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 专题1 地球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 地图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5 地球运动 试卷 2 次下载
- 2022届高三二轮专题训练 专题20 中国地理概况 试卷 0 次下载
专题3 地球的宇宙结构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3 地球的宇宙结构,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C, 【分析】,【答案】B、A,【答案】D、B,【答案】B、D,【答案】C、C、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3 地球的宇宙结构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中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图为我国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在“揽星九天”标识中,序号和天体名称匹配的是( )A. ①金星 B. ②木星 C. ③水星 D. ④土星“天问一号”探测器( )A. 发射和运行时可能受极光的干扰 B. 定轨以后位于地球平流层
C. 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D. 发射起飞后成为自然天体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公布。读图和表完成1~2题。
地球与火星比较数据行星质量(以地球为1)体积(以地球为1)公转
周期自转
周期地球111年23小时56分火星0.110.151.9年24小时37分
任务标识显示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可观测宇宙与火星相比,地球上具备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 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
C. 稳定的太阳光照 D. 大气密度更稀薄北京时间2018年2月7日凌晨,美国马斯克的SpaceX公司旗下“猎鹰”重型火箭首飞成功。伴随“猎鹰”重型火箭一同进入太空的,还有一辆红色特斯拉,以及车上乘载的一位假人航天员。顺利升空后,该火箭将在绕着地球和火星的循环运行轨道上,停留超过10亿年时光。据此回答下列题。“猎鹰”重型火箭在飞行的过程中接触到最多的宇宙天体是( )A. 小行星 B. 流星 C. 行星 D. 行星际物质目前还没在火星上发现生命,有关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火星距日近,表面温度较高
B. 火星体积、质量小,大气层较薄且不适宜生物呼吸
C. 火星上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D. 火星上没有昼夜更替现象根据外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还要明亮1000万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图3下角最亮处。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据此完成1~2题。
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
②地球将遭受的紫外线辐射量减少
③地球两极冰川将减少
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2017年4月,美国哈佛一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发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139光年的“超级地球”(行星LHS1140b),该行星与主星(LHS1140)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据此完成1~2题。从天体类型上判断,主星(LHS 1140)属于( )A. 行星 B. 恒星 C. 星云 D. 彗星称“超级地球”是“目前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选择”,主要的依据是该行星( )A. 体积、质量与地球相似 B. 绕主星运行
C. 离太阳较近 D. 温度适中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中还会有存在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据此回答3~4题。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 火星 B. 土星 C. 木星 D. 天王星下列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
B. 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 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 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2015年某媒体报道,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岩石球体行星,质量是地球的4 倍,距离地球仅14光年。这颗“超级地球”行星被命名为沃尔夫1061c,天文学家表示,“那里可能有液态水甚至是生命的存在。”完成1~2题。沃尔夫1061c位于(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沃尔夫1061c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说明它具有的重要条件是( )A. 质量体积适中 B. 距中心天体远近适中
C. 宇宙环境安全 D. 中心天体的光热稳定“好奇”号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如图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完成1~3题。
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比地球质量小 B. 比地球密度小 C. 距离太阳远 D. 比地球体积小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 )A. 火星自转周期长 B. 火星表面温度高
C. 火星上没有液态水 D. 火星上没有大气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 火星公转速度快 B.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C. 火星大气密度小 D. 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A.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适宜的温度条件
C. 适中的日地距离 D. 稳定的太阳光照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A. 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B. 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C. 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 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省文昌(19°N,110°E)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5月18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如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在文昌发射天和核心舱的优势是( )A. 便于进行跟踪观测 B. 有利于节省燃料
C. 可充分利用太阳能 D. 有利于保障火箭安全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后( )A. 成为地球的卫星 B. 成为太空中独立的行星
