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专题提升专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展开考点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1.(2021·哈尔滨高一检测)下列选项中不能用如图表示物质或概念间从属关系的是( )
【解析】选B。由图可知,概念的范畴为包含,然后利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再根据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解答。A.碱属于电解质,电解质是化合物,故A正确;B.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离子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C.胶体属于分散系,而分散系都是由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则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属于氧化物,符合包含关系,故D正确。
【方法点拨】本题D选项,有关氧化物的关系不可混淆,氧化物从组成分类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从性质分类可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是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2.(2021·南京高一检测)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CO2 B.FeCl3→Fe(OH)3
C.BaCl2→Ba(OH)2 D.CaCO3→CaCl2
【解析】选C。A.C与O2反应生成CO2,反应能一步实现,故A不选;B.FeCl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Fe(OH)3,反应能一步实现,故B不选;C.BaCl2只有加入氢氧化银才能转化为Ba(OH)2,但氢氧化银极不稳定,不能实现一步转化,故C符合题意;D.CaCO3加入盐酸可生成CaCl2,反应能一步实现,故D不选。
3.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O2+H2O===H2CO3 化合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B.Cu(OH)2 eq \(=====,\s\up7(△)) CuO+H2O 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C.Fe2O3+3CO eq \(=====,\s\up7(高温)) 2Fe+3CO2 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D.NaCl+AgNO3===AgCl↓+NaNO3 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选C。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Fe2O3与CO都不是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从化合价变化来看,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4.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解析】选C。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也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故A、B不符合题意。C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2CO+O2 eq \(=====,\s\up7(点燃)) 2CO2;乙和丙:CO+CuO eq \(=====,\s\up7(△)) Cu+CO2;丙和丁:2CuO+C eq \(=====,\s\up7(高温)) 2Cu+CO2↑;甲和丁:C+O2 eq \(=====,\s\up7(点燃)) CO2;丁→乙:2C+O2 eq \(=====,\s\up7(点燃)) 2CO。D中,甲和乙、丁和甲均不能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5.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
A.0.3 ml O2和0.3 ml H2O
B.6.02×1023个CO2与0.1 ml KMnO4
C.0.1 ml CuSO4·5H2O和0.1 ml C6H12O6
D.0.1 ml H2SO4和0.4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H2O
【解析】选D。在D项中0.1 ml H2SO4中含氧原子0.4 ml,在0.4NAH2O中氧原子也为0.4 ml。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常温常压下,11.2 L C2H4含有NA个碳原子
C.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2.5NA
【解析】选A。2.4 g镁的物质的量为0.1 ml,变成镁离子失去0.2 ml电子,A项正确;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22.4 L·ml-1,11.2 L气体不是0.5 ml,故B错误;在标准状况下,CCl4的状态是液态,故C项错误;32 g O2和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 ml,所含原子数为2NA,D项错误。
7.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NA个H的H2的物质的量为1 ml
B.NA个CO和1 ml N2所含分子数相等
C.NA个H2SO4与1 ml H3PO4所含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D.0.1 ml C含1.2NA个质子
【解析】选B。A项中H2的物质的量应为0.5 ml;C中氢原子个数比为2∶3;D中应含有0.6NA质子。
8.(2021·南充高一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 N2所含氮气分子数为NA
B.NA个Al原子质量为27克
C.16 g CH4所含原子数为NA
D.23 g金属钠所含电子数为NA
【解析】选B。氮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22.4 L氮气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故A错误;铝原子的物质的量n= eq \f(N,NA) = eq \f(NA,NA/ml) =1 ml,故质量m=nM=1 ml×27 g·ml-1=27 g,故B正确;16 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n= eq \f(16 g,16 g·ml-1) =1 ml,而甲烷为5原子分子,故1 ml甲烷中含原子数为5 NA个,故C错误;23 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n= eq \f(23 g,23 g·ml-1) =1 ml,而钠原子中含11个电子,故1ml钠原子中含11 NA个电子,故D错误。
考点三:分散系的相关性质
9.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几纳米或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
D.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解析】选B。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 m的是溶液,稳定性最好;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 m的是浊液,最不稳定;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 m到10-7 m之间的是胶体,是介稳体系。
