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302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302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302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复习提升-2022版生物必修第二册 浙科版(2019)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
展开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变化理解不清楚
1.(2021浙江嘉兴高三上月考,)如图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保温时间与物质放射性强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易错 )
甲
乙
A.甲表示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B.甲表示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C.乙表示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悬浮液中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D.乙表示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悬浮液中放射性强度的变化
易错点2 混淆DNA复制n次与DNA第n次复制
2.()有100个碱基对的某双链DNA分子片段,含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若连续复制n次,则在第n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以及n次复制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分别是( 易错 )
A.40·2n-1,40· B.40n-1,40n
C.40·(2n-1),40·2n-1 D.40·2n-1,40·(2n-1)
易错点3 分辨不清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三大过程
3.()图甲是DNA复制示意图,其中一条链首先合成较短的片段(如a1、a2,b1、b2),然后由相关酶连接成DNA长链;图乙是基因表达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 )
甲
乙
A.图甲中复制起始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起始多次
B.图甲中连接b1与b2片段的酶是RNA聚合酶
C.图乙过程①的编码链中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有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图乙过程②中能与物质b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含有氢键
易错点4 对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氨基酸与碱基数目的对应关系认识不清
4.()一条多肽链中有1 000个氨基酸,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该m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含有碱基 ( 易错 )
A.3 000个和3 000个 B.1 000个和2 000个
C.2 000个和4 000个 D.3 000个和6 000个
易错点5 对表观遗传的内容和特征理解不清
5.()在一个蜂群中,一直取食蜂王浆的少数幼虫发育成蜂王,而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大多数幼虫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改变,从而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没有关系
C.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D.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与鸟嘌呤、尿嘧啶都可配对
6.(2021浙江宁波四中高一下期中改编,)有研究表明,吸烟会使人体细胞内的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对染色体上的组蛋白也会产生影响。男性吸烟者的精子中DNA的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精子活力下降。DNA甲基化是指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将甲基转移到正常的碱基上的过程。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遗传信息,该基因表达受到抑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深度解析 )
A.甲基转移酶发挥作用需要与DNA分子进行结合
B.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中
C.若某基因发生了甲基化,则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不变
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答案全解全析
易混易错练
1.D | 2.D | 3.D | 4.D | 5.C | 6.C |
|
|
1.D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DNA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甲图中放射性强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推测甲图表示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悬浮液的放射性强度随着保温时间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乙图放射性强度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未出现明显变化,始终较高,推测乙图表示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悬浮液放射性强度随保温时间的变化。
易错警示
(1)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等,少许噬菌体没有和大肠杆菌分开,离心后一起沉到试管底部。
(2)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悬浮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有些噬菌体还没把放射性的DNA注入细菌,也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已经被释放出去。
2.D 某双链DNA分子片段有100个碱基对,即200个碱基,其中有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由于在DNA中A+G=C+T=1/2×碱基总数,因此该DNA中A=T=40,而复制n次后共形成2n个DNA,则第n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40·2n-1,n次复制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为40·(2n-1),故选D。
易错警示
DNA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经n次复制,DNA分子总数为2n;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
(2)子代所有核苷酸链中,2条母链占子代DNA分子总链数的1/2n。
(3)一个DNA分子经n次复制,净增加2n-1个DNA分子;第n次复制时,净增加2n-1个DNA分子。
(4)已知某亲代DNA中含某碱基m个,“复制n次”消耗的该碱基数为m·(2n-1);“第n次复制”消耗的该碱基数为m·2n-1。
3.D 由于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只复制一次,故图甲中复制起始点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只起始一次,A错误;图甲中连接b1与b2片段的酶是DNA连接酶,B错误;图乙过程①转录的编码链中除了末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其余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有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C错误;图乙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其中能与物质b(mRNA)发生碱基配对的分子为tRNA,含有氢键,D正确。
易错警示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示意图鉴别技巧
(1)DNA复制示意图:以双链为模板,两条链的复制方向相反,出现“复制起始点”等字样。
(2)转录示意图:以一条链为模板,出现A-U配对方式,出现“RNA聚合酶”等字样。
(3)翻译示意图:出现“核糖体”“氨基酸”等字样。
4.D 基因中的碱基∶mRNA上的碱基∶蛋白质中的氨基酸=6∶3∶1,所以作为合成题述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至少有碱基3×1 000=3 000(个),转录成该mRNA的DNA分子至少含有碱基6×1 000=6 000(个),D正确。
易错警示
基因表达中的相关数量关系
(1)转录时只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最多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2。
(2)mRNA中每3个相邻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最多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1/3。
如:若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为n,则mRNA中碱基数目最少为3n,基因中碱基数目最少为6n。
5.C DNA甲基化并没有改变DNA的碱基排列顺序,A错误;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系,B错误;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影响了转录,C正确;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DNA分子中没有尿嘧啶,D错误。
6.C DNA甲基化是指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将甲基转移到正常的碱基上的过程,故甲基转移酶发挥作用需要与DNA分子进行结合,A正确;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中,B正确;若某基因发生了甲基化,该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无法合成相应蛋白,导致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C错误;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等修饰可能会影响与其结合的DNA的进一步解旋等,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
归纳总结
常见的表观遗传类型
(1)DNA甲基化:DNA碱基序列不变,部分碱基连接甲基基团。
(2)母体效应:子代畜禽的某些外貌特征、生理性状和生产性能受其母本直接影响的生理现象。
(3)基因沉默:一般指某些基因所处染色体区的基因表达彻底关闭。
(4)RNA编辑: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插入、缺失或替换等现象。
(5)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影响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