。
7.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三个湾区都是临海的优越地理位置,A错误;四大湾区都临海,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B错误;四大湾区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发达,C错误;四大湾区都是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D正确。故选D。
8.结合材料可知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目标可知,该地区不会培育传统产业发展,D叙述不正确,ABC叙述正确。故选D。
9.结合材料可推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A叙述正确;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B叙述正确;内地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的金融、服务优势不及香港和澳门,C叙述不正确;大湾区的发展可以辐射全国,起到引领好示范作用,D叙述正确。故选C。
10.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淡水资源较为丰富,A错误;该区经济发达,技术人才众多,B错误;随着大湾区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生态环境压力加大,C正确;大湾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物流设施雄厚,D错误。故选C。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从1996年开始,北京市开始对口帮扶内蒙古自治区。20多年来,北京、内蒙古区域合作硕果累累。下图示意北京、内蒙古之间部分领域的区域合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北京、内蒙古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大战略表现在( )
A.共同构筑区域山水林草绿色生态屏障
B.共同建设区域以水产品为主的产销体系
C.构建北京向内蒙古清洁能源输送通道
D.创建内蒙古向北京转移高新技术成果平台
12.北京、内蒙古区域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
A.改变两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B.促进两地区内部产业结构优化
C.完善了北京的公共基础设施
D.加快北京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答案】11.A 12.B
【解析】11.北京和内蒙古地区气候较为干旱,植被稀少,冬春多大风,多风沙天气;从内蒙古到北京之间属于高原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急需治理,两地共同构筑山水林草绿色生态屏障是正确的,A正确;北京、内蒙古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建设以水产品为主的产销体系不符合该区域实际情况,B错误;内蒙古地广人稀,煤炭、风能和太阳能丰富,北京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应该构建内蒙古向北京清洁能源输送通道,C错误;北京高等院校众多,技术力量雄厚,应创建北京向内蒙古转移高新技术成果平台,D错误。故选:A。
12.北京、内蒙古区域合作必定是可持续发展,对两地的生态自然环境起到保护作用,A错误;北京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具备人才、资金和科技等优势,内蒙古地广人稀,农牧业占比高,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两地可以优势互补,进行产业结构优化,B正确;北京基础设施完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两地区域合作对北京的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影响较小,也不会明显加快北京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内蒙古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作用更明显,CD错误。故选:B。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今后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两大主题是( )
①交通运输建设 ②生态环境保护 ③经济发展 ④自然灾害防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答案】13.B 14.C 15.B
【解析】13.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经济水平较低,地理优势有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①对。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②对。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③对。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④错。B对,A、C、D错。故选B。
14.交通运输和自然灾害不是今后发展的比较突出的矛盾,①、④错误,AB错误;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得,针对长江出现的水体污染严重,今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②正确;经济发展是条件,因此长江经济带发展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经济发展,③正确;结合题意,C正确,D错误。故选C。
15.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B不符合。应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A、C、D符合。故选B。
二、综合题
16.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实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长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该示范区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拥有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及古镇。示范区旨在建设成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2)阐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绿色创新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分析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纬度较低(跨中、低纬度);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居中的位置(与山东、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相邻);东临黄海和东海,各地距海较近。
(2)环境优美宜人;靠近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利于发展创新型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利于发展旅游业;政策支持。
(3)提高景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旅游资源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促进交通条件改善和旅游设施的建设;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增加旅游业收入(扩展旅游线路)。
【解析】(1)长江三角洲区域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从纬度位置来看,长江三角洲地跨中、低纬度,所处的纬度位置较低。从海陆位置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居中的位置;东临黄海和东海,各地距海较近。从相对位置来看,长江三角洲与山东、河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相邻。
(2)“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绿色创新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可以从环境、技术、资源和政策等方面分析。从环境来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境优美宜人。从技术来看,该区域靠近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利于发展创新型产业。从资源来看,该区拥有7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及古镇,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利于发展旅游业。从政策来看,《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实施,说明有国家政策支持。
(3)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影响可以从对环境、资源、交通、客源市场、收入等的影响进行分析。对环境的影响: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提高景区生态环境质量。对旅游资源的影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整合了当地的旅游资源,改善了旅游资源集群和地域组合状况。对交通的影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促进了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旅游设施的建设。对客源市场的影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设,扩大了旅游的客源市场,可以增加旅游业收入等。
17.读长江经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长江经济带,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为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长江上游地区应重点防范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中游地区需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当地人类的______活动加剧了该灾害;下游地区要大力发展_________产业。
(2)在发展长江经济带中,长江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_______等方面。
(3)江苏省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区位优势主要有_______,其发展定位应更侧重于______。
【答案】水土流失 洪涝 围湖造田 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 航运、旅游、养殖、灌溉、供水(答3点即可) 交通便利;临近上海;技术、资金条件好;产业基础好 沿海沿江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
【解析】(1)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重点防范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中游地区河道弯曲,汛期多发生洪涝灾害;当地人类的围湖造田,削弱了湖泊的蓄洪能力,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下游地区经济发达,科研院校集中,宜发展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等。
(2)在发展长江经济带中,长江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东西向贯穿我国南方地区,连接内陆与沿海,交通便利,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的经济效益还体现在旅游、养殖、灌溉、供水等方面。
(3)江苏省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区位优势主要是沿江沿海,其发展定位应更侧重于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其优势是交通便利,临近上海;技术、资金条件好;产业基础好,应该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430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课后复习题</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京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优秀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优秀测试题,文件包含4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解析版docx、4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同步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4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同步训练2原卷版docx、新教材精创4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同步训练2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