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22 智取生辰纲授课ppt课件
展开CONTENTS 教学目录
1.分析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难点)2.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重点)3.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品评人物。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解决了文中的重点字词,梳理了文章结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分析一下人物形象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出相关的人物。(1)开端: 慎押金银担。(2)发展: 贩枣蒙杨志。(3)进一步发展: 卖酒诱官军。(4)高潮: 巧下蒙汗药。(5)结局: 上当饮药酒。(6)尾声:好汉智取生辰纲。
结合文本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
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他明白天下形势,“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也明白一路的情势,他知道黄泥冈“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他的判断完全正确。他发现有人在对面松林里“舒头探脑价望”时,马上前去盘问。他一见众军汉买酒,就断然制止,生怕中了蒙汗药的计策。事情果真如此,吴用之计果真用的是蒙汗药。
但是,我们只能说杨志“相当”精明,不能说“十分”精明。凡防范措施,总须以防万一,宁可过头不可不防。即使酒里真的没有下药,还是不吃保险。吴用他们做手脚,杨志“在远远处望”,是看在眼里的,但是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不曾想,第二人去舀一瓢酒,为什么被夺住往桶里一倾,这举动其实另有文章。他到底被吴用做的手脚蒙住了,结果中计被劫。可见,他的精明,跟吴用相比,略输一筹。
杨志更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人际关系,说他“蛮横”是不错的。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军阀作风,棍棒纪律,以致他的部下一路怨声载道,离心离德。他在押送队伍中没有威信,不注意协调自己与老都管、虞候的关系,不懂得笼络人心。事前他没有把道理讲明白,不把纪律规定好,当然无法使大家齐起心来,战胜困难。单靠打骂,最后黔驴技穷,指挥陷于僵局,行到黄泥冈时,杨志已彻底陷入孤立。
总之,杨志的性格特点是精明、谨慎、能干、但蛮横、刚愎自用;杨志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
说说晁盖、吴用等人性格特点。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
这篇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有什么特点?
课文无论是对杨志精明、谨慎、蛮横的性格特征的刻画,还是对晁盖等七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的。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特色,这与重视心理描写的现代小说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从最初重故事叙述,轻视人物描写,到后来人物和故事并重,这是一个重大进步,《水浒传》是这方面的代表。《水浒传》里,每一个英雄逼上梁山的过程,都有生动曲折的故事,而这情节又恰恰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情节安排又与不同的性格刻画相适应。
“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一心希望凭借浑身本领“博个封妻荫子”,所以一抓到机会就想拼命表现,于是就有点急功近利,再加上暴躁的性格,终于导致自己与众军士矛盾的激化,饶是精明能干,却也不由自己,最终不免失败。而集中笔墨描写杨志的精明,不仅增加了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同时也反衬了吴用等人的智慧。
杨志一行所喝的酒是下了蒙汗药的,但作者在这儿却只字不提,让读者蒙在鼓里。有人认为,在这段中可点明酒已被下药这层意思。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不同意。这样不点明,文章会更吸引人,如点明后就没有了悬念,故事会显得平淡无奇。
本文是如何写“天热”的?对天热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写“天热”有二十余处,有的通过作者介绍直接写,有的通过人物语言、动作间接写。写天气酷热,推动情节发展,一方面为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和军健买酒解渴埋下伏笔,另一方面用天热来表现杨志和众军健之间的矛盾——杨志催促快走,而众军健不愿急行,表现杨志的机警,烘托人物性格并暗示人物命运。
卖酒汉的出场和离场都是唱着山歌,这两次唱山歌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唱的山歌,内容表现了天气的炎热,暗点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目的是为了引起杨志等人的注意。离开时唱着山歌,表现出计谋实施成功后内心的喜悦之情。
本文题为“智取生辰纲”,理应着重写晁盖、吴用他们如何“智取”,可文章的前半部分只写了杨志一行的行动,这是否离题?为什么?
没有离题。文章前半部分交代杨志行踪,着重描写他事事留意,处处小心,精明过人。可即便如此,仍是被劫,更衬托出吴用等好汉的机智与算计。为后文的“智取”埋下伏笔。
请找出本文中的两处伏笔,思考伏笔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一处是文中的天气描写。强调“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为下文众军士在黄泥冈乘凉休息埋下伏笔。 一处是杨志和众军士的关系的描写。通过他们之间紧张关系的表现,为下文众军士为了买酒消暑与杨志发生争执、杨志不得不让步埋下伏笔。
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 上路——中计——失纲。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收获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押送生辰纲的明线与智取生辰纲的暗线并行,在黄泥冈会合,构成了中心事件。直到生辰纲被劫,读者还一头雾水,到文末揭开谜底,才恍然大悟。这种双线结构的运用设置了悬念,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了艺术魅力。
写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刻画了杨志粗暴急躁,小心谨慎的性格,表现了晁盖、吴用等人的聪明才智,初步揭示了梁山好汉反贪官的斗争形式。
晁吴之“智”智用天时——六月初四正午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树林智用人和智用计谋
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消)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消尽) 三麻——巧下药,麻倒对方(放倒)
1.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杨志对军健那么凶,是因为他久在江湖,知道运送押解的凶险,同时自己身受重任,又是提辖,全权负责,认为干活的军健没有什么头脑,故凡事都要亲自指导,但不讲究方式方法,还要在他们面前摆架子,以为这样才能服人。这表现了他刚愎自用、自视甚高且粗暴蛮横的性格特点。
2.对文中引用白胜所唱山歌表达作用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山歌点明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不是太平盛世,还暗示了来者不善,使读者更关心情节的发展。B.山歌是白胜为消除走路寂寞、恐惧而唱给自己听的。C.山歌在结构上巧妙地联系了上下文,成为课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引出故事的另一个主要人物——白胜。D.山歌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是农民反抗的心声。
胜战计: 敌战计: 1.瞒天过海 1.无中生有 2.围魏救赵 2.暗渡陈仓 3.借刀杀人 3.隔岸观火 4.以逸待劳 4.笑里藏刀 5.趁火打劫 5.李代桃僵 6.声东击西 6.顺手牵羊
攻战计: 混战计: 1.打草惊蛇 1.釜底抽薪 2.借尸还魂 2.混水摸鱼 3.调虎离山 3.金蝉脱壳 4.欲擒故纵 4.关门捉贼 5.抛砖引玉 5.远交近攻 6.擒贼擒王 6.假道伐虢
并战计: 败战计: 1.偷梁换柱 1.美人计 2.指桑骂槐 2.空城计 3.假痴不癫 3.离间计 4.上屋抽梯 4.苦肉计 5.树上开花 5.连环计 6.反客为主 6.走为上
(1)“那挑酒的汉子便道:卖一桶与你不争,只是被他们说的不好。又没有碗瓢舀吃。那七人道:你这汉子忒认真!便说了一大声,打甚么不紧?我们自有椰瓢在这里,只见两个客人去车子前取出两个椰瓢来,一个捧出一大捧枣子来,”
如果你是押送生辰纲的杨志,你有办法用你的慧眼发现吴用一伙貌似天衣无缝的演技中的破绽吗?
这个卖酒的人既然不带瓢,不是叫人疑惑吗?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2 智取生辰纲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22 智取生辰纲示范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预习检测,活动一,感知文章,活动二探究文本,智取生辰纲,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2 智取生辰纲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2 智取生辰纲精品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猜一猜书名和作者,新课导入,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宋代好汉们的标配,天干地支,关于古代的地支纪时法,古人计时,文体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2 智取生辰纲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2 智取生辰纲示范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智取生辰纲,第一课时,易错点,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