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鲁教版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55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鲁教版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55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鲁教版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3355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含解析鲁教版
展开一、选择题
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距日远近、体积大小等未按比例)。读图,完成1、2题。
1.小行星带位于( )
A.②与③轨道之间
B.③与④轨道之间
C.④与⑤轨道之间
D.不在图示范围内
2.关于八大行星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面温度高于②,公转周期大于②
B.④和⑤为巨行星
C.③表面温度高于⑥,公转周期小于⑥
D.③④⑤为远日行星
1.A 2.C 解析:第1题,根据太阳系行星分布规律,图中①是金星,②是火星,③是木星,④是土星,⑤是天王星,⑥是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②与③轨道之间。第2题,八大行星特征中,①是金星,距离太阳较近,表面温度高于②,公转周期小于②;③距离太阳较近,表面温度高于⑥,公转周期小于⑥;③④是巨行星,⑤⑥为远日行星。
(2021·双鸭山模拟)2020年4月15日NASA宣布,天文学家很有可能发现了第二个地球——开普勒—1649c。它距地球300光年,围绕着一颗约为太阳四分之一大小的红矮星(恒星)运行,其轨道位于红矮星宜居带,温度、大小与地球相似,还可能有液态水。下图为开普勒—1649c与红矮星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红矮星和开普勒—1649c构成的天体系统级别等同于(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4.开普勒—1649c未来能否成为人类第二家园,还需要确认其( )
A.是否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B.接收恒星辐射是否适中
C.公转周期长短是否适中
D.周围是否有卫星在绕转
3.C 4.A 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开普勒—1649c围绕着一颗约为太阳四分之一大小的红矮星(恒星)运行,说明该天体系统是由行星绕恒星运动构成,因此为恒星系,与太阳系平级,故选C。第4题,存在生命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以及液态水三者,而开普勒—1649c目前已经具备与地球相似的温度及液态水,若要适宜生物生存还需继续确认是否存在适宜生物体呼吸的大气,故选A。
2020年4月22日晚,天琴座流星雨现身天宇。下图为当天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 )
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摩擦地球稠密大气
D.冰物质的挥发
6.当天晚上,地球上能够观察到火星、木星、土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5.C 6.A 解析:第5题,流星发亮的原因是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第6题,根据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点可知,火星、木星、土星与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相同,都为自西向东。根据材料可知,该图是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行星位置示意图,公转方向应为逆时针,所以自西向东的排列顺序为木星、火星、土星。
(2020·无锡模拟)2017年4月5日,美国宇航局捕捉到了惊人影像,疯狂24小时内三次太阳耀斑巨大爆发。据此完成7、8题。
7.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
B.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我国东北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8.关于太阳活动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次太阳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5年
B.太阳黑子出现最大值的年份与出现最小值的年份相差11年
C.两次太阳黑子最小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5年
D.连续两次太阳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1年
7.B 8.D 解析:第7题,全球出现大面积停电与耀斑无关;耀斑爆发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使许多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极光与太阳风有关,且东北地区纬度低,不会出现极光;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第8题,两次太阳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1年;太阳黑子出现最大值的年份与下一次出现最大值的年份相差11年;两次太阳黑子最小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1年;连续两次太阳黑子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差11年。
读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异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9.D 10.C 解析:第9题,首先要明确图中化石的地质年代,如含三叶虫化石的为古生代早期地层,含鱼类化石的为古生代中期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为中生代地层,含裸子植物化石的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地层。其次,结合地质年代与岩层新老关系,明确其地质构造形态。图中①为中生代地层,②为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地层,③④均为古生代地层。第10题,煤炭是地质史上的森林埋藏到地下,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的。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处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1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
11.B 12.D 解析:第11题,从图中看出,③是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④是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和纵波在①处速度加快;在②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第12题,①是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保存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升降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
(1)考察名称: 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 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 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区应为
环境,气候、植被的特点为 。
(3)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至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填“抬升”“下降”或“水平”)运动。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理小组同学考察的是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环境的关系。第(2)题,化石形成的岩层为沉积岩。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即三叶虫对应古生代,恐龙对应中生代,哺乳动物为新生代。古生物的生存环境,即三叶虫对应海洋环境,恐龙对应陆地环境。第(3)题,自然环境由海洋向陆地的转变,反映了地壳抬升。
答案:(1)生物化石
(2)沉积 古生 海洋 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3)海洋 陆地 抬升
14.(创新培优题)(2020·鹤岗模拟)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图示各省级行政中心中, 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原因是什么?
(2)(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在直辖市中, 市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小,原因是什么?
(3)(综合思维)图中台湾岛西侧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东侧 ,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拉萨的太阳辐射能最丰富,主要是纬度和地势因素决定的。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地势高,大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第(2)题,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降水丰富,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能贫乏。第(3)题,台湾岛东部是台湾山脉,受到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晴天多,因此西部太阳能丰富。
答案:(1)拉萨 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晴天多;纬度位置较低。
(2)重庆 属盆地地形,雨雾天气较多,太阳能贫乏。
(3)大 台湾岛西侧是背风坡,雨天少,晴天多,太阳能丰富。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地球的宇宙环境演化历史及圈层结构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集训3地球的宇宙环境演化历史及圈层结构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