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以“一带一路”为例教学设计
展开——以“一带一路”为例
一、“一带一路”
1.“一带一路”:即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经济带”三大走向
(1)从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
(2)从中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
(3)从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走向
(1)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
(2)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
1.地缘上的联系性
(1)“一带一路”国家地缘的临近性和联系性增强了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联系,促进了人口、资源、资金、信息的流通,有效推动了国家间的协作发展。
(2)途经地区地形、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理环境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文化、宗教等也存在空间分异,对国家及地区间的协作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各国资源条件差异产生的供需矛盾,促使各国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3.交通通信的联通性
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中俄和中缅石油管线的建成、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国内段的通车,以及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中俄高铁、中俄天然气管道、中巴铁路、中缅印铁路、北斗卫星的全球覆盖等,有力地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
4.经济发展的互助性
(1)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共性问题。
(2)沿线国家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5.“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
(1)中蒙俄经济走廊。
(2)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3)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4)中巴经济走廊。
(5)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6)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
1.在全球层面
(1)有利于塑造安全文明、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
(2)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2.对区域而言
(1)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2)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3)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3.对沿线各国而言:加强了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的发展。
4.对我国而言:有助于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1.“一带一路”就是指的古代陆上“丝绸之路”。( )
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指从中国沿海港口经过南海到印度洋。( )
3.地缘上的联系性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基础。( )
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 )
5.下列有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全球层面有利于促进资金融通
B.对区域而言有利于顺应文化多样化
C.对沿线各国而言,有利于实现贸易畅通
D.对我国而言有助于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
提示:1.× “一带一路”即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两大走向: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太平洋延伸。
3.× 资源禀赋的互补性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基础。
4.× “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共性问题,但同时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
5.D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对我国而言,有助于形成“一体两翼”的合作态势,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欧班列是指往返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动班列。铺划了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西部通道由我国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我国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
截至2018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已突破9 000列,运送货物近80万标箱,国内开行城市48个,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的主要城市。
问题1 (综合思维)中国与西欧地区的货物运输主要有海运、空运和陆路铁路运输三种运输方式。简述与海运相比,中欧班列的突出优点。
提示:运距短;速度快;安全性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连续性好;能覆盖较多的内陆地区。
问题2 (综合思维)分析中欧班列停靠城市多集中在欧洲的原因。
提示:中国与欧洲的贸易量大、商品结构互补性大;途经的欧洲国家经济发达,能提供更多的货源和更广阔的市场。
问题3 (综合思维)简述中欧班列的开通对沿线区域发展的意义。
提示: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加强沿线各国的联系,扩大贸易市场,促进各国产业分工合作,促进各国优势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沿线地区的就业机会,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归纳提升]
1.“一带一路”的内涵
2.“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
3.“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
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据此完成(1)~(2)题。
(1)为了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城市之间既经济又快捷的商品流通,应大力发展的运输方式为(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公路运输
(2)“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各自优势是( )
①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短,贸易量更大 ②海上丝绸之路可借助夏、冬季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 ③海路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 ④陆上丝绸之路速度慢,安全性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B (2)B [第(1)题,航空运输运量较小,且价格昂贵;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且适合长距离运输;公路运输比较灵活,但长距离运输成本高;管道运输灵活性差。综合比较,应大力发展的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第(2)题,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更长,贸易量也不一定更大,故①错;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多季风气候,可借助夏、冬季风,有利于航行,海路更具方便性,故②正确;海运与陆地上铁路、公路等运输相比,运量大、运费低、成本低,故③正确;陆上丝绸之路速度快,安全性不高,故④错,因此B选项正确。]
毛里求斯被誉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的“桥头堡”。其面积2 040平方千米,人口约130多万,岛上矿产、淡水等资源匮乏。历届政府都积极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重视完善法规,外汇可自由进出。近年来政府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和通信业。
路易港是国际商港,距其3千米处便是晋非经贸合作区(如图),是我国商务部批准的首批境外合作区之一。早期,晋非经贸合作区定位为“加工贸易型”园区,但招商困难,发展缓慢。2014年底,园区重新规划定位,以发展金融业、文化旅游、仓储物流等服务业为主。随着园区办公、居住等条件的升级,一些国际知名公司纷纷入驻。目前,入园企业已达40余家,出租了37.9公顷的土地。除中国企业外,80%以上为美国、法国、南非、印度等国企业,国际化程度在中国海外园区中首屈一指。
问题1 (综合思维)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毛里求斯成为我国首批境外合作区选择地的原因。
提示:位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之间(印度洋中部),是重要的国际航海线的交通要道(是绕行好望角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属于非洲东部的岛国(位于非洲东部海域)(临近非洲大陆),是我国“一带一路”走向非洲的重要跳板。
问题2 (综合思维)解释晋非经贸合作区早期定位“加工贸易型”园区而招商困难的原因。
提示:毛里求斯国土面积少,自然资源短缺,加工原材料不足;该国人口少,廉价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高);消费人口较少,国内市场十分有限;早期园区办公、居住条件(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外商吸引力不大(招商环境不成熟)。
问题3 (综合思维)分析晋非合作园区重新定位发展金融业的当地优势条件。
提示:靠近首都,有高速公路相连,交通和通信等配套设施较好;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外贸易发达),外商企业数量多,金融交易市场需求大;所在国家经济政策稳定(政局稳定),宽松而完善的法规制度,金融环境安全。
问题4 (综合思维)简述路易港从晋非经贸合作区快速发展中获得的经济效益。
提示:入园企业增多,获得较多的土地租金和税收;发展国际旅游,并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发展物流业,增加运输量,使港口获得稳定的经济收益。
[归纳提升]
1.“一带一路”合作重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2.“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