10.(2021·南京高一检测)2020年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第19场新闻发布会上,华中科大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介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直接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云、雾均属于气溶胶
B.可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存在的离子
C.胶体是混合物,可用丁达尔效应来鉴别胶体和溶液
D.PM2.5是直径≤2.5 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总称,其分散在空气中一定形成气溶胶
【解析】选D。云、雾、烟是气体或固体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故A正确;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能透过,可净化胶体,故B正确;胶体是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属于混合物,胶体和溶液可以用丁达尔现象鉴别,光线通过胶体时出现光亮的通路,溶液无现象,故C正确;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10-9~10-7 m)之间,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 m的颗粒物,不一定为胶体,故D错误。
考点四:对电解质、非电解质和电离概念的理解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
【解析】选C。A项均为电解质;B项Cu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CH3COOH为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D项前者为电解质,后者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2.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HCl不导电,熔融态的HCl可以导电;
④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是酸;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①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D。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必须是在上述条件下自身能导电的化合物,而不是与水反应后再导电的物质。另外,是否是电解质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与在溶液中的导电能力无关,紧扣条件,便可得到正确结论。
1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HCO3在熔融状态下:NaHCO3===Na++H++CO eq \\al(\s\up1(2-),\s\d1(3))
B.加热NaHSO4至熔化:NaHSO4===Na++H++SO eq \\al(\s\up1(2-),\s\d1(4))
C.Al2(SO4)3溶于水中:Al2(SO4)3===3Al3++2SO eq \\al(\s\up1(2-),\s\d1(4))
D.FeCl2溶于水中:FeCl2===Fe2++2Cl-
【解析】选D。NaHCO3在熔融状态下只能完全电离为Na+和HCO eq \\al(\s\up1(-),\s\d1(3)) ,故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eq \\al(\s\up1(-),\s\d1(3)) ,故A错误;NaHSO4在熔融时只能电离为Na+和HSO eq \\al(\s\up1(-),\s\d1(4)) ,故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 eq \\al(\s\up1(-),\s\d1(4)) ,故B错误;Al2(SO4)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2个Al3+和3个SO eq \\al(\s\up1(2-),\s\d1(4)) ,故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 eq \\al(\s\up1(2-),\s\d1(4)) ,故C错误;FeCl2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1个Fe2+和2个Cl-,故电离方程式为FeCl2===Fe2++2Cl-,故D正确。
1.(2020·江苏合格考)为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废弃的塑料袋、纸张、橡胶制品均属于( )
A.单质 B.有机物 C.盐 D.氧化物
【解析】选B。塑料袋、纸张、橡胶制品,其中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纸张主要是天然纤维;橡胶制品主要成分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所以塑料、橡胶、纸张均是有机物。
2.(2020·江苏合格考)标准状况下,1 ml O2的体积约为( )
A.5.6 L B.11.2 L C.22.4 L D.33.6 L
【解析】选C。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l-1,1 ml氧气的体积V=nVm=1 ml×22.4 L·ml-1=22.4 L。
3.(2020·江苏合格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属腐蚀 B.碘的升华
C.氨气液化 D.矿石粉碎
【解析】选A。金属腐蚀是金属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碘的升华是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B错误;氨气液化是物质三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C错误;矿石粉碎是由固体到粉末,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
4.(2020·北京合格考)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H2SO4属于酸 B.KOH属于碱
C.NO属于氧化物 D.石灰水属于纯净物
【解析】选D。A.硫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A正确;B.氢氧化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故B正确;C.一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C正确;D.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5.(2020·广东合格考)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CaCO3都属于碱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解析】选C。A.K2CO3属于盐,K2O属于氧化物,A错误;B. KOH属于碱,CaCO3属于盐,B错误;C. H2SO4和HNO3都属于酸,C正确;D.Na2O属于氧化物,Na2SiO3属于盐,D错误。
6.(2020·北京合格考)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NaCl溶液 B.蔗糖溶液
C.CuSO4溶液 D.AgI胶体