C. 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 D. 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反从发射升空到完成在轨测试验证的时段内,酒泉发射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A. 先变小后变大 B. 先变大后变小 C. 不断变小 D. 不断变大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B、C
【解析】1. 【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八大行星的排序。【解答】解:根据图片,图中①为距离太阳第四近的大行星,为火星,A不正确。
②为距离太阳第五近的大行星,为木星,B错误。
③为距离太阳第六近的大行星,为土星,C错误。
④为距离太阳第七近的大行星,为天王星,D错误。
故选:B。2. 【分析】判读一种东西是不是天体,主要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必须存在于宇宙中;天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即天体具有独立性,“天问一号”探测器探测火星。
本题主要考查“天问一号”探测器的相关内容,属于基础题,熟记课本内容即可解答。【解答】解:A、极光不影响“天问一号”探测器的发射和运行,不符合题意。
B、定轨以后围绕火星公转,不位于地球平流层,不符合题意。
C、“天问一号”探测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故正确。
D、发射起飞后尚未脱离地球大气层,不是天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4.【答案】B、A
【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天体及天体系统的知识,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为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表格数据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解答】解:读图可知,此标识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八颗行星绕其公转,所以可以确定此天体系统为太阳系。
故选:B。2. 【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光照提供了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是: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属于基础题,根据课本内容即可解答。【解答】解:读表格信息可知,火星与地球都具有稳定的太阳光照、适中的自转与公转周期、因此这些不是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独有条件之一,B、C错误。
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层能够对地面起到保温的作用,D错误。
地球大气以氮氧为主,适合生命呼吸,A正确。
故选:A。 5~6.【答案】D、B
【解析】1. 略
2. 略
7~8.【答案】D、B
【解析】1. 【分析】天体系统的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结构: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和级别,据所学知识和图文材料信息判断选项。【解答】解:太阳系中只有一颗恒星,即太阳,故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太阳系,D选项与题意相符,正确。
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内部存在很多类似于太阳系的恒星系统,故恒星“R136a1可能属于银河系、河外星系或总星系,A、B、C选项与题意不符,错误。
故选:D。2.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1、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长)。
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有关知识,对比日地距离和比邻星的质量和光照,才能正确解题。【解答】解:由材料可知,恒星“R136a1”比太阳还要明亮1000万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所以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地球两极冰川将融化,①错误。
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②正确。
地球上温度过高,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③正确。
金星离太阳更近,表明温度更高,金星不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④错误。
故选:B。 9~10.【答案】B、D
【解析】1. 【分析】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天体系统的结构:1、总星系;2、银河系、河外星系;3、太阳系;4、地月系。
本题考查了天体的概念和类型,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解答】解:A、行星是指环绕太阳运行、质量足够大、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并能通过引力清空轨道附近碎物的天体,主星(LHS1140)属于恒星,不是行星,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干可知,“超级地球“是行星,LHS1140是该行星的主星,说明行星LHS1140b围绕LHS1140公转,所以LHS1140的恒星,故正确。
C、星云是指由尘埃、氢气、氦气和其他电离气体共同聚集而形成的星际云状天体,主星(LHS1140)属于恒星,不是星云,不符合题意。
D、彗星俗称扫把星,是指进入太阳系内亮度和形状会随日距变化而变化的绕日运动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主星(LHS1140)属于恒星,不是彗星,不符合题意。
故选:B。2.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有利条件知识,从材料中找出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解答】解:从材料“该行星与主星的距离、岩石构成以及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可以判断该行星具备了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该行星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表明其温度适合液态水的存在,有利于生命物质的生存。
故选:D。 11~12.【答案】A、D
【解析】1. 【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类。【解答】解: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A正确,BCD错误。
故选:A。2. 【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解答】解:存在大气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存在大气不一定会形成生命,A错误。
日地距离决定了地球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对地球表面温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B错误。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得地球产生的引力适宜,形成了厚度适中的大气层,C错误。
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等外部条件为地球生命的出现和演化提供了必要的时空条件,D正确。