2.“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主要经过中亚、西亚地区。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据此完成(1)~(2)题。
(1)在陆上丝绸之路铁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
①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②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③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④沙漠广布,气候恶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 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C (2)A [第(1)题,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中亚地区,铁路沿线没有冻土分布。第(2)题,“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故②错;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故④错。]
题组1 “一带一路”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
A.向西到达地中海沿岸
B.向东北可达白令海峡
C.冬季有利我船队回国
D.马六甲航段多发地震
2.我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加强与相关国家经济合作。此战略有利于我国( )
A.引进技术 B.获得资金
C.开拓市场 D.出口原料
1.D 2.C [第1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向西到达红海沿岸;向东北可达日本;冬季盛行偏北风,不利于我国船队回国;马六甲航段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发地震,故D项正确。第2题,我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加强与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此战略有利于我国开拓市场;引进资金,技术不需要海运;我国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题组2 “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两大走向: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其决定性因素是( )
A.政治 B.文化
C.经济 D.资源
4.对经过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延伸至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沿线地区以温带气候为主
B.沿线地区常年深受热带气旋影响
C.沿线国家主要为发达国家
D.是世界重要的能源运输线路
3.C 4.D [第3题,由于世界各国之间需加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尤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我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故C项符合题意。第4题,该走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经过的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因而是以热带气候为主,故A项错;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不会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故B项错;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沿线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故C项错;沿线经过的东南亚和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因而该线是重要的能源运输线路,故D项符合题意。]
题组3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东西贯穿亚欧大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据此完成5~6题。
5.“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有( )
①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②促进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大规模向西出口 ③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 ④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沿线各国的影响( )
①加强了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②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③扩大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为沿线国家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C 6.B [第5题,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相对缺乏,不可能大量出口,故C项正确。第6题,对沿线各国而言,“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沿线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为沿线国家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沿线国家的发展,故B项正确。]
教材P100~101活动
提示: 1.①中巴发展了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传统友谊,现已建立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②“中巴经济走廊”连通“一带”和“一路”,地处中东、南亚、中亚和中国地缘板块的中心位置,是我国西北内陆、中亚各国最便捷的出海通道;③中巴两国在资源、经济、贸易、市场等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2.①瓜达尔港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扼守波斯湾出口,地理位置重要,是中亚各国、我国新疆等地区最近的出海口;②瓜达尔半岛三面环海,港阔水深,终年不冻,地处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是印度洋沿岸的天然深水良港;③瓜达尔港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极大地拉动瓜达尔港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教材P103~104活动
提示:1.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①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促进经贸合作,扩大海外市场;③输出优质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④加快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⑤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扩大民间交往,增强地缘影响力。
2.对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①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扩大贸易市场,促进各国优势产业发展;③引进中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经济发展;④承接中国优质产能输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⑤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民生;⑥加强与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3.略。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1.结合地图,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含义及六大经济走廊的分布和特点。(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和意义。(综合思维)
“一带一路”的内涵及建设背景
经济带
主要走向
“丝绸之路经济带”
从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
从中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
从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延伸至欧洲
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经济走廊
沿线国家
主要特点
中蒙俄经济走廊
中国、蒙古、俄罗斯
通过铁路、公路互联互通,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促进过境运输等多领域务实合作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等
交通优势明显,连接环太平洋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伊朗、沙特阿拉伯
能源大通道,是中国-中亚石油、天然气管道必经之地
中巴经济走廊
中国、巴基斯坦
贯通南北丝绸之路的枢纽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中国、印度、孟加拉国、缅甸
将珠三角经济圈与印度经济连接起来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中国、越南、新加坡
以沿线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基础,共同发展区域经济体
“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及意义
主要作用
基本内容
政策沟通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
贸易畅通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
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形成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资金融通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
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亚太地区为例教案及反思,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亚太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辐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长三角城市体系中的上海市,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辐射,上海市对外辐射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