【解析】选D。NaCl溶液、蔗糖溶液、CuSO4溶液都不属于胶体分散系,用光束照射不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AgI胶体属于胶体分散系,用光束照射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故A错误;B.蔗糖溶液不属于胶体分散系,用光束照射不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故B错误;C.CuSO4溶液不属于胶体分散系,用光束照射不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故C错误。
7.(2020·福建合格考)光束通过下列液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通路(丁达尔效应)的是( )
A.碘酒 B.蒸馏水
C.氢氧化铁胶体 D.硫酸钠溶液
【解析】选C。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从侧面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该液体属于胶体分散系。碘酒和硫酸钠溶液都属于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D不符合题意;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不属于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符合题意。
8.(2020·江苏合格考)实验室有少量汞不慎撒落,处理方法是将硫黄粉撒在汞的表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g+S===HgS,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B。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所以是化合反应,故选B。
9.(2020·北京合格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
A.Cu B.K2SO4 C.HNO3 D.NaOH
【解析】选A。铜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故A选;K2SO4、HNO3、NaOH都是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都属于电解质,故B、C、D不选。
【易错警示】理解电解质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0.(2020·云南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反应均有气体生成,其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Zn+H2SO4===ZnSO4+H2↑
B.CaCO3+2HCl===CaCl2+CO2↑+H2O
C.2NO+O2===2NO2
D.2H2O2===2H2O+O2↑
【解析】选B。反应前后若无价态变化,则反应不为氧化还原反应;此外,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不符合;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符合;C.该反应N和O的价态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符合;D.该反应O的价态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不符合。
【方法点拨】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一方面可以从有无价态变化出发进行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反应类型出发进行判断。
11.(2020·山东合格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2 g O2含有的原子数为0.2NA
B.0.2 ml C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NA
C.0.1 ml CO2、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解析】选D。3.2 g O2的物质的量为0.1 ml,原子数为0.2 ml即原子数为0.2NA,A正确;1个CH4分子含10个电子,故0.2 ml CH4中含电子数为2NA,B正确;CO2、SO2均为3原子分子且均含有2个O原子,故0.1 ml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0.2NA,C正确;H2O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无法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错误。
1.(2020·全国Ⅲ卷)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青色来自蓝铜矿颜料(主要成分为Cu(OH)2·2CuC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
B.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不易被空气氧化
C.孔雀石、蓝铜矿颜料耐酸耐碱
D.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
【解析】选C。由于Cu(OH)2·CuCO3和Cu(OH)2·2CuCO3在一定温度下能够分解,所以,保存《千里江山图》需控制温度和湿度,A正确;孔雀石、蓝铜矿颜料中铜均为最高价,还原性很弱,所以不会被空气氧化,B正确;孔雀石、蓝铜矿主要成分均为碱式碳酸盐,一定条件下可与酸反应,C错误;由于铜的质量分数Cu(OH)2>CuCO3,所以Cu(OH)2·CuCO3中铜的质量分数高于Cu(OH)2·2CuCO3,D正确。
2.(2019·海南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
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
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C。A项,MgO是碱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错误;B项,悬浊液的分散质为固态,错误;C项,Fe3O4可以拆成FeO·Fe2O3,Pb3O4可以拆成2PbO·PbO2,Fe为+2和+3价,Pb为+2和+4价,正确;D项,葡萄糖溶液不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错误。X
Y
Z
A
碱
电解质
化合物
B
离子反应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选项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FeCl2
CuCl2
Zn
HCl
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提升专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题提升专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下列晶体中属于共价晶体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专题4硫及环境保护专题提升专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4硫及环境保护专题提升专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H2S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专题提升专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专题提升专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7,6 ml·L-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