故选:D。 13~14.【答案】C、B
【解析】1. 【分析】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知识,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为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太阳系约为1.9光年;银河系直径约为100,000多光年。
本题难度适中,需掌握天体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解答】解:银河系直径约为100,000多光年,据材料可知,沃尔夫1061c距离地球仅14光年,故位于银河系。
故选:C。2. 【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光照提供了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是: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
本题主要考查沃尔夫1061c可能有液态水存在的原因,属于基础题,该题可以借助地球的相关内容分析解答。【解答】解:沃尔夫1061c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说明其表面温度适宜,其热量来自于中心天体,说明它距离中心天体远近适中,得到的热量适中,和其余选项关系不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17.【答案】C、C、C
【解析】1. 【分析】决定行星表面温度的主要因素是行星与绕转恒星的距离。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影响行星表面温度的主要因素。【解答】解: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地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少,行星表面大气温度较低,C正确。
火星温度的高低与质量的大小,密度的大小和体积的大小关系不大,ABD错误。
故选:C。2. 【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
外部条件: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主要考查了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材料,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是通过火星岩石成分分析的。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理由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C对。
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接近,A错。
火星距太阳较远,表面温度低,B错。
火星上有大气,D错。
故选:C。3. 【分析】地球有稠密的大气层,对地球具有保护作用;高速运动的物体冲向地球,会与地球大气层剧烈摩擦燃烧,导致体积减少或者最终烧完,没有燃烧完的天体落在地球上,形成陨石、陨冰或者陨铁。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地球大气层对地球产生的保护作用。【解答】解:火星体积和质量较小,产生的引力较小,形成的大气较薄,因此小天体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发光、发热产生的磨损较少,更容易撞击火星表面,故C正确。
火星公转速度快、更靠近小行星带、质量小等都不是火星更容易遭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A、B、D错误。
故选:C。 18~19.【答案】B、D
【解析】1. 【分析】
本题考查中止地球自转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地球自转的影响。
【解答】
“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自转停止,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不会发生变化,A选项排除;地球自转停止,昼夜长短将发生变化,昼夜交替的周期将变成一年,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发生很大变化,地表温度在白昼期过高,黑夜期过低,地表不再适宜生物的生存,B选项正确;地球自转停止,日地距离不会发生变化,C选项排除;地球自转与否,太阳均处在壮年期,有稳定的太阳光照,D选项排除。
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系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掌握太阳系的特征。
【解答】
木星是地外行星,距离太阳更远,A错误;公转轨道在小行星带之外,不能阻挡小行星撞击地球,B错误;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是八大行星的共同特征,C错误。称木星为巨行星,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从而保护地球上生命,D正确。
故选D。 20~22.【答案】B、A、D
【解析】1. 【分析】海南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文昌地处沿海有利于港口运输,海南文昌作为卫星发射基地,有利条件可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发射的初速度大。
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建条件,读材料寻求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答。【解答】解: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不如内蒙古和甘肃天气晴朗,不便进行跟踪观测,A错误。
海南省文昌市位于低纬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也较大,卫星发射的初始速度大,有利于节省燃料,B正确。
海南文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太阳辐射弱,太阳能资源不丰富,C错误。
海南省周围海洋广阔,卫星发射的残骸可以坠落到海洋之中,对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性较高,D错误。
故选:B。2. 【分析】地球的卫星一般绕着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地球人造卫星的基本特点。【解答】解: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后绕着行星地球公转,成为太空中独立的卫星,A正确,B错误。
天和核心舱成为地球的卫星后,公转的线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C错误。
天和核心舱绕地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地球公转的方向相同,D错误。
故选:A。3. 【分析】离太远直射点的纬度距离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解答】解:从发射升空到完成在轨测试验证的时段内是从4月29日到5月18日,该时期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酒泉发射场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逐渐减小,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专题测试试题:03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圈层结构,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生物圈占有的范围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讲练复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